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财务治理效率论》是一部研究产权财务与制度财务的基础性论著,其重大开拓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效率为逻辑主线,提出和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涵盖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四个维度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二是深化了财务机制的内涵,构建了由核心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组成的财务治理机制体系,解构了效率释放机理。
【关键词】 财务治理效率; 治理环境; 治理结构; 治理机制; 契约理论
一、引言
财务治理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财权配置作为财务治理理论构建的基础已成为中国财务学界新的研究范式。我们始终关注和跟进财务治理理论发展,先后阅读了伍中信(1999,2010)、Chew(2005)、衣龙新(2005)、林钟高(2005)、贺正强(2006)、肖坤(2008)、白俊(2009)等人的作品。其中伍中信(1999,2010)、衣龙新(2005)和白俊(2009)的专著均有不同程度涉及财务治理效率问题,是财务治理效率理论萌芽的重要标志。最近我们阅读了《财务治理效率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以下简称《效率论》),收获颇丰,其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花激发了我们评论与推荐的兴趣。众所周知,效率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效率为主线对财务治理进行系统研究,是《效率论》的最大特色。“缺乏对效率问题的系统研究是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缺陷”,该书适时地迎接了这一挑战,针对财务治理效率难题展开系统讨论,并得到了著名学者的首肯:会计史大师郭道扬教授认为该书“不仅具有系统性和较高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以产权会计与财权流理论研究著称的伍中信教授评价该书“是一部创新力强的产权财务与制度财务研究论著”。全书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财权理论,以“产权保护”为灵魂,以“效率”为主线,构建了涵盖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四个维度的全新财务治理理论体系,并系统讨论了财务治理环境与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以及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标志着现代财务治理效率理论的形成。
二、基本框架
《效率论》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理论,以“契约理论”和“财权理论”为学术硬核,以“财务治理效率”为贯穿始终的逻辑红线,在提出并论证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的效率释放机理。全书共分6章展开研究。第1章,导论。在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约定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说明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第2章,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基础。在分别阐述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财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博弈论之后,结合研究主题,剖析了上述理论基础与财务治理效率的逻辑关系。第3章,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逻辑框架。以效率的内涵为引子,提出并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构建了一个涵盖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四大板块的财务治理体系。第4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环境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环境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基石。从政府行为、法律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化水平、信用体系、契约文化等方面,考察了财务治理环境因素的效率释放机理。第5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基础与内核。第6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机制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引擎。首先构建了以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为核心机制,以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为动态协调机制,以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为保障机制的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各治理机制促进财务治理效率强劲释放的内在机理。
三、主要创新
(一)提出并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联结。现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缔结契约来规定约束相关行为、确定各自利益并达成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契约联盟。《效率论》认为公司的本质(性质)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之间缔约形成的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产权契约联结体;公司产权契约的核心是公司财权契约,公司财权契约的学术硬核是财权;财权契约不完备与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财务治理问题的产生;财务治理的本质是剩余财权配置;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共同组成的效率释放互动框架,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即剩余财权配置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基本衡量标准是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财务治理收益是指在实施了各种财务治理活动后引致的利益相关者增加的收益(效用)总和;财务治理成本则是指为实施各种财务治理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总和,包括代理成本、集体决策成本、风险承担成本、遵循成本、财务治理组织结构成本、市场治理成本以及制度摩擦成本等。这就是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基本内涵。效率的本质内涵就是指产出与投入或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抑或说是指所得效用与所付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精髓可以进一步凝练为: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的有效配搭能够以尽可能低的财务治理成本取得尽可能高的财务治理收益。也就是说,财务治理效率是指实施了各种财务治理活动后所获得的收益(效用)总和与该财务治理活动所付出的成本总和之间的比较,即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
(二)重新界定财务治理的内涵,构建效率导向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
财务治理是指因财权契约不完备和代理问题的存在引起的,在股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剩余财权合理配置和通用财权契约有效履行,形成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环境良性互动,促进财务冲突协调、财务决策科学化与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旨在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一整套静态制度安排与动态制度演化。财务治理主体就是指财务治理活动的施动者或实施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客体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治理客体就是指“财权”,狭义的财务治理客体特指“财权”中的“权力”。虽然“财权”包括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两个方面,相应地,“权力”也包括通用财权中的“权力”和剩余财权中的“权力”,但广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是指剩余财权,狭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则是指剩余财权中的“权力”。《效率论》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以效率为导向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均包含效率释放问题,三者组成一个效率释放的良性互动框架,是财务治理效率产生的源泉;2.财务治理环境是基石,财务治理结构是基础和内核,财务治理机制是引擎,财务治理效率是根本目标;3.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四者共同构成财务治理理论体系,在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中是一种上下游关系;4.财务治理效率在财务治理理论研究中处于后续理论研究的位置,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起着方向指引作用。
(三)拓展了财务机制的内涵,构建了系统的财务治理机制体系
《效率论》认为,财务机制是指财务体系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务体系内在的本质的调节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运行规律。它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财务机制是一个动态人造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动发生作用并导致一定的财务经济结果;2.财务机制既不是最终结果,也不是初始原因,它是把财务期望转化为财务行为、原因转化为结果的一种中介;3.财务机制制约并决定着财务功能的发挥,在一定财务体系中,财务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它所反映的是财务内在的、本质的作用方式和规律,是财务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它的优劣是以其作用于财务体系而导致的机能强弱来评价的;4.财务机制体系主要由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构成,其中,决策机制是“方向盘”,激励机制是“发动机”,监督机制是“刹车”,三者共同为财务机制体系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公司财务的本质是产权价值流,产权价值流集中体现为财务价值链,而财务价值链的有效传导和流转离不开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协同运作。财务治理机制体系是财务机制在财务治理领域的分支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其中,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和财务监督制衡机制等三大机制是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核心机制,分别对应于财务机制体系的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与财务监督机制。但是,仅有核心机制还不能满足需要,为此,该书构建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作为动态协调机制,为前三大核心机制服务。共同治理机制体现了常态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而进行的合作,而相机治理机制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客观面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冲突的基础上,保证这一合作状态持续稳定的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利益相关者在常态和异态下尽可能长期合作的有力保障和公司财务治理效率释放的源泉。由于各种财务治理机制的运作需要信息,也由于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该书又提出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作为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保障机制。财权契约的不完全性因信息的非对称性降低而缓减,代理问题导致的财务冲突因决策有用信息的增加而得以部分消融,换言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从财务治理产生的根源方面,降低了财务治理成本,提高了财务治理收益,即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性与财务治理效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商榷的问题
在财务治理效率理论的发展中,《效率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深化和补充的地方。为深化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讨论:1.有关财务治理效率评价系统。《效率论》一书构建了系统的财务治理效率理论体系,并系统地研究了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的内在联系,但是该书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评价体系,也就无从定量判断财务治理效率的高低,也难以合理界定财务治理目标是否达到。2.纯理论分析无实证检验。《效率论》一书对财务治理效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透彻的理论分析,虽然文章佐以其他实证研究成果,但并未针对该书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未能检验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这样一定程度削弱了论点的说服力。综合观之,《效率论》一书闪耀着睿智独到的思想火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有效地解决了财务治理效率的重大理论问题,但在财务治理效率评价和实证检验方面显得略有瑕疵。尽管如此,瑕不掩瑜,该书仍不愧是财务治理效率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肖坤.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关键词】 财务治理效率; 治理环境; 治理结构; 治理机制; 契约理论
一、引言
财务治理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财权配置作为财务治理理论构建的基础已成为中国财务学界新的研究范式。我们始终关注和跟进财务治理理论发展,先后阅读了伍中信(1999,2010)、Chew(2005)、衣龙新(2005)、林钟高(2005)、贺正强(2006)、肖坤(2008)、白俊(2009)等人的作品。其中伍中信(1999,2010)、衣龙新(2005)和白俊(2009)的专著均有不同程度涉及财务治理效率问题,是财务治理效率理论萌芽的重要标志。最近我们阅读了《财务治理效率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以下简称《效率论》),收获颇丰,其熠熠生辉的思想火花激发了我们评论与推荐的兴趣。众所周知,效率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效率为主线对财务治理进行系统研究,是《效率论》的最大特色。“缺乏对效率问题的系统研究是财务治理理论研究的重大缺陷”,该书适时地迎接了这一挑战,针对财务治理效率难题展开系统讨论,并得到了著名学者的首肯:会计史大师郭道扬教授认为该书“不仅具有系统性和较高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以产权会计与财权流理论研究著称的伍中信教授评价该书“是一部创新力强的产权财务与制度财务研究论著”。全书基于现代产权理论、契约理论和财权理论,以“产权保护”为灵魂,以“效率”为主线,构建了涵盖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四个维度的全新财务治理理论体系,并系统讨论了财务治理环境与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以及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标志着现代财务治理效率理论的形成。
二、基本框架
《效率论》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理论,以“契约理论”和“财权理论”为学术硬核,以“财务治理效率”为贯穿始终的逻辑红线,在提出并论证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的效率释放机理。全书共分6章展开研究。第1章,导论。在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基本约定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说明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第2章,财务治理效率理论基础。在分别阐述企业契约理论、企业能力理论、财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博弈论之后,结合研究主题,剖析了上述理论基础与财务治理效率的逻辑关系。第3章,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逻辑框架。以效率的内涵为引子,提出并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构建了一个涵盖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四大板块的财务治理体系。第4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环境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环境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基石。从政府行为、法律制度、产权保护、市场化水平、信用体系、契约文化等方面,考察了财务治理环境因素的效率释放机理。第5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基础与内核。第6章,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与治理效率研究。财务治理机制是财务治理体系效率释放的引擎。首先构建了以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为核心机制,以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为动态协调机制,以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为保障机制的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各治理机制促进财务治理效率强劲释放的内在机理。
三、主要创新
(一)提出并论证了“财务治理效率论说”
企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的有机联结。现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缔结契约来规定约束相关行为、确定各自利益并达成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契约联盟。《效率论》认为公司的本质(性质)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之间缔约形成的合作收益大于合作成本的产权契约联结体;公司产权契约的核心是公司财权契约,公司财权契约的学术硬核是财权;财权契约不完备与代理问题的存在导致财务治理问题的产生;财务治理的本质是剩余财权配置;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由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共同组成的效率释放互动框架,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即剩余财权配置效率最大化;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基本衡量标准是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财务治理收益是指在实施了各种财务治理活动后引致的利益相关者增加的收益(效用)总和;财务治理成本则是指为实施各种财务治理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总和,包括代理成本、集体决策成本、风险承担成本、遵循成本、财务治理组织结构成本、市场治理成本以及制度摩擦成本等。这就是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基本内涵。效率的本质内涵就是指产出与投入或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抑或说是指所得效用与所付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财务治理效率论说”的精髓可以进一步凝练为: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的有效配搭能够以尽可能低的财务治理成本取得尽可能高的财务治理收益。也就是说,财务治理效率是指实施了各种财务治理活动后所获得的收益(效用)总和与该财务治理活动所付出的成本总和之间的比较,即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
(二)重新界定财务治理的内涵,构建效率导向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
财务治理是指因财权契约不完备和代理问题的存在引起的,在股东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剩余财权合理配置和通用财权契约有效履行,形成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环境良性互动,促进财务冲突协调、财务决策科学化与财务核心竞争力提升,旨在实现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的一整套静态制度安排与动态制度演化。财务治理主体就是指财务治理活动的施动者或实施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客体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财务治理客体就是指“财权”,狭义的财务治理客体特指“财权”中的“权力”。虽然“财权”包括通用财权和剩余财权两个方面,相应地,“权力”也包括通用财权中的“权力”和剩余财权中的“权力”,但广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是指剩余财权,狭义财务治理客体的核心则是指剩余财权中的“权力”。《效率论》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以效率为导向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均包含效率释放问题,三者组成一个效率释放的良性互动框架,是财务治理效率产生的源泉;2.财务治理环境是基石,财务治理结构是基础和内核,财务治理机制是引擎,财务治理效率是根本目标;3.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效率四者共同构成财务治理理论体系,在财务治理理论体系中是一种上下游关系;4.财务治理效率在财务治理理论研究中处于后续理论研究的位置,是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起着方向指引作用。
(三)拓展了财务机制的内涵,构建了系统的财务治理机制体系
《效率论》认为,财务机制是指财务体系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务体系内在的本质的调节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运行规律。它包括以下几层涵义:1.财务机制是一个动态人造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动发生作用并导致一定的财务经济结果;2.财务机制既不是最终结果,也不是初始原因,它是把财务期望转化为财务行为、原因转化为结果的一种中介;3.财务机制制约并决定着财务功能的发挥,在一定财务体系中,财务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它所反映的是财务内在的、本质的作用方式和规律,是财务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它的优劣是以其作用于财务体系而导致的机能强弱来评价的;4.财务机制体系主要由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构成,其中,决策机制是“方向盘”,激励机制是“发动机”,监督机制是“刹车”,三者共同为财务机制体系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公司财务的本质是产权价值流,产权价值流集中体现为财务价值链,而财务价值链的有效传导和流转离不开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协同运作。财务治理机制体系是财务机制在财务治理领域的分支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其中,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和财务监督制衡机制等三大机制是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核心机制,分别对应于财务机制体系的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与财务监督机制。但是,仅有核心机制还不能满足需要,为此,该书构建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作为动态协调机制,为前三大核心机制服务。共同治理机制体现了常态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而进行的合作,而相机治理机制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客观面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冲突的基础上,保证这一合作状态持续稳定的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利益相关者在常态和异态下尽可能长期合作的有力保障和公司财务治理效率释放的源泉。由于各种财务治理机制的运作需要信息,也由于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该书又提出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作为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保障机制。财权契约的不完全性因信息的非对称性降低而缓减,代理问题导致的财务冲突因决策有用信息的增加而得以部分消融,换言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从财务治理产生的根源方面,降低了财务治理成本,提高了财务治理收益,即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性与财务治理效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商榷的问题
在财务治理效率理论的发展中,《效率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深化和补充的地方。为深化财务治理效率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讨论:1.有关财务治理效率评价系统。《效率论》一书构建了系统的财务治理效率理论体系,并系统地研究了财务治理环境、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机制和财务治理效率的内在联系,但是该书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评价体系,也就无从定量判断财务治理效率的高低,也难以合理界定财务治理目标是否达到。2.纯理论分析无实证检验。《效率论》一书对财务治理效率的相关内容进行了透彻的理论分析,虽然文章佐以其他实证研究成果,但并未针对该书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未能检验相关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这样一定程度削弱了论点的说服力。综合观之,《效率论》一书闪耀着睿智独到的思想火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有效地解决了财务治理效率的重大理论问题,但在财务治理效率评价和实证检验方面显得略有瑕疵。尽管如此,瑕不掩瑜,该书仍不愧是财务治理效率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肖坤.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