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课的意义以及实施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拓展训练 中学体育 策略
   将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拓展了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教学的功能;而且对中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对中学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不足,为此,本文结合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的意义,提出了几点中学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策略,与同行探讨。
   一、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的意义
   (一)拓展训练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对体育教学内容是一种改革与创新,可以使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弥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矛盾,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拓展训练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
   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努力克服阻力与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在参与中懂得团队力量、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使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拓展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力与创造力
   拓展训练所设置的项目和采取的形式都有针对性,项目任务的解决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和创造力,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学生自身的潜能就可以被充分挖掘出来,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二、拓展训练在中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
   专业化的师资是实施拓展课的最基本保证。由于拓展训练传入我国不久,很多教师对其不了解,又处于安全考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开展受到很大地限制。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了解到拓展训练引入体育课堂是对传统体育教学一必要的补充,来开展教学。另外,教师要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性进行区别对待,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模式引入中学体育课堂中,并进行优化整合,这样才能与中学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中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拓展训练的安全管理
   拓展训练的部分内容的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拓展训练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必须强调安全问题,强化安全意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每个项目实施前要说明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实施的方法;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另外,教师一定要培训上岗,体育拓展器材一定要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且在保质期内进行使用、户外要使用专业的保护设备、训练项目要进行周密的计划等。
   (三)要设计符合中学生的拓展训练项目
   拓展训练的课程标准目标的设计思路要根据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生理特点,充分考虑相关硬件配置、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师资配备等,要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标准及要求进行拓展项目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照搬拓展机构的常规课程模式,才能保证开设后能够顺利地进行教学。在拓展训练课的项目设计上,要具有针对性。因为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他们不能在一次拓展活动中就形成相应的精神强度和心理素质。教师在准备实施课程之前,应充分了解和分析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上开展的拓展训练部分内容移植过来,取长补短,形成适合中学生的项目。
   (四)开发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中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教学,应充分考虑必要的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的设计,发展训练课程体系。拓展训练项目的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室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
   (五)构建拓展训练课的评价机制
   拓展训练的主要结果不是体能,而是精神。开设拓展训练课只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中学生素质的一种模式,不需要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它强调学生通过训练发生素质变化,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成绩衡定优劣。拓展训练课对学生的评判方式可采用证书方式,而不用成绩单。证书主要记载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一般不作主观评价。如,通过这次活动,你对人的尊重体现在哪?仔细地聆听,采纳他人意见,对错误的行为采取宽容、帮助的态度,这都是对人尊重的具体表现。这些都可以从拓展训练中真切地体会到。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作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尝试,拓展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的拓展运动,也必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素质,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斌.“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
   [2] 刘淑英.试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及对策[J].教师.2010.7.
   [3]朱建军.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定位[J].职业教育.2010.12.
其他文献
郝经之学以性理而非所谓“实学”为基本取向,绍述程朱,而非泛取北宋诸家。虽然立论大都依据朱学而未能有大的突破,但郝经刻意抹去这层关系,通过家学叙述把自己的学术渊源向上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因捕捞过多、繁殖率低、成熟期长、水利工程建设,曾经兴旺的中华鲟自然种群日趋衰退.1981
期刊
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成熟,经济成分逐渐增多,组织形式越来越丰富,各方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现象严重,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各
原始的抒情传统论脱胎于现代文学革命的现场,正是西方文艺现代性思潮的输入,导引甚至塑造了关于中国文学史中存在有连续的抒情传统之说.胡适的文学正统论和周作人的“诗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