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微藻的分离鉴定及营养方式对其油脂积累的影响

来源 :南方水产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得高产油微藻,以从海南水体样本中分离得到微藻C67为出发株,考察其在不同营养方式下生长及油脂积累情况。形态观察及Lsu(large subunit)基因分析鉴定其为微芒藻C67(Micractinium reisseri C67);微芒藻C67主要脂肪酸为C18:1、C16:0、C18:3和C18:2,分别占总脂肪酸的33%、26%、18%和11%;微芒藻C67在混合营养方式下藻体质量浓度及油脂质量分数明显高于自养与异养方式,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混合营养方式下微芒藻藻体质量浓度最高(7.0 g
其他文献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异源铜盐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毒性影响,通过24h、48h、72h和96h的致死数量统计分析硫酸铜(CuSO4)/氯化铜(CuCl2)对幼参的半致死质量浓
石斑鱼蛙病毒能够感染多种石斑鱼并造成严重死亡。研究利用原位杂交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蛙病毒三亚株GIV-R-SY1301在人工感染发病的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组
利用筛选出鲤(Cyprinus carpio)的15对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引物,分析其与黄河鲤(C.carpio haematopterus Temminck et Schlegel)、建鲤(C.carpio var.jian)和黑龙江野鲤(C.carpio haematop
北部湾北部虾类资源丰富,是南海经济虾类的主要产地之一。该海域拥有虾场13个,基本分布于广西沿岸近海,虾类主要捕捞类型为桁杆拖网、刺网、笼捕和定置网。文章利用广西近海渔船
对2005年-2010年采自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9个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群体共208个个体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
根据2014年11月使用SDKN-500型网位仪所采集的罩网作业时网口深度和间距的实时数据,分析罩网网口沉降与闭合性能。结果发现:1)渔船绞收网口纲后,网口沉降和闭合速度不会马上突
采用培养法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养殖水体中的弧菌(Vibrio)密度进行了测定,监测了主要环境因子(水温、溶解氧、p H、盐度、氧化还原电位、亚硝酸盐、硝酸盐、氨盐、
通过4个试验研究了盐度对海萝(Gloiopeltisfurcata)孢子附着、萌发及成活的影响。1)不同盐度(16.0—38.5)对海萝种藻所释放孢子的影响。2)不同盐度(13.5~41.0)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