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要设置开场白,也就是课堂导语,这是一般语文教师都会选择的教学环节。课堂导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提示课堂学习内容、解释教学安排、引起学生关注。导语设计有很多种方法,设悬是很多教师推崇的。由于设悬可以制造教学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所以学生也比较喜欢这样的教学设计。但是,设悬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太过随意,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弄巧成拙,造成教学“事故”。
一、悬而不悬,失去设置意义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语文课堂教学导语中设置悬念,其目的自然是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语设悬是不是成功,要看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对这个悬念充满好奇,并急于探求谜底,这样的设悬就是成功的,不然就是失败的。假如教师设置的悬念其答案早已“泄密”,或者学生已经了如指掌,这个设悬就是彻底失败的。悬而不悬,学生早已失去探索的兴趣,教学还没有开始,学生就有了结束的感觉,教学效果当然要大打折扣了。
有一位教师举行公开课,讲的是《三顾茅庐》。在导语设计时,他是这样设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这里面究竟讲的是什么事呢?到底是谁要三次去茅庐呢?三顾茅庐要请的人是谁呢?我相信随着学习的展开,这些谜底都会一一展现给大家的。”
很多学生都在窃笑。很显然,教师的这个设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虽然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学生早已心知肚明,教师还要装模作样来提问设悬。学生不是傻子,面对这些毫无含金量的问题不笑才怪呢!像这样的设悬,因为“太实”所以显得“太虚”。太实,是指一目了然;太虚,是指没有价值。一旦设悬不能发挥正面效应,必定要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会感觉教师“太水”,难有说服力,因此会对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产生质疑,这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故弄玄虚,无异哗众取宠
导语设悬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些技巧的运用要考虑到众多的制约因素,如教材内容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师自身内质。只有多方达成和谐,设悬才能发挥最佳效益。由于一些教师对这些因素把握不够,在导语设悬时,故意夸大悬疑的力度,常常要把“芝麻”说成是“西瓜”,结果难逃“吹牛皮”的下场。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力,教师玩“大忽悠”是行不通的,学生当然不会为其埋单,弄巧必然成拙。
有一位教师来我们学校讲课,讲授的是《生命的壮歌》,他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一只蚂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烈火烧不死,也能够掘开大坝。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这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要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蚁国英雄》。”
很显然,这位教师忽视了一个问题,导语真的太言过其实了。特别是限定了“一只蚂蚁”这个前缀,让教师陷入了“吹牛皮”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一只蚂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课文中说的蚂蚁是靠群体的力量,用牺牲精神来拯救群体中部分蚂蚁的生命。这当然不是一只蚂蚁的所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也不是一只蚂蚁能够办到的。学生怎么会认同这样的说法呢?这样的设悬不仅不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还会给学生留下很坏的第一印象。课堂效果怎么能够有保证呢?
三、悬而未决,标准自摆乌龙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这是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的名言。可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多么的重要。由于学科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设悬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设悬,最后总要有解悬的环节,如果能够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更好,但切忌出现悬而未决的情形,学生到课堂教学结束时还得不到解密,这样的教学也不能算是成功。
在学习《埃及金字塔》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埃及有著名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法老死后被制成木乃伊,就存放在这些金字塔当中。这些高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木乃伊为什么会千年不坏呢?相信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大家就会得到明确的答案。”学生听我这样一说,都充满了好奇,急忙去翻看课文,我也感觉这样的设悬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当我把课文讲完之后,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这木乃伊是怎么回事?课文中没有提到什么木乃伊啊。”我这才想起来,原来还有个结没有解开。当时只是随口一说,真没有想到学生会追问。我只好给大家再讲这木乃伊的情况。如果没有学生提出疑问,这个问题就会成为“悬案”了。这不是人们常说的自摆乌龙吗?设置悬念时我们可以对课文知识进行延伸,以便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完成课文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成功解密,这当然是最好的效果,要是学生难以获得相关的答案,这样的设悬至少就不能算是合格的。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悬,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就会产生悬而不悬、故弄玄虚、悬而未决等不良后果。教师遭遇教学尴尬是小事,一旦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光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责编 刘宇帆)
一、悬而不悬,失去设置意义
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语文课堂教学导语中设置悬念,其目的自然是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语设悬是不是成功,要看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对这个悬念充满好奇,并急于探求谜底,这样的设悬就是成功的,不然就是失败的。假如教师设置的悬念其答案早已“泄密”,或者学生已经了如指掌,这个设悬就是彻底失败的。悬而不悬,学生早已失去探索的兴趣,教学还没有开始,学生就有了结束的感觉,教学效果当然要大打折扣了。
有一位教师举行公开课,讲的是《三顾茅庐》。在导语设计时,他是这样设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这里面究竟讲的是什么事呢?到底是谁要三次去茅庐呢?三顾茅庐要请的人是谁呢?我相信随着学习的展开,这些谜底都会一一展现给大家的。”
很多学生都在窃笑。很显然,教师的这个设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虽然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明摆着的。学生早已心知肚明,教师还要装模作样来提问设悬。学生不是傻子,面对这些毫无含金量的问题不笑才怪呢!像这样的设悬,因为“太实”所以显得“太虚”。太实,是指一目了然;太虚,是指没有价值。一旦设悬不能发挥正面效应,必定要产生负面影响,学生会感觉教师“太水”,难有说服力,因此会对教师的所有教学行为产生质疑,这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故弄玄虚,无异哗众取宠
导语设悬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些技巧的运用要考虑到众多的制约因素,如教材内容特点、学生接受能力和教师自身内质。只有多方达成和谐,设悬才能发挥最佳效益。由于一些教师对这些因素把握不够,在导语设悬时,故意夸大悬疑的力度,常常要把“芝麻”说成是“西瓜”,结果难逃“吹牛皮”的下场。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力,教师玩“大忽悠”是行不通的,学生当然不会为其埋单,弄巧必然成拙。
有一位教师来我们学校讲课,讲授的是《生命的壮歌》,他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一只蚂蚁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呢?烈火烧不死,也能够掘开大坝。也许很多人都不相信,但这是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要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蚁国英雄》。”
很显然,这位教师忽视了一个问题,导语真的太言过其实了。特别是限定了“一只蚂蚁”这个前缀,让教师陷入了“吹牛皮”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一只蚂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课文中说的蚂蚁是靠群体的力量,用牺牲精神来拯救群体中部分蚂蚁的生命。这当然不是一只蚂蚁的所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的也不是一只蚂蚁能够办到的。学生怎么会认同这样的说法呢?这样的设悬不仅不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还会给学生留下很坏的第一印象。课堂效果怎么能够有保证呢?
三、悬而未决,标准自摆乌龙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这是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的名言。可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多么的重要。由于学科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设悬可以从很多角度切入,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但不管从什么角度设悬,最后总要有解悬的环节,如果能够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更好,但切忌出现悬而未决的情形,学生到课堂教学结束时还得不到解密,这样的教学也不能算是成功。
在学习《埃及金字塔》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好奇心,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埃及有著名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法老死后被制成木乃伊,就存放在这些金字塔当中。这些高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呢?木乃伊为什么会千年不坏呢?相信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大家就会得到明确的答案。”学生听我这样一说,都充满了好奇,急忙去翻看课文,我也感觉这样的设悬比较成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当我把课文讲完之后,有一个学生问道:“老师,这木乃伊是怎么回事?课文中没有提到什么木乃伊啊。”我这才想起来,原来还有个结没有解开。当时只是随口一说,真没有想到学生会追问。我只好给大家再讲这木乃伊的情况。如果没有学生提出疑问,这个问题就会成为“悬案”了。这不是人们常说的自摆乌龙吗?设置悬念时我们可以对课文知识进行延伸,以便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完成课文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成功解密,这当然是最好的效果,要是学生难以获得相关的答案,这样的设悬至少就不能算是合格的。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的设悬,是一种比较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就会产生悬而不悬、故弄玄虚、悬而未决等不良后果。教师遭遇教学尴尬是小事,一旦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光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