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school of Distinction Award)由英特尔公司在美国设立,奖励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有出色成绩的美国中小学校。为引进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自2010年第25届创新大赛开始,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合作开展“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评选活动,每年选拔和奖励10所在科学教育中有出色成绩的中小学校,并在全国创新大赛终评期间颁奖。获得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除获得奖金奖励外,还将获得由全国创新大赛组委会提供的科技教育培训、教师交流和科普活动观摩等机会。本期介绍的是2015年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香港顺德联谊总会翁祜中学。
顺德联谊总会翁祜中学创立于2001年,为顺德联谊总会属下“一条龙”学校,学生能在结龙学校接受12年一贯的中小学教育。学校秉承顺德联谊总会着重全人教育的办学精神,以“文、行、忠、信”为施教纲目,以博学多闻、敦品励行、尽忠职守、诚实不欺的四教规范教导学生。学校致力创建及营造优质学习环境,以互动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意思维,发挥潜能。翁祜中学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式活动及比赛,让学生奋发进取、建立自信、确立自我、创造成就、造福社群,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和敢于创新的青年人。
学校校舍位于天水围,本学年获教育局编配32班,学生人数共997人,教职员共92人,当中包括博士5人、硕士36人及学士51人。
科技创新成就学生未来
翁祜中学积极推动科学技术方面的教学发展,并由校长领导的科技创新督导小组,以全校参与模式,透过课程及活动把创造力渗入科技教育,以“知识改变学生命运,科创成就学生未来”为学校发展愿景,并设下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提升学生对科技的兴趣、重视程度和自信心,并积极发掘学生的科技才能。
中期目标: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建立的自信心、成功感及兴趣引返到学科知识的追求上,以追求卓越,从而优化教与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
长期目标: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知识及科技应用能力,帮助推动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不但使香港成为区内的创新科技服务枢纽,更可以配合国家规划,协助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崭新课程启迪科技创新
课程方面,学校加入教育局“校本课程剪裁计划”,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成果,贯彻因材施教。此外,学校投放充足资源,积极发展符合校情及香港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现行使用的校本科技课程包括数学(延伸课程)、信息及通信科学、立体动画及通识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提供给学生多元化课程,翁祜中学于2008年1月正式开办3D电脑动画课程,并纳入初中必修课程,有系统地推动创意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及协作能力。此外,学生需要善用网上资源以完成任务,从中培养其信息技术素养。自引入3D动画技术后,学生在传统科技教育的基础上,电脑、英语与科技能力显著提升,更培养了跨领域的通识能力与人文素养,开启了创意潜能。
科技创新教育突破限制
翁祜中学每学年举办多个年级性科学比赛,比赛难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科学知识水平而渐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喜爱、重视和自信心,以推动学生持续进行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研习。活动主要以自由结合及全年级聚集模式进行,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及学生的投入感,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互动,提升小组的生产力,让学生在学习成就及学习态度上有显著进步效果。因此,年级性科学比赛活动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优化教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
每位初中1年级学生均有至少2次由教师指导代表学校参加全港性科技比赛的机会。随着学生对科技的兴趣、重视和自信心提升,学校持续为学生提供探究研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科技创新督导小组教师先以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实用性(或可行性)审视学生的探究研习作品简介,并作出回馈,让学生为其作品在之后的探究阶段作出改善。此外,被选出的学生优良作品在督导小组的配对下,为每个小组提供1位教师作课余时间抽离式指导。对优秀学生或组别,学校将推荐他们参与校外增润及延伸学习机会,例如“良师启导计划”、香港资优教育学院卓越科学培训等。
翁祜中学在学生能力国际评价计划(PISA)、历届高考成绩及教育局提供的高考满分增值表现,均能证明学校所实施的策略有效促使学生的科技能力持续进步,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建立的自信心、成功感及兴趣可引返到学科知识的追求上,以追求卓越,诱发学生把学习科学技术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从而优化教与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
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丰硕
学校积极回馈社区,每年均会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区内学生参与,借此加强区内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推动区内科普教育。已举办的活动包括“动画制作体验班”、“科技研习工作坊”、“做个小医生”资优增益课程、“小学奥数尖子课程”和“科学研习工作坊”等。翁祜中学学生以学生导师身份向学员作讲解及示范,借此推动学生建立关爱社区、回馈社会的文化。
多年来,顺德联谊总会翁祜中学积极推行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的教育,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包括:
·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中国科协主席奖”、“十佳科技辅导员奖”
·6次代表香港出战“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共夺得国际工程学三等奖1项、国际专项奖2项、2颗小行星命名。还获得包括GENIUS Olympiad金奖、lnfoMatrix全球冠军、ISWEEEP(工程组别)银奖等在内的十数个国际奖项。
学校成功把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所建立的正面价值引返到学科知识的追求上,从而优化教与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效果令人鼓舞。
香港顺德联谊总会翁祐中学是一所科技教育规划到位,学生与教师坚毅学习,科技教育成果突出的学校。学校在施行三期目标的行动中,分成校内及校外分别实施科技创新教育。每一年校内举办全年级性科学比赛,鼓励学生全员参加,更有各种课外兴趣社团,自由选择参加。在校本课程中信息技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数理学科、机器人等选择性的科学课程,近年更是增添了STEM综合科学课程。在校外,由香港城市大学大气实验室作为学校顾问,建立全港中学第一个天文气象监测站。设立无线网上互动学习系统“无墙教室”,同时连同教育统筹局支持合办地域性的无墙教室。学校为区内中小学生举办不同活动,特别是每年暑期开放的3D动画制作体验班,更是被香港媒体称誉,既增强了区内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推动了区内科普教育。
在对学生的座谈中能感受到学生通过科技活动带给他们的变化,有的学生随父母工作来到香港,多年未走出过香港,是科技活动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远足各地结识同伴。有的学生只是喜欢单一学科,是学校的STEM课程让他们知道了更有趣的生命科学及多姿多彩的信息科技。
在与教师座谈中能感受到教师的博学及较高层次的专业素质,这些博士及硕士教师在指导及带领学生做项目中的选择及辨析能力,是这个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屡次夺取奖牌的支撑力量。在谈到要面对层次不一的学生时,教师们都提供了在发掘潜力及改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的教育实例,这些实例也佐证了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中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科学教育的理念。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供稿)
顺德联谊总会翁祜中学创立于2001年,为顺德联谊总会属下“一条龙”学校,学生能在结龙学校接受12年一贯的中小学教育。学校秉承顺德联谊总会着重全人教育的办学精神,以“文、行、忠、信”为施教纲目,以博学多闻、敦品励行、尽忠职守、诚实不欺的四教规范教导学生。学校致力创建及营造优质学习环境,以互动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意思维,发挥潜能。翁祜中学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式活动及比赛,让学生奋发进取、建立自信、确立自我、创造成就、造福社群,成为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和敢于创新的青年人。
学校校舍位于天水围,本学年获教育局编配32班,学生人数共997人,教职员共92人,当中包括博士5人、硕士36人及学士51人。
科技创新成就学生未来
翁祜中学积极推动科学技术方面的教学发展,并由校长领导的科技创新督导小组,以全校参与模式,透过课程及活动把创造力渗入科技教育,以“知识改变学生命运,科创成就学生未来”为学校发展愿景,并设下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提升学生对科技的兴趣、重视程度和自信心,并积极发掘学生的科技才能。
中期目标: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建立的自信心、成功感及兴趣引返到学科知识的追求上,以追求卓越,从而优化教与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
长期目标: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科学知识及科技应用能力,帮助推动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不但使香港成为区内的创新科技服务枢纽,更可以配合国家规划,协助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崭新课程启迪科技创新
课程方面,学校加入教育局“校本课程剪裁计划”,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成果,贯彻因材施教。此外,学校投放充足资源,积极发展符合校情及香港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教育校本课程。现行使用的校本科技课程包括数学(延伸课程)、信息及通信科学、立体动画及通识教育。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并提供给学生多元化课程,翁祜中学于2008年1月正式开办3D电脑动画课程,并纳入初中必修课程,有系统地推动创意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及协作能力。此外,学生需要善用网上资源以完成任务,从中培养其信息技术素养。自引入3D动画技术后,学生在传统科技教育的基础上,电脑、英语与科技能力显著提升,更培养了跨领域的通识能力与人文素养,开启了创意潜能。
科技创新教育突破限制
翁祜中学每学年举办多个年级性科学比赛,比赛难度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及科学知识水平而渐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喜爱、重视和自信心,以推动学生持续进行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研习。活动主要以自由结合及全年级聚集模式进行,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及学生的投入感,有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互动,提升小组的生产力,让学生在学习成就及学习态度上有显著进步效果。因此,年级性科学比赛活动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优化教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
每位初中1年级学生均有至少2次由教师指导代表学校参加全港性科技比赛的机会。随着学生对科技的兴趣、重视和自信心提升,学校持续为学生提供探究研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科技创新督导小组教师先以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及实用性(或可行性)审视学生的探究研习作品简介,并作出回馈,让学生为其作品在之后的探究阶段作出改善。此外,被选出的学生优良作品在督导小组的配对下,为每个小组提供1位教师作课余时间抽离式指导。对优秀学生或组别,学校将推荐他们参与校外增润及延伸学习机会,例如“良师启导计划”、香港资优教育学院卓越科学培训等。
翁祜中学在学生能力国际评价计划(PISA)、历届高考成绩及教育局提供的高考满分增值表现,均能证明学校所实施的策略有效促使学生的科技能力持续进步,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所建立的自信心、成功感及兴趣可引返到学科知识的追求上,以追求卓越,诱发学生把学习科学技术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从而优化教与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
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丰硕
学校积极回馈社区,每年均会举办不同的活动让区内学生参与,借此加强区内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推动区内科普教育。已举办的活动包括“动画制作体验班”、“科技研习工作坊”、“做个小医生”资优增益课程、“小学奥数尖子课程”和“科学研习工作坊”等。翁祜中学学生以学生导师身份向学员作讲解及示范,借此推动学生建立关爱社区、回馈社会的文化。
多年来,顺德联谊总会翁祜中学积极推行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的教育,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包括:
·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中国科协主席奖”、“十佳科技辅导员奖”
·6次代表香港出战“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共夺得国际工程学三等奖1项、国际专项奖2项、2颗小行星命名。还获得包括GENIUS Olympiad金奖、lnfoMatrix全球冠军、ISWEEEP(工程组别)银奖等在内的十数个国际奖项。
学校成功把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所建立的正面价值引返到学科知识的追求上,从而优化教与学性能及照顾学习能力差异,效果令人鼓舞。
香港顺德联谊总会翁祐中学是一所科技教育规划到位,学生与教师坚毅学习,科技教育成果突出的学校。学校在施行三期目标的行动中,分成校内及校外分别实施科技创新教育。每一年校内举办全年级性科学比赛,鼓励学生全员参加,更有各种课外兴趣社团,自由选择参加。在校本课程中信息技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数理学科、机器人等选择性的科学课程,近年更是增添了STEM综合科学课程。在校外,由香港城市大学大气实验室作为学校顾问,建立全港中学第一个天文气象监测站。设立无线网上互动学习系统“无墙教室”,同时连同教育统筹局支持合办地域性的无墙教室。学校为区内中小学生举办不同活动,特别是每年暑期开放的3D动画制作体验班,更是被香港媒体称誉,既增强了区内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推动了区内科普教育。
在对学生的座谈中能感受到学生通过科技活动带给他们的变化,有的学生随父母工作来到香港,多年未走出过香港,是科技活动打开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远足各地结识同伴。有的学生只是喜欢单一学科,是学校的STEM课程让他们知道了更有趣的生命科学及多姿多彩的信息科技。
在与教师座谈中能感受到教师的博学及较高层次的专业素质,这些博士及硕士教师在指导及带领学生做项目中的选择及辨析能力,是这个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屡次夺取奖牌的支撑力量。在谈到要面对层次不一的学生时,教师们都提供了在发掘潜力及改变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与科学技能的教育实例,这些实例也佐证了学校在科技创新教育中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科学教育的理念。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评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