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学生创新思维培育例谈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iau2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教育也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也同样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唯一手段,是振兴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支柱。因此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探讨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思维培育
  时代的进步发展让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产生严重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让学生能够具有相对的良好的品德和正直的思想价值,在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时代的变化有全新的理解,高度的认同祖国、拥护祖国,这也是现阶段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一、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
  (一)思想品德教学现状的总体概括
  从现阶段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和教学任务上来说,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手段都已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开始向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互动模式、情景模式以及提问模式等诸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开始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被应用,并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和重要教学基础来开展思想品德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提升教育的质量,也带动着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目前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出现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开展,给教师的教学效率带来一定的阻碍,并且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也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1]。
  (二)不合理的互动形式
  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的中学仍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通常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以这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一部分的中学学校则是開始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创新改革,选用新型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进行发言,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但从实际的应用情况上来看,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教师很难将互动模式教学应用准确,对互动式教学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互动形式不合理或者问题探讨环节的缺失情况。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针对问题进行探讨。虽然教师一直在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坍塌,但是不能够有效地组织好小组讨论的环节,如果对讨论环节的引导不到位,就会出现互动较多或者较少的现象出现[2]。
  (三)机械化的互动形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氛围较为沉重、讲课的形式较为死板,这样让学生对思想品德基础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很难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程度不足,在听课的过程中很难运用灵活的思维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会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于呆滞,无法与自己产生良好的互动形式,同时也无法有效地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较少,配合程度较低也是现阶段思想品德课程中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还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不足,导致教师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学生很难养成主观的能动性与学习的自主性,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养成[3]。
  二、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中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多加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探讨,并更好地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断地推动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在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树立良好的思想价值观[4]。
  三、有效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夸美纽斯曾在《大教学论》中阐述到: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场景的模拟,创设一个在思想品德场景或者思想品德相关的情景中,让学生得到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相关的体验并积极地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技巧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地进行自我的升华[5]。
  例如:在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诚实守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布置好相关的社会场景,借助社会中诚实守信的事例和不诚实守信的事例,以此来作为情景教学的基本背景,让学生在这个环境背景之中进行学习,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引导,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解决碰到的问题。在情境教学而过程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带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善师生之间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地位是主导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地位,这样的地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树立起一道厚厚的墙,阻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改善课堂学习氛围的关键就是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领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畏惧的心理,一旦课堂的学习氛围不是十分的良好,对学生不仅会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对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越来越不带学习,不喜欢学习甚至厌恶学习,这些都是学生的畏惧心理引起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心理变化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消减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6]。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表扬、鼓励等方式向学生表现出关心,这样能够有效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也产生着一定的信任感,事实证明,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在教学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学习之中,提升学生面对学习时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7]。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水平,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相同的学习内容中,每一位学生针对一个问题的看法都各不相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是独立自主的存在,因此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针对合作学习的方式做好充足的准备,从教学内容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创设,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探究,合理地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碰撞自身不同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有效地产生一种互补的形式,当讨论结束后需要将讨论的结构进行有效地整理,然后选派一名人员来进行问题上的回答。
  例如:在九年级下册《推动和平与发展》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会根据和平发展的相关内容设计几个较为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4个为一组地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一言一语地进行争辩,并在争辩中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不断地加以整合。讨论结束后教师让每一小组指定一名成员对问题进行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在进行讨论之后的答案,更加符合问题的标准答案[8]。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上的互补,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更好地带动课堂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现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是现阶段中学教学的中需要被重视的课程,如果学生没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品质,那么就算学生的专业技术再成功也很难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因此在現阶段的教学中,需要将思想品德课程作为重点的学习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品德,从学生实际的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张修渠.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校园:上旬刊,2012(8):97-97.
  [2]李阳雪.如何利用思品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速读(下旬),2016,000(003):237-237.
  [3]鲁玉华.如何在思品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教育:文摘版,2016(8):00012-00012.
  [4]刘清海.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时代,2012(1):42-42.
  [5]高捍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让中学思品课堂深刻起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000(0z3):579-660.
  [6]靳诺.培育优良品德创造精彩人生_——“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发言摘要[J].光明日报,2014.
  [7]施冬梅.开启创新闸门提升课堂效率——浅议初中生思想品德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4(5):16-17.
  [8]李朝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发思维——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能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的概念以及地域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现状,最后以“甘南藏族酒文化”贯穿于《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一课为例,提出了地域文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甘南藏族酒文化”为载体,丰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以“甘南藏族酒文化”为抓手,提高学
期刊
摘 要:高中生物是初中生物课程的延伸,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该阶段的生物学科涉及的有关生命的知识点更多,为人文素养的渗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生物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高中生物课程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化学学科作为“3+1+2”中的选考学科,渐渐被高中生遗弃。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学生无法有机整体的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习惯于碎片式机械性的记忆化学概念,本文尝试从学科理解的层面进行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学科理解;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电解质  化学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本质、组织形式、活动形式的一种本原性、结构性、连续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化学核心素养与PBL教学设计相互联系,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且从教学前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PBL教学设计的优点和缺陷。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PBL教学设计  PBL,全称为“Problem-BasedLearning”,简而言之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流行全球的教学模式。与
期刊
摘 要:生物学科的高考复习的一大特点是时间紧,知识量大、学生习题特别多。由此,高考复习的习题讲评课也就成了提高学生成绩的一大课型。本文主要分析核心概念、变式训练、典型案例方面的习题讲评,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生物;习题讲评  在传统的生物习题讲评课中,往往是教师反反复复的讲述,学生漫不经心听,这样的形式固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学生获得的收获也十分有限。怎样发挥出生物复习习题讲评课应
期刊
摘 要:对于高中生物不仅是单纯的教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面对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挑战、积极参与对话和协作,探索这类教学实践及其对深度学习的潜力。因此,教学课堂互动在整个课堂实践中是驱动学生深入学习探索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课堂互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内容理解和认知反思。  关键词:高中生物深度学习;互动教学  引言: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都在关注学生在新时代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快速发展的技术减
期刊
摘 要:伴随课改工作的开展,教育界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求教师们完成内容传递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就要顺应教育部提出的要求,针对早期教学活动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就会有所提升,进而为自身的实际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语文思维能力的特点,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方面发表
期刊
摘 要:考虑到新课标下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期待等方面的变化,现对基于移动终端泛在学习工具支持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相关问题展开探讨,重点说明移动终端泛在学习的前期准备要点与适应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关键过程。  关键词:移动终端;泛在学习;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在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自带设备(BYOD)等方面技术得到普遍发展的时代,基于移动终端泛在学习工具而开展的课堂教学,其实践过程
期刊
摘 要:乔布斯之问提出了计算机对教育生产力影响的质疑,引发了国际范围内的教育研究。本文通过对高中各学科特别是针对信息技术学科各级各类优质公开课展开新教学实践研究,提出自己的启示与思考。然后以自己的新教学为例说明了关于编程知识模块的设计思考。最后,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新教学的实践探究提出自己的三点思考,希望为后续研究者的研究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课标;新设计;新课堂;项目教学  一、乔布斯之问引发
期刊
摘 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教材的处理还相当不成熟。而我们在新高考以及新课标的要求下,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本文通过对《从明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一课的示例,讲述了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处理教材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希望以此文为例,能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中外历史纲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