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形成分析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社会契约论 霍布斯 洛克 卢梭
  西方政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其研究主题有着内在的继承性和延续性,概言之,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契约论”作为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政治学说之一,其核心探讨的正是这一主题。伴随着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发展,西方社会的人文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梳理了近代以来以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大家的主要理论,以期对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契约理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一、霍布斯的专制主义契约论
  出生于战乱年代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是一位对生活“缺乏安全感”的人。对战争和秩序缺失的恐惧伴随了霍布斯的一生, 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的学术思想。霍布斯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而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更是经常处于战争状态之中。由于人人乐生惧死, 所以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条款, 即“自然法则”。霍布斯主张, 为了确保和平及实施自然法, 人们必须缔结一项契约。一方面, 每个人都同意把其全部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一个人或一个议会以构成主权者。另一方面, 为增进所有人的和平、安全和便利,根据契约设定的主权者(霍布斯称之为“利维坦”)应当努力维护“自然法则”。
  霍布斯认为, 为了使主权者充分履行职责, 主权应当是至高无上和不受法律约束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他对人性抱有悲观主义的必然结果。因为只有绝对强大的权力才能在桀骜不逊的人群中创造出和平与秩序。对此, 霍布斯作了很具体的解释, 他说:“人们在这一点上也许会提出反对说:臣民的景况太可怜了, 他们只能听任具有无限权力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贪欲及其他不正常激情摆布。一般说来,在君主之下生活的人认为这是君主制的毛病, 而在民主国家的政府或其他主权集体之下生活的人则认为这一切流弊都是由于他们那种国家形式产生的。其实一切政府形式中的权力, 只要完整到足以保障臣民, 便全都是一样的。人类的事情决不可能没有一点毛病, 而任何政府形式可能对全体人民普遍发生的最大不利跟伴随内戰而来的惨状和可怕的灾难相比起来或者跟那种无人统治, 没有服从法律与强制力量以约束其人民的掠夺与复仇之手的紊乱状态比起来, 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也就是说, 霍布斯的逻辑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一方面是自由但充满危险, 另一方面虽不自由但可以享受安全与和平。在天生没有安全感的霍布斯看来, 后者是理所当然的最优答案。
  二、洛克的委托型契约论
  与霍布斯过分关注安全与秩序相反, 在洛克(John Locke , 1632 —1704)的社会契约理论中, 对自由的追求表现的极为明显。洛克对人性更为乐观, 他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都拥有完整的自然权利。他指出自然状态中,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这些权利,这些权利是与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自然权利”。只不过, 自然状态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是, 人们所享受的自然权利没有稳定的保障, 常常面临着受他人侵犯的危险。二是, 一旦自然权利被侵犯, 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案件中成为适用自然法的法官。人都是有超越理性的激情, 这种自己当自己法官的做法显然有违自然公正原则。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权,人们便在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契约结成一个共同体,把自己的权利委托给一个更高的公共权威一政府,从而离开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
  同样, 为了终止自然状态中存在的混乱与无序,人们应该建立一项政治国家的契约。与霍布斯把社会契约看成是公民完全服从专制君主的条约不同,洛克认为, 人们在签订契约后仍然保留着他们在自然状态中所拥有自然权利。基于此, 洛克反对霍布斯提出的君主专制政体, 他主张有限权力政府。洛克强调:自然法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人(包括立法者与其他人)的永恒规则;人民让渡给政治国家的不过是实施自然法的权利(司法权)。
  三、卢梭的人民主权契约论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社会契约论的系统化和集大成者,是社会契约论得以广泛传播的有力推动者。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的讨论或多或少类似于一个关注政府之历史起源的契约论,而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则主要探讨如何构建合法的政治权威,并提出了一个理想的而非现实的契约论,希望以此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卢梭对于什么是构成政治权威之合法性基础的观点来源于后一部著作中的理想契约,而非任何实际的契约。这标志着契约理论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因为到目前为止,契约论一直都在试图从公民社会真正产生的契约中,推论出合法统治的条件。
  关于社会契约的定义,卢梭概括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卢梭的整个社会契约思想构架论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公民社会产生后,约束社会的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问题。在论证过程中,卢梭借用的关键概念是“公意”。在契约萌芽思想发轫的时代,古希腊契约的理念留下了契约源于同意的思想精华,为卢梭的“公意”理论提供了原料。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张民主、平等,高扬人类理性,从世俗的角度论证国家的起源,反对君权神授,主张个人权利,是历史的进步。但他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契约,在现在看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而且他构想的国家也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有阶级局限性。尽管有其历史与阶级的局限,卢梭的思想在历史上依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王文逸(1991-),男,汉族,江苏宜兴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藏传佛教教派众多,觉囊派在历史上并不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由于其主张“他空见”,认为宇宙万物的真实提性不空,由于人的虚妄分别而空。因而广受以格鲁派为首的其他主张“自空见”的教派的批判,自创派之初至今都争议不断,正是由于此种原因近世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觉囊派 他空见 自空见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六大教派之一,形成于十三世纪末期,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的维度对觉囊派做了比
期刊
【摘 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继承发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越来越被重视,它在召唤更多的红色元素出现。红色名人印迹作为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红色文化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通过名人印迹的视角展开,看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以小见大,具有非常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出现了数据大爆炸。财务人员要想在海量数据中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技术支持,IT、云数据等载体为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提供了平台,使得管理会计能够更精细化、更有效率地为企业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优化企业决策。本文首先阐释了数据与决策之间的联系,并提出通过数据提炼、精细化管理得到企业所需的有效信息,提升企业决策能力,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期刊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杰弗里·亚历山大在新世纪之交提出的强文化范式(strong program)尤为引人注目,推动了文化与社会结构脱钩,阐明文化在塑造社会生活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他区分了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的社会学,其中文化社会学(culture sociology)即强范式,文化的社会学(sociology of culture)即弱范式(weak program)
期刊
1 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城市住宅的更新和市政动迁规模不断加大.大量旧建筑物被拆毁,或由于发生不幸的地震破坏产生的城市建筑垃圾量越来越太。这些建筑垃圾的合理处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用量最大.因而在所有的建筑物垃圾中。废弃混凝土的量也是最大的。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原材料危及不会突现,但砂的来源主要有河砂和山砂.因为河砂的存量是有限
期刊
【摘 要】 随着当前我国电视广播行业的飞速发展,各大电视媒体为了保证其在电视媒体中立足脚跟,以提升自身在总行业的竞争力,纷纷走上改革的道路。要想全面实现改革的效果,电视编导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求编导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开发出观众喜欢、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本文对于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如何培养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与阐述。  【关键词】 电视编导 创新思维 培养 广播  各大电视媒体最主要的目的是,
期刊
【摘 要】 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基础性投资建设项目的数量及规模平稳有序的增长,我国在基础建设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投资。因为这类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量较大,所以要求建设投资各方对资金的来源、流向有合理的管控;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工程造价的概念及组成方式入手,以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审核方式和技巧进行介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效率,同时对项目投资资金以及项目建设各方负责。  
期刊
宋神宗元丰七年,山东章丘市明水镇的李家大院里传出了阵阵欢笑声,原来是为了庆祝李家大小姐的出生。她,就是李清照,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号易安居士,这位“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真参片玉之般。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大家以其细腻的文笔,真挚的情感,形成了自己“婉转而又疏隽”的艺术风格。  如今,我追寻易安的足迹,追寻那个天真矜持的名门少女的身影,追寻那个才情国人、婉约清丽的
期刊
【摘 要】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艺术”、“观念艺术”、“极少主义”,等有密切的联系。是当代中国现代前卫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在短短几十年里,装置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中的时髦,许多艺术家、雕塑家都给自己新添了“装置艺术家”的头衔。简单地讲,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这种传统传媒形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播音主持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传达情感、吸引受众的关键,其主持风格、艺术素养、专业能力会对节目的制作与创新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应对新媒体强势发展的竞争环境,必须创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接下来,本文就结合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作用,对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新时期 广播电视 播音主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