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
这是一个很常规,但一言难尽的话题。简单的评估没有价值,那些下行过程中盘根错节的背景、成因,才是这个话题最该探讨的内容。好吧,那就有话直说,讲讲下行与否背后的故事吧。
绕着行路
章女士 35岁 教师
【诉说】我父母都是搞体育的,我遗传了他们的运动基因,从小就爱蹦蹦跳跳,14岁时,身高就达到了1.76米。父母的同事们都说是打篮球的好苗子,于是,我进了省体校,主修篮球专业。
体校毕业后,我成了省二队的职业球员。很快,又从省二队打到省一队,并成了主力前锋,接下来的目标是进国家青年队。可身为前锋,我进国家青年队的优势并不明显,即便勉强进了,也只能打后卫。那怎么行?我自认自己就打前锋的料,若当不了前锋,那宁可不打篮球了。
我婉拒省队的挽留,也没听父母到中学当体育老师的规划,而是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考入一家著名的模特培训学校,从走猫步做起,开始了从职业运动员到职业模特的转型。
从球场摸爬滚打出来的我,模特训练就是小菜一碟。我表现出色,很快就脱颖而出。学校把我介绍给某经纪公司,我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接活儿,也就是进行实操训练,还能赚些生活费。
实操让我真正走向了社会,这是跟体校、模特学校大不同的人生课堂。穿着华服,迎着热辣的目光,昂首挺胸地站俩小时,几百元就到手了。我心里暗爽,觉得钱来的容易,殊不知,经纪公司私下里,已经扣下我应得的好几百元。开始我还不大在乎,但时间长了,剥夺感、不公平感与日俱增。
盘活人际资源,编织人脉网,是我的弱项。我打怵做,索性想方设法拒绝。一次,去广告公司面试,男经理说好带我去办公室,七拐八拐的,却把我带进一处别墅。看上去像工作室,但里面空无一人,我马上警觉起来。他问我为什么选择做模特,我没好气地答“身材好”。他把双手搭在我肩上,又问:“之前是做什么的?”我灵机一动,说:“做记者,跑法律线。”
他把手缩了回去,坐到沙发里讪讪地说:“好好的记者不做了,当起模特,不觉可惜吗?”我哈哈大笑,说:“做模特是做记者的延伸,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人情世故、了解社会。再说,我大学学的是法律,尤其是民法,可以帮我少受欺负,做自己的法律顾问。”
经理尴尬地咳嗽起来,然后跟我说,他身体发冷,嗓子干痒,可能是感冒了,所以面试改日。我一溜烟地跑出来,站在别墅区外,差点儿笑岔气。以我的身手和人高马大的气势,这经理伤不到我一丝毛发。只是他的拙劣表现,让我看到这个圈子里,光鲜背后的那些不堪。
那段时间我过的并不开心。钱倒是赚不少,但对潜规则的格格不入,也失去很多往上走的机会。6年下来,台上,我在聚光灯下穿着比基尼风情万种。台下,我只是一个穿着T恤衫和拖鞋,背一个简陋大包的高个子女孩,经常坐在马路牙子上抽烟等朋友。
显然,我的职业路下行了,直观表现就是倦怠感。一天,一位真正的女记者带我参加某摇滚音乐节。我俩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她是娱记,有许多艺术圈朋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子乐,觉得很有劲、很迷幻,够刺激,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偶尔发表个意见,作番点评,竟得到她和一些资深乐评人的肯定和鼓励。于是,我拿起笔,开始写起关于摇滚乐的乐评。
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我手写我心,好玩,没那么多的心理负担。那种肆无忌惮的洒脱姿态,引来“玩深刻”“假愤青”之类的骂声。有一次,我评点一位知名歌手,因用词太激烈,把经纪人都给逼急眼了,冲我喊:“你是不是缺钱啊,直说,我给你,别天天拿着笔像红樱枪似的,见谁戳谁!”但我还是感谢那些才华横溢的乐队主唱们,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音乐,从中获得了力量。现在,模特和乐评已经都不是我的职业了,我已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职业下行时我没有一条道跑到黑,而是审时度势,及时拐弯,懂得的这一道理,收获的这份智慧,让我受益终身。
10年长板 10年短板
肖先生 53岁 媒体人
【诉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播电台当记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台流行同期聲,我操着浓重的方言模仿播音老师的普通话,听上去又笨又土。但主任很欣赏,说用这种声音讲新闻,显得亲切可靠,让我坚持。7年就这样过下来,我在电台的记者生涯迎来转折点。1995年秋,我调入省报,成了新闻部的文字记者。
对新闻采写的感觉,就像在模仿普通话,这时的我,已有8年的从业经历。一般的新闻敏感,抓住材料、稿件的切入点等都不成问题,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广播稿”和“省报新闻稿”这两种新闻文体的巨大差异。我的发稿率还是可以的,但在版面上看,都很另类,一位编辑一个劲说我写得活泛,不像一板一眼的省报稿件,也不知是褒还是贬。
一年左右的时间吧,我突然觉得8年广播新闻的采写经验,已经成了写省报稿子的障碍,原来的职业长板变成现在的短板,这种困惑感是从校门直接进入报社的同事所不能体会到的。好在我头脑还算清醒,在职业尚未出现下行趋势时,及时找漏洞,并想方设法改进。
那就从寻找省报稿件的语感和文本入手吧。翻阅每年一册的“好新闻汇编”,对自己的帮助不大,于是,我采用了最笨拙的方法:遇到同样题材、体裁的稿件,就仿照同事前几天的稿件摹写。那时还没电脑呢,都是手写,有时为了模仿得像,一篇几百字的消息,要撕坏七八张稿纸。许多情况是,模仿的文本形式像了,但稿子却越改越干瘪。尽管几篇稿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转载了,但困惑并没有减轻,那种要掉队的感觉依旧强烈。
我给自己下了“死令”,无论如何,稿件也要由“拟声摹形”变为“神形兼备”。《去产能,配角显现强大竞争力》一稿,是我成功转型的关键稿件。当时,在一位副总编辑的直接指导下,我以工业产品结构性过剩为背景,报道了某市以生产国家主导产业中关键零配件,作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方向,首次发现、提炼出了“配角经济”一词,视角还算独到,具备了一定的新闻性和视觉冲击力。 在写作上,我用900多字的篇幅,撷取最具典型化的事实,用内在逻辑层层递进,把“配角经济”形象、准确、凝练地传达出来。在省报头版头条发表后,许多央媒和各省主流媒体都作了转载,社会反响不错。
大概从这篇报道开始,我感觉到,“广播稿”和“省报新闻稿”的选择,实际是看问题的视角视野,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的选择,自信心终于建立起来,下行感逆袭,产生了天天向上的昂扬和愉快。
一点通,事事通,我灵机一动,何不试试,由文体困惑进行一次文体创新?说来话长了,想当年,我也是文青一枚。在校期间,担任过校园内刊的文学编辑,在晚报发表过豆腐块文章,杂志上也常见自己的名字,虽然只是一个个巴掌大的小文。现在,省报文体我已经能熟练掌握了,那就用文学手法在新闻文体上作些探索和尝试吧。
2003年6月,我要采写一篇财经类的报道,里面涉及大量经济法规,容易使稿件冗长枯燥。于是,我在行文的结构、语言和形式上动起脑筋,运用古代诗歌“比兴”手段,在每一个分主题前,都加上一则故事、寓言和言论,语言的运用也亦庄亦谐,尽量降低阅读障碍,读起来有妙趣横生感,还对所陈述的主题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后来,我又摸索自创了网络体、绘画体、诗歌体文本。网络体好理解,绘画体形式上借鉴“新小说派”重视视觉效果,直接展示外部生活流的表现手法。诗歌体嘛,就是运用诗歌的结构,来完成一个重大事件的综述。这时,以前广播稿的一些特色被我重启,比如注意句式的长短搭配、平仄相间,再比如注意聲、韵、调,力求口语化和可读性。文本呈现出来,总编辑说每篇都气韵丰沛、鲜活大气。
谁都会遭遇职业下行,一帆风顺只存在于美好的愿望里。我的感受是,下行进行时,能力问题不可怕,态度不端才是大问题。我是个挺笨的人,但凡事都有勤奋的态度。所以,我用勤去补拙,用勤去抓下行风险的防控。走到今天,结果还不错。
为行者点上一盏灯
高女士 44岁 心理咨询师
【诉说】我是某临终关怀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在全国,我和同事们是较早做这行的。那是20年前了,人们对心理咨询还很陌生,对“临终关怀”更是缺乏了解,所以非常抵触。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肿瘤医院,找到一间病房,进去就说:“我们是临终关怀的志愿者。”家属吓死了,拼命摇头摆手,“干什么的?出去!”
晚上反省,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什么临终,你一脚进去,直勾勾地说这话,好像去宣判死亡,患者和家属能接受吗?于是,我们改变了思路,第二天跟同伴一起在病房里泡着,了解病区的整个治疗流程,甚至跟着医生坐门诊。慢慢地,患者和家属的戒心消除了。
第一个向我求助的,是一名患者的女儿,父亲早逝,母女相依为命。女孩子向母亲隐瞒了病情,独自抵御着无边的沉重,一踏进病房,又马上装出笑嘻嘻的样子。她感觉要崩溃了,但不敢跟母亲透露半分。
我告诉她,应该立即和母亲交流,告知实情,否则,万一哪天母亲走了,要交代的都没交代,会留下更大遗憾。女孩听了劝告,跟母亲讲明实情。母女抱头痛哭,表达着彼此的爱和不舍。后来,我看到那位母亲很安静,每天和女儿有说有笑的,我感到特别欣慰。
第二位是医生引荐的。这是一位40多岁的肝癌患者,家人不怎么出现,住院费都是以划账的形式打到医院账户。患者很孤单,需要关怀。我找到患者妻子,那是一位看上去精疲力尽的女人,哭着对我说,男人生病好几年了,现在复发转移,已是生命末期。自己所在公司的老板很迷信,员工生病都很忌讳。
她做财务工作,很受重用,收入也不少。所以,她不敢让同事和老板知道这事。如果她每天医院、公司两头跑,饭碗可能就保不住了。她不只是上班辛苦,下了班,还要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还要给念高三的女儿做饭。
我问这些情况亲友们都知道吗?女人说没人问,也不想解释,家里人都骂她没良心。我跟她商量,怎么跟女儿讲父亲的病情。她按着我的建议,带着女儿来到病房,我退出来,转身关门的瞬间,我看到一家三口相拥痛哭,女儿不断给父亲擦眼泪……
一个月后,男人平静地走了。他给我留下一行字:“祝福你,好姑娘。”我参加了他的葬礼,送上一大束花,还用他生前最喜欢的那张晚报做了包装纸。有了第一位、第二位,就有接下来无数患者和家属。现在,我已做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过倦怠感和下行感。相反,在服务中,看到他人对自己认可,看到在死亡之路上,我可以为行者点上一盏灯,让无可改变的黑暗有一束光、一份暖,这样的职业,这样的工作,每天都是崭新的,都是极其有意义的。
这是一个很常规,但一言难尽的话题。简单的评估没有价值,那些下行过程中盘根错节的背景、成因,才是这个话题最该探讨的内容。好吧,那就有话直说,讲讲下行与否背后的故事吧。
绕着行路
章女士 35岁 教师
【诉说】我父母都是搞体育的,我遗传了他们的运动基因,从小就爱蹦蹦跳跳,14岁时,身高就达到了1.76米。父母的同事们都说是打篮球的好苗子,于是,我进了省体校,主修篮球专业。
体校毕业后,我成了省二队的职业球员。很快,又从省二队打到省一队,并成了主力前锋,接下来的目标是进国家青年队。可身为前锋,我进国家青年队的优势并不明显,即便勉强进了,也只能打后卫。那怎么行?我自认自己就打前锋的料,若当不了前锋,那宁可不打篮球了。
我婉拒省队的挽留,也没听父母到中学当体育老师的规划,而是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考入一家著名的模特培训学校,从走猫步做起,开始了从职业运动员到职业模特的转型。
从球场摸爬滚打出来的我,模特训练就是小菜一碟。我表现出色,很快就脱颖而出。学校把我介绍给某经纪公司,我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接活儿,也就是进行实操训练,还能赚些生活费。
实操让我真正走向了社会,这是跟体校、模特学校大不同的人生课堂。穿着华服,迎着热辣的目光,昂首挺胸地站俩小时,几百元就到手了。我心里暗爽,觉得钱来的容易,殊不知,经纪公司私下里,已经扣下我应得的好几百元。开始我还不大在乎,但时间长了,剥夺感、不公平感与日俱增。
盘活人际资源,编织人脉网,是我的弱项。我打怵做,索性想方设法拒绝。一次,去广告公司面试,男经理说好带我去办公室,七拐八拐的,却把我带进一处别墅。看上去像工作室,但里面空无一人,我马上警觉起来。他问我为什么选择做模特,我没好气地答“身材好”。他把双手搭在我肩上,又问:“之前是做什么的?”我灵机一动,说:“做记者,跑法律线。”
他把手缩了回去,坐到沙发里讪讪地说:“好好的记者不做了,当起模特,不觉可惜吗?”我哈哈大笑,说:“做模特是做记者的延伸,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人情世故、了解社会。再说,我大学学的是法律,尤其是民法,可以帮我少受欺负,做自己的法律顾问。”
经理尴尬地咳嗽起来,然后跟我说,他身体发冷,嗓子干痒,可能是感冒了,所以面试改日。我一溜烟地跑出来,站在别墅区外,差点儿笑岔气。以我的身手和人高马大的气势,这经理伤不到我一丝毛发。只是他的拙劣表现,让我看到这个圈子里,光鲜背后的那些不堪。
那段时间我过的并不开心。钱倒是赚不少,但对潜规则的格格不入,也失去很多往上走的机会。6年下来,台上,我在聚光灯下穿着比基尼风情万种。台下,我只是一个穿着T恤衫和拖鞋,背一个简陋大包的高个子女孩,经常坐在马路牙子上抽烟等朋友。
显然,我的职业路下行了,直观表现就是倦怠感。一天,一位真正的女记者带我参加某摇滚音乐节。我俩是在工作中认识的,她是娱记,有许多艺术圈朋友。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子乐,觉得很有劲、很迷幻,够刺激,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偶尔发表个意见,作番点评,竟得到她和一些资深乐评人的肯定和鼓励。于是,我拿起笔,开始写起关于摇滚乐的乐评。
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我手写我心,好玩,没那么多的心理负担。那种肆无忌惮的洒脱姿态,引来“玩深刻”“假愤青”之类的骂声。有一次,我评点一位知名歌手,因用词太激烈,把经纪人都给逼急眼了,冲我喊:“你是不是缺钱啊,直说,我给你,别天天拿着笔像红樱枪似的,见谁戳谁!”但我还是感谢那些才华横溢的乐队主唱们,从他们身上,我懂得了音乐,从中获得了力量。现在,模特和乐评已经都不是我的职业了,我已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职业下行时我没有一条道跑到黑,而是审时度势,及时拐弯,懂得的这一道理,收获的这份智慧,让我受益终身。
10年长板 10年短板
肖先生 53岁 媒体人
【诉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播电台当记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台流行同期聲,我操着浓重的方言模仿播音老师的普通话,听上去又笨又土。但主任很欣赏,说用这种声音讲新闻,显得亲切可靠,让我坚持。7年就这样过下来,我在电台的记者生涯迎来转折点。1995年秋,我调入省报,成了新闻部的文字记者。
对新闻采写的感觉,就像在模仿普通话,这时的我,已有8年的从业经历。一般的新闻敏感,抓住材料、稿件的切入点等都不成问题,但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广播稿”和“省报新闻稿”这两种新闻文体的巨大差异。我的发稿率还是可以的,但在版面上看,都很另类,一位编辑一个劲说我写得活泛,不像一板一眼的省报稿件,也不知是褒还是贬。
一年左右的时间吧,我突然觉得8年广播新闻的采写经验,已经成了写省报稿子的障碍,原来的职业长板变成现在的短板,这种困惑感是从校门直接进入报社的同事所不能体会到的。好在我头脑还算清醒,在职业尚未出现下行趋势时,及时找漏洞,并想方设法改进。
那就从寻找省报稿件的语感和文本入手吧。翻阅每年一册的“好新闻汇编”,对自己的帮助不大,于是,我采用了最笨拙的方法:遇到同样题材、体裁的稿件,就仿照同事前几天的稿件摹写。那时还没电脑呢,都是手写,有时为了模仿得像,一篇几百字的消息,要撕坏七八张稿纸。许多情况是,模仿的文本形式像了,但稿子却越改越干瘪。尽管几篇稿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转载了,但困惑并没有减轻,那种要掉队的感觉依旧强烈。
我给自己下了“死令”,无论如何,稿件也要由“拟声摹形”变为“神形兼备”。《去产能,配角显现强大竞争力》一稿,是我成功转型的关键稿件。当时,在一位副总编辑的直接指导下,我以工业产品结构性过剩为背景,报道了某市以生产国家主导产业中关键零配件,作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方向,首次发现、提炼出了“配角经济”一词,视角还算独到,具备了一定的新闻性和视觉冲击力。 在写作上,我用900多字的篇幅,撷取最具典型化的事实,用内在逻辑层层递进,把“配角经济”形象、准确、凝练地传达出来。在省报头版头条发表后,许多央媒和各省主流媒体都作了转载,社会反响不错。
大概从这篇报道开始,我感觉到,“广播稿”和“省报新闻稿”的选择,实际是看问题的视角视野,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的选择,自信心终于建立起来,下行感逆袭,产生了天天向上的昂扬和愉快。
一点通,事事通,我灵机一动,何不试试,由文体困惑进行一次文体创新?说来话长了,想当年,我也是文青一枚。在校期间,担任过校园内刊的文学编辑,在晚报发表过豆腐块文章,杂志上也常见自己的名字,虽然只是一个个巴掌大的小文。现在,省报文体我已经能熟练掌握了,那就用文学手法在新闻文体上作些探索和尝试吧。
2003年6月,我要采写一篇财经类的报道,里面涉及大量经济法规,容易使稿件冗长枯燥。于是,我在行文的结构、语言和形式上动起脑筋,运用古代诗歌“比兴”手段,在每一个分主题前,都加上一则故事、寓言和言论,语言的运用也亦庄亦谐,尽量降低阅读障碍,读起来有妙趣横生感,还对所陈述的主题起到了深化的作用。
后来,我又摸索自创了网络体、绘画体、诗歌体文本。网络体好理解,绘画体形式上借鉴“新小说派”重视视觉效果,直接展示外部生活流的表现手法。诗歌体嘛,就是运用诗歌的结构,来完成一个重大事件的综述。这时,以前广播稿的一些特色被我重启,比如注意句式的长短搭配、平仄相间,再比如注意聲、韵、调,力求口语化和可读性。文本呈现出来,总编辑说每篇都气韵丰沛、鲜活大气。
谁都会遭遇职业下行,一帆风顺只存在于美好的愿望里。我的感受是,下行进行时,能力问题不可怕,态度不端才是大问题。我是个挺笨的人,但凡事都有勤奋的态度。所以,我用勤去补拙,用勤去抓下行风险的防控。走到今天,结果还不错。
为行者点上一盏灯
高女士 44岁 心理咨询师
【诉说】我是某临终关怀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在全国,我和同事们是较早做这行的。那是20年前了,人们对心理咨询还很陌生,对“临终关怀”更是缺乏了解,所以非常抵触。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肿瘤医院,找到一间病房,进去就说:“我们是临终关怀的志愿者。”家属吓死了,拼命摇头摆手,“干什么的?出去!”
晚上反省,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什么临终,你一脚进去,直勾勾地说这话,好像去宣判死亡,患者和家属能接受吗?于是,我们改变了思路,第二天跟同伴一起在病房里泡着,了解病区的整个治疗流程,甚至跟着医生坐门诊。慢慢地,患者和家属的戒心消除了。
第一个向我求助的,是一名患者的女儿,父亲早逝,母女相依为命。女孩子向母亲隐瞒了病情,独自抵御着无边的沉重,一踏进病房,又马上装出笑嘻嘻的样子。她感觉要崩溃了,但不敢跟母亲透露半分。
我告诉她,应该立即和母亲交流,告知实情,否则,万一哪天母亲走了,要交代的都没交代,会留下更大遗憾。女孩听了劝告,跟母亲讲明实情。母女抱头痛哭,表达着彼此的爱和不舍。后来,我看到那位母亲很安静,每天和女儿有说有笑的,我感到特别欣慰。
第二位是医生引荐的。这是一位40多岁的肝癌患者,家人不怎么出现,住院费都是以划账的形式打到医院账户。患者很孤单,需要关怀。我找到患者妻子,那是一位看上去精疲力尽的女人,哭着对我说,男人生病好几年了,现在复发转移,已是生命末期。自己所在公司的老板很迷信,员工生病都很忌讳。
她做财务工作,很受重用,收入也不少。所以,她不敢让同事和老板知道这事。如果她每天医院、公司两头跑,饭碗可能就保不住了。她不只是上班辛苦,下了班,还要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还要给念高三的女儿做饭。
我问这些情况亲友们都知道吗?女人说没人问,也不想解释,家里人都骂她没良心。我跟她商量,怎么跟女儿讲父亲的病情。她按着我的建议,带着女儿来到病房,我退出来,转身关门的瞬间,我看到一家三口相拥痛哭,女儿不断给父亲擦眼泪……
一个月后,男人平静地走了。他给我留下一行字:“祝福你,好姑娘。”我参加了他的葬礼,送上一大束花,还用他生前最喜欢的那张晚报做了包装纸。有了第一位、第二位,就有接下来无数患者和家属。现在,我已做了20多年,从来没有过倦怠感和下行感。相反,在服务中,看到他人对自己认可,看到在死亡之路上,我可以为行者点上一盏灯,让无可改变的黑暗有一束光、一份暖,这样的职业,这样的工作,每天都是崭新的,都是极其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