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缺乏真实性。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呢?文章作者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注重作文内容真实,作文和阅读联结,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等方法。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联结;作文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26-01
小学生正值一个像花一样的年代。开朗、活泼、调皮、贪玩是他们的基本特征。按常理说他们的语言应该是最风趣,想象也应该是最丰富的时候。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他们的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平西凑,一点儿也不真实,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呢?我认为这与学生平时的作文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拥有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学生,他们会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善于积累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别人的文章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如果能用于自己的文章,用得恰当,这也没有什么不妥的。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呢?首先要注重作文内容真实。怎样才能做到真实呢?
一、选材要真实
作文要有具体充实的内容,必须取材于生活。第二,描写要真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先思考、后说话。说话要真实,叙述要清楚。培养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这样作文就不怕没话说了。第三,抒情要真实。描写景物时要仔细观察,尽量把景物描写具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其次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如果学生抱着应付交差的态度去完成作文,这样的文章写了也没有多大的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学习的需要,是走向社会生活的需要,自己是作文的主人。作文的素材要自己去积累,搜集,多看多听。多看就是认真阅读别人的文章。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看清楚别人的文章事物的特点性质,人们的思维感情,多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并从听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古今中外许多事情。多问多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多记多写。可以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就能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作文和阅读联结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使学生的作文感知敏锐化,必须要求学生多读文章。要写好作文,就要读好文章。把自己想起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先总述再分述。也可以采取先总述,再分述,然后再总述。如果是想象作文只要学生的想象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续写、扩写、仿写这些都是和阅读有关的。例如: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作文写作之前同学们都学过写小动物的文章如《鹅》、《猫》、《母鸡》学生在作文时,一部分学生采用了先写小动物的外形,再写它们的生活习性。写它们的可爱之处以及讨人喜欢的样子。也有的同学采取了仿写,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虽高于生活,但是来源于生活。同样生活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有一些学生说作文没有什么可写的,实际上仅仅是观察自己和观察自己周围就有许多可写之处,可用的素材。例如说,开班会进行自我介绍时,我们就可以介绍自己的特长、性格、外貌、思想、爱好等。我们还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介绍自己。为了使作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要尽量使学生处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境当中去。
还要养成随时抄写,摘录别人的好的文章段落。好的作品往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有时候一篇好的作品成功之处就是用词准确,句、段衔接应用的好。而在我们小学生实际的作文当中也经常需要语言的精确。我们在阅读时就准备一个手抄本随时注意积累摘抄。
三、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作文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去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地作文。作文的思维活动总是从一个主题开始的。一篇文章要突出什么样的主题,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中心。强调学生主题突出。
四、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为作文准备好材料
农村学生常常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农村学生知识面较窄,平时又不注意观察。为此,要求学生多写日记,天天写,天天练,不在乎长短,只要能让作文材料不断有新意就行。除了观察外界事物,还要从其他文字材料中去获取作文材料,将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结合起来,甚至将有的课内作文转化为课外作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就产生了。同时开始学生自由写作,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五、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要给学生多鼓励。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要予以指正,耐心引导。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作为欠佳的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给予鼓励,可以给他们戴小红花,在作文本上画五角星等。批改作文写批语时要反应出这篇文章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写清楚。语言要诚恳,委婉、准确。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同一个平台下平等交流,平等对话。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取得成功。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慢慢提高。只要功夫深,一定会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但也要提倡乐学,快乐写作。让每一个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联结;作文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3-0126-01
小学生正值一个像花一样的年代。开朗、活泼、调皮、贪玩是他们的基本特征。按常理说他们的语言应该是最风趣,想象也应该是最丰富的时候。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他们的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平西凑,一点儿也不真实,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呢?我认为这与学生平时的作文习惯的养成有很大的关系。拥有良好的作文习惯的学生,他们会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善于积累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别人的文章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如果能用于自己的文章,用得恰当,这也没有什么不妥的。那么怎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呢?首先要注重作文内容真实。怎样才能做到真实呢?
一、选材要真实
作文要有具体充实的内容,必须取材于生活。第二,描写要真实。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先思考、后说话。说话要真实,叙述要清楚。培养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这样作文就不怕没话说了。第三,抒情要真实。描写景物时要仔细观察,尽量把景物描写具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其次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如果学生抱着应付交差的态度去完成作文,这样的文章写了也没有多大的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是学习的需要,是走向社会生活的需要,自己是作文的主人。作文的素材要自己去积累,搜集,多看多听。多看就是认真阅读别人的文章。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看清楚别人的文章事物的特点性质,人们的思维感情,多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并从听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古今中外许多事情。多问多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多记多写。可以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就能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作文和阅读联结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了使学生的作文感知敏锐化,必须要求学生多读文章。要写好作文,就要读好文章。把自己想起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先总述再分述。也可以采取先总述,再分述,然后再总述。如果是想象作文只要学生的想象合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续写、扩写、仿写这些都是和阅读有关的。例如:要求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作文写作之前同学们都学过写小动物的文章如《鹅》、《猫》、《母鸡》学生在作文时,一部分学生采用了先写小动物的外形,再写它们的生活习性。写它们的可爱之处以及讨人喜欢的样子。也有的同学采取了仿写,作文和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虽高于生活,但是来源于生活。同样生活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有一些学生说作文没有什么可写的,实际上仅仅是观察自己和观察自己周围就有许多可写之处,可用的素材。例如说,开班会进行自我介绍时,我们就可以介绍自己的特长、性格、外貌、思想、爱好等。我们还可以从自己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介绍自己。为了使作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要尽量使学生处于一种非写不可的情境当中去。
还要养成随时抄写,摘录别人的好的文章段落。好的作品往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有时候一篇好的作品成功之处就是用词准确,句、段衔接应用的好。而在我们小学生实际的作文当中也经常需要语言的精确。我们在阅读时就准备一个手抄本随时注意积累摘抄。
三、创设情境,开启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依赖性较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作文内容有关的情境中,并激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去思考,主动表达,主动地作文。作文的思维活动总是从一个主题开始的。一篇文章要突出什么样的主题,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中心。强调学生主题突出。
四、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为作文准备好材料
农村学生常常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农村学生知识面较窄,平时又不注意观察。为此,要求学生多写日记,天天写,天天练,不在乎长短,只要能让作文材料不断有新意就行。除了观察外界事物,还要从其他文字材料中去获取作文材料,将课内作文和课外作文结合起来,甚至将有的课内作文转化为课外作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就产生了。同时开始学生自由写作,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五、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要给学生多鼓励。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要予以指正,耐心引导。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不善于口头表达的作为欠佳的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给予鼓励,可以给他们戴小红花,在作文本上画五角星等。批改作文写批语时要反应出这篇文章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还有什么没写清楚。语言要诚恳,委婉、准确。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同一个平台下平等交流,平等对话。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取得成功。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慢慢提高。只要功夫深,一定会把“铁杵”磨成“绣花针”。但也要提倡乐学,快乐写作。让每一个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