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板书学生堂下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今年疫情期间被打破,然而课改新理念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重视学生主体性,教师采取多样化教学等措施的应用,迫在眉睫。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媒介资源和易于上手的传播技术,为小学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是对教师、学生的一次挑战。
关键词:小学教学;互动教学;新媒体;教学模式
小学教学作为启蒙教育,在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专注力的黄金阶段,从而为今后接受更高一层教育提供重要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虽然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丰富了教与学的教学模式,然而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研究对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厘清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教学环境。
一、单向说教向互动教学转变
疫情期间教师转战线上,变身“网红”,如何将学生变成忠实“粉丝”,抓住学生注意力,顺利成完教学内容,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在不能面对面授课和监督的情况下,老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易于展示和理解的画面模式,开展情景教学,用比传统更生动、形象、轻松的方式向学生授业解惑,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来判断授课效果,此时学生也可免于课堂回答问题时的羞怯与尴尬,随时通过授课平台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课堂疑问及所感。此时术业有专攻已成为一名教师的过去时,新时代教师不仅要术业专攻,而且更要具备“编导”的才能,在备课和讲授时扮演“段子手”的角色,制作课件时又要拥有“神剪辑”的能力,寓教于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发挥互动教学的作用。
以《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在进入课文讲解前可以将自己制作或者下载的一段关于北京春节的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结合影片和课文内容向学生讲解北京的春节,然后让学生参与“影片中出现了哪些北京的春节活动”以及“与自己家乡的春节有什么异同”等话题的讨论,通过画面加深学生对北京春节的理解和记忆,再结合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被动接受转向能动学习
新媒体时代,不能小觑小学生的新媒体接受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正确引导他们运用新媒体获取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的关键,只有改变“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模式,才能转变“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悲观态度,树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学习志向。不可否认,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其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源泉,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将心理的自然产物转变成后天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此时,新媒体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在国外的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学校为学生配备平板,方便学生学习和查阅资料,就是对小学生好奇心的一种鼓励。在老师不能时刻伴随学生左右,为学生答疑解惑之时,在教师无法其满足好奇心之时,新媒体承载的网络资源成为时刻围绕在其周围的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然而此时学生的自制能力受到挑战。
正如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链接”“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节选”等篇章,便是为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编排的知识扩展内容。然而限于篇幅的局限,更多的内容并不能一一展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一般教师会将内容编排整理后授于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查找相关知识成为发展和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一种重要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一课,虽然是节选却是很重要文学内容,单凭老师的知识输出,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鲁冰逊的好奇,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鲁冰逊漂流记》的知识链接,便于学生课后亲自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版块。
三、探索有效的管控方式成为巨大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给老师教学提供诸多便利,但探索有效的管控措施则是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教学顺利开展的巨大挑战之一。一方面,互联网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的内容对小学生充满了魔力,多数学生很难自我控制,在缺乏有效管控情況下难以保障学习质量。今年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就让老师和家长叫苦不迭,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让学生都专心听课,家长不得不担起班主任的角色,从旁监督,才勉强结束学习课程。
另一面,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了小学生学习的依懒性和懒惰心理,而且现在各类辅导学习APP层出不穷,也为小学生逃避思考提供了便利,若不能在此处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那新媒体的应用将带去恶性循环,学生不求甚解,只愿抄上答案完成作业草草了事,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正如“作业帮”原本意愿是辅导学生学习,而今更多学生用它来寻找作业答案,“拍照搜题”成了学生最常用的功能,弱化了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教学离不开新媒体的加入,即便新媒体技术给教师和学生带去了挑战,但是其创造的机遇却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小学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融入到更先进的教学模式中。
参考文献:
[1]潘雪芹. 浅谈新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J].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4, 000(012):225-225.
[2]赵德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J]. 东方文化周刊, 2014(13).
关键词:小学教学;互动教学;新媒体;教学模式
小学教学作为启蒙教育,在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专注力的黄金阶段,从而为今后接受更高一层教育提供重要条件。在新媒体环境下,虽然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丰富了教与学的教学模式,然而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研究对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以期厘清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教学环境。
一、单向说教向互动教学转变
疫情期间教师转战线上,变身“网红”,如何将学生变成忠实“粉丝”,抓住学生注意力,顺利成完教学内容,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教学模式。在不能面对面授课和监督的情况下,老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易于展示和理解的画面模式,开展情景教学,用比传统更生动、形象、轻松的方式向学生授业解惑,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来判断授课效果,此时学生也可免于课堂回答问题时的羞怯与尴尬,随时通过授课平台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课堂疑问及所感。此时术业有专攻已成为一名教师的过去时,新时代教师不仅要术业专攻,而且更要具备“编导”的才能,在备课和讲授时扮演“段子手”的角色,制作课件时又要拥有“神剪辑”的能力,寓教于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发挥互动教学的作用。
以《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在进入课文讲解前可以将自己制作或者下载的一段关于北京春节的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同时结合影片和课文内容向学生讲解北京的春节,然后让学生参与“影片中出现了哪些北京的春节活动”以及“与自己家乡的春节有什么异同”等话题的讨论,通过画面加深学生对北京春节的理解和记忆,再结合讨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二、被动接受转向能动学习
新媒体时代,不能小觑小学生的新媒体接受和运用能力,尤其是对移动设备的使用,正确引导他们运用新媒体获取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的关键,只有改变“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模式,才能转变“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悲观态度,树立“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学习志向。不可否认,好奇心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其探索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源泉,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将心理的自然产物转变成后天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此时,新媒体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在国外的基础教育阶段,有些学校为学生配备平板,方便学生学习和查阅资料,就是对小学生好奇心的一种鼓励。在老师不能时刻伴随学生左右,为学生答疑解惑之时,在教师无法其满足好奇心之时,新媒体承载的网络资源成为时刻围绕在其周围的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然而此时学生的自制能力受到挑战。
正如语文课本中的“阅读链接”“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节选”等篇章,便是为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而编排的知识扩展内容。然而限于篇幅的局限,更多的内容并不能一一展示,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一般教师会将内容编排整理后授于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查找相关知识成为发展和满足学生好奇心的一种重要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鲁滨逊漂流记》一课,虽然是节选却是很重要文学内容,单凭老师的知识输出,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鲁冰逊的好奇,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鲁冰逊漂流记》的知识链接,便于学生课后亲自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版块。
三、探索有效的管控方式成为巨大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虽然给老师教学提供诸多便利,但探索有效的管控措施则是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教学顺利开展的巨大挑战之一。一方面,互联网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的内容对小学生充满了魔力,多数学生很难自我控制,在缺乏有效管控情況下难以保障学习质量。今年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就让老师和家长叫苦不迭,即便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让学生都专心听课,家长不得不担起班主任的角色,从旁监督,才勉强结束学习课程。
另一面,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了小学生学习的依懒性和懒惰心理,而且现在各类辅导学习APP层出不穷,也为小学生逃避思考提供了便利,若不能在此处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那新媒体的应用将带去恶性循环,学生不求甚解,只愿抄上答案完成作业草草了事,最终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正如“作业帮”原本意愿是辅导学生学习,而今更多学生用它来寻找作业答案,“拍照搜题”成了学生最常用的功能,弱化了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小学教学离不开新媒体的加入,即便新媒体技术给教师和学生带去了挑战,但是其创造的机遇却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小学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融入到更先进的教学模式中。
参考文献:
[1]潘雪芹. 浅谈新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J].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4, 000(012):225-225.
[2]赵德俊.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J]. 东方文化周刊,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