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是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亮点之一。本文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二级考试大纲,重整教学内容,以实例形式展现教学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改革;实施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1
一、重整课程内容
结合二级考试大纲和学生特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基准去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时,不局限于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是力求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二、课程组织实施过程
按情境建立、布置任务→解读任务、展示案例、问题指导→小组查资料准备→组内讨论、检查、修改→发言代表汇报→初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实施、组内讨论、完善作品→拓展任务筑固训练→小组作品汇报→总评
三、课程实施案例
以学习情境四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演示文稿中学习任务一 建立计算机系统分类演示文稿为例。
(一)建立学习情境
情境描述:小张是大一新生,上完第一次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准备计算机系统分类相关内容,下一次课前提问。为了更好展现汇报效果,有一些计算机基础的小张准备制作PPT来演示相关内容。
(二)建立工作小组
班级划分6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6人,在小组选取时人员穿插选取,尽量做到好同学和学习一般同学搭配分组,使其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起到互帮互助作用。确立小组长和值日班长。
(三)课前完成的内容
1.下发任务单
2.依据分组布置能力训练子任务。本次课是完成演示文稿的基本设计。具体内容为:(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幻灯片的编辑。(2)幻灯片的设计和超链接。(3)幻灯片的放映。根据任务进行的具体分工为:
第一小组:启动PPT,熟悉PPT的界面构成;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包括幻灯片的新建、幻灯片版式的应用、幻灯片的插入和删除、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第二小组:形状的插入、艺术字的设置。
第三小组: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使用。
第四小组:幻灯片背景的设计。
第五小组:幻灯片的放映,幻灯片的切换。
第六小组:演示文稿视图模式的切换。
3.布置拓展任务。课上要完成个性化的幻灯片展示,体现小组合作,内容、样式不限,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性,课前通过小组讨论,准备制作内容和素材。
(四)课内完成的内容
(1)教师进一步明确任务;(2)分小组进行能力训练子任务汇报,各小组汇报的内容叠加成为本次任务涉及的所有知识点;(3)教师对各小组汇报的内容加以点评和补充,对重要知识点加以讲解(4)各小组依据任务单制定出本小组的工作计划,完成工作流程单;(5)教师对小组和个人工作过程予以考核;(6)上交个人作品;(7)各小组根据课前准备,完成拓展任务,由于内容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求涵盖本次任务知识点、内容积极向上即可,所以各小组制作比较灵活,也体现了小组创新性和团队精神;(8)小组拓展作品汇报;(9)小组评价与教师总评。
拓展任务代表作品展示:
四、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对学生的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将知识考核融入到实际的考试案例中,考核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
五、结语
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上课学生注意力集中,基本不出现干其它事情的同学。特别是学生通过项目训练,能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团队精神明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创新精神,表现突出。
关键词:计算机;改革;实施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2-000-01
一、重整课程内容
结合二级考试大纲和学生特点,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针对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基准去进行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项目化教学内容设计时,不局限于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是力求以真实的工作项目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二、课程组织实施过程
按情境建立、布置任务→解读任务、展示案例、问题指导→小组查资料准备→组内讨论、检查、修改→发言代表汇报→初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实施、组内讨论、完善作品→拓展任务筑固训练→小组作品汇报→总评
三、课程实施案例
以学习情境四使用PowerPoint2010制作演示文稿中学习任务一 建立计算机系统分类演示文稿为例。
(一)建立学习情境
情境描述:小张是大一新生,上完第一次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准备计算机系统分类相关内容,下一次课前提问。为了更好展现汇报效果,有一些计算机基础的小张准备制作PPT来演示相关内容。
(二)建立工作小组
班级划分6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6人,在小组选取时人员穿插选取,尽量做到好同学和学习一般同学搭配分组,使其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起到互帮互助作用。确立小组长和值日班长。
(三)课前完成的内容
1.下发任务单
2.依据分组布置能力训练子任务。本次课是完成演示文稿的基本设计。具体内容为:(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和幻灯片的编辑。(2)幻灯片的设计和超链接。(3)幻灯片的放映。根据任务进行的具体分工为:
第一小组:启动PPT,熟悉PPT的界面构成;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包括幻灯片的新建、幻灯片版式的应用、幻灯片的插入和删除、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第二小组:形状的插入、艺术字的设置。
第三小组:超链接和动作按钮的使用。
第四小组:幻灯片背景的设计。
第五小组:幻灯片的放映,幻灯片的切换。
第六小组:演示文稿视图模式的切换。
3.布置拓展任务。课上要完成个性化的幻灯片展示,体现小组合作,内容、样式不限,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性,课前通过小组讨论,准备制作内容和素材。
(四)课内完成的内容
(1)教师进一步明确任务;(2)分小组进行能力训练子任务汇报,各小组汇报的内容叠加成为本次任务涉及的所有知识点;(3)教师对各小组汇报的内容加以点评和补充,对重要知识点加以讲解(4)各小组依据任务单制定出本小组的工作计划,完成工作流程单;(5)教师对小组和个人工作过程予以考核;(6)上交个人作品;(7)各小组根据课前准备,完成拓展任务,由于内容不受任何限制,只要求涵盖本次任务知识点、内容积极向上即可,所以各小组制作比较灵活,也体现了小组创新性和团队精神;(8)小组拓展作品汇报;(9)小组评价与教师总评。
拓展任务代表作品展示:
四、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对学生的考核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的全面考核,将知识考核融入到实际的考试案例中,考核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
五、结语
项目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上课学生注意力集中,基本不出现干其它事情的同学。特别是学生通过项目训练,能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团队精神明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提高。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创新精神,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