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唐朝歌舞以及参军戏的基础上演进而成的杂剧,到元初已发展成完全成熟的戏曲形式,在南曲戏文和北曲杂剧的相互影响与竞争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戏曲达到了第一个发展高潮。
北杂剧 南戏 戏剧
南戏与元杂剧的渊源
(1)南曲戏文的渊源
宋朝的建立,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混乱、分裂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戏剧迎来了新纪元的曙光,最先在中国东南的浙江温州升起。明人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到:“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由此可知,南戏(又称戏文)大概出现于12世纪前期宋朝南迁之际,代表作有《赵贞女》、《王魁》。南戏源于“里巷歌谣”,由村坊小曲、讲唱艺术以及宋杂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演剧的方式,在乡民活动中呈现,后被吸收到浙江温州等城镇,经过艺人和文士的组合、加工处理后,形成了当时流行于南宋浙江温州一带著名的戏剧形式,这就是在历史上留下响亮名字的南戏(又称戏文)。
(2)北曲杂剧的渊源
宋朝社会的安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促使各种表演的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北曲杂剧的产生创造了有力的条件。随着广大城乡出现了各种娱乐活动,由泽州人孔三传首创的说唱诸宫调对北曲杂剧的形成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为北曲杂剧这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戏剧形式提供了经验。杂剧大致兴起于13世纪前期(即蒙古灭金)前后,当时的杂剧我们称之为“宋杂剧”,而“杂剧”这一名词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出现。后来宋朝南迁,有些北宋宫廷中的杂剧艺人流落金人统治区,他们认为自己的表演是出于宫院之本,因此称自己的表演为“院本”(即金院本),院本这一名称由此流传下来。在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先后占领黄河流域广大地域并建立金、元两朝之际,由于政治上的残酷统治,使得广大中原人民饱受压迫,产生了呼唤反映人民大众心态的群众性较强的艺术作品。由此,富有战斗精神的元杂剧应运而生。在《辍耕录》有说:“国朝杂剧院本,分而为二”,也就是指的杂剧和金院本,所以两者都是北曲杂剧。
南曲戏文与北曲杂剧发展
当南戏在南方浙江温州夺得一席之地后,迅速推向浙江的其他地区而流行之际,北方的北杂剧也很快的走向成熟。虽然北杂剧的形成时间比南戏晚一些,但当时北杂剧形成后,它的声响与光亮却比南戏大得多。后来随着北方蒙古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北杂剧与南戏短兵相接,较量中北杂剧明显的占据了上风。徐渭说到:“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徽,一时靡然向风,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南戏在于劲敌后,北方的杂剧在北方崭露头角后,传播到了南方,并在南方获得声誉,这样元杂剧达到了繁盛时期(13世纪后期)。与此同时南戏也不断的吸收北杂剧的艺术成就,不断地在发展。后来由于元朝腐败与压迫,开始渐渐衰落。在这个过程中,杂剧南迁而造成水土不服以及戏剧家的社会观念与精神素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导致杂剧的艺术格局由成熟趋于老化。从此南戏开始兴盛起来,为后来的传奇剧奠定了基础。在北杂剧和南戏的相互竞争与影响过程中,促进了戏剧的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戏剧史中的黄金时代。
(1)南曲戏文的发展
12世纪前期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温州出现了南戏,其代表作是《赵贞女》、《王魁》。当时的南戏在演唱时,独唱、对唱、轮唱、合唱,都可交替,唱词押韵,但不严格。其格调多以柔婉为主。其题材,多涉及倫理情爱。其作品都体现出平民化和南方化。此时,南戏的形式比较自由散漫。元统一中国后,南戏衰落,元杂剧高度繁荣,大概延续了一个世纪。14世纪初元杂剧渐渐开始显现疲衰之色。到14世纪中叶,基本上已经失去维持之力。总体说来,元杂剧风华岁月已经过去。
元杂剧衰落后,南戏依靠“土著”的优势保持了与社会现实的基本联系,又加上吸取了元杂剧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逐渐有所矫正。最终,南戏在形式上的自由生命力越来越占据优势。在由宋入元期间,战乱不断,给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伤害,南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式,在元代末年出现了反映社会现实的著名的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紧接其后出现了南戏发展过程中一部里程碑著作《琵琶记》,从此南戏剧本形式基本固定,逐渐南戏步入了传奇时代。
(2)北曲杂剧的发展
13世纪中下叶蒙古统治中国后,宋杂剧向元杂剧的过度慢慢完成,同时中原文化遭到践踏。其主要特点,就是汉族的知识分子的被蔑视,被遗弃。在蒙古贵族实行的等级统治中,把汉人和南人置于底层,再加上科举制度被统治者中止。这样一来,元代的文人,基本上处于条条大路都被都塞的厄运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人的注意力被身边繁盛的伎艺活动吸引了。其中杰出的杂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这些文人投身演艺后他们改造了戏剧,在戏剧中加入强烈的精神主调。第一个主调:破(整体的郁闷和愤怒),具有代表性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二个主调:立(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具有代表性的是白朴的《墙头马上》。
元杂剧的巨大成功,关键原因在于由动荡、险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文人与艺术家的大整合,最终在13世纪后期北杂剧达到繁盛时期。然而,元杂剧在结构上严谨的写意始终限制着艺术的自由度。其中王实甫的《西厢记》打破了这个体制,在中国戏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初贾仲明说:“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后来,元杂剧的这种矛盾越来越明显,尤其到了在14世纪中叶严谨和规整成了一种束缚,终于使元杂剧的历史地位让给了更加自由的南戏。此后,中国戏剧就进入南戏的传奇时代。
沙海波(1991.09.25)性别:男,民族:彝。 籍贯:四川攀枝花,学历:硕士在读 学校: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
[1]编/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周柱铨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廖奔著.中国戏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 王国维.宋元戏剧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7
北杂剧 南戏 戏剧
南戏与元杂剧的渊源
(1)南曲戏文的渊源
宋朝的建立,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混乱、分裂的局面,经济得到了恢复。中国戏剧迎来了新纪元的曙光,最先在中国东南的浙江温州升起。明人祝允明在《猥谈》中说到:“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到:“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由此可知,南戏(又称戏文)大概出现于12世纪前期宋朝南迁之际,代表作有《赵贞女》、《王魁》。南戏源于“里巷歌谣”,由村坊小曲、讲唱艺术以及宋杂剧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演剧的方式,在乡民活动中呈现,后被吸收到浙江温州等城镇,经过艺人和文士的组合、加工处理后,形成了当时流行于南宋浙江温州一带著名的戏剧形式,这就是在历史上留下响亮名字的南戏(又称戏文)。
(2)北曲杂剧的渊源
宋朝社会的安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促使各种表演的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北曲杂剧的产生创造了有力的条件。随着广大城乡出现了各种娱乐活动,由泽州人孔三传首创的说唱诸宫调对北曲杂剧的形成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为北曲杂剧这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的戏剧形式提供了经验。杂剧大致兴起于13世纪前期(即蒙古灭金)前后,当时的杂剧我们称之为“宋杂剧”,而“杂剧”这一名词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出现。后来宋朝南迁,有些北宋宫廷中的杂剧艺人流落金人统治区,他们认为自己的表演是出于宫院之本,因此称自己的表演为“院本”(即金院本),院本这一名称由此流传下来。在北方的女真族和蒙古族先后占领黄河流域广大地域并建立金、元两朝之际,由于政治上的残酷统治,使得广大中原人民饱受压迫,产生了呼唤反映人民大众心态的群众性较强的艺术作品。由此,富有战斗精神的元杂剧应运而生。在《辍耕录》有说:“国朝杂剧院本,分而为二”,也就是指的杂剧和金院本,所以两者都是北曲杂剧。
南曲戏文与北曲杂剧发展
当南戏在南方浙江温州夺得一席之地后,迅速推向浙江的其他地区而流行之际,北方的北杂剧也很快的走向成熟。虽然北杂剧的形成时间比南戏晚一些,但当时北杂剧形成后,它的声响与光亮却比南戏大得多。后来随着北方蒙古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北杂剧与南戏短兵相接,较量中北杂剧明显的占据了上风。徐渭说到:“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徽,一时靡然向风,宋词遂绝,而南戏亦衰”。南戏在于劲敌后,北方的杂剧在北方崭露头角后,传播到了南方,并在南方获得声誉,这样元杂剧达到了繁盛时期(13世纪后期)。与此同时南戏也不断的吸收北杂剧的艺术成就,不断地在发展。后来由于元朝腐败与压迫,开始渐渐衰落。在这个过程中,杂剧南迁而造成水土不服以及戏剧家的社会观念与精神素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导致杂剧的艺术格局由成熟趋于老化。从此南戏开始兴盛起来,为后来的传奇剧奠定了基础。在北杂剧和南戏的相互竞争与影响过程中,促进了戏剧的发展,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戏剧史中的黄金时代。
(1)南曲戏文的发展
12世纪前期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温州出现了南戏,其代表作是《赵贞女》、《王魁》。当时的南戏在演唱时,独唱、对唱、轮唱、合唱,都可交替,唱词押韵,但不严格。其格调多以柔婉为主。其题材,多涉及倫理情爱。其作品都体现出平民化和南方化。此时,南戏的形式比较自由散漫。元统一中国后,南戏衰落,元杂剧高度繁荣,大概延续了一个世纪。14世纪初元杂剧渐渐开始显现疲衰之色。到14世纪中叶,基本上已经失去维持之力。总体说来,元杂剧风华岁月已经过去。
元杂剧衰落后,南戏依靠“土著”的优势保持了与社会现实的基本联系,又加上吸取了元杂剧的长处,对自己的弱点逐渐有所矫正。最终,南戏在形式上的自由生命力越来越占据优势。在由宋入元期间,战乱不断,给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伤害,南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式,在元代末年出现了反映社会现实的著名的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拜月亭》、《杀狗记》(荆、刘、拜、杀)。紧接其后出现了南戏发展过程中一部里程碑著作《琵琶记》,从此南戏剧本形式基本固定,逐渐南戏步入了传奇时代。
(2)北曲杂剧的发展
13世纪中下叶蒙古统治中国后,宋杂剧向元杂剧的过度慢慢完成,同时中原文化遭到践踏。其主要特点,就是汉族的知识分子的被蔑视,被遗弃。在蒙古贵族实行的等级统治中,把汉人和南人置于底层,再加上科举制度被统治者中止。这样一来,元代的文人,基本上处于条条大路都被都塞的厄运之中。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文人的注意力被身边繁盛的伎艺活动吸引了。其中杰出的杂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这些文人投身演艺后他们改造了戏剧,在戏剧中加入强烈的精神主调。第一个主调:破(整体的郁闷和愤怒),具有代表性的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第二个主调:立(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具有代表性的是白朴的《墙头马上》。
元杂剧的巨大成功,关键原因在于由动荡、险恶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文人与艺术家的大整合,最终在13世纪后期北杂剧达到繁盛时期。然而,元杂剧在结构上严谨的写意始终限制着艺术的自由度。其中王实甫的《西厢记》打破了这个体制,在中国戏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初贾仲明说:“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后来,元杂剧的这种矛盾越来越明显,尤其到了在14世纪中叶严谨和规整成了一种束缚,终于使元杂剧的历史地位让给了更加自由的南戏。此后,中国戏剧就进入南戏的传奇时代。
沙海波(1991.09.25)性别:男,民族:彝。 籍贯:四川攀枝花,学历:硕士在读 学校:四川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
[1]编/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周柱铨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廖奔著.中国戏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 王国维.宋元戏剧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