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呼唤、激发、鼓舞。”是的,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沟通、一种激发、一种互动。学生是待燃地火,不是待灌的瓶。要让课堂成为快乐的场所,就要唤醒学生封存的记忆,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感染,美在激励,要在转化,妙在开窍。
然而眼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始终摆脱不了那一股浓浓的说教味。不少教师对此也感到无奈。怎样构筑起清新宜人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空间,从而温暖你的课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呢?是摆脱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就会形成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一、重视给课堂增添生活味
不少学生总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枯燥乏味的,其实她的内容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并为之服务的。人类社会在生活沧桑巨变中留下了许多闪烁理性智慧的美言佳句、成语故事,如: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农谚俗语和洋溢着时代气息启人心智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等,都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用之不竭、愈用弥新的信息宝藏。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创造生活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某一情境中,让其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感情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我在组织《不忘父母养育恩》这一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把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分别重达3公斤的沙袋拿出来,让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在同学们的大笑声中,有两个男同学勇敢地走了上来,表示愿意尝试。我把两个沙袋分别绑在他们的肚子上,然后请他们在教室内走三圈,两位同学明显的感到吃力。在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中,我请他们站在讲台旁,说说感受。一位同学说:“肚子感觉老往下坠,很不好受。我出生时超重,有9斤多,我母亲太不容易啦。”另一位同学则说:“让我走三圈还可以接受,如果这样子让我绑上十个月,那我可吃不消。我母亲太伟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立足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兴趣,让学生去感悟。我想,这大概就是“清新宜人的课堂空间”了吧。
二、重视给学生以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教学过程中,情感如同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
2008年9月,在青岛市举办的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活动,我的公开课《难报三春晖》获得一等奖。在讲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影片《垂直极限》,片中的父亲在危急关头为了保住子女的生命,毅然放弃生的权利,伴着子女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坠入了万丈深渊……接着在“真情告白”环节中,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真实的故事。最后在“爱的献礼”环节,同学们动手为自己的父母制作一件礼物,感谢父母的爱。我也准备了一件送给自己母亲的礼物——用纸扎成的花,它是中国的母亲花“忘忧草”。我充满感情地说:我希望我的母亲永远忘却忧愁,我也把这件礼物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祝她们永远健康、快乐!
一堂好课一定是真情溶于道德,一定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重视以情动情,营造真情课堂;挖掘道德因素,感动美好心灵,我把自己对母亲的爱传递给了学生,传递给了现场所有人,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大家的情感,学生感动了,我的眼圈湿润了,听课的教师也潸然泪下,这就是情感的伟大力量。
三、重视给课堂以幽默
英国学者鲍们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的哲理的笑话、诙谐的寓言、脍灸人口的诗词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涵的哲理。如在教学“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这一内容时,我指出,有些人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在他们眼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由于巧引裴多菲的诗,在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的笑声不绝于耳。这种运用既巧妙又精当,既幽默诙谐又说服力强,确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是通向心灵的,它面向社会,指向未来,包含对人性的解读,对生命的珍爱。而这些知识都离不开情感的内化。所以,为了提高德育功效,更需要寓哲理于幽默中,使学生在笑声中清醒思想,在笑声中粘合真理,在笑声中触动心灵,此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重视给学生“让路”
给学生让路的目的是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做到:
1.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学生
新一代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思想活跃,敢说敢做,但由于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一些问题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老师要用知识的浪花推动学生思考的机器,用理论的乳汁去润滑他们思考的机器,使广大的学生能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进取,在进取中作为。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来,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扳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米。陶先生轻轻的松开手,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了起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他是不情愿学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欢声雷动。
陶先生的讲话虽然是针对大学教育,但对当前中学教育来说,更显得重要。画家画花,独画一枝,总要留点天地,让欣赏者去遐想;老师授课,举一反三,并不是把教材完全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成功的思想教育,应博采众人之长,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2.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具体地说,我认为要把发言权真正还给学生,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关念,坚持平等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疏通、引导。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渴望别人认真倾听自己的发言。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帮手,必须学会倾听。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学会恰当评价,适时鼓励学生主动发言。鼓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手段。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积极的鼓励能给学生的心里带来愉悦,提高其积极性,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展现。
最后,教师要学会采用多种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情感体验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平等性、超越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崭新的新课程意识引领着我们构筑动态的思想品德课课堂空间,从而温暖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就一定收到“使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的满意效果。
然而眼下,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始终摆脱不了那一股浓浓的说教味。不少教师对此也感到无奈。怎样构筑起清新宜人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空间,从而温暖你的课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呢?是摆脱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就会形成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一、重视给课堂增添生活味
不少学生总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枯燥乏味的,其实她的内容都是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并为之服务的。人类社会在生活沧桑巨变中留下了许多闪烁理性智慧的美言佳句、成语故事,如: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农谚俗语和洋溢着时代气息启人心智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等,都是我们思想品德课用之不竭、愈用弥新的信息宝藏。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用心创造生活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某一情境中,让其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感情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我在组织《不忘父母养育恩》这一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把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分别重达3公斤的沙袋拿出来,让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在同学们的大笑声中,有两个男同学勇敢地走了上来,表示愿意尝试。我把两个沙袋分别绑在他们的肚子上,然后请他们在教室内走三圈,两位同学明显的感到吃力。在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中,我请他们站在讲台旁,说说感受。一位同学说:“肚子感觉老往下坠,很不好受。我出生时超重,有9斤多,我母亲太不容易啦。”另一位同学则说:“让我走三圈还可以接受,如果这样子让我绑上十个月,那我可吃不消。我母亲太伟大了,我一定要好好孝敬她。”立足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兴趣,让学生去感悟。我想,这大概就是“清新宜人的课堂空间”了吧。
二、重视给学生以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教学过程中,情感如同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
2008年9月,在青岛市举办的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活动,我的公开课《难报三春晖》获得一等奖。在讲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影片《垂直极限》,片中的父亲在危急关头为了保住子女的生命,毅然放弃生的权利,伴着子女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坠入了万丈深渊……接着在“真情告白”环节中,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真实的故事。最后在“爱的献礼”环节,同学们动手为自己的父母制作一件礼物,感谢父母的爱。我也准备了一件送给自己母亲的礼物——用纸扎成的花,它是中国的母亲花“忘忧草”。我充满感情地说:我希望我的母亲永远忘却忧愁,我也把这件礼物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祝她们永远健康、快乐!
一堂好课一定是真情溶于道德,一定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就是重视以情动情,营造真情课堂;挖掘道德因素,感动美好心灵,我把自己对母亲的爱传递给了学生,传递给了现场所有人,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大家的情感,学生感动了,我的眼圈湿润了,听课的教师也潸然泪下,这就是情感的伟大力量。
三、重视给课堂以幽默
英国学者鲍们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运用风趣的比喻、富有的哲理的笑话、诙谐的寓言、脍灸人口的诗词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到活跃,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幽默本身所蕴涵的哲理。如在教学“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这一内容时,我指出,有些人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在他们眼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二者皆可抛。”由于巧引裴多菲的诗,在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的笑声不绝于耳。这种运用既巧妙又精当,既幽默诙谐又说服力强,确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是通向心灵的,它面向社会,指向未来,包含对人性的解读,对生命的珍爱。而这些知识都离不开情感的内化。所以,为了提高德育功效,更需要寓哲理于幽默中,使学生在笑声中清醒思想,在笑声中粘合真理,在笑声中触动心灵,此即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重视给学生“让路”
给学生让路的目的是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做到:
1.把思考的钥匙交给学生
新一代学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思想活跃,敢说敢做,但由于受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一些问题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老师要用知识的浪花推动学生思考的机器,用理论的乳汁去润滑他们思考的机器,使广大的学生能在思考中成长,在成长中进取,在进取中作为。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走上讲台,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来,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扳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米。陶先生轻轻的松开手,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了起来。
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他是不情愿学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欢声雷动。
陶先生的讲话虽然是针对大学教育,但对当前中学教育来说,更显得重要。画家画花,独画一枝,总要留点天地,让欣赏者去遐想;老师授课,举一反三,并不是把教材完全嚼烂了,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成功的思想教育,应博采众人之长,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2.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具体地说,我认为要把发言权真正还给学生,最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关念,坚持平等原则,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加以疏通、引导。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渴望别人认真倾听自己的发言。所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帮手,必须学会倾听。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学会恰当评价,适时鼓励学生主动发言。鼓励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评价手段。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积极的鼓励能给学生的心里带来愉悦,提高其积极性,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展现。
最后,教师要学会采用多种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情感体验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平等性、超越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崭新的新课程意识引领着我们构筑动态的思想品德课课堂空间,从而温暖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就一定收到“使学生既能成人、又能成才”的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