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各庄位于北京顺义区马坡镇。从1989年开始当村长,1995年开始当支书,算到现在,张玉英在白各庄的“领导岗位”上已经干了17个年头了。
这17年一路走来,白各庄从昔日的穷村子一步一步发展起来,并渐渐有了名声,市领导同志都曾先后到白各庄视察、调研指导工作。2005年12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白各庄,白各庄的名字从此被载入了史册。作为白各庄的当家人、全国劳动模范张玉英,其个人声誉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和许多村子一样,有类似的脱贫致富经历,十几年前的白各庄并不富裕。张玉英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他给记者举了一个小小的例子:“我记得有一年年底结账,会计每次来大队,他都会从自家里捎上几块烟儿煤,因为天太冷了,可大队点不起炉子.......”
那时的白各庄,除了有12个有名无实的村办企业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当上了村支书的张玉英犯愁了:要想增加集体收入就得盘活这12家企业,要想盘活这12家企业就得有足够的资金,可集体没有钱,没有钱就盘不活这12家企业,盘不活这12家企业,集体就不会有收入白各庄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没有起点,更找不到出路,怎么办?
思来想去,张玉英终于想通了,若想发展集体经济,就必须先从集体中跳出来!在党员大会上,张玉英明确了自己的主张:对于这12家企业,集体有钱就集体自己来经营,集体没钱就让别人来经营,或租赁或承包。
根据白各庄当时的情形,答案当然是后者。可事情并没有像张玉英想像得那样顺利。因为几乎所有企业都处在经营不善的状况中,即使是村民,也没有多少承包的热情。这让张玉英又犯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盲乱,张玉英顺着自己以前的思路开始梳理:既然为发展集体经济可以跳出集体经济,那么,为了发展本村的经济也同样应该可以跳出本村的框框呀。既然自己本村的村民不想承包,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外村的人来承包呢?!
心思已定,说干就干。对外招商就是必经之路。
奇迹出现了,“对外招商”终于让白各庄从困境中破茧而出!
“第一个企业是个汽水厂,一年的承包费是一万块钱。在那个时候,一万块就叫钱了,好歹集体算是有了收入。”
汽水厂之后又招来了饲料加工厂。一年的承包费涨到了两万。
尽管有了这样好的开端,张玉英并没有满足,“都是些小企业。要想引来金凤凰,就得栽下梧桐树。白各庄的环境那时太差了,也是很多企业选择不进来的一个主要原因。”随后,张玉英解释说,这个“环境”,既包含投资环境,也包含白各庄的村容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是一回事。“村子里面到处都是白色垃圾、污水粪便,谁愿意上这样的地方来投资,来建厂,来办企业?!”
就这样,张玉英终于找到了白各庄为什么引不来金凤凰的症结所在,与此同时,区里乡里也开始提倡环境整治。于是,张玉英在村里专门雇了一个村民每天维护村里的卫生。
“我后来算了算,这样做不合算。一天15块钱,而且还很难从根源上治理好,天天捡塑料袋也捡不干净,因为村民们根本就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从根源上把环境治理彻底,张玉英又开始动起了脑筋。“就算我们天天用一个大喇叭喊,告诉村民别扔塑料袋了,可是照样没人听你的。所以,干说没用,就得把导向和利益挂起勾来。”
张玉英提出的“导向和利益挂勾”无意中契合了经济学的一大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张玉英的具体措施是:在村里规定,两公斤塑料袋可以换一袋洗衣粉或一块肥皂。
没想到,这招果然奏效了。
洗衣粉家家都要用到,而现在,只要谁家攒够一定数量的塑料袋,不花钱就能换到洗衣粉,何乐而不为呢?几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白各庄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昔日的白色垃圾几乎不见了踪影。
白色垃圾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村里面仍然随处可见的柴草乱堆乱放的环境问题,张玉英提出,如果村民在一年之内能做到不占集体空闲地,不在街上乱堆乱放,到年底时,村里给村民发300块钱作为奖励。“这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到现在效果挺好,在村子里几乎看不到堆放的杂草垛啥的了。”
掌握了一定的市场技巧,有了一定管理经验的张玉英并非是要把所有的观点都建立在金钱上。有着几十年党龄的他,更注重的是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张玉英提出了党员带头认领绿地的要求。他要求每个党员要积极带头在自家门前栽花种草,并且每个党员都要在村子里认领一块空地进行绿化和日常维护。张玉英的这个要求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和配合。白各庄的环境开始越发的“日新月异”了。
“环境是水,发展是舟。没有好的水源,舟也划不到你这儿来。”张玉英把环境同样看成是招商引资的关键因素。事实上,这一点在白各庄也的确体现得淋漓尽致。漂亮起来的白各庄开始渐渐引起了外面人们的注意,前来办企业的投资商也一天多似一天。年集体收入从二十几万到四十几万到一百多万直至去年的两百多万,对于一个只有一百余人的小村子来说,着实不是个小数目了。
最近两年,白各庄果真引来了几只“金凤凰”,有占地八万余平米的语言学校,还有以旅游为主体投资近亿元的意大利农庄。这些大规模的投资企业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更是给集体经济带来了稳定而丰厚的收入。
集体富了,村民也要富。富裕起来的村集体开始把钱又反哺给村民。在白各庄,老人有养老金,孩子上学有补助,村民吃米、吃面不花钱,村民医疗保险都是由集体来负担。当说到从一穷二白到小康安乐,怎样摆好自己的心态时,张玉英总结了两点,他说:“第一,要对得起党,体现在哪儿?体现在给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实惠。第二,要对得起百姓,体现在哪儿?体现在不能有负他们的重托。”眼前这个年过六旬的老人说的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