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滚动式·双环节”
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背景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立足实际,从师生全面、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滚动式·双环节”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变得更加理性和自觉,并由此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由知识传授型课堂向知识建构型课堂转变、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由教师“自导自演”一维单向教学向“师导生演”的多维互动教学转变。与此同时。我校注重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综合效益的研究,抓教风与抓学风双向并行,在四个年级整体同步推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从而使“滚动式·双环节”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成为我校独特的教学品牌。
二、“滚动式·双环节”
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内涵
1.构建以小组合作为主体的学习与管理模式
合作小组的分组应力求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均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首先由班主任综合各种能力选择出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班主任协作,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对教学与管理来说,我们认为小组成员以4人为宜。
小组合作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小组成员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个特定的角色,设组长1人、汇报员1人、记录与计时员1人、检查员1人,然后依据小组成员角色所需的技能或任务进行合作。首批小组长选拔有较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一段时间后则应轮流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小组成员讲学稿的完成情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疑难问题及解答)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这四种职务实行职责轮换制,每月一轮换,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小组相关的规则。
我们积极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合作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3名组员的学习与管理,并向所在行政组长汇报:行政组长负责检查小组长的学习与管理情况,且服从于班长的管理。各行政组之间与各小组之间展开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层级式学习与管理的优势。学习组长与行政组长每半学期更替一次,凭学生综合表现、民主推选产生。
2.创建师生“滚动式”教学与学习模式
我校初步探索形成“自学(检查)一研讨一展示一拓展一反馈一巩固一自学(检查)”的滚动式学习模式。此模式将自学放于新授前的自习课中,各任课教师对自学提出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并由小组长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同时新课前教师还抽查或集体检查部分学生自学情况,把握学情。我们对展示课的实施形成以下环节,即“小组反馈一合作研讨一展示交流一拓展提升一当堂反馈”。小组反馈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自学基础知识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对有共性的疑惑、易错问题做出统计,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的过程;合作研讨环节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内化为对知识的研究与生成过程;展示交流环节是学生展示本节课所学的重难点内容、规律、思路、方法与技巧,并经教师点拨将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的过程:拓展提升环节则更有针对性,紧扣目标,设计具有综合性、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训练内容,实现学生思维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当堂反馈环节主要是当堂达标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及时评改,以便查缺补漏。这样的设计使新课成为学生自主研讨、教师解惑,并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在下一轮的自习课上,学生依据反馈情况首先复习巩固,然后自学新内容。这样,自习、新授和复习“滚动”起来,使教与学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3.创建师生“双环节”互动教学模式
教学中的另一重大改变,是变传统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教学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式、互动式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学生的作用是“演”,这两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我们从学生主体认识的特点出发,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其通过高效参与促使课的生成,也使他们有机会使其相互切磋。展示交流,获得共同提高。而教师则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这样,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而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起来。
4.实施“师生共用讲学稿”教与学模式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另一方面是实施了“师生共用讲学稿”。它集集体备课、学生预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精讲点拨、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于一身,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自习时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课堂上教师的无效劳动,缓解了学生因年龄特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讲学稿”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通过课前的自学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知识生成;通过对自学中存在的疑惑及讲学稿中有思维价值问题的合作研讨、展示交流、拓展提升,完成知识二次生成: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反馈、复习,完成知识三次生成。通过三次知识生成过程,教与学能得到最佳的结合。
三、评价改革:为实施“滚动式·双环节”
教学模式提供制度支持
1.学生成绩核算方式的改革
为更好地促使学生合作互助,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以小组成绩代表个人成绩。个人所获的分数不是基于个人努力的分数,而是基于小组整体努力的结果。 测验成绩也不采用小组成员平均分的计算模式,而采用计算学生等级得分的方法。即教师依据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为学生设计一个基础等级(依据学生以往测试的平均水平),若测验成绩低于3个或3个以上基础等级扣20分,低于2个基础等级扣10分;若达成基础等级加10分,若高于1个基础等级加20分,若高于2个基础等级以上加30分。在这种计分制度下,如果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那么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成功,同时达到或超过基础等级就可以为小组挣分、做贡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责任心。学生的基础等级并非一成不变,在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之后,可做适当调整。
2.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实施了课堂即时评价改革,出台了小组积分管理办法。课堂上的即时评价制度以及测评成绩的核算均淡化学生的个人评价,关注小组团体评价,鼓励学生“抱团发展”。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将会得到奖励,使得小组成员认识到彼此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他们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对于优胜小组给予奖励是促进小组成员更好地进行合作的方法,奖励方法如下。
一是特殊认可简报。用表格或海报来记录特殊认可的分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时,一句积极的评论就很有价值,如果能被记录下来,它一定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动力,激励学生向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努力。
二是特殊认可的仪式。每周为在得到教师和学生认可方面表现突出的小组举行一次庆祝仪式。在仪式中,得到认可的小组成员把自己的名字写到“每周特殊认可表”上,班上的其他学生鼓掌祝贺。
三是优秀学生展板。定期为表现出色的学生小组团体、优秀班委团体进行展板奖励,这种奖励更持久,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
四是各种喜报。学校经常以喜报的形式对学生个人、小组团体、家长等做出表彰性评价奖励,尤其是发给家长的喜报,对家校共育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还对学生开展其他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关注学生动态的成长。
五是实施校级奖励。学校每学年组织优秀学子参加“清华北大游学”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确立远大的目标,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四、实施“滚动式·双环节”
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我们始终认为,改革必须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一个体系。我校以“为每个人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办学理念,围绕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便使学校出现和谐共荣的景象。
1.开启学生自信教育系统
在日常教育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激励教育”为主,要求全校教师要做到每天“三个一”,即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送给学生一句鼓励性的话语,每天至少找一名学生谈心。同时,全校启动了誓言自信系统,即每天课前由一名值日班长带领全班学生举右手宣誓:我是稻庄镇实验中学的学生,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奋发向上、努力拼搏,我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以积极的心态笑对每一天。通过种种举措,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变,积极向上、自信有为的意识融入了每一名学生的心中。
2.实施“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机制
为达到“全员育人,育人全员”的教育目的,我校实施了“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改革。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的有效补充,它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及其他教职员工身上。在我校,每名教师都有受导的学生,每名学生也都有导师。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
3.校本教研助推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职责,为学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平台。在这种政策下,我们开发实施了语文拓展课、数学拓展课、英语拓展课等系列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办学特色、构建理想的育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已基本走向成熟。前方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坚信: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会把事情做好。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刘颖)
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背景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立足实际,从师生全面、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并构建了“滚动式·双环节”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变得更加理性和自觉,并由此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由知识传授型课堂向知识建构型课堂转变、由学生的被动学习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转变、由教师“自导自演”一维单向教学向“师导生演”的多维互动教学转变。与此同时。我校注重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综合效益的研究,抓教风与抓学风双向并行,在四个年级整体同步推进,使每一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从而使“滚动式·双环节”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成为我校独特的教学品牌。
二、“滚动式·双环节”
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内涵
1.构建以小组合作为主体的学习与管理模式
合作小组的分组应力求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在学业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均具有异质性和代表性,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首先由班主任综合各种能力选择出小组长,然后由小组长、班主任协作,按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对教学与管理来说,我们认为小组成员以4人为宜。
小组合作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小组成员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担任一个特定的角色,设组长1人、汇报员1人、记录与计时员1人、检查员1人,然后依据小组成员角色所需的技能或任务进行合作。首批小组长选拔有较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一段时间后则应轮流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等;检查员的职责是检查、督促小组成员讲学稿的完成情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疑难问题及解答)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这四种职务实行职责轮换制,每月一轮换,以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小组相关的规则。
我们积极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合作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3名组员的学习与管理,并向所在行政组长汇报:行政组长负责检查小组长的学习与管理情况,且服从于班长的管理。各行政组之间与各小组之间展开有序竞争,充分发挥层级式学习与管理的优势。学习组长与行政组长每半学期更替一次,凭学生综合表现、民主推选产生。
2.创建师生“滚动式”教学与学习模式
我校初步探索形成“自学(检查)一研讨一展示一拓展一反馈一巩固一自学(检查)”的滚动式学习模式。此模式将自学放于新授前的自习课中,各任课教师对自学提出具体的内容与要求,并由小组长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掌握大部分基础知识,同时新课前教师还抽查或集体检查部分学生自学情况,把握学情。我们对展示课的实施形成以下环节,即“小组反馈一合作研讨一展示交流一拓展提升一当堂反馈”。小组反馈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自学基础知识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对有共性的疑惑、易错问题做出统计,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的过程;合作研讨环节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内化为对知识的研究与生成过程;展示交流环节是学生展示本节课所学的重难点内容、规律、思路、方法与技巧,并经教师点拨将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的过程:拓展提升环节则更有针对性,紧扣目标,设计具有综合性、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训练内容,实现学生思维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当堂反馈环节主要是当堂达标训练,限时限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搜集答题信息,及时评改,以便查缺补漏。这样的设计使新课成为学生自主研讨、教师解惑,并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在下一轮的自习课上,学生依据反馈情况首先复习巩固,然后自学新内容。这样,自习、新授和复习“滚动”起来,使教与学实现了效率最大化。
3.创建师生“双环节”互动教学模式
教学中的另一重大改变,是变传统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教学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式、互动式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学生的作用是“演”,这两条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我们从学生主体认识的特点出发,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其通过高效参与促使课的生成,也使他们有机会使其相互切磋。展示交流,获得共同提高。而教师则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这样,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而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建立起来。
4.实施“师生共用讲学稿”教与学模式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另一方面是实施了“师生共用讲学稿”。它集集体备课、学生预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精讲点拨、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于一身,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自习时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课堂上教师的无效劳动,缓解了学生因年龄特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讲学稿”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通过课前的自学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知识生成;通过对自学中存在的疑惑及讲学稿中有思维价值问题的合作研讨、展示交流、拓展提升,完成知识二次生成: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反馈、复习,完成知识三次生成。通过三次知识生成过程,教与学能得到最佳的结合。
三、评价改革:为实施“滚动式·双环节”
教学模式提供制度支持
1.学生成绩核算方式的改革
为更好地促使学生合作互助,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以小组成绩代表个人成绩。个人所获的分数不是基于个人努力的分数,而是基于小组整体努力的结果。 测验成绩也不采用小组成员平均分的计算模式,而采用计算学生等级得分的方法。即教师依据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为学生设计一个基础等级(依据学生以往测试的平均水平),若测验成绩低于3个或3个以上基础等级扣20分,低于2个基础等级扣10分;若达成基础等级加10分,若高于1个基础等级加20分,若高于2个基础等级以上加30分。在这种计分制度下,如果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那么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获得成功,同时达到或超过基础等级就可以为小组挣分、做贡献,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与责任心。学生的基础等级并非一成不变,在学生学习水平提高之后,可做适当调整。
2.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机制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实施了课堂即时评价改革,出台了小组积分管理办法。课堂上的即时评价制度以及测评成绩的核算均淡化学生的个人评价,关注小组团体评价,鼓励学生“抱团发展”。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将会得到奖励,使得小组成员认识到彼此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他们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对于优胜小组给予奖励是促进小组成员更好地进行合作的方法,奖励方法如下。
一是特殊认可简报。用表格或海报来记录特殊认可的分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时,一句积极的评论就很有价值,如果能被记录下来,它一定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动力,激励学生向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努力。
二是特殊认可的仪式。每周为在得到教师和学生认可方面表现突出的小组举行一次庆祝仪式。在仪式中,得到认可的小组成员把自己的名字写到“每周特殊认可表”上,班上的其他学生鼓掌祝贺。
三是优秀学生展板。定期为表现出色的学生小组团体、优秀班委团体进行展板奖励,这种奖励更持久,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更大。
四是各种喜报。学校经常以喜报的形式对学生个人、小组团体、家长等做出表彰性评价奖励,尤其是发给家长的喜报,对家校共育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还对学生开展其他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关注学生动态的成长。
五是实施校级奖励。学校每学年组织优秀学子参加“清华北大游学”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确立远大的目标,为其终身发展服务。
四、实施“滚动式·双环节”
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我们始终认为,改革必须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一个体系。我校以“为每个人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办学理念,围绕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便使学校出现和谐共荣的景象。
1.开启学生自信教育系统
在日常教育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激励教育”为主,要求全校教师要做到每天“三个一”,即每天送给学生一个微笑,每天送给学生一句鼓励性的话语,每天至少找一名学生谈心。同时,全校启动了誓言自信系统,即每天课前由一名值日班长带领全班学生举右手宣誓:我是稻庄镇实验中学的学生,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奋发向上、努力拼搏,我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以积极的心态笑对每一天。通过种种举措,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变,积极向上、自信有为的意识融入了每一名学生的心中。
2.实施“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机制
为达到“全员育人,育人全员”的教育目的,我校实施了“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改革。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的有效补充,它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及其他教职员工身上。在我校,每名教师都有受导的学生,每名学生也都有导师。导师的工作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
3.校本教研助推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职责,为学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平台。在这种政策下,我们开发实施了语文拓展课、数学拓展课、英语拓展课等系列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办学特色、构建理想的育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已基本走向成熟。前方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但我们坚信:认真做事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会把事情做好。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