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此之前,我未曾向长辈们真正地了解过家族史,也未曾与他们有过清晰的关于家族历史的交流。在端午之际,我与爷爷面对面坐下来闲谈曾祖父那辈与他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根,寻根是我们的任务。了解先辈、家族的前世和过好我们的今生同样重要。今天,我心平气和地面对家族的历史,有所思考,有所启迪,并希望有所担当。
【关键词】:家族史;祖辈;温州;打面
正文:我的家族来自一个大姓——张。整个温州乐清散落着很多张姓。我的家族所在的北白象镇南村便是拥有张姓最多的村落,村外流淌着养育着村人的瓯江。而且有着排辈,祖父这辈是进字辈,父亲是恭字辈。据了解,我们这个片区的张姓宗是秦垟宗,始迁祖张叙虬,元时从永嘉张溪迁秦垟。后裔分布湖边、竹屿、湖横西岙、白石、北白象等地。北白象便是我的家族主要一直生活的地方。
打面发家
我的曾祖父是靠开面店发家的,曾祖父是当时镇上手艺数一数二的打面师。曾祖父上没有上过私塾,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家中孩子甚多,吃过不少苦。十五六岁时,经过熟人的介绍,在临镇上跟随老一辈的打面师学习技艺。学成后,在家人亲戚的帮助下,在镇上的市场上租了一个店面,开始经营自己的小本生意。曾祖父的面店全是手工制作,他起得了早,贪得了黑,吃得了苦。听家里人回忆,曾祖父打面是非常辛苦的活,用手,用力气,用石磨来揉面。当时,没有机器,没有电力的帮助,用特殊的石制工具拉面。节省的祖父没有请人帮忙打理生意,只是过年过节叫上家里人来帮帮忙。
直到曾祖父迎娶了杨氏,也就是我的曾祖母。曾祖母也是一个肯吃苦,会耐劳的妇女。曾祖母忠厚和气,刻苦耐劳,街坊邻居都愿意与曾祖母打交道。曾祖父在与曾祖母的协作下,两人对面的制作,面粉的调配,面碱的用量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镇上也没有第二家打面店,生意十分的红火。其间,日军侵华,当时曾祖父所居住的盘石镇被日军侵入。磐石古称“磐屿”,家旁的珍珠山是以前的城楼,为防御所用,由皇帝钦点赐名。当时,曾祖夫便停止面店的生意,举家往珍珠山后面的重石山的防空洞中逃命而幸存了下来。
曾祖父的面店经历了几十载,镇上的经济中心也经过几次的变化,所以曾祖父的店面也有几次拆迁。其间,也有镇上其他面店有了机器工艺的引进,无论在人工花费上,还是价格上,都产生了竞争对手。但是,为维持生计,一直用手工工艺坚持着,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也算得上和美的。
各路谋生
曾祖父和曾祖母共育有七个孩子,有五个男丁。其中我的祖父排名第四,前面有二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很可惜的是,七个孩子中,没有人将打面的工艺继承下来,原因有二,家中的男孩子或多或少都上过几年小学,对手工工艺着实没有什么兴趣;曾祖父知道自己的打面生意只是仅限于老邻居街坊,而且打面工艺迟早会被机器所取代,也便没有要求他们学习技艺。
大伯公在小学读了几年书,便去温州的市中心去闯拼了。最后,在温州的一家著名酒厂做起了工人,经过很多年的努力,事业也有所起步,在酿酒工艺上有所地位。二伯公与祖父一样,一直在曾祖父生活的地方扎根生活,成为朴朴实实的农民。大姑奶嫁了人后,跟随自己的丈夫搬去了永嘉,做起了五金的生意。祖父的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是相似的人生经历。其中一个叔公是书香世家,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当老师,其中有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英语,目前在攻读博士,还有小学人民教师,是温州乐清骨干青年教师。
祖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读过几年书,但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勤劳能干、淳朴善良。祖父的童年与自己的几位兄弟生活还是很快乐的。祖父在小时候还见到过日本鬼子在村子巡逻的身影。在祖父的记忆里,有当时人民公社大食堂时期深刻的记忆。年幼的祖父在属于集体的土地上种田。将大部分粮食上缴国家,将一部分粮食交给人民公社,那段回忆是张家最艰辛,最深刻的回忆。后来,人民公社结束后,祖父开始在田里放牛,除草,下田干农活,维持生计。祖父是中农,家中有的几块田,辛勤的种植粮食。后来,爷爷认识了我的祖母,在旁人的介绍下,祖父和祖母喜结连理。祖母起先是女工,做一些女红,她的额外工作能补贴家用。祖父和祖母共育有两个孩子。我的父亲便是家里的长子。祖父认为读书是摆脱农耕的最好途径。祖父省吃俭用将很大的一笔收入投到了父亲和两位叔叔的文化教育上。我的父亲高中毕业,就职于温州电厂。我的叔叔大学本科毕业,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与学生工作出色,被中国五百强的正泰公司提前录用,现在是一名工程师。家族从经商走向从农,又通过努力走向文化的道路。
祖父生迹
我的祖父是一名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整天下田干活,后来,祖母也开始帮助我的祖父开垦田地。同时,祖父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祖父在种田的地里,挖了一口井用来灌溉,在田的旁边盖了小茅屋。在田里种上豆子,同时养上土鸡。豆子收割后,放到街上卖,或是卖给磨豆腐的工坊。因为,祖父养的鸡,蛋黄鲜红鲜红,买鸡蛋的村民直接上门预定,为家里比较富裕的人为孕妇买鸡蛋补营养的人尤其多。这道商机于是被祖父发现。祖父还将一块田种上水稻,供家里人温饱。
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的浪潮延伸到了温州一带,许多人通过经商发达。当时,温州商人特别多。家旁边的瓯江上的黄华码头也开始兴盛,停靠的船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祖父也通过码头的兴盛,与二伯公一起将自家的农作物运到温州經济更发达的地方去,并与大伯公接应,以赚取更多的差价。后来,由于工业化的迅猛,黄华码头很快成为工业品等运输的码头,农产品的运输很快就衰落了下来。
祖父在十年前发现瓯柑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人们过年过节,更倾向于购买瓯柑,而镇上的瓯柑供应商只有少数几家,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于是祖父去柳市林园进了几百株优等的瓯柑种苗。每天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柑园,呵护着园子里的一切。前几年瓯柑的质量并不喜人,祖父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摸索着更好地管理方式。后来在瓯柑的丰年,家里的瓯柑产量能达到上万斤。瓯柑丰收时,家族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柑园帮助祖父采摘瓯柑。祖父有专门去学习如何修剪瓯柑的枝叶提高产量,冬天如何去保护柑树而不受冻,如何保存瓯柑等等。现在是祖父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这些收入也足够他安享晚年。
祖父可以说是温州乐清这一带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代农民。
同时,爷爷的勤劳肯干得到了村子里人的赞许。爷爷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几次主导研究建祠之事,提出并成功的在村里办建了一个张氏祠堂,让每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根。一个祠堂意义尤其深,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祖父为建祠之事,倡议了许久,并通过宴席向族人传达这个心意。当时祖父为准备张氏祠堂的创办资金而四处奔波,与自己的好友兄弟,与张姓的后代不断倡议与商量,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筹款、购买庄地基的协约。建祠的贡献者有在国外打拼的商人,有来自远镇的本族企业家,还有隔江相望昆明岛上的知名人士等等。张氏祠堂的施工耗时两年,两年期间,祖父无不在祠堂边上监工或是参与帮助。张氏祠堂的选址选在了珍珠山脚下,极富有价值意义,并且与自家的柑园毗邻。现在祠堂既用于祭祀先祖,作为敬孝执礼的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
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根,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族史,或热烈或平淡或感伤,但是都蕴藏着我们家族的兴衰与走向。有着属于整个家族的回忆,此次的家族史的记录,丰富了我的历史认知与精神世界。与此同时,家族的前进方向正是我们现在脚下的路。
【关键词】:家族史;祖辈;温州;打面
正文:我的家族来自一个大姓——张。整个温州乐清散落着很多张姓。我的家族所在的北白象镇南村便是拥有张姓最多的村落,村外流淌着养育着村人的瓯江。而且有着排辈,祖父这辈是进字辈,父亲是恭字辈。据了解,我们这个片区的张姓宗是秦垟宗,始迁祖张叙虬,元时从永嘉张溪迁秦垟。后裔分布湖边、竹屿、湖横西岙、白石、北白象等地。北白象便是我的家族主要一直生活的地方。
打面发家
我的曾祖父是靠开面店发家的,曾祖父是当时镇上手艺数一数二的打面师。曾祖父上没有上过私塾,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家中孩子甚多,吃过不少苦。十五六岁时,经过熟人的介绍,在临镇上跟随老一辈的打面师学习技艺。学成后,在家人亲戚的帮助下,在镇上的市场上租了一个店面,开始经营自己的小本生意。曾祖父的面店全是手工制作,他起得了早,贪得了黑,吃得了苦。听家里人回忆,曾祖父打面是非常辛苦的活,用手,用力气,用石磨来揉面。当时,没有机器,没有电力的帮助,用特殊的石制工具拉面。节省的祖父没有请人帮忙打理生意,只是过年过节叫上家里人来帮帮忙。
直到曾祖父迎娶了杨氏,也就是我的曾祖母。曾祖母也是一个肯吃苦,会耐劳的妇女。曾祖母忠厚和气,刻苦耐劳,街坊邻居都愿意与曾祖母打交道。曾祖父在与曾祖母的协作下,两人对面的制作,面粉的调配,面碱的用量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且镇上也没有第二家打面店,生意十分的红火。其间,日军侵华,当时曾祖父所居住的盘石镇被日军侵入。磐石古称“磐屿”,家旁的珍珠山是以前的城楼,为防御所用,由皇帝钦点赐名。当时,曾祖夫便停止面店的生意,举家往珍珠山后面的重石山的防空洞中逃命而幸存了下来。
曾祖父的面店经历了几十载,镇上的经济中心也经过几次的变化,所以曾祖父的店面也有几次拆迁。其间,也有镇上其他面店有了机器工艺的引进,无论在人工花费上,还是价格上,都产生了竞争对手。但是,为维持生计,一直用手工工艺坚持着,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是也算得上和美的。
各路谋生
曾祖父和曾祖母共育有七个孩子,有五个男丁。其中我的祖父排名第四,前面有二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很可惜的是,七个孩子中,没有人将打面的工艺继承下来,原因有二,家中的男孩子或多或少都上过几年小学,对手工工艺着实没有什么兴趣;曾祖父知道自己的打面生意只是仅限于老邻居街坊,而且打面工艺迟早会被机器所取代,也便没有要求他们学习技艺。
大伯公在小学读了几年书,便去温州的市中心去闯拼了。最后,在温州的一家著名酒厂做起了工人,经过很多年的努力,事业也有所起步,在酿酒工艺上有所地位。二伯公与祖父一样,一直在曾祖父生活的地方扎根生活,成为朴朴实实的农民。大姑奶嫁了人后,跟随自己的丈夫搬去了永嘉,做起了五金的生意。祖父的其他的兄弟姐妹也都是相似的人生经历。其中一个叔公是书香世家,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四个女儿都是当老师,其中有在浙江师范大学任教英语,目前在攻读博士,还有小学人民教师,是温州乐清骨干青年教师。
祖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读过几年书,但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勤劳能干、淳朴善良。祖父的童年与自己的几位兄弟生活还是很快乐的。祖父在小时候还见到过日本鬼子在村子巡逻的身影。在祖父的记忆里,有当时人民公社大食堂时期深刻的记忆。年幼的祖父在属于集体的土地上种田。将大部分粮食上缴国家,将一部分粮食交给人民公社,那段回忆是张家最艰辛,最深刻的回忆。后来,人民公社结束后,祖父开始在田里放牛,除草,下田干农活,维持生计。祖父是中农,家中有的几块田,辛勤的种植粮食。后来,爷爷认识了我的祖母,在旁人的介绍下,祖父和祖母喜结连理。祖母起先是女工,做一些女红,她的额外工作能补贴家用。祖父和祖母共育有两个孩子。我的父亲便是家里的长子。祖父认为读书是摆脱农耕的最好途径。祖父省吃俭用将很大的一笔收入投到了父亲和两位叔叔的文化教育上。我的父亲高中毕业,就职于温州电厂。我的叔叔大学本科毕业,因为学习成绩优秀与学生工作出色,被中国五百强的正泰公司提前录用,现在是一名工程师。家族从经商走向从农,又通过努力走向文化的道路。
祖父生迹
我的祖父是一名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农民,整天下田干活,后来,祖母也开始帮助我的祖父开垦田地。同时,祖父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祖父在种田的地里,挖了一口井用来灌溉,在田的旁边盖了小茅屋。在田里种上豆子,同时养上土鸡。豆子收割后,放到街上卖,或是卖给磨豆腐的工坊。因为,祖父养的鸡,蛋黄鲜红鲜红,买鸡蛋的村民直接上门预定,为家里比较富裕的人为孕妇买鸡蛋补营养的人尤其多。这道商机于是被祖父发现。祖父还将一块田种上水稻,供家里人温饱。
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的浪潮延伸到了温州一带,许多人通过经商发达。当时,温州商人特别多。家旁边的瓯江上的黄华码头也开始兴盛,停靠的船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祖父也通过码头的兴盛,与二伯公一起将自家的农作物运到温州經济更发达的地方去,并与大伯公接应,以赚取更多的差价。后来,由于工业化的迅猛,黄华码头很快成为工业品等运输的码头,农产品的运输很快就衰落了下来。
祖父在十年前发现瓯柑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人们过年过节,更倾向于购买瓯柑,而镇上的瓯柑供应商只有少数几家,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于是祖父去柳市林园进了几百株优等的瓯柑种苗。每天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柑园,呵护着园子里的一切。前几年瓯柑的质量并不喜人,祖父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摸索着更好地管理方式。后来在瓯柑的丰年,家里的瓯柑产量能达到上万斤。瓯柑丰收时,家族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柑园帮助祖父采摘瓯柑。祖父有专门去学习如何修剪瓯柑的枝叶提高产量,冬天如何去保护柑树而不受冻,如何保存瓯柑等等。现在是祖父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这些收入也足够他安享晚年。
祖父可以说是温州乐清这一带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代农民。
同时,爷爷的勤劳肯干得到了村子里人的赞许。爷爷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几次主导研究建祠之事,提出并成功的在村里办建了一个张氏祠堂,让每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根。一个祠堂意义尤其深,孝义尚在,名垂史册,人所共知。祖父为建祠之事,倡议了许久,并通过宴席向族人传达这个心意。当时祖父为准备张氏祠堂的创办资金而四处奔波,与自己的好友兄弟,与张姓的后代不断倡议与商量,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筹款、购买庄地基的协约。建祠的贡献者有在国外打拼的商人,有来自远镇的本族企业家,还有隔江相望昆明岛上的知名人士等等。张氏祠堂的施工耗时两年,两年期间,祖父无不在祠堂边上监工或是参与帮助。张氏祠堂的选址选在了珍珠山脚下,极富有价值意义,并且与自家的柑园毗邻。现在祠堂既用于祭祀先祖,作为敬孝执礼的场所,又用于亲情联谊聚会、传播科技文化信息、移风移俗、建设精神文明的社区文化中心。既有利于家族,亦有益于社会。
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根,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族史,或热烈或平淡或感伤,但是都蕴藏着我们家族的兴衰与走向。有着属于整个家族的回忆,此次的家族史的记录,丰富了我的历史认知与精神世界。与此同时,家族的前进方向正是我们现在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