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班级贡献考核制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星期四下午,学校举办了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给每个班少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发了奖状,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所以在发奖状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从入这个学校到现在一直是旁观者和陪衬,甚至有相当一部人在小学就当了六年的旁观者和陪衬,奖状与他们似乎永远无缘。
  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奖状,这实际上是对成绩优秀学生的肯定,同时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又会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对学生的培养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高度重视成绩,乃至于我们给学生的奖状都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但是我们却长期忽略了德育的建设。在每一次的表彰大会上,我们表彰的对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一次次的引导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为班主任,我总觉得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我们的着力点不应该只是成绩,还应该注意学生品德的培养,即学生德育。长期以来,每一所学校都有知识科目的考试,考试以后评比出优秀的学生,并给这些学生以奖励,乃至于许多学生不断地往成绩优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便有了更大的动力。由于学生德育缺乏像学习成绩这样明确的“分数”,所以我们很难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那样激发学生努力做贡献。如果能模仿知识科目考试成绩,给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德育确定一个成绩,并且给学生的德育成绩进行排名,为成绩优秀的前十名颁发奖状以表彰,我觉得在班上也同样会形成积极做贡献的氛围。
  开学典礼结束以后,我让136班的学生全部回到教室,然后给上学期为班级做出较大贡献的十个孩子发了奖状。在发奖状时讲台底下不时传来嘘嘘的声音,我知道他们是假装不屑一顾,我对这种假装早就习惯了,我知道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假装掩饰罢了。结果,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周四我白天给上个学期为班级做出贡献的十位同学发了奖状以后,到了晚上,就有五位同学抢着帮忙出黑板报,我当场通知班长马林欣记下这五位同学的名字。
  上周四晚上,我想了许多,乃至于晚上没有睡好觉。我想到如果一个学期才发一次班级贡献奖,那么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评奖的周期过长会逐渐磨灭他们的耐心。贡献评估如果不量化成数字,那么“论功行赏”就很难服众。既然打算将贡献量化成数字,那么这些“贡献”就应该有利于班级常规工作正常运转,即将学生德育与班级常规工作运转结合起来。班级常规工作包括扫教室、扫公区、端饭菜、提水、倒大垃圾桶以及其他班主任交代完成的任务等六个主要方面,引导学生为班级做贡献“立功”应该往这六个方面发力,这样学生德育在136班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以班级贡献奖来带动班级常规工作正常运转。最终,经过自己的充分酝酿,班级贡献考核制度就这样诞生了。我制定了一本班级贡献考核本,考核本上有班上43位同学的名字,将考核本交给班长马林欣,告诉她哪位同学立了功,就在考核本上登记一次。
  上周五的早读课,我便向同学们正式公布了136班班级管理制度——班级贡献考核制度。规定班上每一位同学的班級贡献考核成绩一个月公布一次,考核成绩前十名的同学要颁发“班级贡献奖”。具体记功办法如下:①早读课以前打扫教室卫生达到干净标准,该值日生记功一次。一整天保持教室卫生基本干净,该值日生再记功一次。②早读课以前打扫公区卫生积极者记功一次(五个左右的立功名额)。③端一次饭菜记一次功。④提一次水记一次功。⑤倒一次大垃圾桶记一次功。⑥完成一次班主任交代的任务记一次功。
  这个制度由班主任和班长来监督执行,凡立了功的同学当天去班长那里登记,如果有同学为班级做出贡献但班主任和班长没有看见的,可以主动告诉班主任。
  八年级136班的学生自上学期接手以来就非常调皮,因为这些学生是县城中学嫌成绩差不收的学生,还有的是因为经常违纪被县城中学退学不要的学生,他们在小学时代就非常调皮,而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长年没有父母管教,乃至于形成许多不良习气。上个学期,我带的136班每周都有学生打架,翻围墙,在教室吸烟,在寝室高声起哄,上课人到不齐,班级任务安排做不好甚至没人做,所以,136班的管理让我伤透了脑筋,我曾多次向校长申请不当班主任。
  我现在费尽心思想出来的班级贡献考核制度,实行前我也没有足够的信心用这个制度去扭转这个“烂摊子”。这个制度星期五颁布以后,取得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许多同学为了立功,抢着做事,这让我有点震惊,又暗暗自喜。从本周开始,我就乘热打铁,每天早读课向同学们反复宣讲班级贡献考核在136班的重要性,宣读班级贡献考核本上立功学生的名字及立功次数,鼓励同学们努力立功。上个学期教室卫生和公区卫生安排了学生但经常拖拖拉拉甚至临阵脱逃,本学期大家争着搞卫生;上个学期早中晚三餐都安排了人端饭菜,但不是忘记端,就是端到教室来了以后分完饭菜后不送回食堂,本学期那些手脚慢一点的学生还抢不到端饭菜的机会;上学期每天都要我去指定哪些男生提水,这样的指定好累,本学期我不用指定学生,他们抢着提水;上学期我安排学生倒大垃圾桶都嫌脏且不情愿,本学期我不用安排也有学生抢着做,据我了解卫生委员为了多立功还垄断了倒公区大垃圾桶,这让我暗暗自喜;上学期我给学生安排任务,大家都是相互推诿,本学期我有什么任务要学生完成只要到班上宣布,马上就会举起密密麻麻的手,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其他文献
在二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生涯中,我体会到了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放弃。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尤其到了高年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对英语已经没了兴趣,不想学英语甚至部分同学开始放弃了。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教师应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行为和习惯,促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但是,从近年来学校体育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体育意外事故频发,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多数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活动观念,所以在体育运动中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意外事故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此,本文对小学体育意外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了
期刊
学生的作文尽管说是一种练习,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创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材料准备,丰富的想象能力,流畅的表达功底,对生活的认识感悟。这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初中生来说,是不易办到的。那又怎样才能让学生能写出既具真情实感,又能表现生活认识的作文呢,我个人认为: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写起。  一、兴趣是创作的导师,成功的灵魂  那么什么是好文章呢?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学生追寻的,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一直探讨的
期刊
我校是一所半寄宿制的学校,其中60%左右的学生是属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生活在结构不完整的家庭之中。所以,在留守儿童中,出现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的孩子会比较多。以下是我在多年教学中,观察和总结积累中得出的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们给予指正。  一、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  (1)性格孤僻。由于自幼与父母分离,缺
期刊
写作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即阐明了写作和阅读的密切关系。从阅读中可以学习到写作的方法,通过写作又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一、荡阅读之舟,涤写作之愁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思想情感和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在语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小学教学整体质量已有显著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软硬件的落后、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侧重点不同等,种种原因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仍有待提高。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今后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在现有的主客观制约因素下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值得
期刊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但是学习能力却下降了,学生只知道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而不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现象在各大学校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学生在从小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能够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自主探究精神,因此在没有教师引导管理的学习中不能够合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造成创造力的缺失,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本
期刊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小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小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导教育 品德教育 教育  小学体育道德教育的自觉整合,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意志,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
期刊
很多初中生普遍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一门学科,其实不然,只是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技巧。现在的教学改革更偏向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新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初中生,对他们以后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为中心”的内涵  “学为中心”中的“学”是指学生,而不单单指学习。所谓“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有了课堂中的“预设”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创新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这个过程既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在课堂中如鱼得水,只有拥有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认识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