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语文课堂上基本的教学环节,甚至“问题教学法”本身,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打破“注入式”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语文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问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呢?
  一、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要难易适度。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难于回答,失去提问的意义;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任何意义,还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那么,如何正确地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形容得好: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原则中明确指出了课堂提问的四个基本作用,即评价学生、检查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为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出发点就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其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师不应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不相干的问题。所以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三、提问要重视迁移,启发促进学生思维
  利用已学知识去阅读新的文章,利用己具有的能力去想象、创造,举一反三,扩展知识领域,所以还要编排一些迁移性的联系实际的问题,避免在课文的细节上纠缠不休,絮叨个没完。例如在教《项链》这一文时,可以提问:“女主人公在得知花了十年的心血偿还的项链是假的以后,她会怎样想,怎样做呢?”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判断。
  四、作好层层铺垫,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教师在提问时,要让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否则再好的技巧也是无益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优秀的提问者总是能在吸引住对方,调动起大家的注意力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读《变色龙》一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设置悬念:变色龙是动物蜥蜴的一种,它的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课文是写这种动物吗?不是,那为什么课文却以“变色龙”为题,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引导学生带着悬念,主动、积极地学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性认识。
  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通往知识的道路上,善问者不妨来一点故弄玄虚,甚至作作“秀”也是无碍的。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因势利导,学生认识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激发了兴趣,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五、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疑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学习文章要从整体着眼,感知整体,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及主题思想。局部的精读,也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整体。整体理解是基本目标,提问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而纷繁琐碎、零打碎敲的提问则偏离或失去了目标。学生思维也是一个整体,是由观察感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想象联想、比较辨别、推理等思维形式和过程组织起来的。提问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思维去理解各种问题,掌握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技巧。
  六、课堂提问要及时评价
  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
  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回答中积极正确的部分,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有必要时教师都要做出示范。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以表扬为主;鼓励求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0万平方公里的受灾面积、6万多人的遇难,以及多家媒体、多种渠道的独家报道,吸引了受众、赚足了人们的眼泪。可是10月5日发生的新疆乌恰大地震,
摘要:对于读者的服务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心,更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最终目的。笔者相信,公共图书馆只有提高对读者的服务质量,让读者们满意了,才能够决定其在互联网发展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服务工作 服务读者 举措科学与发展  眼下,中国与互联网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着。一方面,这样的发展对社会和人民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乃至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又充满了挑战与困难。在这个网络飞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学生不是作为旁观者或等待者,而是作为活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问题的答案时,在他们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人的认知与情感密不可分。不同的情感对学习有不同的影响。人在愉快时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活跃。愉快教学正是适应了这个特点,能够更好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愿意表现,
土木工程材料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力求达到的目标,本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简单的叙述。 Civilization of green
按照“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构建庆阳石化设备综合管理平台,有效推进庆阳石化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庆阳石化设备综合管理平台的实施,可将设备管理的各种工作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以及发展历程,然后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最后以用一个事例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的
由于石油工程的建设项目越来越规模化和大型化,在建设中,经常需要投入数百万甚至上亿的资金,因而对建设工程的造价和投资进行控制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指出了在当前石油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所规定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接受礼物是快乐的,作业的设置也应该让孩子享受到快乐,在快乐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感情、创新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