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教学设计在课堂导入与结束、教师互动、预设问题和教学评价方面存在弊端。为保证教学更加科学、有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学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开放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姜晓贞(1973- ),女,河南襄城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086-01
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能否实现新课改的目标。然而,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其职责无非是有效地传递由政府或专家学者制定的课程内容。在这种课程与教学割裂分明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设计难免会阻碍新课改的步伐。
一、传统教学设计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
1.导入与结束设计拓展性不强。传统教学设计强调导入与结束的辅助功能,认为导入就是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结束部分就是要注重练习和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新课程理念要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发展性。发展性是基础性的拓展和延伸,是在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自主选择、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新课程背景下设计课堂导入和结束部分要突出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既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加强导入和结束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培养美感,端正态度,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
2.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设计不足。师生互动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①传统课堂教学被看做师生间单纯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讲台被喻为教师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关注“如何演才更精彩”。然而,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内容持续生成、意义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课堂上要以探究为中心,以教材为话题开展师生互动,尊重和鼓励学生的活动性体验。这种交往和互动是有序、有计划地展开的,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交往中,学生才能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教育才真正可能实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的目的。
3.预设问题过于封闭。传统教学设计中,提问的内容常常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封闭性问题。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取决于提问的设计。新课程强调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预设问题应该集中在关键点上,要让学生回答的同时还能提出疑问。对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求异和逆向思维。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问题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既要促进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②保证所设问题来源于实际又具有启发性。
4.教学评价设计中主体性欠缺。新课程评价关注教师、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强调建立多元的、有利于促进师生内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师生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传统的教学评价多是他评,这导致评价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边缘化甚至忽略。新课改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强调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强调学生自评和互评。只有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师生,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使学生在自我认同和调整的过程中实现角色统一。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原则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进步有重要意义。
1.系统性原则。系统是处于一定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③系统论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它作为整体而存在,具有不同于单个要素的新功能,对外与环境之间存在联系,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依赖并彼此制约,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改变,各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和秩序,以维持事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系统,教学设计自然要考虑这个系统的整体、有序和关联等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整体性为教学设计指明方向。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心理准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的选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想发挥课堂的整体效果,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学设计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和传播理论的指导下,明确课堂教学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对各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使各要素相互关联并形成整体结构。系统论的有序性和反馈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有序要求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认真对待每节课的每个环节,保障有序课堂的实现。反馈是有效控制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师要重视反馈手段及时间的设计。除了常规的提问、练习等传统方式外,还可借助观察、研究性学习等手段,把握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开放性原则。新课程强调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突出超越性。教育既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必须体现出适度的超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只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应把最基础的知识、最有效的整合信息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终身学习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
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教学设计也必须是开放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开放的教学目标,利用开放的教学资源,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开展开放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积极的思考氛围。教学目标是多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对全体学生基本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限于前人的智慧,也可取材于当前的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的经验;教学资源是多样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当地的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各式的教学媒体等均可以列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教学组织形式是灵活的,既可以借助班级、小组等集体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自学——指导式,既可以在学校与课堂内开展教学,也可以把教育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大自然中;教学评价是多元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要相互转换、相互促进,评价内容也要从不同维度展开。
3.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④这项研究表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探索,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增强其学习动力,实现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为新课改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结构,创造条件激活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提供生长点,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加工和转化,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信息资源的支持,采用真实的生活案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现实情境中接受验证。要给学生最大的主动权来管理和控制学习进程,调动其积极性,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对教育享有选择权和参与权。
新课程改革重建了教学观和师生观,确立了一套科学的理念,也为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这三个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从而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注释]
①高燕.传统师生互动模式的挑战与机遇[J].理论经纬,2009(6):21.
②刘继莉.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2):54.
③转引自万明高.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2.
④郑永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1):17.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姜晓贞(1973- ),女,河南襄城人,周口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刑法学。(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05-0086-01
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渠道,教学设计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它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能否实现新课改的目标。然而,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其职责无非是有效地传递由政府或专家学者制定的课程内容。在这种课程与教学割裂分明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设计难免会阻碍新课改的步伐。
一、传统教学设计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
1.导入与结束设计拓展性不强。传统教学设计强调导入与结束的辅助功能,认为导入就是巩固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结束部分就是要注重练习和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新课程理念要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突出发展性。发展性是基础性的拓展和延伸,是在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自主选择、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新课程背景下设计课堂导入和结束部分要突出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既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加强导入和结束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丰富体验,培养美感,端正态度,养成科学的探索精神。
2.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设计不足。师生互动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①传统课堂教学被看做师生间单纯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讲台被喻为教师展示的舞台。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关注“如何演才更精彩”。然而,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教学内容持续生成、意义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课堂上要以探究为中心,以教材为话题开展师生互动,尊重和鼓励学生的活动性体验。这种交往和互动是有序、有计划地展开的,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交往中,学生才能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教育才真正可能实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的目的。
3.预设问题过于封闭。传统教学设计中,提问的内容常常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封闭性问题。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取决于提问的设计。新课程强调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预设问题应该集中在关键点上,要让学生回答的同时还能提出疑问。对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求异和逆向思维。总之,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问题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既要促进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②保证所设问题来源于实际又具有启发性。
4.教学评价设计中主体性欠缺。新课程评价关注教师、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强调建立多元的、有利于促进师生内在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师生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身价值。传统的教学评价多是他评,这导致评价只看结果而忽略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边缘化甚至忽略。新课改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强调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强调学生自评和互评。只有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师生,才能体现教师的个人价值,使学生在自我认同和调整的过程中实现角色统一。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原则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进步有重要意义。
1.系统性原则。系统是处于一定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③系统论认为,任何客观事物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它作为整体而存在,具有不同于单个要素的新功能,对外与环境之间存在联系,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系统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依赖并彼此制约,每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改变,各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和秩序,以维持事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系统,教学设计自然要考虑这个系统的整体、有序和关联等基本特征。系统论的整体性为教学设计指明方向。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心理准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媒体的选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要想发挥课堂的整体效果,实现教学最优化,教学设计必须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和传播理论的指导下,明确课堂教学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对各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使各要素相互关联并形成整体结构。系统论的有序性和反馈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有序要求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认真对待每节课的每个环节,保障有序课堂的实现。反馈是有效控制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师要重视反馈手段及时间的设计。除了常规的提问、练习等传统方式外,还可借助观察、研究性学习等手段,把握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开放性原则。新课程强调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突出超越性。教育既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必须体现出适度的超越。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只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师应把最基础的知识、最有效的整合信息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终身学习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
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教学设计也必须是开放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开放的教学目标,利用开放的教学资源,设计开放的教学过程,开展开放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积极的思考氛围。教学目标是多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对全体学生基本的要求,此外,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它不仅限于前人的智慧,也可取材于当前的生活,特别是学生自身的经验;教学资源是多样的,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当地的特有的经济文化现象、各式的教学媒体等均可以列为教学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教学组织形式是灵活的,既可以借助班级、小组等集体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自学——指导式,既可以在学校与课堂内开展教学,也可以把教育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大自然中;教学评价是多元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要相互转换、相互促进,评价内容也要从不同维度展开。
3.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④这项研究表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探索,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增强其学习动力,实现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为中心,为新课改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结构,创造条件激活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提供生长点,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加工和转化,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和信息资源的支持,采用真实的生活案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现实情境中接受验证。要给学生最大的主动权来管理和控制学习进程,调动其积极性,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对教育享有选择权和参与权。
新课程改革重建了教学观和师生观,确立了一套科学的理念,也为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这三个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从而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注释]
①高燕.传统师生互动模式的挑战与机遇[J].理论经纬,2009(6):21.
②刘继莉.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2):54.
③转引自万明高.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2.
④郑永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