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为什么提倡“核心素养”
我觉得学科的核心素养,从根子上说,涉及一场教育观、语文观的转变。这是带有某种革命性的概念,它首先涉及教育观,即你怎么看待教育,怎么看待语文课程,同时也涉及课型的转变,这个跨度是蛮大的。我们过去长期习惯于“知识型课程”,这是最好教的。20世纪50年代,我念中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除了当时的文学教材和优秀的作品吸引我之外,语文课基本上就是知识型的——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语法、修辞,整个一套。后来有人把它叫“能力型课程”,其实现在看来也不能叫能力,可以叫“技能型课程”,它是训练一种技能,反复训练,就像技工学校一样,你先上车床,再上铣床,一个一个技能地学。但现在的语文课程是一个养成型、素养型的课程,课型的转变非常明显,对我们语文教师思维方式是一个挑战。但也不是说语文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不要了,综合素养与知识技能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在素养型课程里面,知识、技能、能力,包括获得的方法,都有改变,都不一样。这是我对提倡素养的一点理解。
我的第二点认识是,我们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一个基本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在我们教育领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这里面核心是什么呢?一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这种教育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对在我国虽然形成较晚但是统治时间較长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纯理性的、重分析的这么一种倾向的颠覆。这种倾向对我们语文的戕害很大,“语文科学化、现代化”这个口号本身就值得质疑,它的意图就是把语文弄得跟自然科学学科一样。严格意义上说,语文不是一门现代学科。语文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是另类的,但又是古老的,有悠久传统的。我查了一下《辞海》,对“学科”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是现代意义上的分类科学,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分类以后,形成一门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还有一个解释,就是科目。我认为我们现在口头上讲语文是学科,其实就是指语文是个科目,就是说它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学习门类,是一门课程。而说语文是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这里面就暗藏着把它自然科学化的意图。
叶老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得好的选文是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么一门课程的基础,其功能是综合的,实践的。你学习这一篇篇课文,去逐步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这一篇篇课文本身主要不是样板,而是语文学习走向综合、走向实践的桥梁。现在编语文教材,知识系统型教材不多,操作系统型教材比较多。操作系统是技能型的,所以有人就写文章,认为多读书是没用的,语文是技能型课程,技能就要靠训练,这样才能够实现语文的运用。这就是语文观念的一种冲突,但我对这种观点是不赞成的。我认为,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就在于综合性,就在于实践性,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是对科学主义倾向的一种反拨,我觉得高中语文“课标”修订把这个作为灵魂,是符合大趋势的。
二、我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第三点我想讲一讲我自己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我的理解就是,语文是跟学生的个人成长、精神发展贴得最近的一门学科,它跟人的内心贴得最近,政治课没贴得这么近,历史课也没贴得这么近,自然科学学科更加不要说了。所以我有这么一个认识,语文课所学的内容,识字写字啊,阅读啊,写作啊,口语交际啊,其实跟学生的精神发展完全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学习阅读与写作,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心灵放进去,他怎么会学不好?即使是在语文界认为最具有工具性的最需要训练的最要讲知识性的那个基础的基础——识字和写字,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识字写字,特别是学习汉字跟学习拼音文字不一样,它把人的整个的感受能力、直觉思维、形象性跟人的心灵的状态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离开了人的这些精神因素,纯粹地教技能性的识字写字,不是效率很差就是令学生厌烦。我们“课标”提倡的一些方法性的、策略性的东西,比方诵读、积累、语感,还有读整本书,哪一个不是从这种共生关系出发的?语文就是跟人、跟学生发展、跟心灵离得最近的,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来理解语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有些基本特征的。一个是综合性,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构成,多要素的综合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展开,加以实现;还有一个是整体推进,它不是点对点或者能力层级,就像考三级技工,从一级开始,通过了一级再考第二级,第二级通过了再考第三级,而是整体推进。我记得在语文教学大纲启动修订时,一些语文界的老专家在座谈会上说,你们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怎么改都可以,那四十八个能力点是不能动的。当初这些语文教育专家制定初中语文大纲,他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就是知识型和技能型的。那么我们现在提出以“素养”为红线来制定“大纲”或“课标”,非常明显就是讲综合性,就不再是那种知识能力点的叠加,它有不确定性和养成性,所以我把它总结了四点,就是综合性、整体性、不确定性和养成性。
有语文专家对这次“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关键内容,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其中的主要问题是,这四个方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为了表述的方便,为了便于使用者、执行者理解,而进行逻辑化的分析和切割,然而人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是不能切割的,尤其是现在讲综合素养,就更有整体性。语文课程也是无法切割的,如果用一些行为动词来表述一个语言要素、思维要素、审美要素、文化要素,就会隐含着一定的危险,因为你实际上是把一个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不确定性的东西,非得科学化、分析性地切开。对于当下的这样具体的表述,我们要留有余地,要做出说明,因为这样的划分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最近有人指出,综合素养对一个人的学习品质极其重要,综合素养就是为了迎接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的挑战。基础教育是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打下基础,让他将来能够应付裕如,能够终身得到发展,迎接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的挑战。素养具有不确定性,还具有养成性,它不是离散性的机械的组合,不是说今天做了几道题,素养的某一点就实现了。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程本身能够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自觉地注重素质、素养的养成,那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大大提高。所以说语文水平主要不是靠老师教知识点教出来的,靠点对点的技能训练机械训练出来的,靠大量做练习题操练出来的,其基础一个是广泛阅读,一个是多动笔头,再加上以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就能终身受益。所以我觉得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我们要准确把握。 三、综合素养对思维方式的挑战
上一次制定高中“课标”实验稿的时候,提出了“模块”的概念,模块本来是个物理概念,我们把它移植过来。这次则使用“任务群”的概念,我觉得“任务群”的提法比“模块”更适合语文课程。我们的思维方式长期以来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语文老师,比较重知性分析,拿来一篇课文,对着一篇课文讲解,然后得出一些结论来,学生学了一篇篇优秀的课文,头脑里留下的不是课文里活生生的东西,不是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动无比的语言现象,而是一个个知识点和一个个抽象的結论,这样学语文怎么会学得好?老实说,老师当年教的那些课文的中心思想谁都记不住,但那些活生生的人,那些充满性格魅力的言行举止,祥林嫂也好,闰土也好,欧也妮·葛朗台也好,我们都记住了。我们要学习的语言,都与之紧密相关,离开了这些,所学的语文就是死语文。所以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太重视知性的东西。上海有一位著名的理论家,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教授王元化先生,他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叫《论知性的分析方法》,文章很短但很有分量。我们现在所谓的理性分析,用王先生的话来说只是知性分析,而从黑格尔到马克思,都讲感性、知性和理性。那么理性和知性的区别在哪里?知性是讲分割,分割以后再综合,而真正的理性,是不脱离感性的理性,不抛弃具体的抽象,这对语文教育非常有用。对思维方式而言,从感性出发,经过知性,到达真正的理性,这理性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知识点,技能训练,语法规则,等等,都属于知性的层次,其实都要服从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任务群”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就是一课多得,多课一得,这对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很有帮助的。
基础教育的确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等待我们加工的原材料,学生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的需求,他要生长,他要发展,他有很多潜在的生命因子,教育就是要激活这些潜在的因子,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个性化的发展,这样一颗种子才会长成参天大树。
讲到语文,我头脑里面就会想起两篇古代名文,一篇是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讲郭橐驼种树是如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另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讲那些要卖钱的园艺人养梅花是怎样“斫其正”“删其密”“锄其直”的。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流行的,我把它归纳成三句话,叫做“功利化的学习”“碎片化的阅读”“即时性的写作”。发个短信、微信之类就属于即时性写作,出自我们对手机等媒体的大量使用,在这样一种现状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让学生读整本的书,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变得格外重要。
(陈丽根据录音整理,经作者审阅后刊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觉得学科的核心素养,从根子上说,涉及一场教育观、语文观的转变。这是带有某种革命性的概念,它首先涉及教育观,即你怎么看待教育,怎么看待语文课程,同时也涉及课型的转变,这个跨度是蛮大的。我们过去长期习惯于“知识型课程”,这是最好教的。20世纪50年代,我念中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除了当时的文学教材和优秀的作品吸引我之外,语文课基本上就是知识型的——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语法、修辞,整个一套。后来有人把它叫“能力型课程”,其实现在看来也不能叫能力,可以叫“技能型课程”,它是训练一种技能,反复训练,就像技工学校一样,你先上车床,再上铣床,一个一个技能地学。但现在的语文课程是一个养成型、素养型的课程,课型的转变非常明显,对我们语文教师思维方式是一个挑战。但也不是说语文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不要了,综合素养与知识技能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包容关系。在素养型课程里面,知识、技能、能力,包括获得的方法,都有改变,都不一样。这是我对提倡素养的一点理解。
我的第二点认识是,我们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一个基本的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反映在我们教育领域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这里面核心是什么呢?一个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这种教育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对在我国虽然形成较晚但是统治时间較长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的纯理性的、重分析的这么一种倾向的颠覆。这种倾向对我们语文的戕害很大,“语文科学化、现代化”这个口号本身就值得质疑,它的意图就是把语文弄得跟自然科学学科一样。严格意义上说,语文不是一门现代学科。语文在现代学科体系中是另类的,但又是古老的,有悠久传统的。我查了一下《辞海》,对“学科”有两个解释:一个解释是现代意义上的分类科学,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分类以后,形成一门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还有一个解释,就是科目。我认为我们现在口头上讲语文是学科,其实就是指语文是个科目,就是说它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学习门类,是一门课程。而说语文是一门现代意义上的学科,这里面就暗藏着把它自然科学化的意图。
叶老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得好的选文是作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么一门课程的基础,其功能是综合的,实践的。你学习这一篇篇课文,去逐步实现语文课程的目标,这一篇篇课文本身主要不是样板,而是语文学习走向综合、走向实践的桥梁。现在编语文教材,知识系统型教材不多,操作系统型教材比较多。操作系统是技能型的,所以有人就写文章,认为多读书是没用的,语文是技能型课程,技能就要靠训练,这样才能够实现语文的运用。这就是语文观念的一种冲突,但我对这种观点是不赞成的。我认为,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就在于综合性,就在于实践性,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是对科学主义倾向的一种反拨,我觉得高中语文“课标”修订把这个作为灵魂,是符合大趋势的。
二、我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
第三点我想讲一讲我自己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我的理解就是,语文是跟学生的个人成长、精神发展贴得最近的一门学科,它跟人的内心贴得最近,政治课没贴得这么近,历史课也没贴得这么近,自然科学学科更加不要说了。所以我有这么一个认识,语文课所学的内容,识字写字啊,阅读啊,写作啊,口语交际啊,其实跟学生的精神发展完全是一种共生的关系。
学习阅读与写作,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心灵放进去,他怎么会学不好?即使是在语文界认为最具有工具性的最需要训练的最要讲知识性的那个基础的基础——识字和写字,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识字写字,特别是学习汉字跟学习拼音文字不一样,它把人的整个的感受能力、直觉思维、形象性跟人的心灵的状态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离开了人的这些精神因素,纯粹地教技能性的识字写字,不是效率很差就是令学生厌烦。我们“课标”提倡的一些方法性的、策略性的东西,比方诵读、积累、语感,还有读整本书,哪一个不是从这种共生关系出发的?语文就是跟人、跟学生发展、跟心灵离得最近的,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来理解语文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有些基本特征的。一个是综合性,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构成,多要素的综合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展开,加以实现;还有一个是整体推进,它不是点对点或者能力层级,就像考三级技工,从一级开始,通过了一级再考第二级,第二级通过了再考第三级,而是整体推进。我记得在语文教学大纲启动修订时,一些语文界的老专家在座谈会上说,你们修订语文教学大纲,怎么改都可以,那四十八个能力点是不能动的。当初这些语文教育专家制定初中语文大纲,他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就是知识型和技能型的。那么我们现在提出以“素养”为红线来制定“大纲”或“课标”,非常明显就是讲综合性,就不再是那种知识能力点的叠加,它有不确定性和养成性,所以我把它总结了四点,就是综合性、整体性、不确定性和养成性。
有语文专家对这次“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关键内容,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其中的主要问题是,这四个方面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我们为了表述的方便,为了便于使用者、执行者理解,而进行逻辑化的分析和切割,然而人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是不能切割的,尤其是现在讲综合素养,就更有整体性。语文课程也是无法切割的,如果用一些行为动词来表述一个语言要素、思维要素、审美要素、文化要素,就会隐含着一定的危险,因为你实际上是把一个整体性的、综合性的、不确定性的东西,非得科学化、分析性地切开。对于当下的这样具体的表述,我们要留有余地,要做出说明,因为这样的划分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最近有人指出,综合素养对一个人的学习品质极其重要,综合素养就是为了迎接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的世界的挑战。基础教育是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世界打下基础,让他将来能够应付裕如,能够终身得到发展,迎接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的挑战。素养具有不确定性,还具有养成性,它不是离散性的机械的组合,不是说今天做了几道题,素养的某一点就实现了。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程本身能够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自觉地注重素质、素养的养成,那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大大提高。所以说语文水平主要不是靠老师教知识点教出来的,靠点对点的技能训练机械训练出来的,靠大量做练习题操练出来的,其基础一个是广泛阅读,一个是多动笔头,再加上以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就能终身受益。所以我觉得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特征,我们要准确把握。 三、综合素养对思维方式的挑战
上一次制定高中“课标”实验稿的时候,提出了“模块”的概念,模块本来是个物理概念,我们把它移植过来。这次则使用“任务群”的概念,我觉得“任务群”的提法比“模块”更适合语文课程。我们的思维方式长期以来有很大的问题,特别是语文老师,比较重知性分析,拿来一篇课文,对着一篇课文讲解,然后得出一些结论来,学生学了一篇篇优秀的课文,头脑里留下的不是课文里活生生的东西,不是那一颗颗跳动的心灵以及与之相关的生动无比的语言现象,而是一个个知识点和一个个抽象的結论,这样学语文怎么会学得好?老实说,老师当年教的那些课文的中心思想谁都记不住,但那些活生生的人,那些充满性格魅力的言行举止,祥林嫂也好,闰土也好,欧也妮·葛朗台也好,我们都记住了。我们要学习的语言,都与之紧密相关,离开了这些,所学的语文就是死语文。所以现在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太重视知性的东西。上海有一位著名的理论家,华东师大中文系的教授王元化先生,他有一篇重要的文章叫《论知性的分析方法》,文章很短但很有分量。我们现在所谓的理性分析,用王先生的话来说只是知性分析,而从黑格尔到马克思,都讲感性、知性和理性。那么理性和知性的区别在哪里?知性是讲分割,分割以后再综合,而真正的理性,是不脱离感性的理性,不抛弃具体的抽象,这对语文教育非常有用。对思维方式而言,从感性出发,经过知性,到达真正的理性,这理性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知识点,技能训练,语法规则,等等,都属于知性的层次,其实都要服从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任务群”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就是一课多得,多课一得,这对我们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很有帮助的。
基础教育的确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等待我们加工的原材料,学生本身就有一种内在的需求,他要生长,他要发展,他有很多潜在的生命因子,教育就是要激活这些潜在的因子,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实现个性化的发展,这样一颗种子才会长成参天大树。
讲到语文,我头脑里面就会想起两篇古代名文,一篇是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讲郭橐驼种树是如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另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讲那些要卖钱的园艺人养梅花是怎样“斫其正”“删其密”“锄其直”的。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流行的,我把它归纳成三句话,叫做“功利化的学习”“碎片化的阅读”“即时性的写作”。发个短信、微信之类就属于即时性写作,出自我们对手机等媒体的大量使用,在这样一种现状下,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心灵发展,让学生读整本的书,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变得格外重要。
(陈丽根据录音整理,经作者审阅后刊发)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