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近三年的历史全国卷高考试题,概括(概述)类试题已成为命题重点,其通常出现在第41题的位置。2018 年历史全国卷三套试题中,“概括(述)”设问的作答指令动词出现 8 次;2019年历史全国卷三套试题中出现 8次;2020年历史全国卷三套试题中则出现13次。由此可见,随着高考历史试题难度的降低,概括能力的重要性愈加明顯,甚至到了“得概括者得历史”的地步。本文将总结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基本做题方法,并以2020年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为例做具体剖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题型讲解
归纳表格内容可知,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特点就是在设问中出现“概括”或者“概述”等词,而具体的考查方向则主要为原因、措施、效果、变化、特点、异同等。其中,原因、措施、效果等设问难度较小,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得出;而变化、特点、异同等设问难度较大,答案需要在提炼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归纳、总结。
二、方法提炼
1.以“回答问题”为概括的方向
概括是对信息的筛选与提炼,必须要有选择性与导向性,概括的内容要以问题的设置为方向。传统的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通常从材料入手,遵循先读材料、再看设问的阅读顺序。这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考生将材料反复阅读后仍然不能捕捉材料的关键信息,无法确定材料的中心主旨。因此,合理的阅读顺序应是先读设问,后读材料。通过阅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严格区分“原因”“措施”“效果(作用)”“变化”“特点”“异同”等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以此强化阅读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提高阅读效率。
2.以“读懂材料”为概括的基础
读懂材料的第一步是字词理解。就近三年历史全国卷的试题类型来看,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不再出现大段原始史料文言文,阅读难度明显降低,因此材料中的字词障碍较少。在阅读时,考生要注意勾画语句中的时间、人物、地点等关键信息。
读懂材料的第二步是框架理解。历史全国卷第41题多以两段材料的形式呈现,每段材料的文字数量在200字左右。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转折句和结论句,厘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材料进行合理分层。
读懂材料的第三步是语境理解。这需要考生将卷面上的具体材料放置于宏观的历史语境之中,联系材料描述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跳出材料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深度理解。
字词理解、框架理解和语境理解不仅是层层递进的理解逻辑关系,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也是交错推进的关系。
3.以“精准表述”为概括的成果
精准表述是概括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地将提取的信息,用特定的历史术语来予以浓缩和提炼。这看似抽象,实则可以具象化,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查看分值,明确答案要点数量。在历史全国卷的阅卷标准中,要点数量与分值成正比。依据分值大小确定要点数量,是种科学的做题技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考生应尽量多写一至两个要点,以避免因缺少要点而丢分。
第二步,书写单个答案要点。文字的表述要准确使用应试语言和学科术语,切忌照抄材料原文和用不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述,更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具体的文字表述要达到以下要求:其一,简洁性。舍掉一些重复的、冗余的话语,直至浓缩精简到“不能再减”,再减就会丢要点的情形,达到所谓“少一个字而不明,多一个字而无用”的程度。其二,抽象性。好的概括应当使用抽象的语汇,它需要用特定的概念性术语词汇对历史现象来进行浓缩和提炼,而不需要面面俱到、惟妙惟肖地展现细节。比如,在概括某一历史事物的变化趋势时,考生不能定量描绘增减、进退的具体数额,而要使用“增多/减少”“变大/变小”“进化/退步”等趋势性表述语。
第三步,遵循一定逻辑,书写全部答案要点。在该步骤考生要注意答案的全面性与层次性。全面性是指每个答案要点都有明确的内涵,且要点与要点的内涵并不重复,因为重复的要点是无效的,分值只能按一个要点给。层次性是指各要点之间不仅内涵分明,还可以构成一个言之成理的话语序列(如果答案要点呈并列关系,则答案要点顺序不分先后)。
三、技巧升炼
1.读材料出处,挖掘隐藏信息。
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要明白材料出处也是重要的信息要素。一般来说,历史全国卷第41题的材料出处通常会注明是哪部著作与哪个作者。如果是第一手史料,出处则隐藏着时代背景信息;如果是第二手史料,出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书写立场与角度。总而言之,材料出处有时也藏有解决问题的重要“钥匙”。
2.答案序号化,条理一目了然。
历史全国卷概括类主观题中,问题的设置往往会在一小题中出现多个小问,例如2020年历史全国Ⅰ卷第41(1)题“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这里就需要考生解答“变化”和“原因”两个小问。再如2020年历史全国Ⅱ卷第41(1)题“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这里也需要考生解答“措施”和“效果”两个小问。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如果将两个小问题混在一起解答,阅卷老师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找到得分点,考生极容易因条理不清而丢分。因此,在解答时考生要注意答题格式,需要简单标明问题,并在问题后运用序号对答案要点进行分隔,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四、例题研炼
例1【2020年全国Ⅰ卷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 《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方法解析】
1.阅读设问,明确“概括”的基本方向。
(1)本題包含两个设问词,即“变化”和“原因”。
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作答模式为从……到……。
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作答模式有两种:
从广度上分为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
从深度上分为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2)答案来源为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3)本题分值为10分,初步预估分值分布为“变化”4分、“原因”6分,那么“变化”需要书写至少2个答案要点,“原因”则需要书写至少3个答案要点。
2.阅读材料,夯实“概括”的基础条件。
(1)勾画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1955年”“60年代”“70年代初”“1972年10月”。
(2)依据时间线索,厘清中国与民主德国、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变化。
(3)材料中与“原因”相关的信息不多,主要为“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等,此小问的解答需要联系所学知识。
3.精准表述,落实“概括”的最终成果。
根据材料,“变化”概述为:
①中国与民主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关系良好到20世纪60年代的关系下降;
②中国与联邦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对立状态到1955年的关系缓和,再到20世纪70年代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升温。
根据材料提示并联系所学知识,“原因”概述为: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属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联邦德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处于对峙局面。
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了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
③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影响了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
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华政策促使中国与联邦德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升温。
例2 【2020年全国Ⅱ卷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浸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10分)
【方法解析】
1.阅读设问,明确“概括”的基本方向。
(1)本题包含两个设问词,即“措施”和“效果”。
措施是针对具体问题应采取的具体办法,作答模式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归纳。
效果是指事物或行为、动作产生的有效结果。作答模式有三种:
从辩证看,有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
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效果和对外(如国际)效果;
从时间看,有直接效果和长远效果。
(2)答案来源为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3)本题分值为10分,初步预估分值分布为“措施”6分、“效果”4分,那么“措施”需要书写至少3个答案要点,“效果”则需要书写至少2个答案要点。
2.阅读材料,夯实“概括”的基础条件。
(1)找出与“措施”相关的信息:“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熙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永定河修建17处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
(2)找出与“效果”相关的信息:“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3.精准表述,落实“概括”的最终成果。
根据材料,“措施”可概述为:
①设立专门机构;
②建立岁修、抢修制度;
③改修河道,筑堤束水;
④修建水坝和减水引河。
根据材料,“效果”可概述为:
①取得了一定成就,使洪水在一段时期内不再泛滥。
②河道淤泥严重,未能根治水患。
综上,在解答历史概括类主观题时,考生切记要按照上述步骤展开,注意避开误区,按照正确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在不断训练中提高解题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顺利拿取高分!
一、题型讲解
归纳表格内容可知,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特点就是在设问中出现“概括”或者“概述”等词,而具体的考查方向则主要为原因、措施、效果、变化、特点、异同等。其中,原因、措施、效果等设问难度较小,答案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得出;而变化、特点、异同等设问难度较大,答案需要在提炼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归纳、总结。
二、方法提炼
1.以“回答问题”为概括的方向
概括是对信息的筛选与提炼,必须要有选择性与导向性,概括的内容要以问题的设置为方向。传统的历史概括类主观题的解题方法通常从材料入手,遵循先读材料、再看设问的阅读顺序。这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考生将材料反复阅读后仍然不能捕捉材料的关键信息,无法确定材料的中心主旨。因此,合理的阅读顺序应是先读设问,后读材料。通过阅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严格区分“原因”“措施”“效果(作用)”“变化”“特点”“异同”等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以此强化阅读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提高阅读效率。
2.以“读懂材料”为概括的基础
读懂材料的第一步是字词理解。就近三年历史全国卷的试题类型来看,历史全国卷第41题不再出现大段原始史料文言文,阅读难度明显降低,因此材料中的字词障碍较少。在阅读时,考生要注意勾画语句中的时间、人物、地点等关键信息。
读懂材料的第二步是框架理解。历史全国卷第41题多以两段材料的形式呈现,每段材料的文字数量在200字左右。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转折句和结论句,厘清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材料进行合理分层。
读懂材料的第三步是语境理解。这需要考生将卷面上的具体材料放置于宏观的历史语境之中,联系材料描述内容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跳出材料读材料,对材料进行深度理解。
字词理解、框架理解和语境理解不仅是层层递进的理解逻辑关系,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也是交错推进的关系。
3.以“精准表述”为概括的成果
精准表述是概括的最后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地将提取的信息,用特定的历史术语来予以浓缩和提炼。这看似抽象,实则可以具象化,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查看分值,明确答案要点数量。在历史全国卷的阅卷标准中,要点数量与分值成正比。依据分值大小确定要点数量,是种科学的做题技巧。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考生应尽量多写一至两个要点,以避免因缺少要点而丢分。
第二步,书写单个答案要点。文字的表述要准确使用应试语言和学科术语,切忌照抄材料原文和用不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述,更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具体的文字表述要达到以下要求:其一,简洁性。舍掉一些重复的、冗余的话语,直至浓缩精简到“不能再减”,再减就会丢要点的情形,达到所谓“少一个字而不明,多一个字而无用”的程度。其二,抽象性。好的概括应当使用抽象的语汇,它需要用特定的概念性术语词汇对历史现象来进行浓缩和提炼,而不需要面面俱到、惟妙惟肖地展现细节。比如,在概括某一历史事物的变化趋势时,考生不能定量描绘增减、进退的具体数额,而要使用“增多/减少”“变大/变小”“进化/退步”等趋势性表述语。
第三步,遵循一定逻辑,书写全部答案要点。在该步骤考生要注意答案的全面性与层次性。全面性是指每个答案要点都有明确的内涵,且要点与要点的内涵并不重复,因为重复的要点是无效的,分值只能按一个要点给。层次性是指各要点之间不仅内涵分明,还可以构成一个言之成理的话语序列(如果答案要点呈并列关系,则答案要点顺序不分先后)。
三、技巧升炼
1.读材料出处,挖掘隐藏信息。
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要明白材料出处也是重要的信息要素。一般来说,历史全国卷第41题的材料出处通常会注明是哪部著作与哪个作者。如果是第一手史料,出处则隐藏着时代背景信息;如果是第二手史料,出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书写立场与角度。总而言之,材料出处有时也藏有解决问题的重要“钥匙”。
2.答案序号化,条理一目了然。
历史全国卷概括类主观题中,问题的设置往往会在一小题中出现多个小问,例如2020年历史全国Ⅰ卷第41(1)题“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这里就需要考生解答“变化”和“原因”两个小问。再如2020年历史全国Ⅱ卷第41(1)题“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这里也需要考生解答“措施”和“效果”两个小问。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如果将两个小问题混在一起解答,阅卷老师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找到得分点,考生极容易因条理不清而丢分。因此,在解答时考生要注意答题格式,需要简单标明问题,并在问题后运用序号对答案要点进行分隔,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四、例题研炼
例1【2020年全国Ⅰ卷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 《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方法解析】
1.阅读设问,明确“概括”的基本方向。
(1)本題包含两个设问词,即“变化”和“原因”。
变化是指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作答模式为从……到……。
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作答模式有两种:
从广度上分为主观原因(内因)和客观原因(外因);
从深度上分为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2)答案来源为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3)本题分值为10分,初步预估分值分布为“变化”4分、“原因”6分,那么“变化”需要书写至少2个答案要点,“原因”则需要书写至少3个答案要点。
2.阅读材料,夯实“概括”的基础条件。
(1)勾画时间信息“20世纪50年代”“1955年”“60年代”“70年代初”“1972年10月”。
(2)依据时间线索,厘清中国与民主德国、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变化。
(3)材料中与“原因”相关的信息不多,主要为“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等,此小问的解答需要联系所学知识。
3.精准表述,落实“概括”的最终成果。
根据材料,“变化”概述为:
①中国与民主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关系良好到20世纪60年代的关系下降;
②中国与联邦德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对立状态到1955年的关系缓和,再到20世纪70年代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升温。
根据材料提示并联系所学知识,“原因”概述为: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属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联邦德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处于对峙局面。
②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了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
③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影响了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
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华政策促使中国与联邦德国正式建交,两国关系升温。
例2 【2020年全国Ⅱ卷41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浸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10分)
【方法解析】
1.阅读设问,明确“概括”的基本方向。
(1)本题包含两个设问词,即“措施”和“效果”。
措施是针对具体问题应采取的具体办法,作答模式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归纳。
效果是指事物或行为、动作产生的有效结果。作答模式有三种:
从辩证看,有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
从范围看,有对内(如国内)效果和对外(如国际)效果;
从时间看,有直接效果和长远效果。
(2)答案来源为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3)本题分值为10分,初步预估分值分布为“措施”6分、“效果”4分,那么“措施”需要书写至少3个答案要点,“效果”则需要书写至少2个答案要点。
2.阅读材料,夯实“概括”的基础条件。
(1)找出与“措施”相关的信息:“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熙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永定河修建17处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
(2)找出与“效果”相关的信息:“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3.精准表述,落实“概括”的最终成果。
根据材料,“措施”可概述为:
①设立专门机构;
②建立岁修、抢修制度;
③改修河道,筑堤束水;
④修建水坝和减水引河。
根据材料,“效果”可概述为:
①取得了一定成就,使洪水在一段时期内不再泛滥。
②河道淤泥严重,未能根治水患。
综上,在解答历史概括类主观题时,考生切记要按照上述步骤展开,注意避开误区,按照正确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在不断训练中提高解题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顺利拿取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