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4月一2013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的确诊率91.0%,明显高于普通二维超声诊断的52.6%(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符合率高,能清楚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但二维超声在显示肿块数目、形态、大小等特点方面更显著,故建议将彩色多普勒与二维超声结合起来作诊断。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乳腺癌;超声检查;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10-01
乳腺癌是临床女性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仅次于宫颈癌第二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超声诊断已成为乳腺癌诊断首选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率,本文对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l3年3月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2±12)岁;肿块0.6~2.4cm,平均(2.3±0.6)cm。2组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和二维超声诊断(对照组)。
1.2 仪器和方法
1.2.1 仪器 SSA~660A,GE—V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8~10.0MHz。
1.2.2 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帮助患者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和腋窝,分别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1.2.2.1 二维超声:以乳头为中心,自乳房外缘向乳头方向作放射状的连续扫查,重点观察乳腺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及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等;
1.2.2.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扫描方法及观察内容同二维超声扫描。两组均由相同的超声医生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内容
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观察组主要观察患者乳腺肿块基本形态、内外部血流情况等:行普通二维超声检查的对照组主要患者肿块形态、大小、边缘的毛刺、内部回声情况等。
1.4 彩色血流分级
采用Adile分级:0级表示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I级表示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表示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Ⅲ级表示血流丰富,血管数目超过3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78例乳腺癌患者中,单纯癌32例,腺癌20例,浸润性内癌15例,乳腺腺癌l1例。
2.2 超声声像图表现
形态表现不规则43例(55.1%),呈典型的“角征、毛刺征、蟹足征”改变;肿瘤边界不清52例(66.7%);肿瘤内部及周围呈低回声64例(82.1%),等回声和高回声肿块13例(16.7%),囊实混合型包块7例(9.O%);后方回声衰竭者24例(30.8%),后方回声增强者7例(9.0%);腋窝淋巴结肿大者23例(29.5%)。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0级5例;I级25例;Ⅱ级47例;Ⅲ级11例。
2.3 参考病理学诊断结果
兩组诊断准确率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的确诊率明显高于普通二维超声诊断(P<0.01)。
3 讨论
本文探讨了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其实,无论是二维超声,抑或彩色多普勒,乳腺癌的形态特点均具有一些共性,如乳腺癌大多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蟹足状或毛刺状,多数边界不清,边缘不规整,无包膜,多为浸润性生长。肿块内部多为实质性不均质性低回声,伴有杂乱无章的回声弥漫其间,部分低回声内出现液化及砂粒样微小钙化,且砂粒样钙化多呈簇状分布。后多无声影。本文二维超声确诊的41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8例表现为肿瘤边缘不规则,呈毛刺征状,分析发现系乳腺小导管及其周围纤维蒂组织增生形成所致,另外一个角征状系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组织细胞排列不规则,杂乱无章。
前面提到过,肿瘤内部低回声区多伴有液化及砂粒样微小钙化,为组织异常、营养不良而产生的钙盐沉积,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微钙化可作为乳腺癌极具重要参考价值的特征表现,由于乳腺癌的砂粒样钙化属营养不良性钙化,系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和钙盐沉着所致,其恶性程度越高,表面组织坏死程度越明显,钙化显示则相应得越明显。由此提示,于低回声区肿块内若发现呈簇状分布的微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特异性的重要指标,一般可就此确诊为乳腺癌。实体瘤生长属血管依赖性,其血管生成构成了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由此可解释乳腺癌肿块内血流分布异常,或增多,甚至呈现点棒状血流。据有关文献报道,依血流信号检出乳腺癌,良性肿物为17%~75%,恶性肿物则高达60%~100%。当恶性肿瘤>2cm时均能检出血流信号,这无疑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另血流指数(RI)作为鉴别乳腺癌性质的特异性要优于其他指标。研究发现当肿瘤动脉的RI>0.7时,乳腺癌确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快速的浸润性生长,使病变区内血供丰富,新生滋养动脉血管增多,故癌肿的周围及内部可见到相对丰富的高速高阻的动脉供血。不过,恶性肿瘤肿块>2cm时均能检出血流信号,但<1.0cm时,由于未向周围浸润或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内部组织结构较均匀,超声声像图乳腺癌特征不具典型性,这在二维超声检查上体现尤为明显,这或许是二维超声检查准确率低于超声多普勒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肿块具有以上典型表现,尤其是伴砂粒样微小钙化,血流丰富且RI>0.7时.基本可确诊为乳腺癌。
综上所述,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过二维超声在显示乳腺癌形态特点上有独特的优势,将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华.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17-18.
[2]成建云,成建学.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67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9):110—112.
[3]罗湘苏浒秀凤,蔡妙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5例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0(4):53-54.
[4]张秋元,黄盱宁,王乐华,等.乳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J].海南医学,2010(12):82—83.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乳腺癌;超声检查;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10-01
乳腺癌是临床女性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仅次于宫颈癌第二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超声诊断已成为乳腺癌诊断首选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率,本文对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l3年3月7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2±12)岁;肿块0.6~2.4cm,平均(2.3±0.6)cm。2组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和二维超声诊断(对照组)。
1.2 仪器和方法
1.2.1 仪器 SSA~660A,GE—V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8~10.0MHz。
1.2.2 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帮助患者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和腋窝,分别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1.2.2.1 二维超声:以乳头为中心,自乳房外缘向乳头方向作放射状的连续扫查,重点观察乳腺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及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等;
1.2.2.2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扫描方法及观察内容同二维超声扫描。两组均由相同的超声医生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内容
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观察组主要观察患者乳腺肿块基本形态、内外部血流情况等:行普通二维超声检查的对照组主要患者肿块形态、大小、边缘的毛刺、内部回声情况等。
1.4 彩色血流分级
采用Adile分级:0级表示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I级表示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信号;Ⅱ级表示中量血流,可见一条主要血管:Ⅲ级表示血流丰富,血管数目超过3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P
2.1 病理结果
78例乳腺癌患者中,单纯癌32例,腺癌20例,浸润性内癌15例,乳腺腺癌l1例。
2.2 超声声像图表现
形态表现不规则43例(55.1%),呈典型的“角征、毛刺征、蟹足征”改变;肿瘤边界不清52例(66.7%);肿瘤内部及周围呈低回声64例(82.1%),等回声和高回声肿块13例(16.7%),囊实混合型包块7例(9.O%);后方回声衰竭者24例(30.8%),后方回声增强者7例(9.0%);腋窝淋巴结肿大者23例(29.5%)。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0级5例;I级25例;Ⅱ级47例;Ⅲ级11例。
2.3 参考病理学诊断结果
兩组诊断准确率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的确诊率明显高于普通二维超声诊断(P<0.01)。
3 讨论
本文探讨了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其实,无论是二维超声,抑或彩色多普勒,乳腺癌的形态特点均具有一些共性,如乳腺癌大多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蟹足状或毛刺状,多数边界不清,边缘不规整,无包膜,多为浸润性生长。肿块内部多为实质性不均质性低回声,伴有杂乱无章的回声弥漫其间,部分低回声内出现液化及砂粒样微小钙化,且砂粒样钙化多呈簇状分布。后多无声影。本文二维超声确诊的41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8例表现为肿瘤边缘不规则,呈毛刺征状,分析发现系乳腺小导管及其周围纤维蒂组织增生形成所致,另外一个角征状系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组织细胞排列不规则,杂乱无章。
前面提到过,肿瘤内部低回声区多伴有液化及砂粒样微小钙化,为组织异常、营养不良而产生的钙盐沉积,据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微钙化可作为乳腺癌极具重要参考价值的特征表现,由于乳腺癌的砂粒样钙化属营养不良性钙化,系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和钙盐沉着所致,其恶性程度越高,表面组织坏死程度越明显,钙化显示则相应得越明显。由此提示,于低回声区肿块内若发现呈簇状分布的微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特异性的重要指标,一般可就此确诊为乳腺癌。实体瘤生长属血管依赖性,其血管生成构成了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形态学基础,由此可解释乳腺癌肿块内血流分布异常,或增多,甚至呈现点棒状血流。据有关文献报道,依血流信号检出乳腺癌,良性肿物为17%~75%,恶性肿物则高达60%~100%。当恶性肿瘤>2cm时均能检出血流信号,这无疑为乳腺癌诊断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参考。另血流指数(RI)作为鉴别乳腺癌性质的特异性要优于其他指标。研究发现当肿瘤动脉的RI>0.7时,乳腺癌确诊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分析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快速的浸润性生长,使病变区内血供丰富,新生滋养动脉血管增多,故癌肿的周围及内部可见到相对丰富的高速高阻的动脉供血。不过,恶性肿瘤肿块>2cm时均能检出血流信号,但<1.0cm时,由于未向周围浸润或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内部组织结构较均匀,超声声像图乳腺癌特征不具典型性,这在二维超声检查上体现尤为明显,这或许是二维超声检查准确率低于超声多普勒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肿块具有以上典型表现,尤其是伴砂粒样微小钙化,血流丰富且RI>0.7时.基本可确诊为乳腺癌。
综上所述,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不过二维超声在显示乳腺癌形态特点上有独特的优势,将二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华.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17-18.
[2]成建云,成建学.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67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9):110—112.
[3]罗湘苏浒秀凤,蔡妙玲.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5例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0(4):53-54.
[4]张秋元,黄盱宁,王乐华,等.乳腺癌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J].海南医学,2010(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