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要发挥其教学功能,必须与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要素,重新配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教学结构。将中学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中学化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化学教学的改革,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学生。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有效整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中学化学是联系实际,考察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的重要自然学科之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又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整合,是我们教师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教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进而提高我们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教师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是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的单纯的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对于完善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性情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化学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传统的一人、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协作讨论式的教学,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师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采用合作式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从而打造高效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传统教学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摄影等多媒体技术于一体,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直观的反应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使我们的学生眼有所观、手有所动、脑有所想,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讲授《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章中碳的化学性质有关内容时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段经典的戴比尔斯钻石广告录像引入新课,一下就抓住了处在幻想浪漫年龄中学生的眼球,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不仅让他们记住了钻石(金刚石)的组成元素是碳元素,而且让他们理解了这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化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化学中微观概念可以进行直观演示,一个知识点可多次演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原子的构成》中“核外电子排布”,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又如:在介绍工业上制硫酸、合成氨等时,由于设备复杂、过程较多,单纯用语言描述时,不易讲清,可以借助软件设计的模拟工业生产动画,形象的展示、详细的剖析各个设备工作原理。
另外,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必做的,不能用计算机来代替。但常规实验受到条件限制有某些不足,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播放等手段来弥补。例如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从宏观看现象不明显,但是通过多次演示课件,学生就能真切感受到水分子作用下,钠离子与氯离子能迅速扩散,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进一步认识到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优化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印象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直观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历经“观察——探究——发现——应用”这一教学流程来掌握知识。把死板的知识点,演变得具有灵性,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生动化”的课堂教学中去演绎化学知识,去学习化学知识,去感受和应用化学知识。
但是,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①耗时较长;②危险性较大;③反应装置规模大小不适合;④反应现象不易控制其渐近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将其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以后学生在遇到同样问题,操作错误的几率就减少了。
五、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让学生比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大气层出现的臭氧黑洞时,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会了解。目前的几种主要的危机人类的污染问题以及污染现状,从而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样的学习,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学生学习有了动力,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
六、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对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其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短时高效等方面的 优越性,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也促使教师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交互性、智能化、选择性等方面的优势,研究如何根据学习需要去创设化学学习的新情境,为学生提供适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更合理、更便捷的参与条件。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内在特点,从而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探索、操作来建构起知识系统。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有效整合
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中学化学是联系实际,考察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的重要自然学科之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又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整合,是我们教师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教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他们学习的重要工具,进而提高我们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教师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是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的单纯的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对于完善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性情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化学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改变传统的一人、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协作讨论式的教学,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师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也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设计,采用合作式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能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高效地学习,从而打造高效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传统教学依赖于老师的语言和板书,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摄影等多媒体技术于一体,较传统的教学手段更能直观的反应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活力,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生动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使我们的学生眼有所观、手有所动、脑有所想,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讲授《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章中碳的化学性质有关内容时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段经典的戴比尔斯钻石广告录像引入新课,一下就抓住了处在幻想浪漫年龄中学生的眼球,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不仅让他们记住了钻石(金刚石)的组成元素是碳元素,而且让他们理解了这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三、运用信息技术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和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利用图片、动画等清楚地展示出来。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化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化学中微观概念可以进行直观演示,一个知识点可多次演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原子的构成》中“核外电子排布”,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很直观的展示出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的运动。又如:在介绍工业上制硫酸、合成氨等时,由于设备复杂、过程较多,单纯用语言描述时,不易讲清,可以借助软件设计的模拟工业生产动画,形象的展示、详细的剖析各个设备工作原理。
另外,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必做的,不能用计算机来代替。但常规实验受到条件限制有某些不足,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播放等手段来弥补。例如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从宏观看现象不明显,但是通过多次演示课件,学生就能真切感受到水分子作用下,钠离子与氯离子能迅速扩散,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进一步认识到食盐溶液实际上是离子和分子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优化化学实验,加深学生印象
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直观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历经“观察——探究——发现——应用”这一教学流程来掌握知识。把死板的知识点,演变得具有灵性,让学生们在“生活化”、“生动化”的课堂教学中去演绎化学知识,去学习化学知识,去感受和应用化学知识。
但是,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①耗时较长;②危险性较大;③反应装置规模大小不适合;④反应现象不易控制其渐近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实验课件,将其通过屏幕展示给学生。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如在讲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制好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顺序不能颠倒,用FLASH演示先熄灭酒精灯的错误操作,由于热胀冷缩水被倒吸入试管中,然后试管“嘭”的一声破裂了,学生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以后学生在遇到同样问题,操作错误的几率就减少了。
五、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让学生比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他们自由探索、大胆尝试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习资源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讲授大气层出现的臭氧黑洞时,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获取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各种信息,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请示教师的指导。让学生会了解。目前的几种主要的危机人类的污染问题以及污染现状,从而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这样的学习,能使课本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生动地、直观地演示出来,便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学生学习有了动力,使思维得到适时地启迪,发挥了创造精神,实现了学习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课堂教学能充分面向全体学生。
六、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对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其在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加大教学信息量,短时高效等方面的 优越性,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也促使教师不断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交互性、智能化、选择性等方面的优势,研究如何根据学习需要去创设化学学习的新情境,为学生提供适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更合理、更便捷的参与条件。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整合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内在特点,从而使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观察、思维、探索、操作来建构起知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