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在北方方言里常用作动词,意思是躲藏。
猫冬,是中国北方人民应对寒冷冬天的一种智慧。具体做法是在地窖或者院子里提前储藏上一冬的食粮,大白菜和土豆可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而蛋白质的获取则要寄希望于腊月时节,待宰的年猪足够肥壮。
尤其是在东北,面对屋外凛冽的寒风和致盲的白雪,没有什么比猫在家里的炕头上更为舒适的活动了。
“猫冬”的乐趣,只有猫过的人才知道。
暖气解放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冬季生产力,也为“猫冬”时期的娱乐活动解锁了更多姿势。
把冰雪塑造成各种形状似乎是东北人的种族天赋,年幼时堆雪人打雪仗的熊孩子,也许就是今天的冰雪雕塑艺术家。在很多县城,元宵节的冰灯还是冬天最值得期待的活动,而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则是这冰雪国度的狂欢嘉年华。
哈尔滨冰雪节源于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了鼓舞市民群众,改变黑龙江人民冬季生活,市政府最早提出了游园会的概念。
在那样一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整个冰灯游园会从提出设想到完成布展,前后只用4天时间。哈尔滨市13个部门的800多名职工在兆麟公园冻制冰灯上千盏,吸引了25万人次观光(为哈尔滨市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这个被冰灯点亮的哈尔滨冬天,改变了人们对冬天的认识。从此“猫冬”变成了一个精神符号,从像蜷缩在火炉旁的小猫一样躲在家中,变成了冬季节庆期间娱乐活动的代称。
1985年,哈爾滨市在传统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节。虽然从现在来看比较简陋,但是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当年造访哈尔滨的游客数量突破了两百万人次。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批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的一届哈尔滨冰雪节上,60万平方米的冰雪大世界上矗立了百余件冰雕作品。
用于制作这些冰雕的冰块都是取材于松花江,平均每块重达700公斤,数千名艺术家集体动工,用冰块复原出了天坛、古罗马斗兽场等经典建筑。
随着这项活动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冰雪节,如长春瓦萨冰雪节、深圳世界之窗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内蒙古满洲里冰雪节、阿尔山国际冰雪节、鸟巢欢乐冰雪季以及北京欢乐水魔方冰雪狂欢节等。
其中鸡鸣闻三国的边城满洲里,把中俄蒙三国国际选美比赛同冰雪节相结合,吸引了众多目光。而满洲里市下辖的扎赉诺尔区更是独辟蹊径,在冰雕圆桌上大摆冰上火锅,用简单的几个元素,给这个寒冷彻骨的北疆小城平添了几分暖意。
无独有偶,在内蒙古自治区冰与火的结合,还有传统美食冰煮羊。
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到贝加尔湖一带征战之时,没有液态水,于是成吉思汗命令战士把贝加尔湖砸开取冰,放进头盔里,再放入羊肉,然后生火煮化冰水,同时煮熟羊肉,味道竟极其鲜美。
不同于涮羊肉火锅里薄如绢帛的肉片,冰煮羊的羊肉是肉块。接触到冰块而受冷收缩的羊肉,在加热时又会涨开,和汤里的洋葱、枸杞发生奇妙的反应,最终在入口的一瞬间,把所有的爽滑细嫩都绽放在味蕾上。
中国人讲究无鱼不成席,如何在封冻的冰湖上获取这一鲜美的味道,东北人有着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冬捕。
最早有记载的冬捕是辽代时的四时捺钵。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宫,皇帝随着季节变化四处游走,进行“春水”、“秋山”、“夏凉”和“坐冬”的四季捕猎活动。
契丹把春捺钵的地点选在松嫩交汇的湿地,主要是因为这里适合捕鱼。皇帝及随从们“卓帐冰上,凿冰取鱼”。钩鱼时,在冰面上搭起帐篷,凿四个冰眼,中间的凿透用以钓鱼,外围的三个用以观察状况。
第一条鱼必须由皇帝亲手钓。当有人发现鱼情时,马上报告,皇帝就到中间的冰眼用绳钩掷鱼。鱼中钩带绳逃走,先放松绳子任其去,等鱼挣扎得没劲了, 再合力将鱼拽上来。
钓得头鱼后,君臣即于大帐置酒设宴,大家载歌载舞,一醉方休。
今天东北的冬捕也延续了传统的方法,甚至还延续了萨满教里万物有灵的宗教色彩,即冬捕之前开湖祭祀。
每到冬天,渔民的家人都能透过爬满冰花的玻璃,看到一车车鱼被装在爬犁上运回家里的院子,一如窗子上贴着的火红的窗花——年年有鱼,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
东北人都知道,猫冬时最重要的就是吃。在寒冬腊月时节能就着鱼汤吃一口香喷喷的稻花香大米,绝对是人间美味。不过东北人心中的硬菜,没有猪肉是不行的。
杀年猪在东北农家是件大事,以前每个村屯里都有专门杀猪的屠户。庖丁解猪行云流水,些许时间就把一头完整的猪变成了一块块里脊、后鞧、前腿和内脏。
杀猪菜在东北无异于人间盛宴,而这盛宴上最令人期待的菜肴就是煮血肠。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油和葱蒜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味道浓香,油而不腻。不管是切片趁热食用,或做酸菜时血肠白肉同时放入,都别有一番风味。
北方农村的火炉灶大多通过烟道连接火炕,在饭点回家的上班族和孩子,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不同于屋外的温暖和浓郁的饭菜香味,也是很多人对家温馨的回忆。
转眼间,北方的冬天又到了。在现代化的今天,天气的寒冷再也不能阻挡人们出行的脚步,“猫冬”这个概念也越来越被淡化了。
猫冬时的快乐,就如同小时候听到窗外叫卖“冰糖葫芦儿”的感觉。也许只是一种长久以来的匮乏感得到了短暂的满足,当它变得稀松平常了之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但对它的怀念仍然深深镌刻在所有北方人的心目中。
猫冬,是中国北方人民应对寒冷冬天的一种智慧。具体做法是在地窖或者院子里提前储藏上一冬的食粮,大白菜和土豆可提供充足的维生素,而蛋白质的获取则要寄希望于腊月时节,待宰的年猪足够肥壮。
尤其是在东北,面对屋外凛冽的寒风和致盲的白雪,没有什么比猫在家里的炕头上更为舒适的活动了。
“猫冬”的乐趣,只有猫过的人才知道。
雪国庆典——冰上火锅你敢吃吗
暖气解放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冬季生产力,也为“猫冬”时期的娱乐活动解锁了更多姿势。
把冰雪塑造成各种形状似乎是东北人的种族天赋,年幼时堆雪人打雪仗的熊孩子,也许就是今天的冰雪雕塑艺术家。在很多县城,元宵节的冰灯还是冬天最值得期待的活动,而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则是这冰雪国度的狂欢嘉年华。
哈尔滨冰雪节源于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了鼓舞市民群众,改变黑龙江人民冬季生活,市政府最早提出了游园会的概念。
在那样一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整个冰灯游园会从提出设想到完成布展,前后只用4天时间。哈尔滨市13个部门的800多名职工在兆麟公园冻制冰灯上千盏,吸引了25万人次观光(为哈尔滨市当时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这个被冰灯点亮的哈尔滨冬天,改变了人们对冬天的认识。从此“猫冬”变成了一个精神符号,从像蜷缩在火炉旁的小猫一样躲在家中,变成了冬季节庆期间娱乐活动的代称。
1985年,哈爾滨市在传统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举办了第一届冰雪节。虽然从现在来看比较简陋,但是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当年造访哈尔滨的游客数量突破了两百万人次。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在2009年被批为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的一届哈尔滨冰雪节上,60万平方米的冰雪大世界上矗立了百余件冰雕作品。
用于制作这些冰雕的冰块都是取材于松花江,平均每块重达700公斤,数千名艺术家集体动工,用冰块复原出了天坛、古罗马斗兽场等经典建筑。
随着这项活动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冰雪节,如长春瓦萨冰雪节、深圳世界之窗冰雪节、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内蒙古满洲里冰雪节、阿尔山国际冰雪节、鸟巢欢乐冰雪季以及北京欢乐水魔方冰雪狂欢节等。
其中鸡鸣闻三国的边城满洲里,把中俄蒙三国国际选美比赛同冰雪节相结合,吸引了众多目光。而满洲里市下辖的扎赉诺尔区更是独辟蹊径,在冰雕圆桌上大摆冰上火锅,用简单的几个元素,给这个寒冷彻骨的北疆小城平添了几分暖意。
无独有偶,在内蒙古自治区冰与火的结合,还有传统美食冰煮羊。
传说当年成吉思汗到贝加尔湖一带征战之时,没有液态水,于是成吉思汗命令战士把贝加尔湖砸开取冰,放进头盔里,再放入羊肉,然后生火煮化冰水,同时煮熟羊肉,味道竟极其鲜美。
不同于涮羊肉火锅里薄如绢帛的肉片,冰煮羊的羊肉是肉块。接触到冰块而受冷收缩的羊肉,在加热时又会涨开,和汤里的洋葱、枸杞发生奇妙的反应,最终在入口的一瞬间,把所有的爽滑细嫩都绽放在味蕾上。
食在东北——冬捕、血肠和炉灶
中国人讲究无鱼不成席,如何在封冻的冰湖上获取这一鲜美的味道,东北人有着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冬捕。
最早有记载的冬捕是辽代时的四时捺钵。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宫,皇帝随着季节变化四处游走,进行“春水”、“秋山”、“夏凉”和“坐冬”的四季捕猎活动。
契丹把春捺钵的地点选在松嫩交汇的湿地,主要是因为这里适合捕鱼。皇帝及随从们“卓帐冰上,凿冰取鱼”。钩鱼时,在冰面上搭起帐篷,凿四个冰眼,中间的凿透用以钓鱼,外围的三个用以观察状况。
第一条鱼必须由皇帝亲手钓。当有人发现鱼情时,马上报告,皇帝就到中间的冰眼用绳钩掷鱼。鱼中钩带绳逃走,先放松绳子任其去,等鱼挣扎得没劲了, 再合力将鱼拽上来。
钓得头鱼后,君臣即于大帐置酒设宴,大家载歌载舞,一醉方休。
今天东北的冬捕也延续了传统的方法,甚至还延续了萨满教里万物有灵的宗教色彩,即冬捕之前开湖祭祀。
每到冬天,渔民的家人都能透过爬满冰花的玻璃,看到一车车鱼被装在爬犁上运回家里的院子,一如窗子上贴着的火红的窗花——年年有鱼,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美好期待。
东北人都知道,猫冬时最重要的就是吃。在寒冬腊月时节能就着鱼汤吃一口香喷喷的稻花香大米,绝对是人间美味。不过东北人心中的硬菜,没有猪肉是不行的。
杀年猪在东北农家是件大事,以前每个村屯里都有专门杀猪的屠户。庖丁解猪行云流水,些许时间就把一头完整的猪变成了一块块里脊、后鞧、前腿和内脏。
杀猪菜在东北无异于人间盛宴,而这盛宴上最令人期待的菜肴就是煮血肠。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油和葱蒜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即成,味道浓香,油而不腻。不管是切片趁热食用,或做酸菜时血肠白肉同时放入,都别有一番风味。
北方农村的火炉灶大多通过烟道连接火炕,在饭点回家的上班族和孩子,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不同于屋外的温暖和浓郁的饭菜香味,也是很多人对家温馨的回忆。
转眼间,北方的冬天又到了。在现代化的今天,天气的寒冷再也不能阻挡人们出行的脚步,“猫冬”这个概念也越来越被淡化了。
猫冬时的快乐,就如同小时候听到窗外叫卖“冰糖葫芦儿”的感觉。也许只是一种长久以来的匮乏感得到了短暂的满足,当它变得稀松平常了之后,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乐趣。
但对它的怀念仍然深深镌刻在所有北方人的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