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类型(文体)的文本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依据文本体式是文本解读必须遵循的基本通则。
演讲词是在重要会议和群众集会上进行演说的文稿,结构上一般由开题、主体、结尾构成,是一种议论性的、说理性的应用文体。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这一活动的特征,如针对性、鼓动性,因此演讲对语境(时代感、听众因素等)的依赖性比较强,后人阅读前人的演讲词,距离感比较大,这就更需要依据文本体式,充实必要的背景材料来解读。
文本解读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这篇文章写什么,即它体现的人文思想;第二,它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将这种人文思想表达出来的。具体的就是把握文章的语义、语脉和语境。
语义是文章的中心,就演讲来说,它的内容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
语脉是语言的脉络,文理。演讲一般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所表达的思想,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因此,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其说理的深刻透彻及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与一般论说性文体不同的是,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理清演讲词的语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演讲词在语脉上作为文章章法来分析,与其他文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演讲词的语境却与其他文体有很多不同之处,除一般议论性文体所具有的写作的背景材料、文章所营构的语言场景外,演讲者的身份、主体听众的身份,以及演讲的目的,都构成语境。《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内容主要关于黑人民族平等问题,设想演讲者如果是白人,或者主体听众(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听众应该会有黑人以外的人种)是白人,这个演讲的语境就变了。同样,《谈中国诗》的主体听众如果不是外国人,钱锺书的演讲肯定是另一个文本。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文本的第一段可以看作演讲的开题,我们都知道演讲的开题相当重要,可是蔡先生只说了三句话: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第一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它的背景是蔡元培到北大来任校长前是教育总长,这就形成一个重要的语境。他这次就职演说,先说自己的身份,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我当教育部长的时候,曾经对这所学校有所贡献,我跟这个学校有血缘关系。这就是演讲者的身份,这就是背景材料产生的演讲的语境。从演讲词的内容上看,他演讲的主体是对学生提出的三方面要求,这些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学生的要求,而是他表明办学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这样,这是办学目标,然后才说达到这个目标的办学方法。这样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整篇演讲词没有“办学目标”这个词语。这是因为主体听众的原因而形成的特定的语境:希望同学们配合我,把北大办好。于是第二句,就讲到这些同学:你们在预科念了两三年,应该了解这个社会,了解北大,现在三年过去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们在预科读了这么多年,应该有更大的长进(对听众的评价),应该能达到这个培养目标。第三句话“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开始引入下文,也就是进入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简短的三句话,第一句讲到他和北大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讲到诸君和北大的关系,以及他们的阅历应当对社会,对北大有所了解,既符合自己的身份,也符合听众的实情,产生了独特的效果。有这两句话作铺垫(最后一句是过渡),演讲的语脉就贯通延绵了。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关键就是语言,要训练自己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品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而语境本身就是语言的构成部分。第一段仅仅三句话,自己的办学目标如何去打动这些学生,打动听众,打动诸君,就得讲究行文的技巧,这是文体的需要。
同时,由于演讲者与主体听众之间的默契,演讲词省略了一些背景材料,这对于读者,对于学生,解读文本时就需要适当了解当时的一些背景材料。
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对马克思一生的伟业的高度概括,理论性很强,知识面很广,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要读懂这篇文章,不能不牵涉到很多背景材料。由于参加葬礼的是马克思生前的战友,如李卜克内西、拉法格和龙格等人,马克思的成就是演讲者与听众共知的,就没有必要交代了。我们今天阅读时,就产生了语境的空白,如不了解背景材料,难免会影响到对语义的理解。例如:
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为什么要特地说“甚至在数学领域”?由于背景材料的缺失,很难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姑且不说当时关于微积分的争论,让人们视数学为畏途,仅就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近千页的《数学手稿》,其中的读书摘要、心得笔记和述评,以及一些研究论文的草稿就令数学专业人士很震撼。我们如果想理解恩格斯为什么要强调数学领域的研究,就先看看马克思给恩格斯写的关于数学的两封信:
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这一点通过工资的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得到了确切的说明。(在高等数学中常常可以找到这样的公式,这对我很有帮助)(1868年1月8日)
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经济危机的研究时,他说:“为了分析危机,我不止一次地想计算出这些作为不规则曲线的升和降,并曾想用数学公式从中得出危机的主要规律。(而且现在我还认为,如有足够的经过检验的材料,这是可能的)(1875年5月31日)
在《资本论》中我们常看到数学的运用。马克思的数学研究与他希望把数学运用于经济学研究有关,据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曾经强调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再如,悼文的最后,恩格斯说: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为什么要用“将”(将来时)?很多解读是,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还比较遥远,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人。恩格斯深刻地把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用这个“将”字表现出来了。这种解读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我们联系当时的背景,达尔文在1882年4月26日(离马克思逝世还不到一年)厚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堂的北廊,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送葬者包括伦敦市长,皇家学会、林耐学会和其他科学学会的会员们,以及各国、各界代表。这一壮观的葬礼,悼词的听众是记忆犹新的。同样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安葬情况的悬殊,是否会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一些呢?
此外,演说时为加强效果,往往辅以形体语言(形体动作),这也是语境。
例如,上《我有一个梦想》一课,让学生齐声朗读。演讲不同于朗读,朗读需要注意停顿、语调,而演讲还多一个手段——形体语言。电影《列宁在1918》,列宁演讲时的动作,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个练习,像舞台说明一样,给文本注上这里需要用的停顿、语调和形体语言,甚至可以注上预期效果,如“鼓掌”“全场激动”等等。这无疑会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文本有不同的体式,意味着阅读的方法不同,意味着所需要的阅读能力也不同,我们在文本阅读时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演讲词是在重要会议和群众集会上进行演说的文稿,结构上一般由开题、主体、结尾构成,是一种议论性的、说理性的应用文体。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因而不可避免地体现出这一活动的特征,如针对性、鼓动性,因此演讲对语境(时代感、听众因素等)的依赖性比较强,后人阅读前人的演讲词,距离感比较大,这就更需要依据文本体式,充实必要的背景材料来解读。
文本解读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这篇文章写什么,即它体现的人文思想;第二,它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将这种人文思想表达出来的。具体的就是把握文章的语义、语脉和语境。
语义是文章的中心,就演讲来说,它的内容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
语脉是语言的脉络,文理。演讲一般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所表达的思想,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中心突出,逻辑性强。因此,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其说理的深刻透彻及其丝丝入扣的论证力量。与一般论说性文体不同的是,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其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理清演讲词的语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演讲词在语脉上作为文章章法来分析,与其他文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演讲词的语境却与其他文体有很多不同之处,除一般议论性文体所具有的写作的背景材料、文章所营构的语言场景外,演讲者的身份、主体听众的身份,以及演讲的目的,都构成语境。《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内容主要关于黑人民族平等问题,设想演讲者如果是白人,或者主体听众(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的听众应该会有黑人以外的人种)是白人,这个演讲的语境就变了。同样,《谈中国诗》的主体听众如果不是外国人,钱锺书的演讲肯定是另一个文本。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文本的第一段可以看作演讲的开题,我们都知道演讲的开题相当重要,可是蔡先生只说了三句话: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第一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它的背景是蔡元培到北大来任校长前是教育总长,这就形成一个重要的语境。他这次就职演说,先说自己的身份,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我当教育部长的时候,曾经对这所学校有所贡献,我跟这个学校有血缘关系。这就是演讲者的身份,这就是背景材料产生的演讲的语境。从演讲词的内容上看,他演讲的主体是对学生提出的三方面要求,这些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对学生的要求,而是他表明办学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这样,这是办学目标,然后才说达到这个目标的办学方法。这样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整篇演讲词没有“办学目标”这个词语。这是因为主体听众的原因而形成的特定的语境:希望同学们配合我,把北大办好。于是第二句,就讲到这些同学:你们在预科念了两三年,应该了解这个社会,了解北大,现在三年过去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们在预科读了这么多年,应该有更大的长进(对听众的评价),应该能达到这个培养目标。第三句话“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开始引入下文,也就是进入演讲的主体部分。蔡元培简短的三句话,第一句讲到他和北大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讲到诸君和北大的关系,以及他们的阅历应当对社会,对北大有所了解,既符合自己的身份,也符合听众的实情,产生了独特的效果。有这两句话作铺垫(最后一句是过渡),演讲的语脉就贯通延绵了。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关键就是语言,要训练自己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品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而语境本身就是语言的构成部分。第一段仅仅三句话,自己的办学目标如何去打动这些学生,打动听众,打动诸君,就得讲究行文的技巧,这是文体的需要。
同时,由于演讲者与主体听众之间的默契,演讲词省略了一些背景材料,这对于读者,对于学生,解读文本时就需要适当了解当时的一些背景材料。
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对马克思一生的伟业的高度概括,理论性很强,知识面很广,涉及到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要读懂这篇文章,不能不牵涉到很多背景材料。由于参加葬礼的是马克思生前的战友,如李卜克内西、拉法格和龙格等人,马克思的成就是演讲者与听众共知的,就没有必要交代了。我们今天阅读时,就产生了语境的空白,如不了解背景材料,难免会影响到对语义的理解。例如:
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为什么要特地说“甚至在数学领域”?由于背景材料的缺失,很难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姑且不说当时关于微积分的争论,让人们视数学为畏途,仅就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近千页的《数学手稿》,其中的读书摘要、心得笔记和述评,以及一些研究论文的草稿就令数学专业人士很震撼。我们如果想理解恩格斯为什么要强调数学领域的研究,就先看看马克思给恩格斯写的关于数学的两封信:
工资第一次被描写为隐藏在它后面的一种关系的不合理的表现形式,这一点通过工资的两种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得到了确切的说明。(在高等数学中常常可以找到这样的公式,这对我很有帮助)(1868年1月8日)
给恩格斯的信中谈到经济危机的研究时,他说:“为了分析危机,我不止一次地想计算出这些作为不规则曲线的升和降,并曾想用数学公式从中得出危机的主要规律。(而且现在我还认为,如有足够的经过检验的材料,这是可能的)(1875年5月31日)
在《资本论》中我们常看到数学的运用。马克思的数学研究与他希望把数学运用于经济学研究有关,据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曾经强调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再如,悼文的最后,恩格斯说: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为什么要用“将”(将来时)?很多解读是,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还比较遥远,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来个人。恩格斯深刻地把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用这个“将”字表现出来了。这种解读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我们联系当时的背景,达尔文在1882年4月26日(离马克思逝世还不到一年)厚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堂的北廊,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送葬者包括伦敦市长,皇家学会、林耐学会和其他科学学会的会员们,以及各国、各界代表。这一壮观的葬礼,悼词的听众是记忆犹新的。同样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安葬情况的悬殊,是否会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一些呢?
此外,演说时为加强效果,往往辅以形体语言(形体动作),这也是语境。
例如,上《我有一个梦想》一课,让学生齐声朗读。演讲不同于朗读,朗读需要注意停顿、语调,而演讲还多一个手段——形体语言。电影《列宁在1918》,列宁演讲时的动作,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个练习,像舞台说明一样,给文本注上这里需要用的停顿、语调和形体语言,甚至可以注上预期效果,如“鼓掌”“全场激动”等等。这无疑会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文本有不同的体式,意味着阅读的方法不同,意味着所需要的阅读能力也不同,我们在文本阅读时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