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普尔公司在2011年8月5日把美国联邦政府主权债信从AAA降级为AA+。这一破天荒举动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全球金融市场随后数日轮番暴跌。许多评论家把这一事件视为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导火索,把债信降级视为美国国债不安全的具体例证,并进而推断美元霸主地位从此受到了不可逆转的颠覆性动摇。标普降级到底意味着什么?谁是引发市场动荡的真正祸首?
美国并无实质性违约风险
自从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入主白宫以来,全球进入了长达一百余年的所谓“美国世纪”,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政府的信用在过去整个世纪中相应成为了全球信用市场的“金本位”,代表着所有定息债券中最高的信用等级。穆迪和标普分别于1917年和1941年开始主权债评级以来,都一直给予美国国债最高的信用等级。长期以来,美国国债利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作为“无风险收益率”的代表,广泛应用于各类风险资产的定价模型。正因为如此,标普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全球市场普遍的关注与反响。标普以奥巴马总统与国会就债务比例上限问题箭拔弩张的惊险角力为由,认为美国政府政策无效、不稳定、不可预见,从而为美国中长期债务偿付能力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标普的分析理据与降级决定有其合理性。在美国联邦政府赤字增加、债务负担攀升的现实面前,美国政治精英层缺少应有的领导力来应对挑战,没能采取可信行动重振市场信心。奥巴马与国会的妥协方案不痛不痒,仅安排了十年内逐步减少约2.1-2.4万亿美元的非经常性支出,而没有下决心推动税制改革与削减医疗社保等过度的大宗固定支出,财政不可持续性矛盾将会日益尖锐。因此,美国国债信誉的确今不如昔,不再值AAA级,将之技术性降级理所当然。
然而,白宫与美国财政部对标普的决定自然又羞又怒,但除了打肿脸充胖子,公开咬定美国永远是AAA级外,也只能接受信用被降级的现实。虽然美国财政部指出标普的估算存在2万亿美元的误差,但难能可贵的是,美国政府在标普降级前并没有对其施加不正当的政治压力。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法制严明、私权得到高度尊重的国家,标普这样一个私人评级机构大概很难顶得住政治压力而维持其独立的专业立场。
必须指出,降级虽然有损山姆大叔的颜面,但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实质性的增加。应该注意到,其它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与惠誉继续维持了美国的最高信用评级。即使依据标普的新评级来看,美国国债比中国主权债评级还高了两档,仍然属于高等级信用工具。既然除了少数几个极端熊派的分析员之外,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不会因为中国主权债的违约风险而寝食不安,那么担心美国国债违约也无异于杞人忧天。国内官方社论对标普降级所做出的强烈反应显然有过度之嫌。无论如何,作为当今世界上美国最大的国外债权人,公开高调唱衰手中持有最多的金融资产,似乎有欠慎重。事实上,在标普宣布降级后,全球金融市场虽然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但是美国政府债券不但没遭抛售,其价格反而走挺。美国政府十年期债券收益率甚至跌破了2%,创下四十年来的最低纪录。如此种种,充分表明了美国国债一如既往仍然是全球投资者首选的避风港。
发达经济体基本面恶化
为股市动荡主因
至于全球股市动荡,虽然与标普将美国信用降级有表面上的关联,但真正的导因来自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面的整体性恶化。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已经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个小国蔓延到西班牙与意大利,欧元区银行体系首当其冲,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剧,严重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就连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德国,也显现出复苏疲劳症,其真实GDP在2011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增长仅为0.1%。
与欧元区财政脆弱国家的情况不同,美国政府尽管遭标普降级,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债务违约风险。不过,奥巴马总统与国会的折衷方案则意味着财政政策已无法扮演任何短期经济刺激的角色。美国劳工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家庭部门去杠杆化进程还在继续,银行信贷没有增加,一系列现状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黯淡。2011年上半年美国真实GDP只增长了0.8%,低于原来预期,更远低于美国的潜在增长率水平。
另外一个成熟经济体—日本,在大地震后仍然笼罩在极度不景气的阴云之中。这一切都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衰退风险已经显著上升。不是标普多有能耐可以呼风唤雨,而是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加之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政府政策的极度不确定性,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局面。
在一个盲人的国度里,有一只眼的人就可称王。现在全球市场聚焦于美联储及其可能采取的下一个政策行动。面对日益增加的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把目前历史超低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继续维持到2013年年中。标普对美国债信的降级将不会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美联储已经表示将一如既往继续在公开市场购买美国国债和没有保留地接受国债抵押品。那么,美联储是否出台新一轮定量宽松或者QE3?尽管伯南克曾许诺过QE2后不会再有新一轮的资产购买计划,但美国经济现在面临着的下行风险和财政政策的有心无力,意味着美国实行QE3的概率明显上升。但是,最终QE3是否出台、何时出台、规模多大等等,取决于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美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1.8%,已与美联储2%的目标值非常接近。类似于欧盟的情形,美国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发达国家经济景气的显著恶化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不安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夸大了标普对美国债信降级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批评标普等评级机构的行为。从专业角度出发,人们可以质疑评级机构的信用风险模型及其预测分析。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之前,评级机构曾给予许多次按债券过高评级,使其独立性与专业信誉受到质疑。相较而言,这些机构对于国家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有着更佳的记录。历史上,信用降级对于未来债务违约风险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无论如何,独立的评级机构对于国际债券市场的健康运作与发展大有裨益。但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接受评级机构的信用裁判。在任何时候,投资者必须自己做好独立客观的风险分析,不要把风险管理外包给第三方,包括国际信用评级机构。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美国并无实质性违约风险
自从西奥多·罗斯福1901年入主白宫以来,全球进入了长达一百余年的所谓“美国世纪”,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头号经济强国,美国政府的信用在过去整个世纪中相应成为了全球信用市场的“金本位”,代表着所有定息债券中最高的信用等级。穆迪和标普分别于1917年和1941年开始主权债评级以来,都一直给予美国国债最高的信用等级。长期以来,美国国债利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作为“无风险收益率”的代表,广泛应用于各类风险资产的定价模型。正因为如此,标普下调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全球市场普遍的关注与反响。标普以奥巴马总统与国会就债务比例上限问题箭拔弩张的惊险角力为由,认为美国政府政策无效、不稳定、不可预见,从而为美国中长期债务偿付能力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标普的分析理据与降级决定有其合理性。在美国联邦政府赤字增加、债务负担攀升的现实面前,美国政治精英层缺少应有的领导力来应对挑战,没能采取可信行动重振市场信心。奥巴马与国会的妥协方案不痛不痒,仅安排了十年内逐步减少约2.1-2.4万亿美元的非经常性支出,而没有下决心推动税制改革与削减医疗社保等过度的大宗固定支出,财政不可持续性矛盾将会日益尖锐。因此,美国国债信誉的确今不如昔,不再值AAA级,将之技术性降级理所当然。
然而,白宫与美国财政部对标普的决定自然又羞又怒,但除了打肿脸充胖子,公开咬定美国永远是AAA级外,也只能接受信用被降级的现实。虽然美国财政部指出标普的估算存在2万亿美元的误差,但难能可贵的是,美国政府在标普降级前并没有对其施加不正当的政治压力。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在美国这样一个法制严明、私权得到高度尊重的国家,标普这样一个私人评级机构大概很难顶得住政治压力而维持其独立的专业立场。
必须指出,降级虽然有损山姆大叔的颜面,但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实质性的增加。应该注意到,其它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与惠誉继续维持了美国的最高信用评级。即使依据标普的新评级来看,美国国债比中国主权债评级还高了两档,仍然属于高等级信用工具。既然除了少数几个极端熊派的分析员之外,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不会因为中国主权债的违约风险而寝食不安,那么担心美国国债违约也无异于杞人忧天。国内官方社论对标普降级所做出的强烈反应显然有过度之嫌。无论如何,作为当今世界上美国最大的国外债权人,公开高调唱衰手中持有最多的金融资产,似乎有欠慎重。事实上,在标普宣布降级后,全球金融市场虽然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但是美国政府债券不但没遭抛售,其价格反而走挺。美国政府十年期债券收益率甚至跌破了2%,创下四十年来的最低纪录。如此种种,充分表明了美国国债一如既往仍然是全球投资者首选的避风港。
发达经济体基本面恶化
为股市动荡主因
至于全球股市动荡,虽然与标普将美国信用降级有表面上的关联,但真正的导因来自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面的整体性恶化。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已经从希腊、爱尔兰、葡萄牙三个小国蔓延到西班牙与意大利,欧元区银行体系首当其冲,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剧,严重拖累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就连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德国,也显现出复苏疲劳症,其真实GDP在2011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增长仅为0.1%。
与欧元区财政脆弱国家的情况不同,美国政府尽管遭标普降级,但并没有实质性的债务违约风险。不过,奥巴马总统与国会的折衷方案则意味着财政政策已无法扮演任何短期经济刺激的角色。美国劳工市场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家庭部门去杠杆化进程还在继续,银行信贷没有增加,一系列现状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前景黯淡。2011年上半年美国真实GDP只增长了0.8%,低于原来预期,更远低于美国的潜在增长率水平。
另外一个成熟经济体—日本,在大地震后仍然笼罩在极度不景气的阴云之中。这一切都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衰退风险已经显著上升。不是标普多有能耐可以呼风唤雨,而是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加之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政府政策的极度不确定性,造成了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安局面。
在一个盲人的国度里,有一只眼的人就可称王。现在全球市场聚焦于美联储及其可能采取的下一个政策行动。面对日益增加的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把目前历史超低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继续维持到2013年年中。标普对美国债信的降级将不会影响美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美联储已经表示将一如既往继续在公开市场购买美国国债和没有保留地接受国债抵押品。那么,美联储是否出台新一轮定量宽松或者QE3?尽管伯南克曾许诺过QE2后不会再有新一轮的资产购买计划,但美国经济现在面临着的下行风险和财政政策的有心无力,意味着美国实行QE3的概率明显上升。但是,最终QE3是否出台、何时出台、规模多大等等,取决于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美国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1.8%,已与美联储2%的目标值非常接近。类似于欧盟的情形,美国货币政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发达国家经济景气的显著恶化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性,是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不安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评论家夸大了标普对美国债信降级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批评标普等评级机构的行为。从专业角度出发,人们可以质疑评级机构的信用风险模型及其预测分析。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之前,评级机构曾给予许多次按债券过高评级,使其独立性与专业信誉受到质疑。相较而言,这些机构对于国家主权债务的信用评级有着更佳的记录。历史上,信用降级对于未来债务违约风险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无论如何,独立的评级机构对于国际债券市场的健康运作与发展大有裨益。但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接受评级机构的信用裁判。在任何时候,投资者必须自己做好独立客观的风险分析,不要把风险管理外包给第三方,包括国际信用评级机构。
对于本文内容您有任何评论或补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