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实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在近年来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和资产质量的压力也不断增大,然而,传统的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经过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发现,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新型的处置手段,有着盘活存量、降低风险和改善资产负债表的优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1.前言
在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和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转型压力,从而使得经营成本持续上升、资金紧张、利润减少,进而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长会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使得盈利水平下降、导致流动性风险,若银行出现了经营危机,会使得储蓄用户惨遭损失,失去对其他经济实体的资金支持,甚至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危。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置银行的不良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攻破的难关。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放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呈现出持续双升的状态,传统的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的方法诸如更替借款人、呆账核销、对抵押物进行清算、对贷款进行重新组合、贷款诉讼和破产申请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而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的出现为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不良资产证券化为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一种的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其处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效率高、成本低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改进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使得不良资产和正常资产实现了隔离,而不良资产转化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有价证券,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完成了从表内资产到表外资产的转化,增加了表外业务的收入。
然而,由于我国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时间较短,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实际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与其相关的参与机构较多,因此会产生相应的风险,而众多风险中信用风险的影响较大,故本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和信用风险的研究,特别是信用风险的度量的相关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2.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概述
2.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特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将预期未来能够产生稳定、持续现金流的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进行结构重组形成资产池,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出售、获取现金流的过程。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而不良贷款就是后面三类。
商业银行之所以要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其主要原因是原有的资产不易出售,信用等级、风险结构和未来的现金流结构等不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需要将不良贷款转化为证券,从而达到对其拆分规模,增强流动性,进行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的目的。
因此,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对其风险结构还有现金流进行分离和重组,使之成为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的证券的过程。
2.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性设计
当不良资产以证券的形式销售出去后,随之转移的不仅是未来收益得到的现金流,还有相关风险。因此,为了吸引投資者,就需要一些特殊的设计来降低产品风险,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设计如下:
2.2.1风险隔离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持有基础资产的,通常也是发起人,将要被证券化的一篮子资产组合出售给一家新设立的实体,即特殊目的公司SPV,SPV再以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抵押发行证券,用发行证券所得的资金支付资产购买价款。SPV的最大特征是,其资产负债和业务仅源自于该项基础抵押资产和相对应发行的证券,将原来的资产持有者的潜在风险和回报真实地转移给SPV,使其不再承担这些基础资产的金融风险,实现风险隔离。
其他的风险隔离手段还包括引入其他专业机构,例如引入受托人处理基础原始资产和证券的各期现金流,以保证资产或资产所有者的安全性,引入服务商管理基础抵押资产。
2.2.2信用增强
如果基础抵押资产的信用等级不高,其相应发行的证券信用等级必然也是不高的。为了增强证券的信用等级,吸引投资者,提高债券价格,往往需要在债券发行前对其进行信用增级。方法有通过设计证券的优先/次级结构、对证券实行超额抵押或安排储备资金来实现内部信用增级。
其中,优先/次级结构就是指将由基础抵押资产证券化后划分为不同的级次,级次高的证券持有人优先获得流入的现金流。例如某SPV以大量不良贷款构成的资产池为抵押发行的证券,再将这些证券划分为三个级次,级次1被称为权益层,被认为风险与股票类似,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一般无法获得评级;级次2被称为中间层,通常被评为BBB级;级次3被称为高级层,利率最低,风险最小,多被评为AAA级。超额抵押指发行证券的总金额低于基础抵押资产的总值,从而使得基础资产中超额的那一部分为未来可能的损失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储备资金是指将基础抵押资产每一期流入的现金流或发行收入留取一部分下来以为未来的损失提供担保。
3.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与控制
3.1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来源
3.1.1现金流难以完全支付本息金额
如果商业银行在证券化前委托的中介机构对基础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测算不够有效、合理,那么当资产池里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时,证券持有者将要面临风险。
此外,当资产入池后,即便是较为优质的资产,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跟踪调查,也可能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或违约的风险,最终影响流入资产池的现金。
3.1.2利率结构不够完善 如果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原始债务人的风险也随之变化。当商业银行在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时选取了固定利率,一旦市场利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会引致利率错配,使得原先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降低,当两者之间的差额持续增大将会导致现金断流,而随着进入资产池的现金不断减少,会增加未来不能及时向证券持有者支付本息的风险。
3.1.3外部机构风险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除了作为发起人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受托人等外部机构,如果这些机构未能如约履行相应的职责,没有有效的管理监督,对债务人的尽职调查和审计没有做到公正客观,甚至影响证券的发行和定价,那么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
3.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方法
3.2.1风险规避和预防
为了保证入池资产能够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规避风险,被证券化的资产应具备以下特点:资产的信息透明公开,信用和历史纪录良好,违约率、损失率和拖欠率较低;产生的现金流准时稳定持续;如果原始资产有担保物,则该担保物应有较好的变现能力;资产池中的资产性质相近,使得违约风险、现金流分析的评估更为准确;在证券发行后,对原始资产进行风险跟踪调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3.2.2风险分散
在投资组合中,由许多小额贷款组成的原始资产往往比由较少大额贷款组成的资产更为稳定,因此,为了分散现金流的风险和提高资产未来收入的可预测性,入池资产的类型应当不尽相同且足够多,这样即使有某个贷款违约也不会严重影响整个资产池。此外,如果资产池里的贷款是遍布全国范围则也会比资产集中在一个区域内风险更为分散。
3.2.3风险隔离
特殊目的的载体也被称为特殊目的机构/公司,即SPV,其职能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发起人的要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组合,并以此来发行资产化证券,再将其出售给投资者。而当发起人将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时,风险也从而转移到购买了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身上,使发起者自身的破产风险与投资者实现隔离,SPV在此过程中实际上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因此,SPV必须确保独立和破产隔离,需做好风险隔离工作,而且当原始资产真实出售后,发起人也应将该科目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出去,以免发起人申请破产后,法院不承认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独立地位,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此外,SPV也应避免自身的破产风险,还要对SPV进行限制:SPV不能從事与其证券化无关的经营活动,不能和除了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确认的债务和担保外的其他机构或个人发生债务,以防产生额外的债务而带来风险。
3.2.4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建设,因此监管当局要建立健全相关金融监管体系,提供完整的制度保障,弱化系统风险,同时加强二级市场建设,保证产品良好的变现能力和强大的流动性,使得其具有长期的良好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冲.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李越.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1.前言
在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和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转型压力,从而使得经营成本持续上升、资金紧张、利润减少,进而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长会提高银行的经营风险、使得盈利水平下降、导致流动性风险,若银行出现了经营危机,会使得储蓄用户惨遭损失,失去对其他经济实体的资金支持,甚至会影响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危。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置银行的不良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需要攻破的难关。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放缓,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呈现出持续双升的状态,传统的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置的方法诸如更替借款人、呆账核销、对抵押物进行清算、对贷款进行重新组合、贷款诉讼和破产申请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而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的出现为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不良资产证券化为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提供了一种的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其处置提供了一种新的效率高、成本低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改进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使得不良资产和正常资产实现了隔离,而不良资产转化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有价证券,实现了信用风险的转移。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也使得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完成了从表内资产到表外资产的转化,增加了表外业务的收入。
然而,由于我国开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时间较短,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实际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与其相关的参与机构较多,因此会产生相应的风险,而众多风险中信用风险的影响较大,故本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和信用风险的研究,特别是信用风险的度量的相关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2.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概述
2.1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特点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将预期未来能够产生稳定、持续现金流的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进行结构重组形成资产池,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出售、获取现金流的过程。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将贷款按风险程度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而不良贷款就是后面三类。
商业银行之所以要将不良资产证券化,其主要原因是原有的资产不易出售,信用等级、风险结构和未来的现金流结构等不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需要将不良贷款转化为证券,从而达到对其拆分规模,增强流动性,进行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的目的。
因此,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对其风险结构还有现金流进行分离和重组,使之成为满足投资者投资需求的证券的过程。
2.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性设计
当不良资产以证券的形式销售出去后,随之转移的不仅是未来收益得到的现金流,还有相关风险。因此,为了吸引投資者,就需要一些特殊的设计来降低产品风险,其中的一些关键性设计如下:
2.2.1风险隔离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持有基础资产的,通常也是发起人,将要被证券化的一篮子资产组合出售给一家新设立的实体,即特殊目的公司SPV,SPV再以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为抵押发行证券,用发行证券所得的资金支付资产购买价款。SPV的最大特征是,其资产负债和业务仅源自于该项基础抵押资产和相对应发行的证券,将原来的资产持有者的潜在风险和回报真实地转移给SPV,使其不再承担这些基础资产的金融风险,实现风险隔离。
其他的风险隔离手段还包括引入其他专业机构,例如引入受托人处理基础原始资产和证券的各期现金流,以保证资产或资产所有者的安全性,引入服务商管理基础抵押资产。
2.2.2信用增强
如果基础抵押资产的信用等级不高,其相应发行的证券信用等级必然也是不高的。为了增强证券的信用等级,吸引投资者,提高债券价格,往往需要在债券发行前对其进行信用增级。方法有通过设计证券的优先/次级结构、对证券实行超额抵押或安排储备资金来实现内部信用增级。
其中,优先/次级结构就是指将由基础抵押资产证券化后划分为不同的级次,级次高的证券持有人优先获得流入的现金流。例如某SPV以大量不良贷款构成的资产池为抵押发行的证券,再将这些证券划分为三个级次,级次1被称为权益层,被认为风险与股票类似,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一般无法获得评级;级次2被称为中间层,通常被评为BBB级;级次3被称为高级层,利率最低,风险最小,多被评为AAA级。超额抵押指发行证券的总金额低于基础抵押资产的总值,从而使得基础资产中超额的那一部分为未来可能的损失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储备资金是指将基础抵押资产每一期流入的现金流或发行收入留取一部分下来以为未来的损失提供担保。
3.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与控制
3.1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来源
3.1.1现金流难以完全支付本息金额
如果商业银行在证券化前委托的中介机构对基础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测算不够有效、合理,那么当资产池里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时,证券持有者将要面临风险。
此外,当资产入池后,即便是较为优质的资产,如果商业银行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跟踪调查,也可能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或违约的风险,最终影响流入资产池的现金。
3.1.2利率结构不够完善 如果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原始债务人的风险也随之变化。当商业银行在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时选取了固定利率,一旦市场利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会引致利率错配,使得原先资产支持证券的收益降低,当两者之间的差额持续增大将会导致现金断流,而随着进入资产池的现金不断减少,会增加未来不能及时向证券持有者支付本息的风险。
3.1.3外部机构风险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除了作为发起人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受托人等外部机构,如果这些机构未能如约履行相应的职责,没有有效的管理监督,对债务人的尽职调查和审计没有做到公正客观,甚至影响证券的发行和定价,那么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
3.2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方法
3.2.1风险规避和预防
为了保证入池资产能够产生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规避风险,被证券化的资产应具备以下特点:资产的信息透明公开,信用和历史纪录良好,违约率、损失率和拖欠率较低;产生的现金流准时稳定持续;如果原始资产有担保物,则该担保物应有较好的变现能力;资产池中的资产性质相近,使得违约风险、现金流分析的评估更为准确;在证券发行后,对原始资产进行风险跟踪调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3.2.2风险分散
在投资组合中,由许多小额贷款组成的原始资产往往比由较少大额贷款组成的资产更为稳定,因此,为了分散现金流的风险和提高资产未来收入的可预测性,入池资产的类型应当不尽相同且足够多,这样即使有某个贷款违约也不会严重影响整个资产池。此外,如果资产池里的贷款是遍布全国范围则也会比资产集中在一个区域内风险更为分散。
3.2.3风险隔离
特殊目的的载体也被称为特殊目的机构/公司,即SPV,其职能是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购买、包装发起人的要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组合,并以此来发行资产化证券,再将其出售给投资者。而当发起人将资产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时,风险也从而转移到购买了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身上,使发起者自身的破产风险与投资者实现隔离,SPV在此过程中实际上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因此,SPV必须确保独立和破产隔离,需做好风险隔离工作,而且当原始资产真实出售后,发起人也应将该科目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出去,以免发起人申请破产后,法院不承认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独立地位,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此外,SPV也应避免自身的破产风险,还要对SPV进行限制:SPV不能從事与其证券化无关的经营活动,不能和除了在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确认的债务和担保外的其他机构或个人发生债务,以防产生额外的债务而带来风险。
3.2.4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市场环境的建设,因此监管当局要建立健全相关金融监管体系,提供完整的制度保障,弱化系统风险,同时加强二级市场建设,保证产品良好的变现能力和强大的流动性,使得其具有长期的良好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冲.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李越.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