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进光阴罅隙的柳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u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陕北农村,柳编如同锅碗瓢盆一样普及,家家户户都用。
  春天,人们用柳编粪箕抓粪肥;夏天,人们用柳编筐子提猪草;秋天,人们用柳编筛子晒杏皮;冬天,人们用柳编笊篱捞粉条。平时歪歪斜斜地摆在烂草窑某个角落里的柳编,看似无用却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帮衬着人们的生活。
  砍割柳条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过后柳条刚刚发芽的时候。错过这段时间,柳条就变脆变硬,缺乏韧劲,不适合编织了。人们用来编织柳编的柳条主要有红柳、沙柳、榆树条等,但红柳条硬而脆,榆树条少而短,因而用得最多的当数生长繁密质软的沙柳条。割柳条的日子里,父亲总是在天刚麻麻亮就提着斧头、背着绳上山了,到了放羊时间,当其他人刚准备出门割柳条时,父亲已经背着一大捆柳条回家了。父亲把柳条放在院子里,一家人就开始修剪拐枝和叶子。修剪柳条是一门技术活,不能把柳条皮子去掉,去掉便没有了韧劲,不耐用了。柳条修剪好后,大人们就抽时间根据柳条的粗细,用来编织不同功用的柳编。
  母亲心灵手巧,是个编织柳编的好把式。家里的柳编大部分都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母亲编柳编的时候,我常常站在跟前看。看着看着,便用砍掉的小柳条模仿编织起来。母亲教导我,无论编织什么样的柳编,都得先打好底子。万丈高楼平地起,编织柳编也一样。底子打好了编织出来的柳编才美观、耐用。“一回生,二回熟”,我跟随母亲先学会了柳编打底,并慢慢地掌握了柳编的方法,能编织一些简单的小型柳编。
  家里用的柳编,编织难度最大的当属编红柳耱了。编织红柳耱,需要红柳条,主要是红柳条坚硬,能经受得住摩擦。在编织红柳耱时,大人们会把提前砍好凿好孔洞的木棒套起来作为支架,然后点燃一堆羊粪,待火势烧过后,把砍好的红柳条放在烧过的羊粪灰里烧热,红柳条烧热后就变软了,在编织的过程中不易折断。编织好的红柳耱非常耐用,堪称碎土利器。随父母上山种地,每每耱地时,我都会站在红柳耱上,两只手抓住两头驴的尾巴,像驾驶汽车一样,任由驴拉着红柳耱将土块耱碎。那一刻,我也着实体会到了驾驶员的感觉,好生惬意,往往会兴奋地喊唱几句并不娴熟的山曲,以表达庄稼人发自内心的欢快与洒脱。
  洋芋成熟了,父母用钁头在地里挖,我提着柳编筐子跟在父母身后捡,刚开始还能跟上父母挖洋芋的节奏,但工夫不长就没劲了,气喘吁吁地坐在拾满洋芋的筐子上休息。父母看见我坐在筐子上,就责怪我不爱护筐子,不懂得编织筐子的辛苦。
  杏黄了,人们将杏摘回家后,挑选一些软硬适中且甜美的放在家里供平时享用,将其余绵软的杏皮剥下来,放在柳编筛子里晾晒。一个个圆形柳编筛子盛满黄灿灿的杏皮,在阳光照耀下,散发出酸且甜的味道,缕缕清香随风扑面而来,令人不由得流出口水。这些杏皮将是冬闲时候,妇女儿童的口中美食。
  麦场上脱粒的庄稼,人们要倒回粮食窑的柳编囤子里储存。粮食囤子编密实了,既通风透气又隔潮散热,粮食存放的时间久长而不变质。粮食窑里,粮食的多少是农人们的底气。粮食存满囤子,几十年吃不光,遇到灾荒也不心慌。为了避免鼠虫糟蹋庄稼,人们就将囤子用木头支架起来,鼠虫爬不到囤子里,就只能蹲在粮食囤子下面闻闻粮食的味道了。
  每次走亲串门,母亲都会带上几件用细嫩柳条精心编织的小筛子或小筐子,当作稀罕物赠送给城里的亲戚。父亲看见时,总会说母亲拿那些东西俗气,城里人才不会稀罕。但当城里的亲戚看见精致的小柳编品时,个个都喜上眉梢,夸母亲真是个巧手。小小柳编品的赠送,也成了加深亲戚之间情谊的纽带。
  柳编是乡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人们编织一件柳编不容易,用起来也特别爱护。有时,筐系子断了再续上,筐底磨损坏了,就用布条缝上或者垫上纸箱子继续使用,总是舍不得扔。筐子的筐沿若开了,就如同大坝决堤一般,很难再补回去,最后导致柳条一层层剥落,这也标志着一个筐子的生命就此终结了。
  柳编消耗着自己的身躯,为乡下人的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让人们由贫穷走向了富裕。但在时代的变迁发展中,柳编的服役期限已满,被主人搁置起来,躲进了光阴罅隙。
  前不久,回到乡下老家,在久违的老家院落里,透过窑洞门窗上残破的窗户纸,看到炕上摆放着周身结了蜘蛛网、落满了岁月尘埃的柳编筐子、柳编磨等物件,我的心不由得一阵悲凉与刺痛,我怀念那个欢快的编柳编、用柳编的年月,更怀念那一双双编织柳编、编织美好生活的粗涩巧手。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一粒葫芦籽,险些要了我的命。  那是1948年新年刚过,家乡新台子村已经解放。我们家住着解放军的一个班,闲时常常逗我玩。这之前,我叔宋焕燃和我的堂叔宋焕武都参加了解放军。我曾祖父和祖父早亡,家里很穷,土改时我家分得5亩多地,曾祖母和祖母都很高兴,觉得这许多年两个寡妇领着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总算过去了,好日子来了。  一天,我和孙家哥俩恩梁、恩祝到东街赵家院玩,赵婶看到我,喊道:“宋小,你等会
期刊
1973年9月1 日,我进入小学五年级读书。新学年第一堂课铃声过后,校革委会孙主任面色严肃地领着一位面目清秀,瘦瘦单单的中年人进入教室。孙主任介绍:“这是新来的陈老师,他教你们语文,也是你们的班主任。大家鼓掌欢迎!”  孙主任走后,他即做自我介绍,说:“我叫陈鸿仪,邻村开村人,我喜欢与同学们做朋友,希望大家多多配合我教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接着陈老师可能为了熟悉同学,开始点名,之后开始上课,这
期刊
看完北塬正在修建的一家仿古豪宅,走出门来,已是下午5时左右。西斜的阳光依然朗照,大地一片通明。田野里各类庄稼正在扬花灌浆,显出勃勃生机。我们坐回车后,闲也是闲着,就听驱车的晓文建议,跟义清一道,朝黄河方向奔去。  我们仨是师范同学,同一座小城谋生,平时各忙各的琐事儿,无暇时常见面。隔得久了,联系找个僻静之地,随意坐坐,吃茶谈天,或到不远的郊外,玩赏花草山水,呼口新鲜空气,放松一下身心。  身处中国
期刊
怀着对被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称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公无比敬慕之情,我在友人的陪同下专程到颐和园拜谒耶律楚材祠堂。  祠堂位于颐和园东门、仁寿殿南侧、昆明湖东岸、文昌阁以北,系颐和园独特的景点。我们往复辗转,费了好多周折方觅到偏安一隅的祠堂。正欲举步入祠堂,忽被“游人止步”的警示牌所阻,遂探首翘望,只见三四个民工在祠堂里忙得热火朝天。询问之,方悉祠堂修葺,谢绝游人观赏。千里之外赴京,本想趁这千载难逢
期刊
墨山铺的早晨  我的故乡墨山铺的清晨,永远是美妙的,起初是难以形容的雅静,紧接着便是整个世界的生动。  墨山铺,在上世纪70年代巴华两地的版图上,是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几十户人家,一个小小的村落,屋门对着门,屋壁挨着壁,远远望去,那青石铺成的街面两侧是一幢幢精致的青砖黑瓦的院落,因为村庄如一弯月亮,外村人又把墨山铺叫作“月亮街”。院里静静坐着明三暗四的七间屋,前三间是稳稳当当的青砖黑瓦,后四间是泥墙
期刊
17岁那年冬天,我在一个建筑公司的铆焊厂当工人。上班第一天,认识了我师傅:中等个儿,黑黢黢的脸膛。戴一顶旧棉皮帽子,两个帽耳朵毛朝外斜系在后面。一件旧的棉半大衣,敞着怀。一辆旧自行车,车后座夹着一个饭盒,这是一个极普通且略有点邋遢的人。  师傅教我的方法也很特别:上班第二天,就递给我一本书《铆工》,让我好好看看。之后的二十多天里,一是他忙,二是心里怕他,也不敢问,也不知道该问什么,那本“天书”翻了
期刊
夜深了。  银行的朋友晖打来电话:“是这样,我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可以跟你说吗?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才十岁,由于他常常出差,所以那时候,我不悲伤,在我心里,只不过他还是出差去了,不久就会回来。后来,我长大了,等我明白他永远也不会回来了,除了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悔恨。我那时怎么会用那么无动于衷的态度去面对我父亲的去世呢?这件事一直困扰了我很久,一直到现在,每想起来,我都不能原谅自己,我真的……”  
期刊
故乡在楚地云台梦泽,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家家洒水庭院,扫阳尘,开窗户,门插艾,把一冬一春的晦气驱赶一尽。  小伢们要穿上新衣,身挂一串彩丝菱角与织锦香袋,和一只丝网兜,里面卧了一枚青皮咸鸭蛋。一群伢们满街跑,拍了手儿唱: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家家照例煮粽子,煮咸鸭蛋,炸油香馓子,吃到平日吃不上的又甜又酥的芝麻糕,还有又香又糯的绿豆糕。大人
期刊
过年了,我们驱车去看乡下的老姨。说实在的,我们都是把姨家当成还能回得去的故乡了。  姨家住在隐贤镇时郢村。隐贤是千年古镇,因唐时著名贤士董邵南在此隐居而得名,韩愈曾为他写下著名长诗《嗟哉董生行》和千古奇文《送董邵南序》。时郢村位处隐贤镇东约3公里,虽没出过有名的大人物,但却是旱涝保收、富庶一方的鱼米之乡。人常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盖因一般情况下都是水往东流,然故乡偏偏“山倒转,水倒流”,山称“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此岸江南已在彼岸,遥在桥的那边了。  看完国内实力派水彩画家林绍灵的“桥那边”画展,我的思绪一连好几天都在“桥那边”打转转,一阵阵杨柳风、杏花雨从“桥那边”吹过来飘过去,搅动着我心底里的什么,似有“三月不知肉味”之况。我总觉得,在那些画里有一个精灵在舞蹈。这个精灵,我看不见,又隐约可辨;我说不出,却又在嘴边。它依稀是画里的一座桥、一湾水。它又不是那桥那水。它仿佛是与“桥那边”、“水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