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这种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身为民汉合校高中双语班级的数学教师,合校之后,我在汉语言数学教师的带领下也一直尝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些粗浅认识。下面我就民汉合校高中双语班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双语班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双语班级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对于大部分高中双语班级数学教师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中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
教学中,部分教师老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能算是在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连计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缺乏充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要求分组、交流等,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教师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仅两、三分钟,刚一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显得很仓促,交流不够充分,仅是蜻蜒点水。在学生还没有论时,老师却让学生停止验证、探索。这样的合作不但没实效,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技能性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①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学生只顾自己讲,不会倾听;或在小组中学优生主宰一切,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他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状态;或是人云亦云;②组际交流时学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们”进行表达。
4.小组合作学习缺少自主性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探索,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前,没有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出示问题后,马上就叫学生开始小组合作,有的学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该怎样说,达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5.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指导性
教学中教师布置完合作任务后,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合作探究中,教师有时在一旁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着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合作的程度,结果不闻不问,有的为了显示以人为本,融洽的师生关系,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巡视、组织纪律,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际上是借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使学生一会回答的时候,能更贴近自己的答案,使合作效果表面上呈现出非常有效的假象。
6.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中,教师较少组织组际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有时组际之间的评价,往住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形成相互指责的局面。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也较少,为了鼓励学生合作的成功,教师一律用“掌声”、“你很棒”的口号加以肯定,单调缺乏新意及切实针对性的激励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听上两三次就感到腻了。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综观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他们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的理解,片面、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学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师生双方入手,看症开方。
1.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放手引导学生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要实实在在地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积极参与能力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教育工作者,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新疆偏远边境县的民汉合校高中双语班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课堂参与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向他人虛心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3.营造积极的合作交流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基础较好,思维反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发展空间,但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少数“尖子生”的“演说会”和“练兵地”,而学习弱势群体则成为了他们的观众,遭冷落,这样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笔者所任教的双语班级的孩子多来自牧区,性格一般比较内向,特别是一些学困生,自卑心很重,在进行小组探究合作交流时总是畏缩在一旁,不敢动手,更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尤其需要教师的关心以及合作伙伴的帮助,所以教师要针对情况,在平时潜移默化中加以改变。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首先要优劣搭配、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并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观点交流时注意交流的顺序,一般先学困生,后优秀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去。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保障。教师只有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试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们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使课堂教学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给足时间,让小组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广大双语数学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要本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组织开展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高中双语班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双语班级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对于大部分高中双语班级数学教师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中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
教学中,部分教师老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能算是在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连计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时间缺乏充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如要求分组、交流等,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有的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每次教师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仅两、三分钟,刚一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显得很仓促,交流不够充分,仅是蜻蜒点水。在学生还没有论时,老师却让学生停止验证、探索。这样的合作不但没实效,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技能性
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①当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学生只顾自己讲,不会倾听;或在小组中学优生主宰一切,承担了主要责任,其他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状态;或是人云亦云;②组际交流时学生常常以“我”而不以“我们”进行表达。
4.小组合作学习缺少自主性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要有自主探索,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之前,没有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出示问题后,马上就叫学生开始小组合作,有的学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该怎样说,达不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5.小组合作学习缺少指导性
教学中教师布置完合作任务后,学生投入到积极的合作探究中,教师有时在一旁以一名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着学生的活动,对学生合作的程度,结果不闻不问,有的为了显示以人为本,融洽的师生关系,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巡视、组织纪律,与学生一起探讨。实际上是借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使学生一会回答的时候,能更贴近自己的答案,使合作效果表面上呈现出非常有效的假象。
6.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中,教师较少组织组际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有时组际之间的评价,往住是互相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形成相互指责的局面。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也较少,为了鼓励学生合作的成功,教师一律用“掌声”、“你很棒”的口号加以肯定,单调缺乏新意及切实针对性的激励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听上两三次就感到腻了。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综观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他们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的理解,片面、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学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师生双方入手,看症开方。
1.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放手引导学生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要实实在在地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积极参与能力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教育工作者,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新疆偏远边境县的民汉合校高中双语班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课堂参与能力也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向他人虛心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3.营造积极的合作交流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对基础较好,思维反应较强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和发展空间,但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少数“尖子生”的“演说会”和“练兵地”,而学习弱势群体则成为了他们的观众,遭冷落,这样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笔者所任教的双语班级的孩子多来自牧区,性格一般比较内向,特别是一些学困生,自卑心很重,在进行小组探究合作交流时总是畏缩在一旁,不敢动手,更不敢表露自己的心声,尤其需要教师的关心以及合作伙伴的帮助,所以教师要针对情况,在平时潜移默化中加以改变。如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首先要优劣搭配、科学组织小组合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并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学生观点交流时注意交流的顺序,一般先学困生,后优秀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去。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保障。教师只有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试验,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我们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使课堂教学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给足时间,让小组轻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广大双语数学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要本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组织开展好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