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下班,我发现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在写“安宁”两个字,写了很多遍,我问她原因,她说是因为分不清这两个字,被罚写了。其实这两个字很好分辨:家里有妈妈就是“安”(女字在下,妈妈是女人,所以妈妈在家你就有安全感);有爸爸就是“宁”(丁字是成年男子的意思,家里有爸爸这样一个成年男子就叫宁)。女儿很高兴的记住了这两个字。
其实在很多时候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无知和粗暴,致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厌倦知识的阴影,毁灭了他们求知的信念。教育是一件细致入微的工作,可能老师、家长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伤害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教育无小事”。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愿意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伤害孩子的身心,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本意是善良的,孩子们的内心是丰富的,我们很多时候更愿意用成人的思维认为他们是孩子——没有长大的小孩子,所以更加的冷漠他们的内心想法。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变得麻木无情了,我们剥夺了教育的美。
今日,有消息称2016年北京的高考语文试卷将提至180分,有专家说语文教育是无情教育,语文的咬文嚼字已经让学生丧失了对文化的审美。语文学科承载的教育功能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总认为文化太大,与我们无关。文化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因为习惯了,所以我们不认为它重要。老师承载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大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教书的工具。但教师更重要的使命是育人。语文教育是从文化的层面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文化不是一个大的无从下手的概念。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教育孩子,家庭生活,大到治国安邦。在教学中能传承这种文化的符号对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传承文化?
忽然记起大学自习室里的校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那时对这句话总不理解。在自己做了十多年的老师之后,终于领悟了它的内涵。这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目标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给他准确估计知识的价值。”叶圣陶先生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教是为了不教。”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能这句话是对老师最崇高的褒奖,也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严格要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文化赋予了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赋予了我们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教会那我们“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会我们“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奇妙的精神造物!语文绝非只是一些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是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善歌舞、会呼吸的、活的精灵!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一座座神奇瑰丽的宝库!
我们不能剥夺语文的丰富情感,我们必须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这座神圣的文化殿堂。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不能把“多情”的文化变得“无情”。
“语文应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唤醒,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唤醒,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唤醒。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对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树立文化层面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扣教材中的字眼儿,做“拆字先生”,应跳出语文教语文,升华语文教学的境界,化“无情”为“多情”。语文教学绝不仅仅靠嘴和粉笔,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个能够溶入社会、并能够在此中展现个人魅力的高素质的人。
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数理化所不具备的审美性和情趣性。“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的外延相等”。开拓语文的空间,使她走出幽深小巷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体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我们总是把教师这个职业机械化地割裂为备课上课、改作业、教育学生等有机成分,使她失去了蕴藏的生机,也使我们变得麻木冷漠了。所以,我们倦怠,我们抱怨,我们不满现状,甚至心如死灰。我喜欢钱钟书对快乐的诠释: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变成快乐的资料。我们把原本“多情”的职业变得麻木“无情”了。
“将语文教学推至一个艺术的层面演绎出来”,这是一条通往素质教育成功的阳光大道,也是一条需要更多的人摸索、探究的漫长旅程。
其实在很多时候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无知和粗暴,致使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厌倦知识的阴影,毁灭了他们求知的信念。教育是一件细致入微的工作,可能老师、家长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伤害了一个孩子的一生。“教育无小事”。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愿意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来伤害孩子的身心,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本意是善良的,孩子们的内心是丰富的,我们很多时候更愿意用成人的思维认为他们是孩子——没有长大的小孩子,所以更加的冷漠他们的内心想法。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变得麻木无情了,我们剥夺了教育的美。
今日,有消息称2016年北京的高考语文试卷将提至180分,有专家说语文教育是无情教育,语文的咬文嚼字已经让学生丧失了对文化的审美。语文学科承载的教育功能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我们总认为文化太大,与我们无关。文化是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因为习惯了,所以我们不认为它重要。老师承载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大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教书的工具。但教师更重要的使命是育人。语文教育是从文化的层面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文化不是一个大的无从下手的概念。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教育孩子,家庭生活,大到治国安邦。在教学中能传承这种文化的符号对一个语文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传承文化?
忽然记起大学自习室里的校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那时对这句话总不理解。在自己做了十多年的老师之后,终于领悟了它的内涵。这是对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卢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目标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取得知识,是教给他准确估计知识的价值。”叶圣陶先生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教是为了不教。”都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能这句话是对老师最崇高的褒奖,也是对教师职业操守的严格要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文化赋予了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赋予了我们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教会那我们“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教会我们“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奇妙的精神造物!语文绝非只是一些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是些充满智慧、充满感情、善歌舞、会呼吸的、活的精灵!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一座座神奇瑰丽的宝库!
我们不能剥夺语文的丰富情感,我们必须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这座神圣的文化殿堂。陶冶他们的情操,我们不能把“多情”的文化变得“无情”。
“语文应是一种唤醒”是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唤醒,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唤醒,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唤醒。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对人的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师,更要树立文化层面的大语文教育观,即不要死扣教材中的字眼儿,做“拆字先生”,应跳出语文教语文,升华语文教学的境界,化“无情”为“多情”。语文教学绝不仅仅靠嘴和粉笔,它更需要你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灌溉、去融合。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于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个能够溶入社会、并能够在此中展现个人魅力的高素质的人。
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数理化所不具备的审美性和情趣性。“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的外延相等”。开拓语文的空间,使她走出幽深小巷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体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那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
我们总是把教师这个职业机械化地割裂为备课上课、改作业、教育学生等有机成分,使她失去了蕴藏的生机,也使我们变得麻木冷漠了。所以,我们倦怠,我们抱怨,我们不满现状,甚至心如死灰。我喜欢钱钟书对快乐的诠释: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的痛苦变成快乐的资料。我们把原本“多情”的职业变得麻木“无情”了。
“将语文教学推至一个艺术的层面演绎出来”,这是一条通往素质教育成功的阳光大道,也是一条需要更多的人摸索、探究的漫长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