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鼓励其实是在“绑架”孩子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天上午,我带着心心去打疫苗。两岁之后,疫苗就少了很多,心心早已忘记打针的感受,加之近期看的《巧虎》里有谈到打针的内容,心心反而对此期待满满。
  挂号、排队,一系列手续办妥后,我和心心坐在了醫生面前。我把她的衣服打开,露出肉肉的小胳膊,她看着医生摇着药剂,再把药剂吸上针管,我能感受到她那一丝丝的紧张,她看着细长的针头不停地问我:“这是什么呢?阿姨在干什么?”我一一回答她并告诉她:“心心,打针会有一些疼,但是很快就会好。”
  接下来,涂碘伏和酒精,当医生一针扎下去的时候,我的心也随之一紧。
  我看到心心的表情有些复杂,她一定觉得这一下子下去并没有《巧虎》中看到的那么轻松。拔出针,见她有点想哭的迹象,我习惯性“鼓励”的话语到了嘴边,想说,“心心打针都没有哭,真是勇敢”,可一刹那,我觉察到,我似乎在害怕什么,又在控制着什么。是啊,我为什么不能坦然接纳她的疼、她的胆怯、她的“负面情绪”?于是我吞下这句话,抱着她问道:“心心,怎么样?打针是有一些疼吧?”
  这句话仿佛戳中她的心,打开她情绪的阀门,她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掉下来。
  我在一边陪伴着她。这时两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她俩刚刚一直在接种室的玻璃外看着心心打针,她们惊喜地发现心心,围住她,大声喊:“就是她!就是她!这个小妹妹打针都没有哭!”
  心心忙抹去刚掉下来的泪珠,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速度之快让我忍俊不禁。看着两个热情的小姐姐,心心指着墙上的贴纸,告诉姐姐:“你看,这是大象!”
  这举动再一次向我证实了,当我们给孩子不恰当的鼓励时,孩子就会藏起真实的感受,去满足大人的期待。
  当然,也有些时候孩子会在这种变相鼓励的压力之下,走向另一个方向。
  那天,我和心心在公园玩,见到一个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哆哆嗦嗦地踩着石头过河。河对面的家长不断地“鼓励”孩子:“非常棒!马上就过来了,我就知道我儿子可以的!加油!踩这边!”河水不算浅,石头大小不一,距离间隔得还有些远,我看见男孩的头上已渗出了汗水,神情紧张,似乎每一步都要鼓起巨大的勇气。
  终于,在“众望”之下,他走到了对岸。只见他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丝毫没有战胜困难的骄傲与喜悦。男孩的妈妈重复着:“我儿子真棒!”爸爸这时提议:“再来一遍怎样?小男子汉!”
  孩子索然无味地摇摇头,不想再尝试,他一个人朝着草地那边走去。父母见男孩提不起任何兴趣的状态,有些发懵,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或许在小男孩心里,他知道自己并不像父母想的那么棒,他并不勇敢,他会害怕,他也不能确保下一次他会如这般幸运顺利过河,万一落入河里,父母会不会失望呢?为避免这样的失望,还是不要尝试了吧。
  孩子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现在的父母太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我们频繁地使用“鼓励”,把它当做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却不知,这些不顾孩子感受,言过其实的鼓励暗藏着我们变相的控制,隐约中透露着我们想要孩子做得更好的期待,这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接纳、不信任,所以,它非但不能激起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反而拉开了我们与孩子的距离,给他造成压力,让他不能成为真实的自己。
  这些“鼓励”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鼓励。真正的鼓励让孩子自信,并促进他对自我的评价。
  它是孩子做得不够好时,我们轻声并坚定的那句:“你尽了力。”
  它是孩子在帮忙做家务后,我们真诚的感激:“谢谢你的帮助!”
  它是孩子取得成绩后,我们由衷地认可:“这个分数反映了你最近辛勤的努力。”
  它或许仅仅是一句对孩子自我评价的引导:“你对你的成果感觉怎么样?”
  这样的鼓励是单纯的表达,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欣赏,也只有这样的鼓励才能促使孩子内心力量的增长。
其他文献
如果公交车上只有年轻人,那车厢里是顶无趣的——年轻点的都低着头刷手机呢。当然,从来没有年轻人专列,中年人通常要聊天,甭管是电话还是随便逮个乘客聊几句,实在不行,看别人怀里的婴儿就问这问那像“查户口”。年老的,忙活着揉搓耳垂、手指等各个穴位,不放弃一分钟的养生时间。  打破沉闷的只有小学生。中学生都有心事了,撅着小胡须,一言不发,默默看着窗外他们的同学骑着电动车你追我赶。  小学生上车都不说话,都是
期刊
每个小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在这个小世界里,会发生很多很多磕磕绊绊的事情。  比如,小朋友们为了抢玩具,打起了架;自己的宝贝太内向,被别的小朋友排挤!孩子总喜欢随大流,跟着别人玩,一点“领导”能力都没有;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这些事情都会让父母莫名地焦虑,不知所措。  我們常常忘了,孩子天生就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当孩子遭遇到社交困难,父母需要小心判断什么是合理必要的帮助
期刊
我和老公都在小县城上班,挣得不多,除去各种费用所剩无几,养孩子,觉得有压力。不过,有压力咱就有动力,噼里啪啦把小算盘打起来!  我感谢曾经受到的教育和自己前30年的修炼,让我没有什么攀比之心,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也践行着自己“不攀比”的理念。  关于穿,女儿璨璨长到现在,大多数衣服都是“捡”的。我弟弟、朋友、同事家的孩子穿小的衣服,只要给,统统收下,所以四年来很少给璨璨买衣服,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
期刊
30多年前的民工潮,人们离开家乡,是为了挣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30年来,在家乡留守的孩子孤独地成长,忍受着各种寂寞和泪水;30年后,各地妇联组织扶持的居家创业项目,召唤着在外漂泊的母亲,回到家乡,孩子们的人生,因为她们的回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土地,千年万年沉寂在这里,一语不发。不管人们离开还是归来,它不悲不喜,只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送上永远的祝福。  上篇:留守儿童幼儿园园长的梦想和眼泪 
期刊
孩子在委屈什么?你“看”到了吗  “我不会的!”小核桃挂着眼泪,急得满脸通红,含糊不清地对姥姥说这句话时,我的确愣了一下。  上午我们去逛了一个市集,其中一个展馆是韩寒的ONE设计的,送了两个氦气球,比小核桃的脑袋还要大好几圈。他拽着气球,欢喜的脸上在发光。  我跟在后面,觉得一切美好得不像话,这时候如果气球带着小核桃轻轻飘起来,我也没办法慌张,祝福他和云彩玩得愉快。  回家后,氦气有点儿漏了,一
期刊
和很多妈妈一样,我很乐于带孩子指认东西,告诉她:这是企鹅,这是瀑布,这是小河,这是路灯……活像一个导游,带领着初到这个世界观光的游客。小游客也很能“举一反三”,认识了海带之后,看见地上散落一地的彩带条,就兴奋地喊:“妈妈,好多海带在地上!”认识了瀑布后,看见河里排水管排出的污水,那也是瀑布;认识了小桥之后,所有的拱形物体都成了桥。名词越认越多,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连做梦都说着梦话:“这个是什么呢
期刊
老爹:  在老爹那儿学到不少好习惯,读书的、惜时如金的、多个角度看问题的。其实孩子走多远都带着爹妈的烙印。有个我喜欢的明星欧阳娜娜,去年在北京听了她的音乐会,她生活在一个明星家庭,爸妈是台湾地区有名的演员,姐姐欧阳妮妮也是名气很大的学生演员,前些天欧阳妮妮为出国玩儿找枪手代替她在大学期末考试,网上一片热闹。一个家庭不管多么有钱多么有名,孩子的教育,爸妈的作用比学校的重要,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孩子损失
期刊
女儿不喜欢去幼儿园了  下班回家,女儿拉拉正在挨训。拉爸一本正经儿地对我说:“拉拉一天没吃饭,冲老师耍脾气,还尿了裤子…….”  拉拉“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拉拉尿裤子了,我断定她一定是着急了。两岁多那会,拉拉就有个小毛病,一旦害怕、紧张,就会尿裤子,如今快四岁了,已经很久没发生这种事了。  在我的引导下,拉拉慢吞吞地说出了部分事情经过。幼儿园的午饭和晚饭,拉拉吃不了,剩下许多在碗里,老师说必须
期刊
每天早上我都在为Marvin的拖拉抓狂,因为他会发呆,而且是做着事情的时候,突然就心不在焉地停下来了。  肩膀上挂着一只袖子,嘴里叼著半块面包,盯着从水杯中漫出来的漱口水,开始思考问题……  我都在厨房和客厅里来回三圈了,他就像延时摄影中的雕塑一样,静止在时间切片之中。  如果变成文字,“快点”这个词会变形出各种“炸裂”“摇晃”“癫狂”“燃烧”的字体,而后面的感叹号会以我分贝的变化成倍增加,我觉得
期刊
晚上,孩子无缘无故发起了低烧。姥姥说是吃多了,老人叫“食烧”。我家娃儿很贪吃,所以,我也就没上心,以为空空肚子,拉泡屎就好了。可是,第二天,孩子仍旧低烧,晚上温度就超过39℃了,我赶紧给孩子吃了退烧药。  经历了几次孩子发烧,我发现,有些发烧真的要多加重视。发烧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原因。就像这次发烧,我和孩他爸就都忽视了,而这次的原因还真是可怕:小儿急性喉炎。  第三天半夜,孩子的烧完全退了,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