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美术总监和《论语》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对待环保问题依然是知易行难或者“光扫天下不扫屋”,那么再开100次哥本哈根大会都是瞎耽误工夫
  
  哥本哈根大会很艰难的闭幕了,它再次证明环保是一个无比任重道远的事业。但让我对此感触最深的,不是哥本哈根两周喋喋不休、针锋相对的争吵,而是会议闭幕三天之后,仅仅三天之后,这个集合了100多个国家领导人或政府首脑、3.5万注册参会代表、5000多名记者,据说“二战”之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就从新闻纸上和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新闻网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专题还高悬在首页,但点开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文章更新了。
  我们都知道新闻是易碎品,但在连篇累牍的轰炸式报道后,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大事情的关注度如此迅速的降温,确实让人感慨。现代人的兴趣点太容易转移了。这是好事,说明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已经极大丰富,有太多的事情等待我们去关心;这也是坏事,不仅是因为哥本哈根刻画的那个灾难性的“后天”并没有真正触动我们,更说明我们已经很难定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个重要的“身外之物”——钱财、权势这些原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早已经内化为我们的基本欲望,除了它们,现在还有什么能让你我保持孜孜以求,并将这追求渗透到每一天、每一次取舍?我们举着这椅子,最后都变成了椅子。
  是的,我们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其实有很多比钱财和权势更值得专注和投入去做的事情,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星期,而是一两年、一二十年,不是在心血来潮的时候专注和投入,而是变成自己潜意识里判断是非取舍的第一反应,成为做每个事情时的习惯性思维基点。我大学时候一个师兄一直是环保积极分子,去梅里雪山保护过滇金丝猴,在《时代》周刊上对中国的环境破坏侃侃而谈,但我清楚记得他洗完碗不关水笼头,一星期就跑去学校澡堂洗两回澡,如果我们对待环保问题都是这样言行不一或者“光扫天下不扫屋”,那么再开100次哥本哈根大会都是瞎耽误工夫——就像我们的美术总监张彤在听说社论写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时的一声叹息:“哥本哈根,有什么用啊。”
  光扫天下不扫屋,说的不是好高骛远、志大才疏之辈,说的是激情澎湃如同一夜情的我等。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曾经暗暗发下的那些誓言,曾经决心“从今天起”做出的改变,而今早已消逝在依旧太平的街市;以民为本、以法治政的执政纲领,在主席台上庄严宣告之后,而今早已在拆迁现场抛于九霄云外;乐善好施、产业报国的企业家偶像,被乳白的毒牛奶击得粉碎……
  《论语》里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是修己不能一时一事,要贯穿整个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吾日三省吾身”理解为每天停下来自我反省三次也不算谬解。我们都很忙,每天似乎也都会思考,但思考的大多是想获得什么,怎么去获得;而《论语》里说,我们要思考的是今天所做的是不是圣贤希望我们做的,今天做的对别人有多大益处。好吧,现代社会没有什么人读《论语》了,也不知道圣贤希望我们做什么了,其实2000年前的圣贤早就预测到这一点了,所以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都有过内心被电流划过的记忆,那个时候让你虎躯激荡的东西,就是圣贤希望你做的。即使不能时时去做,至少让自己每天都做一点。如此,哥本哈根大会就没有白开,孙志刚、唐福珍和汶川的孩子就没有白死。
其他文献
<正>【创设情境】上课之前播放由歌手萨顶顶《万物生》改编的油价歌曲,创设情境,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导入】师:"大家课前所欣赏的歌曲油价《万物生》,
ASP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高职ASP程序设计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本着切实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没有脱离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与机制的纯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哈尼族的传统宗教文化,就是与其特殊的民族迁徙史、"父子连名"的血亲机制、"
今年的“3·15”晚会,又爆出了个堪比三聚氰胺毒牛奶的食品行业丑闻,来自我家乡河南的国内最大肉制品企业双汇集团,收购含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的猪肉。之后各界反应不可谓不快,双汇冷鲜肉、火腿肠的销量大跌,超市纷纷下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等部委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河南实地督办,查看生猪养殖和屠宰环节,调查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履职情况。各省也紧急下发通知,开展专
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崛起以及在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的日益凸显,物流人才的培养问题越发重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树立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系统地
<正>"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重视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处、共存、共荣。中国共产党以辩证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