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的创作理论及写作高度探寻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g1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林家铺子》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将处在旧社会中的商人林先生一家以及其商店林家铺子的命运作为主线,以林小姐的婚姻纠葛为副线索,通过跌宕起伏的描写,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凄凉的场景。小说中,林家铺子的命运与整个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从而也在侧面对中国当时内忧外患的现状进行了忠实的反映,揭示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堕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农村经济凋敝,以及对当时普通百姓被时代的黑暗、政府的腐败及戰争反复蹂躏的同情。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通过展示老寡妇的悲惨命运,进一步拔高了主题,从而引发读者深思。
  关键词:林家铺子;创作理论;茅盾
  一、小说《林家铺子》的创作理论
  (一)小说对悬念和精确性描写的把握
  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是其在艺术上极具代表性,同时也准确地完成表现时代背景人物的现实主义巨著。这部小说的主线是“倒闭”,然而在进行故事构架的时候,作者围绕林家铺子的必然结局,进行了丰富的展开,从而将一个时代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进行悬念的巧妙设置,是《林家铺子》的第一个特征。小说以林小姐的生气,和其他人的异常举动开始,构造出能够让读者产生好奇心的开场。需要明确的是,小说中悬念的作用一方面在于推动剧情发展,另一方面是为营造出与结局的反差。从小说中可以得知,小说的结局是以张寡妇的悲剧命运为终结,而整个故事是以林家铺子为重点,作者通过这样的悬念式开场和结尾,以转移人物的方式描写出人物身上的共性,并借助悬念的留白,为读者构建起想象空间。
  在阅读小说过程中,可以发现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而促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作者通过对创作理论的深刻认识,以平淡入手,并在平淡中设置悬念来为后文埋设伏笔。“听到女儿回来就要摇摇摆摆地走过来问她肚子饿不饿……今天却作怪,妈的房里明明有说话的声音……”这里所描写的是林小姐从学校回家这一平常的事情,在叙述中却添加了一些反常的举动来完成悬念的设置,从而勾勒出一幅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又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图景。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林家铺子》天然地需要对画面进行细致描写来反映生活实际。从小说中来看,对细节的描写是《林家铺子》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林大娘打呃的病。文中多次写到“打呃”这一举动,同时又巧妙地将这一生活化的动作与小说的情节相结合:在林家铺子生意好的时候,她打呃的间隔较长;而在生意差的时候,打呃如同连珠炮一般。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表面上是通过一些细节让小说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增强,而其内在是表达作者对资本家的讽刺,以艺术的手法来表达人物贪婪的欲望。
  同时小说中对“雪”的描写也十分细致,并成功地通过对雪这一景物的描写来对现实形成暗示,为整部小说的结尾提前做出铺垫。如:“雪是愈下愈密,街上已经见白了……从没见过这样冷落凄凉的年关!”通过对雪的描写,作者铺陈出一幅凄凉景象,从实际上突出当时人民凄惨的生活现状。
  (二)小说对矛盾的有效利用
  《林家铺子》一书中,故事的发展速度很快,其主要原因是作者善于运用矛盾来让角色陷于困境之中,从而牵动读者的情感。小说开篇的时候,由于林小姐穿东洋衣服到学校中,于是林先生接到一封威胁要烧掉林小姐衣服的信。这里涉及到了多方的矛盾:首先是林小姐和林先生对于衣服选择的矛盾,作为资本家他们理所当然地愿意选择更好的衣服;其次是民族主义的矛盾,由于“一·二八”战争的爆发,国内民族主义浪潮高涨,而林氏一家作为中国人,对东洋货又应该持排斥的态度;最后一个矛盾是阶级矛盾,小说着力渲染当时时代背景下无产阶级的凄苦生活,这又与林家资产阶级较为富裕的生活形成对比。在三重矛盾的相互作用之下,林家的实际处境在开篇的时候就已经十分危急,因而在客观上助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如果说在小说的开篇,林家铺子还能勉强维持,那么到了第二章中,林家的情况就已经急转直下。作者通过在开篇的时候所埋下的战争原因和民族主义热潮,顺理成章地安排了林家生意濒临崩溃的情节,同时故事的矛盾也从原本的三重矛盾演变成为更为广泛的矛盾。如:由于战争和民族主义情绪蔓延,导致林家生意崩溃,同时又促成了债主上门讨债,且自己的债要不回的矛盾。作者巧妙地将矛盾彼此进行联系,以环环相扣的方式来逼迫林家铺子在绝境中想出办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因此,到了第三章中,通过“一元店”“大廉价照码九折”的方式林家铺子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这又让故事似乎峰回路转,让读者为林家铺子的未来依然抱有希望,同时这一情节的设置也为去上海讨债的寿生争取了时间。
  而寿生这个角色,是作者埋下的伏笔之一,到了第四章,寿生终于从上海赶回。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为了再次将林家铺子推入矛盾之中,寿生的讨债之行应该是无功而返的,但作者通过寿生讨回债,却仍然无法将债主债务偿清的安排,让整个剧情有了更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在小说创作的理论之中,矛盾存在的首要任务是要让小说人物处于困境之中,其次是要让人物通过选择来解决当前困境。对于读者而言,矛盾的作用是增强小说可看性,牵动读者情感。因而如果以通常的思路安排寿生没有讨回欠款,那么林家铺子就已经陷入彻底的绝境,小说人物也将失去选择的动力,对读者而言,小说人物不再进行困境的解决,则意味着故事完结。因此,寿生在此出现,并讨回债务所具有的含义就是故事还将发展下去,并将有进一步的转折。
  在故事的第五章中,出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即卜局长希望娶林家小姐作老婆。这里,作者将卜局长的权势和林家的弱势,以及中老年的卜局长和青春的林小姐两个矛盾进行综合,从而平衡了矛盾双方,让林家无论如何进行选择都会引来深层次的麻烦。这一部分的内容为第六章中,林家最终完成选择并导致林家铺子倒闭进行了最后的助推。从表面来看,进行选择的过程仅仅关系到故事情节的发展问题,但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将林家铺子所处的每一个矛盾和选择都紧紧地结合了人性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而让林家铺子的倒闭成为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形成对旧社会的抨击。   (三)小说写作的方式
  《林家铺子》一书所采用的写作方式主要是以人物对话为主。这种创作方式在19世纪已经成熟,其主要的作用在于增强小说的代入感,剔除或减少作者本身的主观感受,从而让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小说人物身上,并跟随人物的言语进行对故事情节的探索。同时,以对话为主要基礎的小说,一方面能够通过精确的话语表述来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物语言使用习惯和语气的不同,也有助于帮助作者塑造人物性格。如:“爸爸,你看这块大绸好么?七尺,四块二角,不贵吧?”以及“阿囡,呃,你干么脱得——呃,光落落?留心冻——呃……”从这样的对话中,读者可以首先感受到人物的本身特征,如林大娘打呃的习惯;其次从中可以感受到林大娘对女儿的疼爱和母性的光辉。
  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情节,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地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将读者从以往小说中大段的场景和乏味的心理描写中解脱了出来,从而更符合读者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小说的可信度。
  二、小说《林家铺子》的写作高度分析
  《林家铺子》整个故事实际上是将林家铺子的倒闭过程作为主线,在对这条线索的描写上,通过极致的矛盾运用,让整个故事紧凑而具有较高的思想内涵。而另一条线索则是林小姐与寿生的联姻。从小说中来看,寿生在林家铺子里是一个伙计,所代表的是无产阶级,而他在林家铺子的倒闭过程中,对林老板不离不弃,顶住重重重压,与林家铺子一路走到最后。其中,这段婚姻又与林家铺子的倒闭有关,所以表面来看,似乎林小姐与寿生的婚姻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探寻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是由诸多必然最终促成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民族主义的觉醒和时代的黑暗,必然会导致林家铺子面临后续的问题,从而会促使两人的婚姻,因此在这个层面来看,整体故事是相当协调的。
  这篇小说在情节上有多处起伏,分别是通过对林家铺子维持生存现状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危机、命运危机来进行表现,虽然情节较多,但整部小说却是严格地进行前后呼应,从而让读者产生一气呵成的感觉。同时,通过故事的主题,读者可以从最开始就了解到林家铺子必然倒闭的命运,但随着矛盾的发展,读者不得不对林老板悲剧命运感到绝望和感叹,这就真正地抓住了读者的感官,并随着故事结局将整部小说推向高潮。
  通过对矛盾的设置,作者淋漓尽致地表达对旧社会旧时代的态度,反映出当时大众对社会统治阶级的普遍态度。故事的开始部分,其矛盾的根源是战争。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将战争对普通人的伤害进行了细致的描写,首先是林小姐由于战争的发生,连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的自由都丧失掉,同时林家铺子由于战争,开始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一方面作者是对战争持抨击态度,另一方面,作者也对当时的社会场景和社会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展示。
  从对卜局长的描绘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但凡拥有一点权势的人,都在运用权力去压榨普通百姓,并且通过这一点,揭示了林家铺子倒闭的根源,即当时统治的黑暗。如:林先生因为“封存东洋货”的政策,而不得不去商会中请求会长出面帮忙解决,这个过程中,林先生将金项圈当掉,以四百大洋行贿,才得到特许。但问题的解决方式又极其可笑:“只要将东洋商标撕去就行”。尽管林老板付出许多,但最终结局却依然是倒闭和被抓,从而说明旧社会在政策制定上对普通人生存权利的无视,和欺上瞒下贪腐成风的恶劣景象。正因如此,更进一步解析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允许普通人拥有公民权利,且每个人必然在悲剧之中进行选择,或根本无法进行选择,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即需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来拯救当时的百姓。
  因而,从全篇来看,作者抓住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对历史事实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和反映。同时,通过作者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了当时企业、商店倒闭,国家经济崩溃的现象,并通过对矛盾的处理对其根源进行了剖析和解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从而起到了惊醒中国人,并使其站出来为新时代奋战的作用。
  作者单位:
   湖北省天门中学
其他文献
古代辞书中保存有许多疾病名称, 通过对其训释可推知古人对疾病的认识.但在文献流传过程中, 不免发生讹误, 以致后人无法准确理解病名本义.梳理分析《广雅》中存有疑义较大的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下斜街上,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叫“长椿寺”。十几年前,寺里诞生了一个展现老北京历史的博物馆——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  历史地理学家告诉我们,北京城的起源地就在宣南地区。所以,想追寻北京城的历史,怎么可以不到这座博物馆里看一看?  红墙灰瓦的博物馆透着股亲切劲儿;园内立着的雕塑——“下象棋、卖西瓜、捏面人、逛庙会”都是照着老北京人生活中的样子制作的;八个精致的展厅分布在四周,里面藏着数
期刊
在企业正常运营中,为了防止电气设备损坏事故和人员触电伤亡事故,必须对参与生产过程的电气设备安装、运行进行必须的调试及绝缘监督是非常必要的。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不当、
摘 要:苏青无疑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流行作家”,到了五六十年代却黯然消失,直到九十年代的“苏青热”,她再度进入学界视野。这样的起落沉浮背后是令人深思和耐人寻味的。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苏青研究从理论阐释、文本解读、外延比较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笔者现观照二十一世纪以来的苏青研究,对其进行综合评述。  关键词:二十一世纪;苏青;女性主义;研究述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浩瀚星河中,通俗文学曾经几度受到
记忆遗忘曲线的绘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记忆研究成为心理学中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且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文章通过分析该曲线所揭示的记忆遗忘规律,结
目的:探析介入超声肝癌微波消融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文参考双盲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介入超声肝癌微波消融术患者区分为两组,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
南朝诗人谢灵运才华出众,和才华齐名的,还有他的胡子,号称“美髯”.谢灵运因遭嫉恨,被人诬告,处以极刑之时,监斩官问他临死有何托付,他说:“死就死了吧,有什么牵挂呢,只可惜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分析的样本都是在我医院当中进行就诊的子宫肌瘤病人选择出30例作为实验组, 时段控制在2016年5月
坐地铁去过通州的小朋友一定知道“土桥”这站。如果你在这站下车就会发现:哪里有什么桥啊?明明到处都是高楼!但是,以前这里的大运河上,真的有一座“广利桥”。因为桥面上铺的是灰土,人们又称它“土桥”。运河改道后,土桥废弃不用,现在它已经被埋在地下,看不到了,只有一只桥边的石雕镇水兽还保留着。关于这只镇水兽,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的土桥边有一座关帝庙,里面供奉着关公关老爷。一天,有人向关老爷祷
期刊
在经济体系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其中所涉及到的电气工程也同样成为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对于电气竖井本身来说,其本身作为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