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一辆从山东开来的卡车,缓缓地停在了毛勇习的商铺门口。不一会,刚才还是空荡荡的仓库,立即堆满了三十多吨大葱,顿时,一股特殊的混合气味,在11月的清晨里弥漫开来。
这里是新发地农产品中心,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距南四环还有两里多地。毛勇习在这里卖了快十年大葱。再过一会儿,城里来的菜贩子们,就会流水般地涌到她的铺子里。最近半个月,她每天都能卖出30多吨大葱。
大葱还是像往年叶绿杆白,两根加起来就差不多有一市斤,不过今年的批发价已经涨到了两元钱,比去年贵了一半还多。毛勇习几乎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告诉菜贩子,又涨价了。
“万物飞涨”
在新发地,几乎所有农副产品的价格都在飞涨。
“大白菜去年最便宜才两毛钱一斤,现在这里的批发价是五毛八。”一位前来上菜的河南菜贩子说,早市上他的顾客都是拖着小折叠车来买白菜,一买都是十几棵。
随着收获期的到来,11月大白菜将集中上市,但新发地的批发商预计,即便大白菜价格随后会小幅回落,但总体高过去年已成定局。
在新发地粮油交易区,某品牌的东北大米,去年58公斤装每袋卖90多元,到了今年,包装改为30公斤,价格却涨到了每袋100元左右。
此外,一些知名品牌的大豆食用油的价格,在最近的一个月里也普遍上调了一成多。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进口大豆的价格上涨五分之一。9月份,花生价格已经上涨了十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花生油的价格也会上调。
海通证券11月1日发布的报告称,过去半年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已经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了过去16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冰糖葫芦和糖炒栗子,这些冬季街头热卖的零食,也要涨价了。早在10月底,新发地里的山楂和油栗批发价格,都比去年翻了一番。北京怀柔产的油栗,每市斤批发价已经卖到六元多。由于今年西南大旱,甘蔗减产,年均产糖量占全国六成以上的广西,产量下降了一成,推高了糖价。
吃水果似乎也成了一种奢侈爱好。在新发地,山东产的富士苹果,每市斤的批发价已经涨到三元多,而目前超市的零售价普遍在六元以上,一个中等偏大的苹果折算下来差不多值五块钱。按照北京市民政局去年核定的410元低保标准计算,每个低保户的月收入可能还不够买100个大苹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新发地农产品交易网上看到,仅10月30日当天,从大白菜、萝卜、莲藕等日常蔬菜,到苹果、脐橙等应季水果,乃至日常必需的大米、面粉、食用油,价格信息表上均显示“涨”。
食品涨价,殃及民众,“吃不消,吃不起”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金融界网站在10月底进行一项调查显示,85%的网民认为,“物价全面上涨唯独工资不动,活不起了。”
温和的CPI
与菜市场里的“涨势逼人”相比,统计数据显得温和得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9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6%,尽管涨幅创23个月以来的新高,但与民众对现实物价的感知仍存在一定落差。
不过,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均认为未来中国物价水平仍将持续上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价格包括粮、油、肉、蛋、菜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央行在新近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中也写到,“粮价明年仍可能继续上涨。”
近日,多家券商及投行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对下半年物价涨幅均不乐观。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近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目前通胀的压力正在加大。平安证券发布的宏观经济月报称,预计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将跳升至4.3%。
此前,中国经济在2004年和2008年,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物价上涨局面,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分别达到3.9%和5.9%,均高于当前的统计数据。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放开一般商品的价格管制以来,在物价上涨最为猛烈的1994年,当年物价同比上涨了近四分之一,家庭突击囤积米面油盐酱醋茶,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眼下,类似的一幕又要上演了吗?不过,一些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的通胀仍处于温和范围内。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的物价上扬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情况尚不严重。范剑平认为,此前央行加息,显示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尽管加息力度不是很大,但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是了解通胀这个情况的,也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考虑到去年的物价下跌总体形势以后,今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反弹并不是很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次物价上涨是在去年全年物价下跌0.7%的基础上出现的。经济上扬的同时,必然要把下降的物价水平补回来。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教授肖耿也认为,当下的物价上涨是一个正常情况。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中国的非贸易商品价格偏低,而随着工资水平提升,这些商品的此前被低估的价格会逐渐调整到正常水平。
钱太多了
与食品价格为代表的物价指数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是资产价格泡沫。
10月29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六届“金砖四国”经济发展与政策高层研讨会上,李稻葵、范剑平、王小广等多位与会的经济学家均认为,中国未来的通胀风险,将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而非食品、能源价格。
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四环内、上海外环内的房价均已突破三万元,涨幅超过三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1%,中国各地房价涨至了历史高峰,这最终招致政府非常少见地在一年内,两度出台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其结果是成交量有所萎缩,但房价依然坚挺。
“中国政府正努力控制房价,压制通胀。”花旗集团全球投资策略主管罗伯特.巴克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与投资房地产相比,或许购买中国房地产股票更为妥当。
房地产价格在中国政府所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中,主要体现在租金项目里,所占权重几乎忽略不计。目前,中国政府并未对外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但一般认为与食品相关的商品占据了整个指数近八成的权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在前述研讨会上表示,据他了解,国家统计局近期尚不打算将房价计入消费者物价指数。张建华同时表示,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将包括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当作重点监测对象,但在制订利率政策时,主要依据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以及对经济全局的影响。
无论是物价还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多数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政府和官员和经济学家均认为,都与此前国际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
在分析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等诸多农产品暴涨的原因时,除了供求关系、天气原因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投放了大量货币,我国去年银行贷款投放了9万多亿元。资金流动性充裕后要寻找出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今年5月31日对新华社表示,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下行。楼市降温,股市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退出股市和楼市后,就开始选新的目标。
彭森说,对于那些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供应量、需求量都是一定的、都不是特别大、便于储存的农产品,游资更容易炒作。而稻谷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国家储备量大,游资炒不起来。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近三年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标志。此前,中国曾长达一年维持在事实“负利率”水平上,银行资金使用成本极低,导致流动性泛滥,其结果导致房价暴涨,股市从1800点上行到目前的3000点左右。
但流动性泛滥是否就此终结,以及未来是否进入持续加息通道,诸多问题仍不明朗。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秦合舫看来,资产价格上涨其实与CPI篮子里的一些因素是互相影响、刺激的。秦合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短期内CPI掉头的可能性不大,这已经不是由于翘尾效应引起,物价确确实实在上涨。
这里是新发地农产品中心,北京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距南四环还有两里多地。毛勇习在这里卖了快十年大葱。再过一会儿,城里来的菜贩子们,就会流水般地涌到她的铺子里。最近半个月,她每天都能卖出30多吨大葱。
大葱还是像往年叶绿杆白,两根加起来就差不多有一市斤,不过今年的批发价已经涨到了两元钱,比去年贵了一半还多。毛勇习几乎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告诉菜贩子,又涨价了。
“万物飞涨”
在新发地,几乎所有农副产品的价格都在飞涨。
“大白菜去年最便宜才两毛钱一斤,现在这里的批发价是五毛八。”一位前来上菜的河南菜贩子说,早市上他的顾客都是拖着小折叠车来买白菜,一买都是十几棵。
随着收获期的到来,11月大白菜将集中上市,但新发地的批发商预计,即便大白菜价格随后会小幅回落,但总体高过去年已成定局。
在新发地粮油交易区,某品牌的东北大米,去年58公斤装每袋卖90多元,到了今年,包装改为30公斤,价格却涨到了每袋100元左右。
此外,一些知名品牌的大豆食用油的价格,在最近的一个月里也普遍上调了一成多。在过去的三个月里,进口大豆的价格上涨五分之一。9月份,花生价格已经上涨了十个百分点,预计未来花生油的价格也会上调。
海通证券11月1日发布的报告称,过去半年来,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已经涨了57%,大米涨了45%,糖涨了55%,大豆价格涨到了过去16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冰糖葫芦和糖炒栗子,这些冬季街头热卖的零食,也要涨价了。早在10月底,新发地里的山楂和油栗批发价格,都比去年翻了一番。北京怀柔产的油栗,每市斤批发价已经卖到六元多。由于今年西南大旱,甘蔗减产,年均产糖量占全国六成以上的广西,产量下降了一成,推高了糖价。
吃水果似乎也成了一种奢侈爱好。在新发地,山东产的富士苹果,每市斤的批发价已经涨到三元多,而目前超市的零售价普遍在六元以上,一个中等偏大的苹果折算下来差不多值五块钱。按照北京市民政局去年核定的410元低保标准计算,每个低保户的月收入可能还不够买100个大苹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从新发地农产品交易网上看到,仅10月30日当天,从大白菜、萝卜、莲藕等日常蔬菜,到苹果、脐橙等应季水果,乃至日常必需的大米、面粉、食用油,价格信息表上均显示“涨”。
食品涨价,殃及民众,“吃不消,吃不起”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金融界网站在10月底进行一项调查显示,85%的网民认为,“物价全面上涨唯独工资不动,活不起了。”
温和的CPI
与菜市场里的“涨势逼人”相比,统计数据显得温和得多。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9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6%,尽管涨幅创23个月以来的新高,但与民众对现实物价的感知仍存在一定落差。
不过,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均认为未来中国物价水平仍将持续上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从长远来看,农产品价格包括粮、油、肉、蛋、菜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央行在新近公布的三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中也写到,“粮价明年仍可能继续上涨。”
近日,多家券商及投行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对下半年物价涨幅均不乐观。高盛中国经济学家乔虹近日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目前通胀的压力正在加大。平安证券发布的宏观经济月报称,预计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将跳升至4.3%。
此前,中国经济在2004年和2008年,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物价上涨局面,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分别达到3.9%和5.9%,均高于当前的统计数据。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放开一般商品的价格管制以来,在物价上涨最为猛烈的1994年,当年物价同比上涨了近四分之一,家庭突击囤积米面油盐酱醋茶,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眼下,类似的一幕又要上演了吗?不过,一些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前的通胀仍处于温和范围内。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的物价上扬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情况尚不严重。范剑平认为,此前央行加息,显示了政府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尽管加息力度不是很大,但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是了解通胀这个情况的,也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考虑到去年的物价下跌总体形势以后,今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反弹并不是很强。”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次物价上涨是在去年全年物价下跌0.7%的基础上出现的。经济上扬的同时,必然要把下降的物价水平补回来。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教授肖耿也认为,当下的物价上涨是一个正常情况。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中国的非贸易商品价格偏低,而随着工资水平提升,这些商品的此前被低估的价格会逐渐调整到正常水平。
钱太多了
与食品价格为代表的物价指数相比,更让人担心的是资产价格泡沫。
10月29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六届“金砖四国”经济发展与政策高层研讨会上,李稻葵、范剑平、王小广等多位与会的经济学家均认为,中国未来的通胀风险,将主要来自房地产市场,而非食品、能源价格。
在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四环内、上海外环内的房价均已突破三万元,涨幅超过三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1%,中国各地房价涨至了历史高峰,这最终招致政府非常少见地在一年内,两度出台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其结果是成交量有所萎缩,但房价依然坚挺。
“中国政府正努力控制房价,压制通胀。”花旗集团全球投资策略主管罗伯特.巴克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与投资房地产相比,或许购买中国房地产股票更为妥当。
房地产价格在中国政府所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中,主要体现在租金项目里,所占权重几乎忽略不计。目前,中国政府并未对外公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计算方法,但一般认为与食品相关的商品占据了整个指数近八成的权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在前述研讨会上表示,据他了解,国家统计局近期尚不打算将房价计入消费者物价指数。张建华同时表示,央行在制定利率政策时,将包括房价在内的资产价格当作重点监测对象,但在制订利率政策时,主要依据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以及对经济全局的影响。
无论是物价还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多数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政府和官员和经济学家均认为,都与此前国际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
在分析今年上半年绿豆、大蒜等诸多农产品暴涨的原因时,除了供求关系、天气原因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投放了大量货币,我国去年银行贷款投放了9万多亿元。资金流动性充裕后要寻找出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今年5月31日对新华社表示,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下行。楼市降温,股市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退出股市和楼市后,就开始选新的目标。
彭森说,对于那些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供应量、需求量都是一定的、都不是特别大、便于储存的农产品,游资更容易炒作。而稻谷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国家储备量大,游资炒不起来。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近三年来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一举措被认为是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标志。此前,中国曾长达一年维持在事实“负利率”水平上,银行资金使用成本极低,导致流动性泛滥,其结果导致房价暴涨,股市从1800点上行到目前的3000点左右。
但流动性泛滥是否就此终结,以及未来是否进入持续加息通道,诸多问题仍不明朗。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秦合舫看来,资产价格上涨其实与CPI篮子里的一些因素是互相影响、刺激的。秦合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短期内CPI掉头的可能性不大,这已经不是由于翘尾效应引起,物价确确实实在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