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教育理念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教育实践中,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很普遍。在儿童教育领域,双语教育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非常普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自然教育思想丰富了教育理念,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提供了方便的。它深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了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对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意涵
1.教育的来源
卢梭提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内在能力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认为应该以自然教育为中心,是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2.教育目的观—培养“自然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在卢梭看来,专制社会里的人的自然本性受到 了扭曲,但好的社会制度可以改变这种扭曲,“好的社会制度是这样的制度:它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的使人改变他的天性……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只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卢梭认为,“在自然秩序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之上。”所以教师最重要的问题是指导孩子怎样做人。卢梭设想的“自然人”不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纯生物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按照其本性发展的人,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
3.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
卢梭强调教育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卢梭把儿童的教育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婴儿期—出生到2岁;第二期:儿童期—2岁儿童到12岁;第三期:少年期—从12岁到15岁;第四期:青年期—15岁到成年。在不同的时期对儿童教育的重心是不同的,应注意儿童的自然发展。
4.消极教育
为了保证儿童天性的发展不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卢梭极力提倡消极教育,他系统阐述了消极教育的思想,主张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
强调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施教,人生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它适当的完善程度,都有它特有的成熟时期,有他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它的需要、欲望、情感、和爱好,教育应该以此作为基点,不能把儿童当作成人来看,儿童有它自身的地位。 从这来看,这种消极教育事实上并非消极,而完全是积极的,它循序渐进地施与孩子应有的教育。
三、教育启示
(一)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发挥主体性
卢梭认为人的良心最基本、最自然的是爱,爱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纽带。爱的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通过爱的教育,激发儿童内在的良知。使幼儿把对爸爸妈妈的爱扩展到对周围事物的爱,结合母亲节开展爱妈妈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发言,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表现。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幼儿良好发展。
(二)顺应儿童的天性
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的天性,这是自然主义教育给我们今天教育最大的启示。
1.遵循儿童自身发展规律
卢梭根据他对儿童发展、自然进程的理解,在,《爱弥儿》一书中将儿童的成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在不同时期,应学习不同的内容。教育应在儿童有相应的接受能力,有需要的时候才进行,否则,教育很可能是徒劳的。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和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更趋科学。我们的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看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不可急于求成。
2.正确的看待儿童,守护儿童的世界
在对儿童的认识过程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帮助我们提高了对儿童的认识。儿童从完全被成人忽视,到重新被发现,这是一种进步。把儿童看作儿童,守护儿童的世界,仍是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基本工作。
把儿童看作儿童,与儿童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要求教师能经常与孩子换换位,多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时泛灵性的、诗的、艺术的 、游戏的、梦想的、童话的……而成人的发展水平则已处于主客体相分离状态。我们要真实地感受儿童的世界,走进儿童的生活,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嬉戏,保持童心,把自己的生命和儿童的生命融为一体;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儿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构建更有意义的生活。
(三)尊重儿童
1.尊重儿童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儿童理性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直觉思维和想象力。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我们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玩耍,给他们提供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在玩中学习,乐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2.尊重儿童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儿童也有同样的需要。满足幼儿合理的需要,细心引导不合理的需要,充分重视他们的心理需要。
3.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儿童天然就存在着差异,有的安静,有的好动,有的不善于言辞而偏于思考,有的则语言流畅,可以侃侃而谈……”。教师在教育儿童时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这种差异,因材施教,按照孩子心灵的形式去指导他们。
(四)重视感觉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强调感觉教育的作用,提倡运用事物教育和事實教育的方法。他主张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不应该灌输教育,可以实行“自然后果”的原则。卢梭说:“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全文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