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科的高考复习的一大特点是时间紧,知识量大、学生习题特别多。由此,高考复习的习题讲评课也就成了提高学生成绩的一大课型。本文主要分析核心概念、变式训练、典型案例方面的习题讲评,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生物;习题讲评
在传统的生物习题讲评课中,往往是教师反反复复的讲述,学生漫不经心听,这样的形式固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学生获得的收获也十分有限。怎样发挥出生物复习习题讲评课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讲评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能力呢?这就需要站在学科素养的角度上,找寻有效地讲评课策略,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关于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基于核心概念的习题讲评
曾经有教学家提出这样的理论:当前学科教育的开展,往往是借助科学领域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教学实现的,这也是我们提出核心概念的基础。在生物教学环节,也需要重视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在开展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同时,也会涉及多样化的领域,构建一个原理、理论的综合体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和概念,并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站在全面的角度上学习知识。
高中生物学习题大多以生物学现象和事实为载体设置新情境,教师在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记住生物学事实的层面,并且也要着重注意根据事实提出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利用习题来帮助学生弄清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成要素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之间的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
例: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在宿主细胞内存在免疫缺陷病毒携带的RNA,不能成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其中心法则如下图所示,描述存在错误的是_____。
A.要能够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整个过程需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在侵染细胞时病毒当中的蛋白质并不会进入到宿主细胞
C.通过④所形成的DNA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能够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治疗艾滋病
在本题中,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逆转录、⑤为RNA复制。A项中,RNA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将RNA逆转录成DNA,在宿主的细胞染色体上实现整合,才能够进行转录和翻译,实现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目标,因此A是正确的。在选项B中,细胞被侵染时,逆转录过程是HIV病毒必经的一步,因此需携带逆转录酶进入宿主细胞,所以选项B错误。在选项C中,在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经过④逆转录过程形成的DNA会实现整合,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在选项D中,在HIV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逆转录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想要治疗艾滋病,可以使用药物抑制其逆转录酶,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B。
本题涉及多个联系的生物学概念,例如DNA、RNA、蛋白质、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等。学生难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对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梳理、比较,构建成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促使学生能够轻松的理清这些概念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此便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的外延,逐步构建起更加坚实的知识架构,这样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也能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二、基于变式训练的习题讲评
通过进行变式训练改变题目的形式、内容和条件,促使学生能够从变式习题当中发现不变的规律,这样学生便能够进一步掌握生物知识的概念。
命题和设问往往会对习题的考查带来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的讲评课上,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讲评方法;针对试卷中的具体习题,需要合理地进行延伸和创新,让试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探究和挖掘,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照光培养后,使用黑布将绿藻的培养罩住,正常生长的绿藻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出现哪种现象(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物质变化。突然停止光照,O2、ATP、NADPH的产生均会停止;而此時暗反应仍在进行,即ADP、NADP+仍在产生,则ATP/ADP比值下降,NADPH/NADP+比值下降。NADPH和ATP是暗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没有了光反应之后,在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会减慢,因此此题选择B。
针对此题,教师在讲评中,可适当改造和延伸相关的设问和条件。如:“绿藻的条件可以由黑暗转移至光照”“改变环境温度使酶的活性发生变化”“改变环境中的CO2浓度”“C3和C5的比值变化”等。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变得更加灵活,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同步发展。
三、基于典型案例的习题讲评
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无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只有“自我归纳”“自我总结”才是唯一的方法,这是建构主义的理念。对于一些典型的题目,教师可以借鉴学生所设计的实物模型完成实验。对该模型进行知识归纳,可以包括模型的具体结构、能体现哪些知识点等等。
例:(2017江苏卷,多项选择题)右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
此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项中,①为内质网、②为细胞膜、④为中心体,而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所以A错误。B项中,结构③细胞膜折叠,以此来进一步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并且有效提升细胞的吸收功能,B正确。C项中,⑤⑥分别为核膜和核孔,两者均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项中,在细胞膜的不同部位当中其功能和化学成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D正确。故选BD。 针对此题,可以由学生学习小组先制作细胞结构模型。在课堂上介绍该模型的结构,分小组介绍如下内容:各细胞器的结构名称、形态和功能、各细胞结构之间的联系等,并通过该模型辐射到其他知识点,如:物质的运输、细胞代谢等。最后通过这一专题的高考题进行复习检验,以达到由点到面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四、基于规范答题的习题讲评
在高考生物试卷当中非选择题占据的分值比重较大,且综合性较强,学生的答题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文字描述题,更是很多学生的软肋。教师在讲评练习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组织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1.使用专业术语答题
在解答生物习题的过程中,要重视使用自然学科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在自然学科中,有部分专业术语有一定的相似度,学生一定要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且进行合理的使用,一旦专业术语的使用错误,就必然不会得分。在教学环节,教师也需要借助有效地方式,强化专业术语、名词和概念的教学。在带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让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进行回答、按照生物学的习惯进行书写,这是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
例:(2010新课标)红色、紫色和白色是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花的花色。现在有紫色、红色、白色甲、白色乙四种不同的纯合品种,开展杂交实验的具体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此题主要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知识,重点考查遗传图解的书写规范。正确答案为
或
学生在书写答案时,会出现以下错误:①未标记代数符号P、F1、F2;②自交符号()混淆不清;③AABB写成BBAA;④表现型及比例不书写等。对于这部分错误导致的失分,是可以通过教师在习题讲解过程中的引导、强调得以改善的。
2.语言文字保持规范性、简明扼要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生命过程的规则,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顺序性。学会使用分段的方式叙述生物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要使用教材中的原文来回答;其次,在原文的基础上使用自编语言,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便能够保证在答题时做到逻辑严密、文字精练准确、语言规范,学生会做的题也便都能作对、做准确,避免出现一些无谓的丢分情况。同时简明扼要。
例:(2018年全國Ⅰ卷)甲、乙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会随着光照的强度而产生变化,变化趋势如下图。
在单独种植甲、乙两种植物时,如果种植的密度较大,植物净光合率下降明显的植物是,具体的原因是:
在本试题当中主要所考察的便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光照强度低,造成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低下、降低幅度比乙种植物更大,其主要原因是在密度大的种植环境下,光照强度必然会变得更弱,因此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就有明显的下降,所以答案是植物甲。但在作答时,可以分“段”叙述,如①光照强度减弱是由于种植密度大造成的。②据图,甲曲线的降幅会在光照强度低的情况下大于乙。这样描述可以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结合实际的题目类型和内容,教师要尝试挖掘题目背后的思维和逻辑。对解题策略和技巧强化训练,真正实现习题课的高效性,着眼于学科素养的提升,才能够真正实现“习得”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飞平.生物高考复习的“整体性思想”[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07):111-112.
[2]续永红.生物高考复习中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集宁师专学报,2004(03):69-70.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生物;习题讲评
在传统的生物习题讲评课中,往往是教师反反复复的讲述,学生漫不经心听,这样的形式固然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学生获得的收获也十分有限。怎样发挥出生物复习习题讲评课应有的价值,让学生在参与讲评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自身能力呢?这就需要站在学科素养的角度上,找寻有效地讲评课策略,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关于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基于核心概念的习题讲评
曾经有教学家提出这样的理论:当前学科教育的开展,往往是借助科学领域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教学实现的,这也是我们提出核心概念的基础。在生物教学环节,也需要重视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在开展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同时,也会涉及多样化的领域,构建一个原理、理论的综合体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和概念,并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站在全面的角度上学习知识。
高中生物学习题大多以生物学现象和事实为载体设置新情境,教师在讲评习题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记住生物学事实的层面,并且也要着重注意根据事实提出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利用习题来帮助学生弄清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构成要素以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之间的知识网络,提高解题能力。
例: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在宿主细胞内存在免疫缺陷病毒携带的RNA,不能成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其中心法则如下图所示,描述存在错误的是_____。
A.要能够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整个过程需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在侵染细胞时病毒当中的蛋白质并不会进入到宿主细胞
C.通过④所形成的DNA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能够研制出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治疗艾滋病
在本题中,①为DNA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④为逆转录、⑤为RNA复制。A项中,RNA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将RNA逆转录成DNA,在宿主的细胞染色体上实现整合,才能够进行转录和翻译,实现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目标,因此A是正确的。在选项B中,细胞被侵染时,逆转录过程是HIV病毒必经的一步,因此需携带逆转录酶进入宿主细胞,所以选项B错误。在选项C中,在宿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经过④逆转录过程形成的DNA会实现整合,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在选项D中,在HIV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中,逆转录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想要治疗艾滋病,可以使用药物抑制其逆转录酶,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B。
本题涉及多个联系的生物学概念,例如DNA、RNA、蛋白质、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等。学生难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对题目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梳理、比较,构建成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促使学生能够轻松的理清这些概念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此便能让学生形成知识的外延,逐步构建起更加坚实的知识架构,这样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也能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
二、基于变式训练的习题讲评
通过进行变式训练改变题目的形式、内容和条件,促使学生能够从变式习题当中发现不变的规律,这样学生便能够进一步掌握生物知识的概念。
命题和设问往往会对习题的考查带来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的讲评课上,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讲评方法;针对试卷中的具体习题,需要合理地进行延伸和创新,让试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探究和挖掘,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照光培养后,使用黑布将绿藻的培养罩住,正常生长的绿藻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出现哪种现象( )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物质变化。突然停止光照,O2、ATP、NADPH的产生均会停止;而此時暗反应仍在进行,即ADP、NADP+仍在产生,则ATP/ADP比值下降,NADPH/NADP+比值下降。NADPH和ATP是暗反应发生的条件,在没有了光反应之后,在暗反应中的CO2的固定会减慢,因此此题选择B。
针对此题,教师在讲评中,可适当改造和延伸相关的设问和条件。如:“绿藻的条件可以由黑暗转移至光照”“改变环境温度使酶的活性发生变化”“改变环境中的CO2浓度”“C3和C5的比值变化”等。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变得更加灵活,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同步发展。
三、基于典型案例的习题讲评
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无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只有“自我归纳”“自我总结”才是唯一的方法,这是建构主义的理念。对于一些典型的题目,教师可以借鉴学生所设计的实物模型完成实验。对该模型进行知识归纳,可以包括模型的具体结构、能体现哪些知识点等等。
例:(2017江苏卷,多项选择题)右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属于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③能增大细胞膜的面积
C.⑤具有选择透过性,而⑥具有全透性
D.细胞膜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功能有差异
此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A项中,①为内质网、②为细胞膜、④为中心体,而中心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所以A错误。B项中,结构③细胞膜折叠,以此来进一步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并且有效提升细胞的吸收功能,B正确。C项中,⑤⑥分别为核膜和核孔,两者均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项中,在细胞膜的不同部位当中其功能和化学成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D正确。故选BD。 针对此题,可以由学生学习小组先制作细胞结构模型。在课堂上介绍该模型的结构,分小组介绍如下内容:各细胞器的结构名称、形态和功能、各细胞结构之间的联系等,并通过该模型辐射到其他知识点,如:物质的运输、细胞代谢等。最后通过这一专题的高考题进行复习检验,以达到由点到面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四、基于规范答题的习题讲评
在高考生物试卷当中非选择题占据的分值比重较大,且综合性较强,学生的答题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文字描述题,更是很多学生的软肋。教师在讲评练习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组织能力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
1.使用专业术语答题
在解答生物习题的过程中,要重视使用自然学科的专业术语,尤其是在自然学科中,有部分专业术语有一定的相似度,学生一定要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且进行合理的使用,一旦专业术语的使用错误,就必然不会得分。在教学环节,教师也需要借助有效地方式,强化专业术语、名词和概念的教学。在带领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让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进行回答、按照生物学的习惯进行书写,这是规范答题的基本要求。
例:(2010新课标)红色、紫色和白色是某种自花授粉植物花的花色。现在有紫色、红色、白色甲、白色乙四种不同的纯合品种,开展杂交实验的具体结果如下。
实验1:紫×红,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3紫:1红;
实验2:红×白甲,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实验3:白甲×白乙,Fl表现为白,F2表现为白;
实验4:白乙×紫,Fl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3红:4白。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写出实验1(紫×红)的遗传图解(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
此题主要考查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知识,重点考查遗传图解的书写规范。正确答案为
或
学生在书写答案时,会出现以下错误:①未标记代数符号P、F1、F2;②自交符号()混淆不清;③AABB写成BBAA;④表现型及比例不书写等。对于这部分错误导致的失分,是可以通过教师在习题讲解过程中的引导、强调得以改善的。
2.语言文字保持规范性、简明扼要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生命过程的规则,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和顺序性。学会使用分段的方式叙述生物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要使用教材中的原文来回答;其次,在原文的基础上使用自编语言,通过运用这样的方式便能够保证在答题时做到逻辑严密、文字精练准确、语言规范,学生会做的题也便都能作对、做准确,避免出现一些无谓的丢分情况。同时简明扼要。
例:(2018年全國Ⅰ卷)甲、乙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会随着光照的强度而产生变化,变化趋势如下图。
在单独种植甲、乙两种植物时,如果种植的密度较大,植物净光合率下降明显的植物是,具体的原因是:
在本试题当中主要所考察的便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因。光照强度低,造成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低下、降低幅度比乙种植物更大,其主要原因是在密度大的种植环境下,光照强度必然会变得更弱,因此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就有明显的下降,所以答案是植物甲。但在作答时,可以分“段”叙述,如①光照强度减弱是由于种植密度大造成的。②据图,甲曲线的降幅会在光照强度低的情况下大于乙。这样描述可以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
结合实际的题目类型和内容,教师要尝试挖掘题目背后的思维和逻辑。对解题策略和技巧强化训练,真正实现习题课的高效性,着眼于学科素养的提升,才能够真正实现“习得”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飞平.生物高考复习的“整体性思想”[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2(07):111-112.
[2]续永红.生物高考复习中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集宁师专学报,2004(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