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展变成数字化 是颠覆还是无奈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bo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也被称为数字时代。大到建筑设计,小到一条“朋友圈”的分享,数字手段的应用已经席卷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如今,“高大上”的数字技术也在艺术展览界扎下了新根,这对于实物展陈的传统而言,究竟是弥补遗憾的无奈之举,还是充满野心的有意颠覆?
  看屏幕还是看原作
  近日,一些应用数字化技术的艺术展接踵而至。以“不朽的梵高”中国巡展为例,其在宣传效果上甚至有盖过传统实物艺术展的势头。然而,该展览即将于上海完成首秀并登陆北京之际,观众的观展热情却在明显降温。该展虽然宣传到位,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但质疑声还是在开展后不久扑面而来。
  引来争议的趋势
  目前,“纪念梵高逝世125周年”无疑是全球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也在国内掀起一阵观展热潮。该展在35幅巨幕上播放了3000多幅和梵高有关的高清画面,通过35分钟的有序编排和交响配乐,旨在展现梵高短暂而璀璨的一生。据了解,该展开幕不久就在上海展区内迎来了客流高峰,但展出过后,观众的反响却是褒贬不一。
  许多观众看完该展后纷纷“吐槽”——“冲着梵高的大名购票,可一件真迹没看到,票价还比去年同期的莫奈特展更贵,亏了”、“付钱看了半个多小时的PPT,满满的山寨感”、“美术生或艺术从业者就没必要看了”、“梵高的艺术这次被技术和商业玩坏了”等等。虽然也有观众认为“没差评说的那么失望,足以打动人”、“使用了新颖的观画模式,配乐恰到好处”、“相比单幅画品,处在这样一个环绕的空间,感觉更有气势”……但明显可见的是,“失望”目前还是成了其评论区的主调,不少观众在对梵高抒发热爱之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这一数字化的梵高展让自己觉得难以接受。
  其实,“数字化”并不是国内艺术展览界的生词。早在2010年,著名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就曾与上海美术馆合办虚拟画展。和“不朽的梵高”一样,也是无原件、纯数字化的艺术展。此外,将数字呈现与艺术原作相结合的也大有“展”在。据悉,上海就将紧接着“不朽的梵高“陆续举办两场这类展览。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艺术节的特别展,“乾隆号,下一个江南”跨媒体艺术展早前宣布将于9月7日在上海开幕,“国宝级‘乾隆文物’将与新媒体科技、动漫美学创新结合”;而由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米罗制造——梦幻版画体验展”近日也宣布于10月底在上海展出,将“以亲身体验情境及互动的形式”,“呈现百余幅超现实主义大师米罗的精品佳作”。
  “乾隆号”和“米罗制造”的展出效果我们目前不得而知,经历了“不朽的梵高”带来的失望后,观众或许不会再轻易掏腰包了。但从客观来看,“数字化”在当下艺术品的展陈设计中已经是愈发受重视并被频繁使用的手段。即使将面对更多的争议与质疑,数字化的艺术展还是在演变成一种新的展览趋势。
  能否取代实物展
  据了解,当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不能出国展出时,数字展是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展陈方式。借助数字化手段,人们能在国内看到大洋彼岸的世界级艺术杰作,这样既省去了机票的花销,又无需从日常生活中抽出太多时间,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数字化的观展体验真的能完全取代实物展吗?数字真的能做到完美再现艺术吗?
  在大部分数字艺术展中,人们都能看到用来呈现艺术藏品图像的高清电子屏,从“不朽的梵高”中国巡展的展前宣传和展后效果可见,35幅电子屏正是其亮点所在。可以说,数字展通过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实物风貌,甚至能放大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细节,有的还会配以美术史家和评论家的作品解读,可以让普通观众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这些都毋庸置疑是数字艺术展的独特优势。但这还是无力让数字展取代实物展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不朽的梵高”的网络评论区,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注意到,有看过该展的人士指出,电子屏的放大导致了梵高画作的失真,所谓的高清电子屏其实禁不起细看;也有人表示,虽然展馆内有供观众休息的椅凳,但当自己坐下来欣赏电子画作时,还是感觉到了明显的眼部不适,甚至没能坚持看完35分钟的放映。
  针对数字梵高展招致的种种“抱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全国重点美术馆评审委员、《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接受中国收藏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艺术品的原件无疑是任何高科技文明、数字技术都无法重新复制的,绘画作品更是如此。此外,如果仅仅依靠电子屏像播放幻灯片一样地播放梵高的画作,这种方式未免显得“太笨拙了”。他建议道:“其实荷兰的梵高博物馆并不大,我们完全可以把其原展厅的展出效果部分地模拟在国内的展览现场。如此一来,即使观众没有去过梵高博物馆,也能获得和走进梵高博物馆一样的观展感受”。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则表示,“不朽的梵高”毕竟是短期的数字艺术展,投入的展览资金不会像常规数字展那么多,因此会有一些不足,这也在情理之中。他告诉中国收藏杂志记者,他曾看过梵高的实物展,也感到非常震撼,但有些珍贵的艺术实物确实不可能随便搬运到各处展示,更多的还是要通过数字化的采集拿出去展览。“数字化手段的目的,一是出于对版权的维护,二是让不能亲自去荷兰博物馆看展览的人们能够在世界各地看到虚拟的复制品,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即使无力取代实物的展示效果,数字化的展出手段还是可取的,同时在艺术品保护面前,对这一手段的应用也在所难免。
  手段重要需发展
  在不少人看来,“不朽的梵高”展出后遭到了一些观众的批评,因此并不能称之为一次成功的展览,但这也不能代表数字化艺术展本身的失败。据了解,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展陈方面,敦煌研究院作为国家设立的机构,目前已获得来自国内外业界的肯定,以往观看敦煌数字展的观众也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自去年9月开始,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自此不仅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滞留时间、减轻了对文物的压力,还将莫高窟游客合理接待量扩大了整整一倍。游客在此数字展示中心能观赏到介绍敦煌和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以及展示精美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两部影片各长达20分钟。据媒体报道,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自去年8月1日试运营一个月以来,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预约率达到47%,敦煌研究院也向游客发放了调查表,其中97%的游客都对数字展示中心表示满意,67%的游客更认为展示中心的观影体验“非常棒”。   由敦煌的例子可以看出,“数字化”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展陈手段,如果利用得好,其不仅能达到保护艺术品的目的,更能为一个公共机构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和公众关注度。吴健也认为数字化的手段“可以让珍贵的文化遗产走出来,突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通过数字化技术,既可做虚拟的展示,也可做实景的展示,由此便能让一个数字化的艺术展达到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效果,“可视、可听、可感、可触……和传统的、固定场所的常规展览相比,数字展给观众带来的体验要丰富得多。”
  此外,从去年1月16日开始的由文化部开展的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其实也为国内艺术藏品的数字化展示打下了很好基础。据了解,这一行动不仅是“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实施的“国家美术收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针对国有美术馆藏品进行普查。对此尚辉表示,“数据性的艺术藏品展并不仅仅是通过数据呈现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数据呈现艺术专家、艺术评论家对这件作品的研究成果,以此将研究成果通过数据推广给普通民众……此前的艺术史使用文字来描述,而数字展可以更方便地扩大公众对作品的认知和审美体验。”
  过去传统的展陈方式曾经辉煌过,也走过了很长的历史,而数字展作为新的展陈模式和旅游体验,现阶段虽有不足,但其无疑具有深远的发展意义。数据化的观展体验可以带来对公共美术教育、社会推广的新尝试和新路径,“相信通过展览机构自身在数字化手段利用上的进步,数字化的艺术展也会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认可。”有业内人士这样指出。
  关于数字化的那些疑惑
  对于这场充斥着电子图像的“不朽的梵高”数字化艺术展,有观众说“可惜就算是高清投影,也无法看出画家的笔迹、颜色的层次”、“可以看到像素点”、“有梵高之名,无梵高之实”……人们也不禁疑惑,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梵高的真迹?展览中的电子图像虽然经不住专业眼光推敲,但效果其实还不错,它们又适合哪些人群观看?数字化展览的发展前途何在呢?对于这些问题,记者将“话筒”交给了专业人士。
  适合哪些人群?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全国重点美术馆评审委员、《美术》杂志主编):据我了解,大部分的非艺术专业人士去博物馆或美术馆观看作品时,他们往往最依靠的不是眼睛,而是耳朵。美术馆的导览器会告知一件艺术品的背景、作者信息,以及其创作的经历和相关故事等等。对于这些依靠导览去了解艺术展的观众来说,数字技术还是能够完成艺术品的传递功能,也能让了解和观赏艺术品的过程变得更简单。
  另外,非专业观众大都不能完全分辨电子图像和艺术原件之间的差异,因此对于这类观众而言,数字技术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作的面貌。然而今天我们在美术界经常会听到一些人用“绘画图像”这个词汇,他们认为绘画图像,也包括电子图像,能够比较准确地传递一件作品。这是一个误解。
  个人认为,特别是对于从事艺术创作和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观赏原件还是用来提高对艺术家及艺术品认识的首选。
  为何难见梵高“真容”?
  尚辉:首先,梵高的作品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很有限。梵高大部分的传世作品都收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此外法国奥赛博物馆、英国国家画廊美术馆、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等一些国际重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有所馆藏。
  其次,对梵高博物馆来说,馆内收藏的梵高作品本身就是该馆的文化财富,在如何运用馆藏的问题上,其拥有最大的专利。拥有专利权的机构不会轻而易举地将其馆藏的重要作品原件运输到世界各地去展览,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同时也是正确的做法,所以才会有数字化的珍贵艺术品到世界各地去巡展。
  事实上,能够在民间进行市场交易的梵高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属于稀缺收藏的资源。从作品价格来看,梵高也是目前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处于顶尖级的艺术家之一。因此,对于大部分国内收藏家和企业而言,很难以如此昂贵的价格来收藏梵高的作品。而且艺术市场本身就存在真品和赝品之说,而梵高作为欧洲绘画的巨匠,中国艺术界对他的作品还不具备足够的鉴定能力。那么中国企业界和艺术市场中的投资收藏者即使想购藏,也会因难以鉴定作品真伪而却步,这也是阻拦了中国拥有梵高原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独特优势是什么?
  尚辉:以梵高为例,其作品属于后印象派,后印象派之前又有印象派、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等等,这些流派在艺术史中的演变过程和地位都是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的阐释完全可以通过电子数据模拟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不论是呈现一位艺术家的风格变化,还是一个时期的整体艺术面貌,数字化手段都可以发挥原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前我们通常以文字描述美术史,而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来一点点地揭示艺术的发展过程,可以让大众更容易理解。对于今天的一些艺术品,更被注重的可能是对它们在公共美术教育和公共推广上的功能,其中对少年儿童的审美教育也尤为重要。这时,兼顾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数字化艺术展带来的体验感可能会更强。
  此外,从展示效果上看,一场数字艺术展其实不一定必须配有原作。数字化展览的先提条件是光线较暗的展厅,而展示原作则需要实体的投射灯来打光,因此数字展和原作展所采用的灯光环境首先就是不同的。如果将数字作品和原作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展出,效果并不会很好。
  发展前途如何?
  吴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数字化展览的最新颖之处,就是能让从未到达过某地的观众看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品,同时也可以营造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数字化的艺术展其实也是一种值得挖掘和发展的文化及旅游体验方式。
  比如,敦煌目前推出的球幕电影和主题电影就是一种意义颇丰的虚拟体验。观众在实地看不到这么多的洞窟,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莫高窟的实地感受更多,再加上文物保存环境、空间局限、光线等等因素的影响,观众无法在实地停留那么久、感受那么强。通过虚拟体验,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莫高窟的精华进行采集、处理、加工和渲染,并在特定场所中予以展示,观众就会感觉非常新颖。未来我们也将从文物艺术保护和迎合公众兴趣这两大方面,进一步发挥好数字化展示手段的优势。
  过去,数字技术只是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据存取和安全保护的基础上,形成了数字化的资源,在对此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又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启了数字化展陈的尝试。目前数字化艺术展在国内刚刚兴起,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成功与否和展览机构的理念、新的核心技术的应用、经费使用,以及观众的接纳程度有关。像敦煌近几年做的数字化展出,应该说就是比较成功的,观众也在认可。对于国内而言,目前的重点还是如何把展览设计同公众的欣赏倾向更好地结合,以此让数字展进一步发展完善。总之,数字化展览的展示手段方兴未艾,个人认为其是有优势也有潜力的一种新方式。
其他文献
近期,备受关注的缅甸翡翠公盘已经结束,其整体呈现出原料增多、成交价降低、中国商人减少等特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翡翠公盘已经告别“疯狂”时代,这种从源头降温的趋势,对国内翡翠市场影响深远。  公盘出现新变化  2015年第52届缅甸珠宝交易会于7月上旬落下帷幕。据缅甸政府公盘主办方介绍,今年的翡翠公盘供应翡翠原石数量为8943份,其中明标335份、暗标8608份,相较上一届公盘的7454份原石多出1
期刊
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通过募资,成功将一幅英国国宝级画家透纳的油画《牛津高街》留在馆内供公众欣赏,而避免了其流失海外。  这幅作品创作于1810年,1997年该画的收藏者将其租借给阿什莫林博物馆,不过近日这幅画的继承人决定将其捐赠给英国政府以抵充遗产税264万英镑,阿什莫林博物馆必须花钱购藏《牛津高街》,否则这幅画就会被送上拍场,并很有可能流失海外。经估价后,该作约
期刊
5月30日晚举槌的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晚间拍卖”被看作是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的市场风向标和数据指标。不过,此次佳士得夜场从“泛亚洲”策略出发,对拍品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整体缩量,而日韩艺术家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最终,本场94件拍品成交80件,成交率约为85%,总成交额约为5.95亿港元。  中国20世纪油画成顶梁柱  5月30日晚,“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期刊
今年古玩艺术品一级市场冷暖如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和新动态……5月底6月初在香港举行的2015国际古玩展成为业内观察市场的一扇窗口。    5月29日晚6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5层展厅里虽然冷气强劲,但人头攒动的热闹气氛令人丝毫不觉得“寒冷”—备受期待的2015国际古玩展于当晚拉开了帷幕。在3天的展销中,场馆内人潮涌动,成交状况也不错,不少参展商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在艺术品市场整体回调的背景下,本届古玩
期刊
编者按:作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这几年关注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水墨。每年举办30多个展览,而其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与水墨有关。在他看来,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藏家的理性心态,都表明水墨市场正在成熟。  虽然从2014年秋拍开始,水墨的二级市场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作为一家优秀的画廊,它应该做的就是以自己确立的学术方向为指导,试图去影响市场的收藏趣味,而不是跟着市场走。  在2014年,蜂巢共举办了8
期刊
市场成就了当代水墨,让它在短期内异军突起,光环四射。但似乎市场也毁了它,使它过于膨胀,忽视了学术的积淀。这种由“热”及“冷”的快速转换,让收藏投资者是否还看好当代水墨?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主们最有发言权。  埃斯肯纳兹:西方藏家有着旺盛需求  10月,一场名为“变形的回声:刘丹近期作品展”的展览将在伦敦开展,这是继去年“盛展双秀:中国雕塑 公元500年-1500年 李华弌的瀑布·山石与竹子”之后,埃
期刊
在一向风靡藏界的军事题材收藏中,1951年至1956年间发行的“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资助粮兑换现金券”和“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以及后续的“复员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等系列套券,多受珍宠。这不仅因其套券极其少见,而且更因其发行的历史背景风云多变。  故此,藏界也多有研究文章,并较全面地阐述了上述系列兑取现金券的身世和价值。但笔者如今所撰此文,立志以另类视角深度剖析此系列兑取现
期刊
水墨这种延续千年的艺术形态似乎拥有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不断地以变形、更名等方式演绎着自身命运多舛的变革之路。在『当代艺术』大行其道的当下,『水墨』这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又以『新』字打头再次出场,一时间『新水墨』这个响亮的名号引来业内外无数关注的目光。但这并不像是一场艺术革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它在学术领域发生变革的任何动机,仅仅是市场给了它存在的空间。我们试图从拍卖机构、藏家和艺术家三个维度进行观
期刊
编者按:虽然“新水墨”所展现的“当代性”多为美术界和市场看重,但“新”之所指不明,创作中又多雷同、模仿、媚俗、光怪陆离……市场表现也多波动,在偏锋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王新友眼中,新水墨的未来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和成熟,才能真正拥有其应有的学术和市场地位。  在我个人看来,水墨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反映当下人的生活、精神状态和时代、价值观的变化。  新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人物画大师周思聪曾是一代水墨新风的
期刊
编者按:前两年,“新水墨”以交易可观、展览频繁、代表艺术家价格指数迅速上升吸引了众多关注。然而从2014年秋拍开始,“滑铁卢”效应显现,“新水墨”的从“热”到“冷”,让一些刚刚对其萌生出兴趣的收藏投资者大呼“看不懂”。这种快速转换的变化,也从创新、挖掘等角度为市场提供了不小的借鉴意义。  异军突起  一二级市场的“倒置”,向来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点在“新水墨”的身上表现也不例外。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