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近体原则?这是所说的近体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缩小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
語言教学只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课更加体现了这一点。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语篇信息,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而应该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正所谓学以致用。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分低能”学生,也就失去了英语教学的意义。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运用英语和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很少。所以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结合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运用英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英语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其次,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目标要求,并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该删除的就删除,该拓展的就拓展,使所教内容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最后,我们应该做好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把40分钟课堂作为英语实践的舞台。我们应该把课本内容作为话题,结合实际,运用近体原则,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话、讨论、评价、延伸等语言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且从中也能培养他们积极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把近体原则分为时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和活动近体原则。
一、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当然,教师本身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这样,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那些和课文相关的事件和所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去创设话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Unit4“Earthquakes”(人民教育出版社)时,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y did the people inZhouQu GanShu province suffered a lot in the mud-rock flow(泥石流)in September,20107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用英语进行讨论。甘肃舟曲2010年8月7日的特大泥石流事件,有1478人遇难,287人失踪。相信学生对这一特大灾难还历历在目,人人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经过小组总结发言,就可以归纳出导致这次泥石流的原因:一是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二是“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三是气象原因。2010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
接着,教师又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such a disaster in thefirture?这一问题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他们会主动探讨,各抒己见。通过小组总结归纳,师生们就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多种树,保护山坡植被不受破坏。转而进入到课文教学,学生会更加用心去学习课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情景导人课文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与民主的气氛。
二、心理近体原则
心理近体原则是指教师从实际出发,了解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造性的设计,结合课文引出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进入课文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A farmingpioneer”时,教师如能利用多媒体展示“当代农业之父”袁隆平的一些彩照,并让学生猜猜他是谁。这样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
(1) Why do we call him the father ofmodem agriculture?
(2) Without his greatinvention, many people would gohungry, do you agree? Why?
(3) Whatis he doing now?
通过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学生不仅参与了语言实践活动,用英语思考、开口说英语,而且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教学效果一定好。
三、活动近体原则
智力的发展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发展他们的智力,在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和回味。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出校园,去体验社会,积累社会经验。这样,在课堂上便会把枯燥的语言课变成谈经验和体会的交流活动。
例如在教学高中必修1 Unit3“Travel Joumal”这课时,教师可给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旅游,然后让部分学生扮演记者去采访一些同学,叫他们也谈谈自己的一次旅游情况。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课堂便成为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舞台,教师是舞台上的组织者和导演。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
其实,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我们都可以采用活动近体原则去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该单元所要掌握的日常用语去进行对话及交际。这样所教的内容便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轻松,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实际,运用近体原则去创设情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和用英语,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語言教学只有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课更加体现了这一点。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获取语篇信息,掌握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而应该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正所谓学以致用。否则,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分低能”学生,也就失去了英语教学的意义。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运用英语和说英语的语言环境很少。所以如何将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结合实际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运用英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就是我们英语教师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其次,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目标要求,并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该删除的就删除,该拓展的就拓展,使所教内容和学生的距离拉近;最后,我们应该做好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把40分钟课堂作为英语实践的舞台。我们应该把课本内容作为话题,结合实际,运用近体原则,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话、讨论、评价、延伸等语言实践活动,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且从中也能培养他们积极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可以把近体原则分为时间近体原则、心理近体原则和和活动近体原则。
一、时间近体原则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当然,教师本身应该首先做到这一点。这样,教师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那些和课文相关的事件和所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去创设话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例如,在教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Unit4“Earthquakes”(人民教育出版社)时,教师可以运用时间近体原则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y did the people inZhouQu GanShu province suffered a lot in the mud-rock flow(泥石流)in September,20107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用英语进行讨论。甘肃舟曲2010年8月7日的特大泥石流事件,有1478人遇难,287人失踪。相信学生对这一特大灾难还历历在目,人人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经过小组总结发言,就可以归纳出导致这次泥石流的原因:一是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二是“5 -12”地震震松了山体。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三是气象原因。2010年,国内大部分地方遭遇严重干旱,这使岩体、土体收缩,裂缝暴露出来,遇到强降雨,雨水容易进入山缝隙,形成地质灾害。四是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由于岩体产生裂缝,瞬时的暴雨和强降雨深入岩体深部,导致岩体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五是地质灾害自由的特征。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强。
接着,教师又引出另一个话题: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such a disaster in thefirture?这一问题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他们会主动探讨,各抒己见。通过小组总结归纳,师生们就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多种树,保护山坡植被不受破坏。转而进入到课文教学,学生会更加用心去学习课文,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情景导人课文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为课堂教学创设出一种紧张、活跃、和谐与民主的气氛。
二、心理近体原则
心理近体原则是指教师从实际出发,了解某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造性的设计,结合课文引出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进入课文教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A farmingpioneer”时,教师如能利用多媒体展示“当代农业之父”袁隆平的一些彩照,并让学生猜猜他是谁。这样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
(1) Why do we call him the father ofmodem agriculture?
(2) Without his greatinvention, many people would gohungry, do you agree? Why?
(3) Whatis he doing now?
通过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学生不仅参与了语言实践活动,用英语思考、开口说英语,而且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教学效果一定好。
三、活动近体原则
智力的发展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发展他们的智力,在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和回味。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出校园,去体验社会,积累社会经验。这样,在课堂上便会把枯燥的语言课变成谈经验和体会的交流活动。
例如在教学高中必修1 Unit3“Travel Joumal”这课时,教师可给学生谈谈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旅游,然后让部分学生扮演记者去采访一些同学,叫他们也谈谈自己的一次旅游情况。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课堂便成为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舞台,教师是舞台上的组织者和导演。教师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
其实,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一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我们都可以采用活动近体原则去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该单元所要掌握的日常用语去进行对话及交际。这样所教的内容便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学得愉快,教师也教得轻松,同时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实际,运用近体原则去创设情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口说英语和用英语,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