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任何活动都必须落实到现场才能产生绩效,现场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必需且需下大力气去管理的方面,特别是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厂,更是对生产现场要求非常高。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机、料、发、环、测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关键词:现场管理 精细化管理
企业是通过价值创造活动来获取利润的社会组织,其存在的使命就是遵照法律要求,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价值与获取利润。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方面企业要寻找自身发展的“蓝海”,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自身抓住市场机会与发现“蓝海”的能力。我们工厂经过2005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应该说进步神速,从年产值1个多亿发展到如今近12个亿的规模,人均收入从年均2.5万增长到12万元,但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未来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随着我国低空领域逐步开放,更多的民营企业看重了这块大蛋糕,国内相继成立了很多直升机等飞行器维修公司,如2015年底重庆一家民营企业购买了乌克兰西奇公司的某型涡轴发动机生产线,这些民营企业会对工厂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工厂更加关注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去年工厂开始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推广以来,已完成八个班组的精细化管理试点,从宣传动员到各类标识及定置再到制定员工现场点检表,一步一步按要求实施,生产现场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采取标准化、看板管理、目视管理、PDCA改善循环法等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TPM设备管理以及“6S”管理,对人、机、料、法、环、测进行持续有效的改进,不断改善生产现场,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生产现场管理的复杂性,不能麻木松懈,个人认为目前工厂的现场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⑴有制度,无执行。有的单位对现场管理工作有一定认识,也围绕现场管理制定大量的制度,但却在制度的执行上没有深究,制定的制度或放在案头成了摆设,或挂在墙上成了装饰。
⑵有检查,无整改。有的单位把检查当做一种形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得到整改;有的整改不彻底;有的虽然问题本身得到了解决,但是没有举一反三,消除同类隐患,造成每次检查都问题不断。“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依然存在。
⑶有落实,无长效。在现场管理中,有的单位对某项工作满足于“一时的”、“一事的”落实,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思考,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考核也没有形成闭环。既造成现场管理的人为因素大、随意性强,也使一些工作“反复抓,抓反复”,人力物力投入较多却收效甚微。
工厂一直以来从对强调其 “人、机、料、法、环、测” 六因素管理,这也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六要素,现进行简单分析:
第一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人”,这是现场精细化管理的灵魂,也是最活跃的要素。所谓人就是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调度、技术员、操作者、配套员、转工员、资料员等一切存在的人。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更何况我们这种已手工作业为基础的修理工厂,更得详细琢磨人的因素,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他人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问题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不同个性、性格的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如仔细的人从事精密测量工作;讲效率、急躁的人从事外部装配工作等等。对于人员的使用要“疏堵结合”,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如这两年搞的“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以优秀班组长命名的班组等等活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提升了员工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工厂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二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在提升外,企业内部的设备也要不断更新。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力的根本。
第三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物”,也就是器材、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由于我厂承修的机型太多,而且有的数量又少,有的型号一年只有几架/台,导致物资管理困难,不管是外购器材抑或自制零備件。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一般都是几种、几十种,甚至更多的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3在哪一个环节,最后的结果是直接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最终影响整体运营。生产运营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必须要与其他环节紧密联系,不能只顾自己环节或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
第四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法”,也就是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文件、标准、生产图纸、修理工作卡、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必须条件。
第五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环”,也就是环境。某些产品(轴承、燃调类精密件、电子元器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环境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生产现场的环境有可能对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有强酸、强碱溶液的清洗,试飞站高温天气下的作业,某些有发射性元素的电子产品等,如果员工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必然不能安心工作,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工厂近几年也在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现场环境,如科研综合楼的建立、发动机修理中心新装配厂房、新试车台的建立、发动机修理线的改造、发动机部附件线的改进和建设,某型对环境有特别要求的工作已能达到要求,如轴承室的改造、燃调等附件精密偶件环境的改造。
第六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测”,也就是测量。航空产品修理过程中需大量使用测量工具,小到一般的游标卡尺、深度尺,大到高精度的数显高度测量仪、高精度的内径千分尺等等,测量器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并影响修理进度。
生产现场管理关系到工厂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学习改进,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推行“精细化”管理,最终不断提升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爱民编著:《精细化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5页。
[2]姚水洪、陈仕萍编著:《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实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第135、139页。
关键词:现场管理 精细化管理
企业是通过价值创造活动来获取利润的社会组织,其存在的使命就是遵照法律要求,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创造社会价值与获取利润。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方面企业要寻找自身发展的“蓝海”,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强化自身抓住市场机会与发现“蓝海”的能力。我们工厂经过2005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应该说进步神速,从年产值1个多亿发展到如今近12个亿的规模,人均收入从年均2.5万增长到12万元,但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未来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随着我国低空领域逐步开放,更多的民营企业看重了这块大蛋糕,国内相继成立了很多直升机等飞行器维修公司,如2015年底重庆一家民营企业购买了乌克兰西奇公司的某型涡轴发动机生产线,这些民营企业会对工厂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要求工厂更加关注内部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去年工厂开始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推广以来,已完成八个班组的精细化管理试点,从宣传动员到各类标识及定置再到制定员工现场点检表,一步一步按要求实施,生产现场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采取标准化、看板管理、目视管理、PDCA改善循环法等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TPM设备管理以及“6S”管理,对人、机、料、法、环、测进行持续有效的改进,不断改善生产现场,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生产现场管理的复杂性,不能麻木松懈,个人认为目前工厂的现场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
⑴有制度,无执行。有的单位对现场管理工作有一定认识,也围绕现场管理制定大量的制度,但却在制度的执行上没有深究,制定的制度或放在案头成了摆设,或挂在墙上成了装饰。
⑵有检查,无整改。有的单位把检查当做一种形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得到整改;有的整改不彻底;有的虽然问题本身得到了解决,但是没有举一反三,消除同类隐患,造成每次检查都问题不断。“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依然存在。
⑶有落实,无长效。在现场管理中,有的单位对某项工作满足于“一时的”、“一事的”落实,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思考,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考核也没有形成闭环。既造成现场管理的人为因素大、随意性强,也使一些工作“反复抓,抓反复”,人力物力投入较多却收效甚微。
工厂一直以来从对强调其 “人、机、料、法、环、测” 六因素管理,这也是生产现场管理的六要素,现进行简单分析:
第一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人”,这是现场精细化管理的灵魂,也是最活跃的要素。所谓人就是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调度、技术员、操作者、配套员、转工员、资料员等一切存在的人。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更何况我们这种已手工作业为基础的修理工厂,更得详细琢磨人的因素,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他人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问题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不同个性、性格的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如仔细的人从事精密测量工作;讲效率、急躁的人从事外部装配工作等等。对于人员的使用要“疏堵结合”,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作用,如这两年搞的“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以优秀班组长命名的班组等等活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提升了员工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工厂的凝聚力、战斗力。
第二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机”,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在提升外,企业内部的设备也要不断更新。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力的根本。
第三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物”,也就是器材、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由于我厂承修的机型太多,而且有的数量又少,有的型号一年只有几架/台,导致物资管理困难,不管是外购器材抑或自制零備件。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一般都是几种、几十种,甚至更多的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3在哪一个环节,最后的结果是直接影响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最终影响整体运营。生产运营流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必须要与其他环节紧密联系,不能只顾自己环节或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
第四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法”,也就是法则,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文件、标准、生产图纸、修理工作卡、产品作业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一个必须条件。
第五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环”,也就是环境。某些产品(轴承、燃调类精密件、电子元器件)对环境的要求很高,环境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生产现场的环境有可能对员工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有强酸、强碱溶液的清洗,试飞站高温天气下的作业,某些有发射性元素的电子产品等,如果员工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必然不能安心工作,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工厂近几年也在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现场环境,如科研综合楼的建立、发动机修理中心新装配厂房、新试车台的建立、发动机修理线的改造、发动机部附件线的改进和建设,某型对环境有特别要求的工作已能达到要求,如轴承室的改造、燃调等附件精密偶件环境的改造。
第六个现场管理的要素是“测”,也就是测量。航空产品修理过程中需大量使用测量工具,小到一般的游标卡尺、深度尺,大到高精度的数显高度测量仪、高精度的内径千分尺等等,测量器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并影响修理进度。
生产现场管理关系到工厂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不断学习改进,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不断推行“精细化”管理,最终不断提升工厂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范爱民编著:《精细化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第5页。
[2]姚水洪、陈仕萍编著:《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实务》,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第135、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