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古代神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取材于唐朝僧人唐玄奘西去取经的故事。全书塑造了几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重点塑造了迂腐的唐三藏、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悟净这四师徒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迂腐;自由;封建社会;皇权;束缚
作者简介:李铭杰(1995-),男,广东鹤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2
《西游记》写于明代中期,是集当时劳动人民的怨恨和社会的各种不满所写成的一本小说。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官员的贪色敛财,宦官当道的现实问题。底下劳动人民在这种环境底下,苦不堪言,所以,《西游记》一书,就由此诞生了。书中人物个个都是通过作者的精心描绘,书中塑造了几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现实的对照物,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唐玄奘是唐代的高僧,作为金蝉子的转世,是西去取经的四师徒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但作为师傅的他却毫无法力,对于他座下的三位徒弟来说,完全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存在,换句话说,只要他离开了徒弟们,他就是连一顿饭都解决不了,更别说西去取经了。但是,西去的路上,他却可以以一位领导者的姿态一直带领着他的徒弟们一路西去。唐玄奘是一位封建迂腐的人,見到神仙必拜,无论真假;见到国王必拜,无论是否贤德。正如在文中三大白骨精一章中,白骨精意图谋害唐僧的时候,孙悟空一次一次的为唐僧脱离困境,但他却一次次地被猪八戒的挑拨,责怪孙悟空,多次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生不如死。而在这一章中,又以猪八戒的唆摆挑拨,反映了当时明代朝廷上的宦官当道的社会现实。在位的皇帝,不管事情的真假,一心听从身边宦官的唆摆,就草率地做出了判断,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唐玄奘也是一个伪善的人,当被妖怪抓走的时候,就高喊“悟空,救我!”在妖怪遇到困难时,却眉头紧皱,露出一副烦苦的表情。唐玄奘的形象,正是影射那时统治者无能,却又霸道,一直受身边的宦官唆摆令底下人民苦不堪言。
孙悟空,是四人组合中最尽力,最艰辛的一个。他本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一个石头,在经历天地精华的滋润以后,变化成猴子,称灵明石猴。他不甘平凡,到菩提祖师那学习七十二变化,以求长生不灭。体现了当时人民不甘被压迫,急切追求自由的愿望。但是,悟空大闹天宫的行动体现人民反压迫的希望,反映了底层人民推翻上层王朝的意愿。最后却以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五百年结束这场闹剧,体现了当时朝廷的铁血手段。同时,悟空在护送唐玄奘西去取经的时候,尽心尽力,即使被责骂,被惩罚,也没有抛弃他的师傅独自离去。这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热血忠心,即使被压迫,也会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最终,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最终留在了佛祖座下。如此有自由追求的代表也被臣服,反映了当时政治背景了。想要追求自由的愿望是不可实现的,也是被压迫人民望而不及的东西。
猪八戒,原天蓬元帅,统领十万天兵。却因好色,被贬下了凡误投畜生道,最终成了一头猪人身的存在。他在西去取经的组合中,是一个好吃懒做,混日子的存在。猪八戒,手持九齿钉耙,身怀天罡三十六变的大神通。但是,在每回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时候,他往往会是表现得很着急,却从不出手救人,而是让悟空去救,自己却在旁观看起哄。在孙悟空救师失败且被困的时候,猪八戒不是挺身而出,而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还跟沙和尚提议散伙,说自己要回高老庄享受生活的话。这表现反映了当时的地主小市民,平时自吹自擂,一到有情况的时候,却畏缩不前,生怕浪费了自己的力气和钱财。同时,猪八戒的好吃形象,在小说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在文中十八回借高太公之手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素。”从他人口中说出,侧面反映猪八戒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当时的地主、小市民的一般心态,就是贪财、自私、好吃、好色的劣态。
沙悟净,原身是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虽然没有前两位法力高强,却也是一名天将。可是,因为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从此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人们总是会痛诉沙僧在人间作恶,却没想过为何。若不是他厌倦了天庭的繁文缛节,受不了皇权的束缚,他又怎么会奋起对抗?在流沙河作恶,只是为了跟天庭对着干,这是沙悟净放抗天庭皇权的一种表现,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皇权的反抗,追求解脱的希望。可是,到了小说开端,沙悟净却被长久的现实打破了追求解脱的希望,变得安于天命。最后,奉观音之命,追随唐僧西去取经。一路上,沙悟净都是默默地背着便担,一切事务都听从师傅和师兄们的意见,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塑造的人物,反映了当时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形象。由于长期的压迫,最终安于天命,听任安排,没有了最初的意愿和希望,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像一个傀儡一样活着。这就是当时思想压迫的真实呈现。同时,沙悟净又是一个老实的代表,他从来不会想住猪八戒一样欺瞒师兄弟,又不会独自隐藏好东西不与他们分享,侧面展示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老实忠厚。
玉皇大帝,是《西游记》中的天地主宰。可是,如此一位人物,本应该是受万人敬仰,但他确实表现得如此的软弱无能,如此的昏庸无道。当孙悟空到凌霄宝殿上大闹的时候,玉帝做出的并不是组织官员奋起抵抗,而是被吓得屁滚尿流,看到桌子就往下钻。而底下的各个神仙,都是装模作样地大喊护驾,要不就随便展示点本事,来敷衍了事。这都反映了当时朝堂上的官员混日子的现象,更体现了玉帝的软弱无能。从凤仙郡求雨一节中,就可以看出,玉帝为了一时之气,居然让人间一个小小的地方连年干旱。这影射出了,当时皇权的专制,皇权的无能。如此大费周章地塑造一个昏庸的皇帝,就是为了影射明代的皇帝昏庸无道,令底下人民苦不堪言。侧面又写出了当时底下的官员都是好吃敛财,从不管事。不是吗?如果不是,他们为何不劝阻玉帝,为人间的普通人民说情求雨?而是,两耳收起,两眼闭起,玉帝所决定的事情,就不辨好坏,一致称好。这正好映射了当时明朝的官员的无作为的现象。
书中的每一回中,都有很多厉害的妖精,这些妖精的塑造是为了什么?又是代表了什么?我们且说有代表性的两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两个妖精,在人间行凶作恶多年,直到唐僧四人到了他们作恶的地点,才将他们收复。而且,他们手持多种宝贝,在收复他们的时候,更是大费周章,连孙悟空都连载几次跟头。如此厉害的妖精,如此作恶多端的妖精,理应死在孙悟空棒下的,可是,他们却和太上老君扯上了关系,乃是太上老君座下的金炉童子。就是这么一点关系,就是这么一点地位,就可以偷偷地偷走了太上老君的宝物,在人间作恶无数,危害一方,最后却是被太上老君一句“大圣且慢”和一些口头道歉就带走了。这反映出了当时民间了一种恶习,民间人权贵,只要跟朝廷中的官员扯上了关系,哪怕是那么一点的小关系,就可以在民间作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惩罚。而像文中的南山大王,本是只艾叶花皮豹子精,修行数百年才成妖。它没有背景,没有法器,却又危害一方,更是抓走了唐僧。最后,落得一个身死棒下的下场。描写一些没有后台的妖怪,为了就是反衬出当时社会上有后台的人作恶以后可以安全无事,没有后台的人却要以性命相抵的社会现象。从每次孙悟空被妖怪的宝贝所困,不能解救唐僧的时候,可从侧面看出,当时的朝廷官员不作为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书中塑造的人物,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妖怪喽啰,个个都是特点鲜明。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反映出当时明代的皇权霸道,官员的昏庸无能,表现出当时底层人民被压迫的不甘却又无法表达,敢怒而不敢言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吴承恩,汇聚了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最终以神话的形式,以影射的表现手法,写下了《西游记》一书,批评明代当时的社会陋习,让世人从书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线装书局线装书局,2016.
[2]李荣辉:《唐僧人物形象研究》,文教资料,2014.
关键词:迂腐;自由;封建社会;皇权;束缚
作者简介:李铭杰(1995-),男,广东鹤山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02
《西游记》写于明代中期,是集当时劳动人民的怨恨和社会的各种不满所写成的一本小说。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官员的贪色敛财,宦官当道的现实问题。底下劳动人民在这种环境底下,苦不堪言,所以,《西游记》一书,就由此诞生了。书中人物个个都是通过作者的精心描绘,书中塑造了几百个各式各样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现实的对照物,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
唐玄奘是唐代的高僧,作为金蝉子的转世,是西去取经的四师徒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但作为师傅的他却毫无法力,对于他座下的三位徒弟来说,完全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存在,换句话说,只要他离开了徒弟们,他就是连一顿饭都解决不了,更别说西去取经了。但是,西去的路上,他却可以以一位领导者的姿态一直带领着他的徒弟们一路西去。唐玄奘是一位封建迂腐的人,見到神仙必拜,无论真假;见到国王必拜,无论是否贤德。正如在文中三大白骨精一章中,白骨精意图谋害唐僧的时候,孙悟空一次一次的为唐僧脱离困境,但他却一次次地被猪八戒的挑拨,责怪孙悟空,多次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生不如死。而在这一章中,又以猪八戒的唆摆挑拨,反映了当时明代朝廷上的宦官当道的社会现实。在位的皇帝,不管事情的真假,一心听从身边宦官的唆摆,就草率地做出了判断,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冤假错案。唐玄奘也是一个伪善的人,当被妖怪抓走的时候,就高喊“悟空,救我!”在妖怪遇到困难时,却眉头紧皱,露出一副烦苦的表情。唐玄奘的形象,正是影射那时统治者无能,却又霸道,一直受身边的宦官唆摆令底下人民苦不堪言。
孙悟空,是四人组合中最尽力,最艰辛的一个。他本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一个石头,在经历天地精华的滋润以后,变化成猴子,称灵明石猴。他不甘平凡,到菩提祖师那学习七十二变化,以求长生不灭。体现了当时人民不甘被压迫,急切追求自由的愿望。但是,悟空大闹天宫的行动体现人民反压迫的希望,反映了底层人民推翻上层王朝的意愿。最后却以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五百年结束这场闹剧,体现了当时朝廷的铁血手段。同时,悟空在护送唐玄奘西去取经的时候,尽心尽力,即使被责骂,被惩罚,也没有抛弃他的师傅独自离去。这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热血忠心,即使被压迫,也会完成自己的使命和任务。最终,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最终留在了佛祖座下。如此有自由追求的代表也被臣服,反映了当时政治背景了。想要追求自由的愿望是不可实现的,也是被压迫人民望而不及的东西。
猪八戒,原天蓬元帅,统领十万天兵。却因好色,被贬下了凡误投畜生道,最终成了一头猪人身的存在。他在西去取经的组合中,是一个好吃懒做,混日子的存在。猪八戒,手持九齿钉耙,身怀天罡三十六变的大神通。但是,在每回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时候,他往往会是表现得很着急,却从不出手救人,而是让悟空去救,自己却在旁观看起哄。在孙悟空救师失败且被困的时候,猪八戒不是挺身而出,而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还跟沙和尚提议散伙,说自己要回高老庄享受生活的话。这表现反映了当时的地主小市民,平时自吹自擂,一到有情况的时候,却畏缩不前,生怕浪费了自己的力气和钱财。同时,猪八戒的好吃形象,在小说中也充分地体现出来。在文中十八回借高太公之手说出他:“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喜得还吃素。”从他人口中说出,侧面反映猪八戒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当时的地主、小市民的一般心态,就是贪财、自私、好吃、好色的劣态。
沙悟净,原身是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虽然没有前两位法力高强,却也是一名天将。可是,因为打破了琉璃盏,触犯天条,被贬出天界,从此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人们总是会痛诉沙僧在人间作恶,却没想过为何。若不是他厌倦了天庭的繁文缛节,受不了皇权的束缚,他又怎么会奋起对抗?在流沙河作恶,只是为了跟天庭对着干,这是沙悟净放抗天庭皇权的一种表现,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皇权的反抗,追求解脱的希望。可是,到了小说开端,沙悟净却被长久的现实打破了追求解脱的希望,变得安于天命。最后,奉观音之命,追随唐僧西去取经。一路上,沙悟净都是默默地背着便担,一切事务都听从师傅和师兄们的意见,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塑造的人物,反映了当时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的形象。由于长期的压迫,最终安于天命,听任安排,没有了最初的意愿和希望,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像一个傀儡一样活着。这就是当时思想压迫的真实呈现。同时,沙悟净又是一个老实的代表,他从来不会想住猪八戒一样欺瞒师兄弟,又不会独自隐藏好东西不与他们分享,侧面展示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老实忠厚。
玉皇大帝,是《西游记》中的天地主宰。可是,如此一位人物,本应该是受万人敬仰,但他确实表现得如此的软弱无能,如此的昏庸无道。当孙悟空到凌霄宝殿上大闹的时候,玉帝做出的并不是组织官员奋起抵抗,而是被吓得屁滚尿流,看到桌子就往下钻。而底下的各个神仙,都是装模作样地大喊护驾,要不就随便展示点本事,来敷衍了事。这都反映了当时朝堂上的官员混日子的现象,更体现了玉帝的软弱无能。从凤仙郡求雨一节中,就可以看出,玉帝为了一时之气,居然让人间一个小小的地方连年干旱。这影射出了,当时皇权的专制,皇权的无能。如此大费周章地塑造一个昏庸的皇帝,就是为了影射明代的皇帝昏庸无道,令底下人民苦不堪言。侧面又写出了当时底下的官员都是好吃敛财,从不管事。不是吗?如果不是,他们为何不劝阻玉帝,为人间的普通人民说情求雨?而是,两耳收起,两眼闭起,玉帝所决定的事情,就不辨好坏,一致称好。这正好映射了当时明朝的官员的无作为的现象。
书中的每一回中,都有很多厉害的妖精,这些妖精的塑造是为了什么?又是代表了什么?我们且说有代表性的两个,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这两个妖精,在人间行凶作恶多年,直到唐僧四人到了他们作恶的地点,才将他们收复。而且,他们手持多种宝贝,在收复他们的时候,更是大费周章,连孙悟空都连载几次跟头。如此厉害的妖精,如此作恶多端的妖精,理应死在孙悟空棒下的,可是,他们却和太上老君扯上了关系,乃是太上老君座下的金炉童子。就是这么一点关系,就是这么一点地位,就可以偷偷地偷走了太上老君的宝物,在人间作恶无数,危害一方,最后却是被太上老君一句“大圣且慢”和一些口头道歉就带走了。这反映出了当时民间了一种恶习,民间人权贵,只要跟朝廷中的官员扯上了关系,哪怕是那么一点的小关系,就可以在民间作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一点微不足道的惩罚。而像文中的南山大王,本是只艾叶花皮豹子精,修行数百年才成妖。它没有背景,没有法器,却又危害一方,更是抓走了唐僧。最后,落得一个身死棒下的下场。描写一些没有后台的妖怪,为了就是反衬出当时社会上有后台的人作恶以后可以安全无事,没有后台的人却要以性命相抵的社会现象。从每次孙悟空被妖怪的宝贝所困,不能解救唐僧的时候,可从侧面看出,当时的朝廷官员不作为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书中塑造的人物,上至玉皇大帝,下至妖怪喽啰,个个都是特点鲜明。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反映出当时明代的皇权霸道,官员的昏庸无能,表现出当时底层人民被压迫的不甘却又无法表达,敢怒而不敢言的社会现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吴承恩,汇聚了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最终以神话的形式,以影射的表现手法,写下了《西游记》一书,批评明代当时的社会陋习,让世人从书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线装书局线装书局,2016.
[2]李荣辉:《唐僧人物形象研究》,文教资料,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