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威、徐磊、吴雪岚,看到这几个普通的名字,人们很难立即想到,他们就是“江湖上”名号响当当的“唐家三少”“南派三叔”“流潋紫”。这或许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建立健全网络文学发表作品的作者实名注册”令许多网友产生争议的原因之一。
前不久,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针对网友质疑发声回应,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实名制”是在网站后台注册时提交真实身份信息,不限制作者发表时使用网名,并表示,实名制有助于保护作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对网络作家提出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多一些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长时间以来,虚拟的网名为网络文学营造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它掩盖了创作个体的现实不足,无限放大其才华,无论专业与否,创作者都可经由笔下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文字世界,俘获万千读者的心,甚至成为品牌,在市场中名利双收。但毋庸讳言,这种“自由”,是以自我封闭为代价的。文学研究者黄平曾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一场网络文学研讨会,一边坐着文学批评界名家,桌签都是“某大学某教授”,另一边坐着网络文学写手,桌签则是千奇百怪的“瓜果蔬菜”。这种巨大的反差,一方面让人们看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网络文学白成一体,与现有文学体系乃至现实世界难以对话的现状。
这种“封闭的自由”,造成的不仅是创作抄袭他人、作品内容黄暴等乱象,更为隐蔽却影响深远的是,它造成了创作思维的闭合。越是粉丝众多的网络文学写手,越是深谙广大读者的需求,服务读者的意识也越加明确笃定,“想看什么,给写什么”,这种创作方式看似“接地气”,但由于拒绝与现实对话,无法汲取新鲜的创作养分,作品几乎都写的是架空历史与现实的彼方世界,一个类型、一种套路,在无数蹈袭者的不断追加之下已难有突破,这是抄袭、黄暴等乱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更令人惋惜的是,一些创作者有理想、有抱负,从作品内容来看,责任和担当一样也不少,但由于拒绝面对现实,表现方式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有的作品写了一个贫家女在亿万富贾的追求下,劝说其将财富投注公益事业;有的作品写了一群打游戏的年轻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游戏赛事,并争得冠军。这类“傍大款做公益”“打游戏为国争光”的奇思妙想,呈现出一种“低龄的伟大”与“可敬的幼稚”。有的创作者在现实中已走上社会、独当一面,作品中述写的仍然是过家家式故事;有的创作者语言老道、见识广泛,作品中构造的却是修仙、玄幻等无何有之乡。如今这类网络文学作品有不少走入市场,登上荧屏、银幕,影像化消解了文字内容给人的想象空间,胡编乱造导致的内容随心所欲、逻辑缺陷就更加无所遁形。创作中的逃避现实,令创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无处安放,这是一种更严重的“不接地气”。
为打破封闭的创作方式,创作者走出网名的掩体,当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网络文学实名制对创作个体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带来一种思维的转变。以真实的姓名与身份扎根在虚拟空间中,意味着创作者一面要以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思想情感水平面对社会、思考人生、感悟生活,一面要把这种面对、思考和感悟以文字传达给虚拟空间中的读者;意味着创作者将以丰富多彩的故事,为广大读者抵挡现实的风浪,却在故事的讲述中,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这是一个信息传播者,享受传播带来的光环与拥趸的同时,本应承担的职责。
反观本文开头所述“瓜果蔬菜”的奇观,显然,比起“某大学某教授”来,“瓜果蔬菜”往往更为广大老百姓所熟知,如今有不少“瓜果蔬菜”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网名背后的真实个体早已呼之欲出。也正是基于此,这些年,网络文学作者群体为自身正名的声音时有耳闻,这一群体一方面表明其作品与传统文学不同,一方面又强调其创作者付出的才华、心血与传统作家并无二致,既希望得到接纳与肯定,又拒绝以传统标准来衡量,故而此类对话一直难于展开。笔者以为,一个真实的名字,和由此带来的共同责任与担当,可能才是这场对话开始的基础,这场对话,于网络文学自身,以及文学整体的发展都将裨益无穷。
前不久,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针对网友质疑发声回应,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实名制”是在网站后台注册时提交真实身份信息,不限制作者发表时使用网名,并表示,实名制有助于保护作者合法权益,同时也对网络作家提出要求,“在写作过程中多一些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长时间以来,虚拟的网名为网络文学营造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它掩盖了创作个体的现实不足,无限放大其才华,无论专业与否,创作者都可经由笔下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文字世界,俘获万千读者的心,甚至成为品牌,在市场中名利双收。但毋庸讳言,这种“自由”,是以自我封闭为代价的。文学研究者黄平曾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一场网络文学研讨会,一边坐着文学批评界名家,桌签都是“某大学某教授”,另一边坐着网络文学写手,桌签则是千奇百怪的“瓜果蔬菜”。这种巨大的反差,一方面让人们看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网络文学白成一体,与现有文学体系乃至现实世界难以对话的现状。
这种“封闭的自由”,造成的不仅是创作抄袭他人、作品内容黄暴等乱象,更为隐蔽却影响深远的是,它造成了创作思维的闭合。越是粉丝众多的网络文学写手,越是深谙广大读者的需求,服务读者的意识也越加明确笃定,“想看什么,给写什么”,这种创作方式看似“接地气”,但由于拒绝与现实对话,无法汲取新鲜的创作养分,作品几乎都写的是架空历史与现实的彼方世界,一个类型、一种套路,在无数蹈袭者的不断追加之下已难有突破,这是抄袭、黄暴等乱象发生的原因之一。
更令人惋惜的是,一些创作者有理想、有抱负,从作品内容来看,责任和担当一样也不少,但由于拒绝面对现实,表现方式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有的作品写了一个贫家女在亿万富贾的追求下,劝说其将财富投注公益事业;有的作品写了一群打游戏的年轻人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游戏赛事,并争得冠军。这类“傍大款做公益”“打游戏为国争光”的奇思妙想,呈现出一种“低龄的伟大”与“可敬的幼稚”。有的创作者在现实中已走上社会、独当一面,作品中述写的仍然是过家家式故事;有的创作者语言老道、见识广泛,作品中构造的却是修仙、玄幻等无何有之乡。如今这类网络文学作品有不少走入市场,登上荧屏、银幕,影像化消解了文字内容给人的想象空间,胡编乱造导致的内容随心所欲、逻辑缺陷就更加无所遁形。创作中的逃避现实,令创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无处安放,这是一种更严重的“不接地气”。
为打破封闭的创作方式,创作者走出网名的掩体,当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网络文学实名制对创作个体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带来一种思维的转变。以真实的姓名与身份扎根在虚拟空间中,意味着创作者一面要以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思想情感水平面对社会、思考人生、感悟生活,一面要把这种面对、思考和感悟以文字传达给虚拟空间中的读者;意味着创作者将以丰富多彩的故事,为广大读者抵挡现实的风浪,却在故事的讲述中,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这是一个信息传播者,享受传播带来的光环与拥趸的同时,本应承担的职责。
反观本文开头所述“瓜果蔬菜”的奇观,显然,比起“某大学某教授”来,“瓜果蔬菜”往往更为广大老百姓所熟知,如今有不少“瓜果蔬菜”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网名背后的真实个体早已呼之欲出。也正是基于此,这些年,网络文学作者群体为自身正名的声音时有耳闻,这一群体一方面表明其作品与传统文学不同,一方面又强调其创作者付出的才华、心血与传统作家并无二致,既希望得到接纳与肯定,又拒绝以传统标准来衡量,故而此类对话一直难于展开。笔者以为,一个真实的名字,和由此带来的共同责任与担当,可能才是这场对话开始的基础,这场对话,于网络文学自身,以及文学整体的发展都将裨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