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经验上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在社会各个领域居于领导地位的绅士群体,就不可能有优良的治理。当然,在中国,绅士传统曾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社会、文化动荡而断裂。但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绅士群体又重新出现。而李晓林就是这个绅士群体中令人敬佩的一位。
从行业上说,李晓林是房地产企业家。但是,他这个企业家却与众不同。在他身上,具有强烈的公共精神,而这种公共精神,正是中国当代社会绅士的标志性特征。
李晓林身后是一座由他亲自建立起的商业帝国,透过几扇巨大的落地窗,那片出现在北京冬日午后的水泥建筑似乎成为了他前半生海洋情节的缩影——林达海渔广场,这6个字是再恰当不过的注释了。这片位于北京东四环路边,总占地7.9万平米的建筑群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封顶阶段。与此同时,李晓林的人生也到达了新的高度,由林达海渔广场而始的“海洋文化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是这个地产业思想者毕生经验与开拓精神的最佳写照。
李晓林说:“在建筑细节上更是花了大量精力雕琢。海星造型的艺术展览馆,玻璃幕墙、吊顶、室内墙面、地砖等细节的处理,林达海渔广场处处精心选取海洋元素,把鱼形建筑做到了极致。”此外,李晓林对艺术展览馆的每个细节也是亲力亲为,在这里,所有员工的服装设计都是由他亲自完成,不同级别的员工会在服装上面佩戴不同级别的肩章,而李晓林为自己设计的级别就是“海军上将。”
这个历经风浪洗礼,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汉子自幼对海洋充满向往,曾经梦想自己长大做一名海军军官。然而错乱的时代将他丢到了东北的建设军团。多年后返城,李晓林捧起了银行的铁饭碗,然而对于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李晓林不可能满足于那种一成不变的日子。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整个中国都沉浸在一次规模宏大的全民在启蒙的思想运动中,解放、自由、发展……
这些美妙的词汇将沉睡多年的国人思想搅动得近乎沸腾,西方的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经济运行模式都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身在这个时代洪流之中,李晓林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方进步的理论营养,他提起了画笔、写下了充满进取精神的诗篇。进而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一头扎入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商海之中。其实,很多同龄人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人们称之为下海,今天看来这实在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
大海练就水手的勇敢和笃定,为了生存,水手们相互支撑,也相互关爱,历经风雨的水手更知道珍惜岸上的平静与幸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必须具备水手的这些气质,勇敢地担起强者的责任。李晓林拥有众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林达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是他巨额产业财富的标签,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是他担负社会责任的职务,北京市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则是他在工商界深厚影响力的标志。而他自己却更为能够成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秘书长而高兴,并坦言在慈善的道路上他的思考更多、压力更大。
思想者的蜕变
翻开李晓林二十多年的奋斗史,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按照李晓林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在经历创业艰辛的同时,也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靠2000元起家的李晓林,先后做过电缆、注射器等生意。赚得第一桶金的李晓林,并没有急于扩大自己的财富数字,他选择了紧邻日本去留学。众所周知,日本在现代化这件事上比中国先跑了几百米,因为有着相近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他们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最值得借鉴。尽管与日本之间既有国恨也有家仇,但日本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师夷之计以致夷”总算是一条出路。
李晓林于1988年踏上了赴日本的轮船。留学生活,进一步打开了他的视野,他看到了日本经济上的富足,同时也意识到了商业化给日本文化上制造的危机,更认识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机会所在,他甚至已经知道10年或20年后中国将要呈现的面貌。基于准确的判断,李晓林选择了地产业作为实现它人生理想的途径。1990年以来,他先后收购、兼并、合资了北京多家大中型企业,并且成功地开发了数个房地产项目。仅十多年,便在房地产界异军突起。事实证明李晓林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大程度上中国正在经历日本在1990年前后经历的煎熬。而对于早有准备的李晓林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时至今日,李晓林的内心深处还流动着“改造世界”的革命热情。时代赋予了那一代人沉重的使命感,但李晓林承认,自己骨子里依然是个理想主义者。在这位50多岁中年人的办公室里,挂着书法家刘炳森手书的“脚踏实地”的条幅。李晓林解释到:“这里面有两层意思。首先,它是我做人做事的准则;其次,它揭示了土地资源对一个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企业家,李晓林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人生观、财富观同样深受这一时期社会深刻变革的影响。“我经历了中国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种种历史进程的转折,经历过很多的风雨和波折,所以对于我来说,改革开放以后以及80年代开始创业的这段时期带给我的就是机遇,我确实感谢那样的一个时代,给了我一个发展的机遇。”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视野开阔的李晓林看到时机来临,回国后信心十足地进军北京房地产,这一干就是20年。在20年的时间中,从单一的房地产投资到深入的房地产研究,李晓林不再是投资界黑马,而是享有盛誉的房地产界的思想者。
思想者,顾名思义,有理论支持,也要实践佐证。既要提出规律性的观点,又要把握时代特征。而作为思想者,所提观点通常会被借鉴和采纳,为市场良性发展提供风向标。畅游房产界20年,发表20篇观点鲜明市场分析文章的李晓林对思想者这一称号当之无愧。房地产界的思想者,恐怕是目前对李晓林最为标准的定义。在李晓林从事房地产理论研究前,他所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均获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房产界早已占有一席之地。
李晓林说:“从事房地产这么多年,对这个行业有了较深的理解。给政府提一些建议,找出老百姓的诉求,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房地产专业领域做探索和调查研究,第一是为了这个行业,为了维护和保护房地产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第二是给政府谏言献策,这是两个基本点。同时,研究行业问题,不但不会影响我从事这个行业,反而会让我对这个行业操作把握提高,对今后的投资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充满激情并不意味着不以理性出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时为,有时不为”,是李晓林自勉的商界信条,这个信条也使他在多年的商海搏击中一帆风顺。李晓林说这是他做事和做人的信条,商界沉浮,瞬息万变,不少人在滚滚商潮中大起大落,人们看到,李晓林在商海中搏击得潇洒自如,却又非常稳健,说到自己的商界信条,李晓林说:“不能贪图什么事情都做,涉足太多不相关领域不可能好,要懂得选择和取舍,任何时候都轰轰烈烈地做事是不可能的,需要适当停下来整理自己,掌握节奏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慈善让财富高尚
每一个强者都渴望成为人人敬仰的绅士,既造福乡里,又服务国家,这恐怕是传统儒家文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了。费孝通在《中国绅士》一书中对此做过精彩的论述,依据费老对绅士的定义,李晓林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现代绅士,就像他的老领导成思危一样。致力公益事业十余年,李晓林在慈善道路上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十多年前捐款修庙,李晓林开始致力于公益事业,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在李晓林看来,这不仅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晓林,十多年如一日,积极低调投身公益事业,始终肩负着自己应尽的职责。
几年前,李晓林的好朋友带着全家从台湾到大陆投资,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其中一个孩子却不幸得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他们找到中国骨髓库,但是骨髓库仅有2万名志愿者,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部分数据丢失,很多志愿者也已经找不到。因为配型的几率是万分之一,几万个才能配上一个,所以区区2万名的骨髓库,对于孩子的配型无疑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中,全家人只能回到台湾,并从有20多万志愿者的台湾骨髓库找到了孩子适合的配型,救活了孩子。
这件事情深深地震撼着李晓林的内心。他提出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建立一个中华骨髓博爱基金,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行列,并号召12名在中国大陆比较有影响的企业家共同支持这个基金。在李晓林的号召下,12名企业家共捐款200多万元,成为中国红十字总会收到的最早捐款之一。后来,在李晓林的带动下,更多的人开始捐款捐献骨髓,关注和推进中国骨髓库的建设。到2009年8月为止,在中国骨髓库登记的志愿者已经突破100万人,普通人的配型几率大大提高。每年的配型成功都在1000例以上,李晓林功不可没。
中国骨髓库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但是李晓林对救治白血病人的关注并没有停止。配型成功机率提高以后,他发现配型成功后接受治疗的病人才达到10%。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昂贵的治疗费。李晓林再一次提案全国政协,建议把造血干细胞手术费列入医保范围。这是对基本生命权的捍卫。提案得到各方认可,占有很高的支持率。北京市已经率先提出要把这个造血干细胞手术费列入医保范围,这让李晓林着实欣慰。北京解决了,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为期不远,更多的生命将被救治。佛学有言:救人一条命胜过七级浮屠。对生命的尊重将比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具实际意义。
除了骨髓库的建立,李晓林现在还担任中华思源慈善基金的秘书长,这个基金已经发起了寒窗计划等十几个有针对性的慈善项目。李晓林因为长期在公益慈善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李晓林坦言:“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从内心来说确实是很高兴。相对于荣誉,我更看重的是受益人真实信息的反馈。这种认可是与存于内心的慈善之心互动的。它们会很快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获得大家的认可,这种幸福是最真诚的。”
文化给予财富魅力
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投身艺术收藏,已经可以称为是一种潮流。在很多企业家看来,这是一种时尚,正如曾经有一段时间,企业家们会以高尔夫和户外运动作为主要谈资。而如今,收藏成为了一种品位的象征,在企业家的圈子里,收藏正成为一种时尚风向的标签。
有别于一般的商人,李晓林更像是一位思维活跃的设计师,公司建造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在设计上看到他思想的影子。在林达集团在京开发的新项目——林达海渔广场的艺术展览馆中,酷爱诗歌和文学的李晓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于艺术的深度渴求。李晓林收藏的数十幅油画作品以及各个朝代的精美瓷器摆满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整个艺术展览馆的设计以及馆中家具的设计都是由李晓林亲自完成,它们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李晓林对待生活的一种境界。
“忙碌紧张的工作让我少了很多以往的自由和休闲,但是,我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转化为一种社会力量,让自己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文化商人价值最大的提升。”
事实上,无论是画作、瓷器还是其他的艺术珍品,当李晓林将心倾注在这些收藏中,他的生活便成为另一个样子,在光鲜的企业家名片之外,人们看到的是他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呈现出的精彩人生。
李晓林常为中国地产的走向而思虑,也会为让一个白血病患儿获得新生而欣喜。当然,他也保留着个人爱好的权利,也会时常聊起自己的收藏,并偶尔说起建设林达海渔广场其实是在圆儿时看海的梦想。慈善、商业、个人爱好……李晓林一样不少地享受着属于他的充实生活。
时至今日,李晓林的内心深处还流动着“改造世界”的革命热情。时代赋予了那一代人沉重的使命感,但李晓林承认,自己骨子里依然是个理想主义者。
从行业上说,李晓林是房地产企业家。但是,他这个企业家却与众不同。在他身上,具有强烈的公共精神,而这种公共精神,正是中国当代社会绅士的标志性特征。
李晓林身后是一座由他亲自建立起的商业帝国,透过几扇巨大的落地窗,那片出现在北京冬日午后的水泥建筑似乎成为了他前半生海洋情节的缩影——林达海渔广场,这6个字是再恰当不过的注释了。这片位于北京东四环路边,总占地7.9万平米的建筑群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封顶阶段。与此同时,李晓林的人生也到达了新的高度,由林达海渔广场而始的“海洋文化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是这个地产业思想者毕生经验与开拓精神的最佳写照。
李晓林说:“在建筑细节上更是花了大量精力雕琢。海星造型的艺术展览馆,玻璃幕墙、吊顶、室内墙面、地砖等细节的处理,林达海渔广场处处精心选取海洋元素,把鱼形建筑做到了极致。”此外,李晓林对艺术展览馆的每个细节也是亲力亲为,在这里,所有员工的服装设计都是由他亲自完成,不同级别的员工会在服装上面佩戴不同级别的肩章,而李晓林为自己设计的级别就是“海军上将。”
这个历经风浪洗礼,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汉子自幼对海洋充满向往,曾经梦想自己长大做一名海军军官。然而错乱的时代将他丢到了东北的建设军团。多年后返城,李晓林捧起了银行的铁饭碗,然而对于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的人,李晓林不可能满足于那种一成不变的日子。那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整个中国都沉浸在一次规模宏大的全民在启蒙的思想运动中,解放、自由、发展……
这些美妙的词汇将沉睡多年的国人思想搅动得近乎沸腾,西方的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经济运行模式都如潮水般涌入中国。身在这个时代洪流之中,李晓林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方进步的理论营养,他提起了画笔、写下了充满进取精神的诗篇。进而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一头扎入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商海之中。其实,很多同龄人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人们称之为下海,今天看来这实在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
大海练就水手的勇敢和笃定,为了生存,水手们相互支撑,也相互关爱,历经风雨的水手更知道珍惜岸上的平静与幸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也必须具备水手的这些气质,勇敢地担起强者的责任。李晓林拥有众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林达集团董事长的职务是他巨额产业财富的标签,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是他担负社会责任的职务,北京市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则是他在工商界深厚影响力的标志。而他自己却更为能够成为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秘书长而高兴,并坦言在慈善的道路上他的思考更多、压力更大。
思想者的蜕变
翻开李晓林二十多年的奋斗史,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按照李晓林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在经历创业艰辛的同时,也享受着成功的快乐。”
靠2000元起家的李晓林,先后做过电缆、注射器等生意。赚得第一桶金的李晓林,并没有急于扩大自己的财富数字,他选择了紧邻日本去留学。众所周知,日本在现代化这件事上比中国先跑了几百米,因为有着相近的历史和文化特征,他们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最值得借鉴。尽管与日本之间既有国恨也有家仇,但日本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师夷之计以致夷”总算是一条出路。
李晓林于1988年踏上了赴日本的轮船。留学生活,进一步打开了他的视野,他看到了日本经济上的富足,同时也意识到了商业化给日本文化上制造的危机,更认识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机会所在,他甚至已经知道10年或20年后中国将要呈现的面貌。基于准确的判断,李晓林选择了地产业作为实现它人生理想的途径。1990年以来,他先后收购、兼并、合资了北京多家大中型企业,并且成功地开发了数个房地产项目。仅十多年,便在房地产界异军突起。事实证明李晓林的判断是正确的,很大程度上中国正在经历日本在1990年前后经历的煎熬。而对于早有准备的李晓林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时至今日,李晓林的内心深处还流动着“改造世界”的革命热情。时代赋予了那一代人沉重的使命感,但李晓林承认,自己骨子里依然是个理想主义者。在这位50多岁中年人的办公室里,挂着书法家刘炳森手书的“脚踏实地”的条幅。李晓林解释到:“这里面有两层意思。首先,它是我做人做事的准则;其次,它揭示了土地资源对一个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批企业家,李晓林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人生观、财富观同样深受这一时期社会深刻变革的影响。“我经历了中国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种种历史进程的转折,经历过很多的风雨和波折,所以对于我来说,改革开放以后以及80年代开始创业的这段时期带给我的就是机遇,我确实感谢那样的一个时代,给了我一个发展的机遇。”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视野开阔的李晓林看到时机来临,回国后信心十足地进军北京房地产,这一干就是20年。在20年的时间中,从单一的房地产投资到深入的房地产研究,李晓林不再是投资界黑马,而是享有盛誉的房地产界的思想者。
思想者,顾名思义,有理论支持,也要实践佐证。既要提出规律性的观点,又要把握时代特征。而作为思想者,所提观点通常会被借鉴和采纳,为市场良性发展提供风向标。畅游房产界20年,发表20篇观点鲜明市场分析文章的李晓林对思想者这一称号当之无愧。房地产界的思想者,恐怕是目前对李晓林最为标准的定义。在李晓林从事房地产理论研究前,他所投资的房地产项目均获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房产界早已占有一席之地。
李晓林说:“从事房地产这么多年,对这个行业有了较深的理解。给政府提一些建议,找出老百姓的诉求,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在房地产专业领域做探索和调查研究,第一是为了这个行业,为了维护和保护房地产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第二是给政府谏言献策,这是两个基本点。同时,研究行业问题,不但不会影响我从事这个行业,反而会让我对这个行业操作把握提高,对今后的投资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充满激情并不意味着不以理性出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有时为,有时不为”,是李晓林自勉的商界信条,这个信条也使他在多年的商海搏击中一帆风顺。李晓林说这是他做事和做人的信条,商界沉浮,瞬息万变,不少人在滚滚商潮中大起大落,人们看到,李晓林在商海中搏击得潇洒自如,却又非常稳健,说到自己的商界信条,李晓林说:“不能贪图什么事情都做,涉足太多不相关领域不可能好,要懂得选择和取舍,任何时候都轰轰烈烈地做事是不可能的,需要适当停下来整理自己,掌握节奏才能更好地往前走。”
慈善让财富高尚
每一个强者都渴望成为人人敬仰的绅士,既造福乡里,又服务国家,这恐怕是传统儒家文化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了。费孝通在《中国绅士》一书中对此做过精彩的论述,依据费老对绅士的定义,李晓林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现代绅士,就像他的老领导成思危一样。致力公益事业十余年,李晓林在慈善道路上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十多年前捐款修庙,李晓林开始致力于公益事业,这一做就是十多年。在李晓林看来,这不仅是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晓林,十多年如一日,积极低调投身公益事业,始终肩负着自己应尽的职责。
几年前,李晓林的好朋友带着全家从台湾到大陆投资,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其中一个孩子却不幸得了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他们找到中国骨髓库,但是骨髓库仅有2万名志愿者,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部分数据丢失,很多志愿者也已经找不到。因为配型的几率是万分之一,几万个才能配上一个,所以区区2万名的骨髓库,对于孩子的配型无疑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中,全家人只能回到台湾,并从有20多万志愿者的台湾骨髓库找到了孩子适合的配型,救活了孩子。
这件事情深深地震撼着李晓林的内心。他提出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建立一个中华骨髓博爱基金,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捐献骨髓的志愿者行列,并号召12名在中国大陆比较有影响的企业家共同支持这个基金。在李晓林的号召下,12名企业家共捐款200多万元,成为中国红十字总会收到的最早捐款之一。后来,在李晓林的带动下,更多的人开始捐款捐献骨髓,关注和推进中国骨髓库的建设。到2009年8月为止,在中国骨髓库登记的志愿者已经突破100万人,普通人的配型几率大大提高。每年的配型成功都在1000例以上,李晓林功不可没。
中国骨髓库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但是李晓林对救治白血病人的关注并没有停止。配型成功机率提高以后,他发现配型成功后接受治疗的病人才达到10%。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昂贵的治疗费。李晓林再一次提案全国政协,建议把造血干细胞手术费列入医保范围。这是对基本生命权的捍卫。提案得到各方认可,占有很高的支持率。北京市已经率先提出要把这个造血干细胞手术费列入医保范围,这让李晓林着实欣慰。北京解决了,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为期不远,更多的生命将被救治。佛学有言:救人一条命胜过七级浮屠。对生命的尊重将比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具实际意义。
除了骨髓库的建立,李晓林现在还担任中华思源慈善基金的秘书长,这个基金已经发起了寒窗计划等十几个有针对性的慈善项目。李晓林因为长期在公益慈善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李晓林坦言:“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从内心来说确实是很高兴。相对于荣誉,我更看重的是受益人真实信息的反馈。这种认可是与存于内心的慈善之心互动的。它们会很快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获得大家的认可,这种幸福是最真诚的。”
文化给予财富魅力
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投身艺术收藏,已经可以称为是一种潮流。在很多企业家看来,这是一种时尚,正如曾经有一段时间,企业家们会以高尔夫和户外运动作为主要谈资。而如今,收藏成为了一种品位的象征,在企业家的圈子里,收藏正成为一种时尚风向的标签。
有别于一般的商人,李晓林更像是一位思维活跃的设计师,公司建造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在设计上看到他思想的影子。在林达集团在京开发的新项目——林达海渔广场的艺术展览馆中,酷爱诗歌和文学的李晓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于艺术的深度渴求。李晓林收藏的数十幅油画作品以及各个朝代的精美瓷器摆满了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整个艺术展览馆的设计以及馆中家具的设计都是由李晓林亲自完成,它们的存在让人们看到了李晓林对待生活的一种境界。
“忙碌紧张的工作让我少了很多以往的自由和休闲,但是,我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转化为一种社会力量,让自己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文化商人价值最大的提升。”
事实上,无论是画作、瓷器还是其他的艺术珍品,当李晓林将心倾注在这些收藏中,他的生活便成为另一个样子,在光鲜的企业家名片之外,人们看到的是他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呈现出的精彩人生。
李晓林常为中国地产的走向而思虑,也会为让一个白血病患儿获得新生而欣喜。当然,他也保留着个人爱好的权利,也会时常聊起自己的收藏,并偶尔说起建设林达海渔广场其实是在圆儿时看海的梦想。慈善、商业、个人爱好……李晓林一样不少地享受着属于他的充实生活。
时至今日,李晓林的内心深处还流动着“改造世界”的革命热情。时代赋予了那一代人沉重的使命感,但李晓林承认,自己骨子里依然是个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