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饸饹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自幼生于农村,也曾去省城念过几天书。参加工作后,事情没做过多少,倒是由于接触过的人多了,一不留神竟也跟着吃了些“好东西”,可心情并没有因此而伟大起来,心中割舍不下的,仍是家乡那种独特的风味小吃———玉米面水饸饹。
  “打糊糊,煮山药,改善生活是水饸饹”。论起地方风味,水饸饹在广灵县是很有讲究的。它不知源于何朝何代,我只听父辈讲过它从六〇年饿肚时期以后特别是“学大寨”时就更加发扬光大起来。在那时候,它曾给了多少辘辘饥肠以无限安慰,也曾支撑起多少饿倾的脊梁。
  父辈的辛酸已是昨天的故事,可我看水饸饹就是另一种境界了。先别说吃,我只记得小时候光是看着大人们做水饸饹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一般吃水饸饹的好时节大约在夏季,春秋两季时也有一些人心血来潮时忍不住潇洒吃一回。
  做水饸饹时,须用刚磨下来的新鲜玉米面,生着了火,先在大锅里添了水,开始打玉米面糊糊,打成糊糊后,一个人用一柄长把大勺子在里面一边用力飞速地搅,一边往里撒干面,一会就搅成软精软精的东西,在广灵就叫“搅拿糕”。这时盖上锅焖一会儿,停火也有讲究,停早了有些发生,停迟了锅底要糊。那时候,在我们小孩子眼中,那个在锅边用力搅拿糕的人也不亚于一个大“英雄”。英雄无非是与天斗、与地斗、还与人斗,而搅拿糕则是与锅斗、与火斗、也与面斗。形式各异,实质相同。
  提一桶现拔凉水,留多半桶,在水里浸一下压水饸饹专用的饸饹床。早些时候的水饸饹床是用木制的框,下边钉上打了眼的铁皮做成。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水饸饹床也旧貌换新颜。高级的用不锈钢做成,且拆卸自如,实在是精致极了。饸饹床浸过水后架在水桶上,把搅拿糕盛在里面,再用劲往下压,一床床光溜溜、精韧韧、长生生的水饸饹就“诞生”了,从凉水里捞出加汤就可以吃了,水饸饹由此而得名。
  锅底的锅巴可不能早铲,利用余火稍焖一会,再铲出来就是一张黄灿灿、脆生生的锅巴,那味道好极了,这美味是属于孩子们的“专利”。
  浇水饸饹用的汤也很关键。广灵人管汤叫“盐水”,不过可不是由盐和水调成。喜爱热盐水的可用西红柿炝成汤,上面搭些韭菜码,夏季最好用黄瓜擦成丝,与焯韭菜调起来,放些味精,再用一柄大铜勺伸进灶火里烧,烧一下拿出来倒点胡麻油,在熟油里可放几粒可爱的小花椒,然后往调菜上一泼,一股诱人的清香就扑鼻而来了。爱吃辣椒的人再熟些油乎乎的辣椒油。这时,别说吃,光是看着大伙忙碌的气氛,闻着这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意志薄弱的人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小时候,每当水饸饹做成,家长还让我们小孩子用碗去给左邻右舍送去一大碗,让大家也共同分享其中的快乐,这比起居住在城市里高楼林立的楼群中人“对面相逢不相识”来,一碗黄澄澄的水饸饹又盛载着多少浓浓的乡情啊。
  长大后,我考中了学校,要去外地念书,乡下人没出过远门,认为省城就很远了,那时家境不算好,上学期间,是不能回家看看的,因为囊中羞涩,需到放寒假才能回来和家人团聚。
  我家弟兄多,姨姨是自小比较疼我们的,临走时,姨姨问我想吃什么就给我做,我就说我想吃水饸饹,姨姨说就不能吃点别的?我说还能吃什么呢,哥哥参军也不过是早晨吃了一顿黄糕嘛,后又怕家里人心里过意不去,就说再买些豆腐干吧。
  谁知道广灵的豆腐干也不是“等闲”之物。后来,从《广灵县志》上得知: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周总理陪同来大同,招待宴上就有广灵的五香豆腐干,我陡然觉得一不留神竟又奢侈了一回。
  再后来毕业回到县城,进入政府大院工作,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圆了父辈多年的一个小小梦想。不过我在味觉上还是没有多少长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人家都在吃这吃那,不吃这不吃那了,我还是“老土”。哪怕是下乡吃派饭,也喜欢吃一顿老乡家的水饸饹。
  改革开放了,广灵人也“春心萌动”了。那简直就是“改革春风吹满地,广灵小县闹春意”。不知是谁第一个开了窍———想必也是一个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人,在县城卖开了水饸饹。这一下不打紧,星星之火,即可燎原。许多有识之士硬是在县城东西南北中都摆开了水饸饹摊———只是做工更精细了些,用的是去掉玉米的外层皮磨成的面。
  一时,夏季时节,在广灵街头吃水饸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文明的广灵人又开始返朴归真。
  从水饸饹身上,大家在追寻什么?是在体味新时代的美好,还是在回顾过去岁月的艰辛?我不知道,只晓得水饸饹依然是那样美妙可人。
  贫困时,一碗水饸饹既可当饭,又能提神;富裕时,一碗水饸饹可以领略不同风味,又能品味广灵独特的人文风情;烦恼时,它可以使你烦忧皆忘,宠辱不惊;高兴时,它可以使你少些浮躁,修身养性;是降温剂,是舒心灵;不是山珍,胜似山珍。水饸饹,你让我一往情深。
  选自“花栖居”
其他文献
在蜈蚣岭,打扮成行者的武松,看见一座坟庵中有个道士搂着个妇女在调笑赏月。他的道德感油然而生,清洁世道的使命感使得他“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何况他自从嫂子潘金莲之后,根本见不得男女亲热。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去腰里掣出张青送给他的刀来,“且把这个鸟先生试刀!”不料应门者是个道童,武行者睁圆怪眼,大喝一声:“先把这鸟道童祭刀!”说犹未了,手起处,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落在一边,倒在地上。庵里那个
闲来无事时,三五老乡,常常相邀。寻一清净小地,炒上几个家乡小菜,便能从晚上七点,聊到深夜时分。每每回想起当年在家乡的生活、学习片段,老乡们都情不自禁,泪水不知不觉在浓浓的乡情中散落开来……他乡遇故知。方言,成为维系我们这些生活在异地的外乡人的"感情纽带"。说方言,道乡里,遥远的家乡一下子就在眼前。多年未见的亲朋好友也一下子就在眼前。方言,牵着我们的手,慢慢地寻回家乡,寻回当年。按理说,我自从大学毕
别以为富家女儿必定有家教,有些没家教的,在传媒封之为名门闺秀。并非看人不起,世家出身的到底秉承家风,礼仪周到,父亲那代才暴发的,一家一家吧,有些有家教,有些没有。有暴发户女儿,央我找赞助人为她的慈善机构捐款,替她找着了,人家一捐几十万,事后她居然连道谢信都没写给人,害得我这中间人不停地代她向人道谢。友问:她有没有写信多谢你?我说一个谢字都没见过,连捐款人都不谢,还懂得谢我?这个人以后别叫我帮她,一
我们小区里经常会有一个拾荒的老太太,满头白发,背几乎驮到了九十度,她经常拎着一个破麻袋,到垃圾桶里去翻捡别人扔掉的瓶子、废纸,换取微薄的收入。有一次我听说这个老太太是有儿子的,我心中对他的儿子便充满了鄙夷———哪怕自己吃再多苦,也不该让年迈的母亲再来受这份罪啊!離我家最近的地铁口,有一个双臂残疾的年轻人,用双脚写字卖钱,维持生计。有一次,我从饭店回来,打包了一些饭菜。我看他可怜,就把饭菜给了他,谁
动极思静,静极思动,人性如此。北京的作家朋友狗子,早先从单位辞职下来写小说,几年过去了,忽然间对枯坐书斋写作感到无法忍受了,想找份工作重新上班。到处联系了一下,一个他以前的校友帮上了忙,那位校友在南京的某大學广播传媒学院当院长,他聘请狗子到学院当代课老师,教大三的剧本写作。寒假过后开讲,一个星期两堂课,一堂课六十元,待遇不低。狗子辞职前一直在杂志社当编辑,从没有教过书,也从没有写过剧本。没写过剧本
在乡下,“骂街”似乎已销声匿迹了。但每每想起,还是挺怀念的。女人若是挂上骂街的名,村里人就会骂女人是泼妇,骂街似乎就是泼妇的代名词。那时的农村,物质匮乏,敝帚自珍。谁家丢了东西都不愿意找大队干部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大喊大叫,因为得点头哈腰向大队干部递烟,赔笑脸,还得献媚叫上诸如大爷、大伯等称呼,当然最看不惯那张好像欠他钱似的黄瓜脸和摇头晃脑的样子,倘若非得上喇叭,就得走过这样的程序,大队干部才会在大礼
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恰恰得了这种病。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
我不想多说苏州菜怎么好了,因为苏州市每天都要接待几万名中外游客,来往客商,会议代表,几万张嘴巴同时评说苏州菜的是非,其中不乏吃遍中外的美食家,应该多听他们的意见。同时我也发现,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人都说自己的家乡菜好,你说吃在某处,他说吃在某地,究其原因,这吃和各人的环境、习性、经历、文化水平等等都有关系。  人们评说,苏州菜有三大特点:精细、新鲜、品种随着节令的变化而改变。这三大特点是由苏州的天、地
我参加高中毕业生的同学聚会,见到了三十年没有见面的老同学。一番热闹与感慨,自然不必多说了。真正震动我的,却是大家的婚姻状态。离婚者占三分之一,准备离婚者占三分之一,剩下部分,在大家的逼问之下,面露哀色,说:孩子都这么大了,人到中年了,还有什么可以说的?有人借酒盖脸,望天呼吁,请婚姻幸福者站起来一下,让大家看到光明与希望。人人四顾,竟无一人站起。于是,举坐皆讪然,满脸尽是过来人的无奈。有一位所谓的成
没想到,林子根下的积雪那么平整,深厚,一脚下去竟没过了小腿。而这一排排的白杨树,根根都那么英挺,飒爽,俊朗,神清气爽地耸立在北国的青空之下。我常常透过它那萧疏蓬勃的枝条,忘我地沉浸于美丽的天空,高远,明净,广阔,心便柔曼得白云般在树梢游弋。此时日已平西,洁白的雪地也染上了淡淡的胭脂。几乎没有风,脖颈上大红的围巾也不再像那风中的旗,只有纷披的流苏在肩上微微浮动。雪后的气息像飞琼溅玉的山泉洗涤着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