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1035846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极富诗意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由诗经、楚辞、汉赋、乐府至唐诗、宋词、元曲……延绵数千年的诗歌词赋传统,风靡百代,赓续不绝。历代先贤、文人墨客、志士仁人,无不痴之迷之,乐此不疲。此足以证明古典诗词歌赋具有巨大、无穷之魅力,是一个值得永续继承的艺术宝库。熟悉古典诗词,将有助于培养当代学生高尚的精神气质,提高其道德修养,并能从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许多外国人,为了能更好地欣赏、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不惜花费极大精力,克服种种困难来学习汉语古文。相比之下,当代不少学生,对古典诗词却知之甚少,漠然视之,不感兴趣。这是令人遗憾的现象。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学习和继承古典诗词这一伟大的文化传统,培养其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当务之急是提高其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下面我仅就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之所在,谈一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我以为古典诗词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也是构成其光辉的艺术魅力的缘由所在。
  
  1.简短精炼。言简意赅
  
  古典绝句、律诗,每句不过五言、七字,长短不过四行、八句;宋词小令,字句也不多,均简短精炼,却能借此描述动人的场景,抒发深切的情感,表达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理解、揣摩和鉴赏的空间,不像现在许多长篇冗文,对事物的描写往往过于详尽、繁琐,甚至重复、哕唆,信息冗余量过大,反倒不利于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减少了作品的魅力。诗词作品正因为简短精炼,迫使诗词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必须反复推敲、琢磨,所谓“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因此,不少诗词名作,其遣词用字,极为妥切、精致,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词作品唯其简短精炼,读之朗朗上口,以便于背诵、记忆和流传。
  
  2.对仗柙韵。对称均衡
  
  诗词作品中有许多对仗句式,构成对称美和均衡感。以律诗中的颈联、颌联为例,这些对仗旬式,要求对应字词性相同,构成对称美。众所周知,凡是对称、均衡的事物,均具有天然之美感。人体本身就具有对称之美。如若一个人五官不对称,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或一个耳朵长,一个耳朵短,都不能给人以美感。对称事物的出现,是受力平衡的结果,是机会均等之产物,体现了公平、稳定和安全。例如,天平就是对称的,其左右侧是均等的。光学和声学中的虚像原理,反映的也是虚像与实源关于反射面对称的事实。对称、均衡的事物是符合自然原理的。理之所在,则美生焉。诗词之对仗,并非绝对对称,而毋宁说是均衡,是具有对比的相称,是动态的平衡。因为除了词性相同外,还要求平仄的对比,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音调美和铿锵变化的韵律感,如同波的运动有波峰、波谷的交替与对比一般,平仄的交替变化,符合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诗词中的押韵,更由于谐音而会产生听觉上的怡悦。谐音是古今中外诗歌的共同特点,是全人类之同好。童谣就讲究谐音、押韵。可见喜欢谐音、押韵是人类之天性。谐音还是文字的起因之一,尤其是拼音文字的起因。美国著名人类学者罗伯特·路威就认为,谐音“是高等文明之始基。……真正的文字起始于图画与谐音”。
  
  3.比并手法,形象禺维
  
  诗词不像散文那样直白,而是常用比兴手法,讲求形象思维。朱熹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是明比,兴是暗喻,比兴都是谋求建立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而善于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共同特点,是创新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天才,就是善于联想,善于由此及彼,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很好地采用比兴手法来创作的佳句。诗人发挥天才的想象力,通过谐音,建立起“丝”与“思”之间的联系,又用蜡炬油形象地比喻相思泪。兴,还指由客观场景引发主观感触。人的思维和情感的产生,往往有赖于适当的中介物的刺激与触发。俗话说:“睹物思人…‘触景伤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诗人就要善于发现和阐述这种主客观事物之间的交流、关联和感应。如刘禹锡的《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采用兴的手法,由眼前的景物,触发起自己怀古的情绪,用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来暗喻身吐的沉浮与社会的变迁。
  
  4.语言平实,情感真挚
  
  古典诗词的作者,大都对所描述的事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洞悉,对所抒发的情感,有真切的体会和深沉的感受,不作皮相的描绘,不作无病之呻吟。《菜根谭》云:“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要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对场景的描写,要观察细致、深入,有过人的直觉力,方能抓住特征,形成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诗,寥寥几笔,用大写意的手法,呈现边塞风光的图景,语言平实、朴素,意境却高远、宏阔。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所以能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是因为诗人自己先受感动,有真情实意,方能以真情感染别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诗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道尽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送别好友之广陵,凭栏远送,怅望依依。通篇未曾道出“情”字,却深情立现。
  
  5.谋求创新,新颖别致
  
  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代诗人写诗时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有独特的感受,能给人以新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根据马斯洛学派的观点,这种高峰体验是处在一种极度幸福感的巅峰状态,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这种创新,也未必是故意追求的结果,往往与诗人真实、独特的个人感受是相一致的。真实、独特的感受,虽然不一定都是新鲜的,但其中一些常常可能达到新颖的效果。例如自居易的《宴散》诗中的名句:“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这是白居易晚年功成名就后闲适生活的写照。他在描写这种富贵生活时,并没有像通常人那样,着意去描写金玉满堂的景象,而是摹写平常的生活场景。然而正是这种不经意的平实描写,反倒新颖地勾勒出富贵人家的气象。所以,欧阳修和鲁迅先生,都称赞这两句诗是“善言富贵者也”。再如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也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新颖的描述,给人以别致的感受。
  
  6.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志士仁人,往往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心志。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 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诗句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操,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起到了励志和教育的巨大作用。
  另有许多诗词作品,道出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这些诗词中的许多警句,有的已转化为成语、格言,广为流传,让后人从中悟出许多人生的道理、处世的哲学和治学修身的方法与理念。例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就曾引用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来表达自己不求浮名,乐于研究物理的志向。又如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道出了应从外部寻找坐标系,方能观察到事物全貌的深刻哲理,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社会现象。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既阐明了“流水不腐”的科学道理,又启示我们要不断扩大和引入知识的源泉,方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问境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正因为古典诗词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使得近现代许多提倡新文学、新诗的著名人物,也仍然保留着写旧体诗词的习惯,保留着对古典诗词的浓郁兴趣和挥之不去的深厚情感。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都是写旧体诗词的好手。他们在诉诸个人情感时,都不作新诗而作旧诗。不少一向热衷写新诗的人到后来也回归到写旧诗。如五四运动的健将罗家伦,曾在《新潮》杂志上写新诗,但后来写《心影游踪集》时,几乎全是旧诗。闻一多、朱自清也写旧诗。胡适的《尝试集》,也大部分是旧体诗词。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许多革命家,也都喜爱并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
  许多科学家对古典诗词也十分热爱,并擅长诗词创作。如华罗庚。苏步青、谷超豪、杨叔子等皆然。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下古典诗词与本人专业的关系。我是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也是诗词爱好者。这种对诗词的业余爱好,对于我从事本专业的研究也受益匪浅。建筑环境声学的一个方兴未艾的新研究领域,是关于声景学的研究。声景学英文为“so und sc ap e”,是由加拿大学者Schafer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式提出的。声景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听觉意义上的风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就十分重视声景观的营造。如西湖十景中,有“柳浪闻莺”“南屏晚钟”等以声音景点著称的风景。苏州园林中,也有“留听阁…听松风处…‘听雨轩…‘梧竹幽居”等景点,分别以风声、雨响、竹韵、梧音为声景观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声景的名句佳构比比皆是,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以及“留得残荷听雨声”等等。由于我对古典诗词和古典园林较为熟悉,使我能在国’内率先指导博士生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开展古典园林声景观的研究,有别于过去仅从视角的范畴研究园林的思路,开拓了从听觉角度研究园林景观的新领域。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引起日本,台湾和香港学者的高度重视,认为是开创性的研究。这个例子,说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说明理工学者兼修人文诗词的重要性。我在一首《七律》中曾主张:“理纬文经织锦成”,即以理工科知识为纬线,以人文学养为经线,方能织出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锦绣成果。钱学森先生一直关心我国的人才培养,曾为我国未能培养众多科学巨匠和学术大师而担心。我认为文理兼修将是培养巨匠大师的必由之路。培养当代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兴趣,也必须提高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我们先猜一条谜语:  三四五,像把弓,十五十六正威风;  人人说我三十寿,二十八九便送终。  答案是“月”。谜语叙述了月亮圆缺变化的情况:农历初一月亮是看不见的,到初三、初四或初五月亮弯弯像弓,到十五或十六时就圆圆亮亮;人们常说到三十月亮渐渐在夜空消失,但实际上月亮在二十八或二十九已消失。  在中国人的内心里,月是有生命的,她的圆缺变化正是天下有情人的生命运动。“月”是弯弯月牙儿的象形,中间有短短
期刊
乐舞百戏是汉代音乐、舞蹈和杂技艺术的总称。  汉代的音乐既有宫廷宗庙的,也有民间的。据有关资料,汉画像石中出现的乐器不下十余种,有打击乐,也有管乐。这些乐器往往在一起演奏,组成一支较大的“交响”乐队,或为器乐协奏,或为舞蹈伴奏。  南阳汉画像石中,舞蹈有七盘舞、建鼓舞、踏拊舞、长袖舞,舞者动作飘逸,给人以潇洒的美感。建鼓是一种大鼓。鼓身中间用高柱贯穿,树立在鼓架上。建鼓舞是一种男子双人舞。《鼓舞》
期刊
有的同学演讲,叙事清楚,语句也通顺,但听后往往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什么呢?语言缺乏形象化是原因之一,  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够准确形象地阐释真理,栩栩如生地描述事物,能够激发听众投身实践的热情,使演讲产生强大的说服力。  全国政协前任主席李瑞环,他的演讲,听众十分爱听,效果也很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很注重演讲语言的形象化。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演讲语言形象化的呢?  第一,有时候我们在演讲中要
期刊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那条名为“瞬间”的道路。尽管她知道,那条路绵延无尽,再也无法回头。    花季·暗淡    那本应该是她生命中最璀璨的年华。当她吹灭第十八根蜡烛,命运便开始捉弄她了。  经常的、永无休止的吵闹,翻天覆地的吵闹。她的家庭几乎支离破碎,名存实亡。刚开始的时候,她还尽力做一个积极的劝导者;可到后来,劝说频繁了,无力了,她也厌倦了。“上帝啊!我前世犯下了什么天大的过错吗?这样的日复一日可怎
期刊
晨望文学社简介  湖南新邵县新航中学晨望文学社成立于1 989年,现有社员近三百人,出版有社刊《晨望文学》。文学社以“建设校园文化,培育文学新人”为宗旨,努力使之成为“文学新苗的摇篮,校园文化的精品,梦想腾飞的圣地,理性张扬的星空”。  文学社成立十余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家”“湖南省十佳”优秀文学社,社刊多次获评全国优秀社刊一等奖。是全国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全国中小学文学社研究中心团体会员。社
期刊
我当年就读的中学,有一中型的图书馆。我那时不大会看书,只是常常利用午休时间去那里翻翻杂志。《世界知识》上有很多好看的彩色照片。一种航空杂志也曾让我浮想联翩。  “文革”开始,这个图书馆照例关闭,因受到媒体批判的“毒草”越来越多,图书馆疲于清理和下架,只好一关了之。类似的情况是,城里各大书店也立刻空空荡荡,除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一类红色圣经,除了少许充当学习资料的社论选编,其他书籍几近消失。  1
期刊
南阳汉画像石的内容题材繁多,缤纷万千。汉代人对升天成仙的希望,对身后理想家园的追求,他们的信仰崇拜,衣食住行,他们对忠奸善恶的评价,对自然天象的奇思,都通过无名艺术家之手,复活在一块块的画像石上。    一 神仙世界    汉画像石展现了古人的精神世界。风雨雷电、山河湖泊,这些自然现象与景观在古人的脑海中都是仙界众神。我们看到古人对前生来世、自然万物神圣非常的膜拜。  《山海经》中的西王母,本是传
期刊
写作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在学生应考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的文章出现夺人眼球的“亮点”,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结合命题作文“对镜”的写作情况来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建议。我曾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镜子”。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它”照见了容颜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戏局中,从“它”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它”。试
期刊
星;可文学社简介  广东佛山顺德区勒流中学星河文学社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她是华夏大地校园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星河文学社现有社员371人,另有学生记者18人。文学社社员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或获奖的作品达100余篇。  星河文学社被顺德区教育局评为全区“示范文学社”,被顺德区委宣传部授予首批“顺德传统文化(写作)教育培训基地”,被佛山市教育局评为全市中学生优秀文学社“特等奖”,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
期刊
王泗原先生见过很多面,衣着朴素,看上去很干瘦,愁容满面,虽是长者,却不多见言笑。享誉学界,后来也有人以国学大师头衔相赠,与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相比,这位王泗原还算不上大名鼎鼎。他是祖父的老部下,也是祖父最信任的人,有人甚至把他戏称为叶圣陶的左膀右臂,年龄要比我伯父还大,应该是比吕叔湘先生略小,如果活着,差不多也有100岁了。  王泗原送父亲的书,居然称“至诚兄”,这让人觉得很搞笑,父亲也觉得太过客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