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后的中学教育体系,事实上被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是重点中学,进到那里的学生,是比较有希望上大学、上好大学的。第二是普通中学,这里的学生一般只能上普通大学、大专,还有一部分学生被淘汰。第三就是职业学校,这类学校,属于培养面对社会的技术人才的,但是,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就业状况不佳,学生常自暴自弃,社会恶性案件也频频发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学习过程的竞争本来是教育领域的正常现象,它首先有益于学习者的智力开发,同时也是选拔各类人才以适应不同社会需要的必要手段。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却存在着更为实际也更具压迫性的教育理念。并且,这种理念的灌输过程,是通过不断贬低职业教育这一教育层次实现的。于是,以鄙视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差生”的教育,用“失败者”这种字眼看待它们的学生,几乎成了许多学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校园文化”和众多家长们惯有的观念。一些媒体也通过对高考的渲染、对高考状元的鼓吹,放大这种“竞争意识”的社会效应。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渐成为无关紧要的“陪读”,长年累月被边缘化,鼓励是别人的,价值感是别人的,随后的优良教育、好的就业机缘同样是别人的。他们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教育场所无所事事地枯坐,成为事实上的被抛弃者,成为“精英教育”通过考试自动卸载的包袱。而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自身也由于不断地被边缘化,在社会教育序列中长期处于“求生存”的尴尬境地,固守着实用主义教育轨迹,单纯重视灌输某一方面的技术技能,而对学生“为人”的价值培育却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职业学校里的学生自然缺少自信、自尊和起码的价值标准,发生在他们身上愈演愈烈的恶性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样的氛围下教育理念发生偏差的极端表现。
教育是什么?教育又为什么?教育的功能直接变成“筛选”和“淘汰”的客观事实必然将我们引向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考量。“素质教育”被高喊多年,但“精英教育”观念依然强大,基于实用、求职、专业,甚至功利的目的知识的获取成为教育目标中压倒性力量并在不同层次得到强化。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您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的?”答:“是在幼儿园。”问:“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答:“把自己吃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这一本质理念的实践层面应是激发人的潜能,将未成年人培养成具有正常思维、正常道德、人格和基本技能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传递基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价值,养成人的基本尊严和健全人格。竞争的失败,不意味着尊严的丧失,更不意味着道德水准的低下。接受职业教育,一样可以获得尊重,有自己的满足。
瑞士的职业教育一直备受世界推崇。在瑞士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逐步分流,向技能领域发展的学生超过50%。但这样一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并没有什么屈辱感,没有被投以异样的目光。究其原因,是整个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两样看待,“条条大路通罗马”已经深入人心。而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重新考量和反思,正应该以此为起点。
(摘自《长江日报》,有删节)
学习过程的竞争本来是教育领域的正常现象,它首先有益于学习者的智力开发,同时也是选拔各类人才以适应不同社会需要的必要手段。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却存在着更为实际也更具压迫性的教育理念。并且,这种理念的灌输过程,是通过不断贬低职业教育这一教育层次实现的。于是,以鄙视的眼光看待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认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差生”的教育,用“失败者”这种字眼看待它们的学生,几乎成了许多学校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校园文化”和众多家长们惯有的观念。一些媒体也通过对高考的渲染、对高考状元的鼓吹,放大这种“竞争意识”的社会效应。
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逐渐成为无关紧要的“陪读”,长年累月被边缘化,鼓励是别人的,价值感是别人的,随后的优良教育、好的就业机缘同样是别人的。他们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教育场所无所事事地枯坐,成为事实上的被抛弃者,成为“精英教育”通过考试自动卸载的包袱。而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自身也由于不断地被边缘化,在社会教育序列中长期处于“求生存”的尴尬境地,固守着实用主义教育轨迹,单纯重视灌输某一方面的技术技能,而对学生“为人”的价值培育却长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职业学校里的学生自然缺少自信、自尊和起码的价值标准,发生在他们身上愈演愈烈的恶性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样的氛围下教育理念发生偏差的极端表现。
教育是什么?教育又为什么?教育的功能直接变成“筛选”和“淘汰”的客观事实必然将我们引向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考量。“素质教育”被高喊多年,但“精英教育”观念依然强大,基于实用、求职、专业,甚至功利的目的知识的获取成为教育目标中压倒性力量并在不同层次得到强化。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您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的?”答:“是在幼儿园。”问:“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答:“把自己吃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完善,是人从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一个过程。这一本质理念的实践层面应是激发人的潜能,将未成年人培养成具有正常思维、正常道德、人格和基本技能的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传递基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价值,养成人的基本尊严和健全人格。竞争的失败,不意味着尊严的丧失,更不意味着道德水准的低下。接受职业教育,一样可以获得尊重,有自己的满足。
瑞士的职业教育一直备受世界推崇。在瑞士的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逐步分流,向技能领域发展的学生超过50%。但这样一部分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并没有什么屈辱感,没有被投以异样的目光。究其原因,是整个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没有两样看待,“条条大路通罗马”已经深入人心。而我们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重新考量和反思,正应该以此为起点。
(摘自《长江日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