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其是为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的技术体制,在房屋、道路、航运、能源、矿山和国防等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周期以及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295-01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活动,其由三个过程构成,即查明、分析评价、编制文件。要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就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只有查明了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正确的评价,才能编制出一个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我国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水平和质量是不容乐观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如下:1.地质描述员的素质和水平普遍偏低。随着勘察市场技术和劳务的分离,工程勘察劳务逐步由承办公司和个人承担,原来由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或技术院校培养的专职描述员承担的地质描述工作,现在大多由临时工或者其他非高专业型人才承担,这些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工程地质学理论知识,责任心不强,无法准确的反映地层的结构以及其他表征特征。2.追求利润,勘察质量低,试验数据不准确。市场上例如钻探就是按延米收费的,与取土数量和试验次数是无关的。因此,勘察部门或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勘探试验数据不准确,只为应付了事。3.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无责任心的描述员编造勘察记录,更有甚者,张冠李戴用其他的数据来代替,或编造勘察数据,这类现象多数发生在冲洪积漂石、卵石层中,或者其他勘察难度较大的地层中。
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地质勘察的质量控制是岩土工程中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整体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后期开展,在岩土工程后期施工中,对于施工方案的策划和施工进度的开展,很大一部分是由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而确立的,正确、完整、科学、高质量化的勘察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若因勘察质量的偏差,导致后期岩土工程的开展,其经济和人们自身安全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是尤为重要的,其的关注度不可小视。
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其任务主要由以下各项所包含:1.詳细研究所需勘察地段的岩土体和地质构造。研究各地层的岩性特征,划分地层,注意软弱岩层的岩性及空间分布状况。确定各岩土层的结构和性质,划分风化带,勘察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宽度、性质。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变化。2.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岩土的含水性,及含水层、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各含水层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和水质的状况,截止水文地质试验和监测,了解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动态变化。3。研究地貌和不良地质现象。查明各种地貌形态,如河谷阶地、洪积扇、斜坡等的位置、规模和结构,研究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的范围、滑动面位置和形态,滑体的物质和结构。4。取样及提供野外试验条件。从勘察工程中采取岩土样和水样,供室内岩土试验和水质分析鉴定用,在勘探工程中作各种原位测试。5.提供检验与监测的条件。利用勘察工程布置岩土体性状、地下水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监测、地基加固与改良和桩基础的检验与监测。6.进行孔中摄影及孔中电视,基坑施工降水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廊道和导坑等。
四.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职业素养的控制
为了杜绝岩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整体勘察质量的控制,首先需加强对专业人员和描述员的培训和引进,吸纳更多的具有高校文凭的专业型人才,并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强化人文意识,提高岗位责任意识,主动参与控制勘察质量。采取工程技术负责人责任追求指,化整为零,划分岗位职责,提高勘察质量和人员优化分配,明确责任制,加强各工作岗位的配合,确保勘察工程高效落实。
2.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
一是地形地貌的勘察质量分析。地貌是岩性、地质构造、新购遭运动的综合反映和近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在勘察中,需利用地貌学原理,结合野外观察、航片解译等方式有效的解决工程勘察的宏观判断,同一地貌单元,具有相似的地形特征、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动力地质作用过程。需重点划分,如在山前地段和山间盆地边缘广泛分布的宏积物,地貌上多形成为洪积扇,洪积扇上部由碎石土组成,强度高而压缩性小,是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良好地基,但其渗透性强,若建水工建筑物则会产生严重渗透。中部以砂土为主,且夹有粉土和粘性土的透镜体,开挖基坑时需注意细砂土的渗透变形问题,该部与下部过渡地段由于岩性变细,地下水埋深浅,往往有溢出泉和沼泽分布,形成泥岩层,强度低而压缩性大,作为一般房屋地基的条件较差。下部主要分布粘性土和粉土,且有河流相的砂土透镜体,地形平缓,地下水埋深较浅。若土体形成时代较早,是适宜进行建筑工程的。平原地区的冲积地貌,应区分出河床、河漫滩、牛轭湖和阶地等各种地貌形态。不同地貌形态和冲积物分布和工程性质不同,其建筑适宜性也各异。河床相沉积物主要为沙砾土,将其作为房屋地基是良好的,但作为水工建筑物地基是会产生渗漏和渗透变形的问题。河漫滩相一般为粘性土,有时有粉土和粉、细砂夹层,土层厚度较大,也较稳定,一般适宜各种建筑物,但需注意粉土和芬、细砂层的渗透变形问题。牛轭湖相是由含有大量有机质的粘性土和粉、细砂组成的,并常有泥炭层分布,土层的工程性质较差,也较复杂。对阶地的研究,应划分出阶地的级数,各级阶地的高程、相对高差、形态特征以及土层的物质组成、厚度和性状等,并进一步研究其建筑适宜性和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
二是水文地质的勘察质量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应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和地下水露头的分布、类型、水量、水质等入手,并结合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查明测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情况和埋藏条件,含水层、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在此基勘察基础上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实践的影响。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可以知晓,其是由土木工程、地质、力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就学科的内涵和属性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服务于工程建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学科,是一个广泛的工程范畴,在如何更好的控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相关研究可知,应对外业钻探、原为测试、室内试验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障工程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小宁.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的研究[J]. 化工管理, 2018,(3).
[2] 孟凡才.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4).
[3] 姚尊娜.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 科学家, 2017, 5(7).
[4] 戴经明. 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 智能城市, 2018,(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4-0295-01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活动,其由三个过程构成,即查明、分析评价、编制文件。要保证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就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只有查明了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正确的评价,才能编制出一个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
一.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
我国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水平和质量是不容乐观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如下:1.地质描述员的素质和水平普遍偏低。随着勘察市场技术和劳务的分离,工程勘察劳务逐步由承办公司和个人承担,原来由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或技术院校培养的专职描述员承担的地质描述工作,现在大多由临时工或者其他非高专业型人才承担,这些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工程地质学理论知识,责任心不强,无法准确的反映地层的结构以及其他表征特征。2.追求利润,勘察质量低,试验数据不准确。市场上例如钻探就是按延米收费的,与取土数量和试验次数是无关的。因此,勘察部门或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勘探试验数据不准确,只为应付了事。3.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无责任心的描述员编造勘察记录,更有甚者,张冠李戴用其他的数据来代替,或编造勘察数据,这类现象多数发生在冲洪积漂石、卵石层中,或者其他勘察难度较大的地层中。
二.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地质勘察的质量控制是岩土工程中重点关注的工作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整体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后期开展,在岩土工程后期施工中,对于施工方案的策划和施工进度的开展,很大一部分是由前期的岩土工程勘察而确立的,正确、完整、科学、高质量化的勘察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质量。若因勘察质量的偏差,导致后期岩土工程的开展,其经济和人们自身安全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是尤为重要的,其的关注度不可小视。
三.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和评价。其任务主要由以下各项所包含:1.詳细研究所需勘察地段的岩土体和地质构造。研究各地层的岩性特征,划分地层,注意软弱岩层的岩性及空间分布状况。确定各岩土层的结构和性质,划分风化带,勘察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宽度、性质。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的变化。2.研究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岩土的含水性,及含水层、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各含水层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和水质的状况,截止水文地质试验和监测,了解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动态变化。3。研究地貌和不良地质现象。查明各种地貌形态,如河谷阶地、洪积扇、斜坡等的位置、规模和结构,研究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的范围、滑动面位置和形态,滑体的物质和结构。4。取样及提供野外试验条件。从勘察工程中采取岩土样和水样,供室内岩土试验和水质分析鉴定用,在勘探工程中作各种原位测试。5.提供检验与监测的条件。利用勘察工程布置岩土体性状、地下水和不良地质现象的监测、地基加固与改良和桩基础的检验与监测。6.进行孔中摄影及孔中电视,基坑施工降水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廊道和导坑等。
四.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职业素养的控制
为了杜绝岩土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保证整体勘察质量的控制,首先需加强对专业人员和描述员的培训和引进,吸纳更多的具有高校文凭的专业型人才,并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强化人文意识,提高岗位责任意识,主动参与控制勘察质量。采取工程技术负责人责任追求指,化整为零,划分岗位职责,提高勘察质量和人员优化分配,明确责任制,加强各工作岗位的配合,确保勘察工程高效落实。
2.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控制
一是地形地貌的勘察质量分析。地貌是岩性、地质构造、新购遭运动的综合反映和近期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在勘察中,需利用地貌学原理,结合野外观察、航片解译等方式有效的解决工程勘察的宏观判断,同一地貌单元,具有相似的地形特征、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动力地质作用过程。需重点划分,如在山前地段和山间盆地边缘广泛分布的宏积物,地貌上多形成为洪积扇,洪积扇上部由碎石土组成,强度高而压缩性小,是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良好地基,但其渗透性强,若建水工建筑物则会产生严重渗透。中部以砂土为主,且夹有粉土和粘性土的透镜体,开挖基坑时需注意细砂土的渗透变形问题,该部与下部过渡地段由于岩性变细,地下水埋深浅,往往有溢出泉和沼泽分布,形成泥岩层,强度低而压缩性大,作为一般房屋地基的条件较差。下部主要分布粘性土和粉土,且有河流相的砂土透镜体,地形平缓,地下水埋深较浅。若土体形成时代较早,是适宜进行建筑工程的。平原地区的冲积地貌,应区分出河床、河漫滩、牛轭湖和阶地等各种地貌形态。不同地貌形态和冲积物分布和工程性质不同,其建筑适宜性也各异。河床相沉积物主要为沙砾土,将其作为房屋地基是良好的,但作为水工建筑物地基是会产生渗漏和渗透变形的问题。河漫滩相一般为粘性土,有时有粉土和粉、细砂夹层,土层厚度较大,也较稳定,一般适宜各种建筑物,但需注意粉土和芬、细砂层的渗透变形问题。牛轭湖相是由含有大量有机质的粘性土和粉、细砂组成的,并常有泥炭层分布,土层的工程性质较差,也较复杂。对阶地的研究,应划分出阶地的级数,各级阶地的高程、相对高差、形态特征以及土层的物质组成、厚度和性状等,并进一步研究其建筑适宜性和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问题。
二是水文地质的勘察质量分析。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应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和地下水露头的分布、类型、水量、水质等入手,并结合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查明测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分布情况和埋藏条件,含水层、透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和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等,在此基勘察基础上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实践的影响。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可以知晓,其是由土木工程、地质、力学和材料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边缘学科,就学科的内涵和属性来说,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门服务于工程建设的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技术学科,是一个广泛的工程范畴,在如何更好的控制岩土工程勘察质量,相关研究可知,应对外业钻探、原为测试、室内试验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障工程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小宁.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的研究[J]. 化工管理, 2018,(3).
[2] 孟凡才.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4).
[3] 姚尊娜. 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要点分析研究[J]. 科学家, 2017, 5(7).
[4] 戴经明. 岩土工程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 智能城市, 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