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媒体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将课程知识内容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来表现,是多媒体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与关键。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按照知识内容的不同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类知识、态度情感类知识、问题解决类知识,提出相应的电子化策略。以帮助学科教师更好、更准确地将学科课程中的知识内容电子化。
关键词:多媒体资源 知识内容类型 电子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9-0036-02
一、研究背景
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各个高校都需要认真做好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
普通高校课程都是门数众多,以我校为例,据教务处统计全校大约有2000多门必修课程(以本学年开设为例)。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有效地建设出一批高水平、高标准,既保证数量,又能保证质量的学科多媒体资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各高校学科多媒体资源的建设主要采取的是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建,主要是将已有的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电子化处理。电子化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的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这也是大多数的学科教师易走进的误区。
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过程应该是一个选择合适的课程知识内容用合适的多媒体形式表现的复杂过程,这其中涉及知识内容的分类、教学目标分类,以及媒体内容的选择等专业的教学设计理论。
笔者曾参与我校的“教学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发现学科教师由于缺乏以上专业的教学设计知识,导致无法很好地将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这也制约着教师快速有效建设多媒体课程资源。因此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总结、提出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
二、课程知识内容分类
由于普通高校的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知识体系、内容也大不相同,因此从学科的角度总结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的方法步骤,其适用性不大,价值不高。
因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按照知识内容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电子化策略。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人类的学习内容由以下三种类型构成:认知类、动作技能类、态度情感类。这三类不同的知识分别代表了人类不同的学习领域与学习结果,通常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包括在这三类中。当然在这三个大的类别下,又有一些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分类。本文中的课程内容分类方式以及学习目标主要参考了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与布卢姆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将两者的分类思想以及分类标准进行了融合和修改。
根据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现在很多课程对知识应用要求高的特点,对课程内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分类:认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操作、问题解决、态度。
三、不同类型知识内容的电子化策略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关于一些“是什么”问题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等。它对学习者的要求能力主要是对知识的识记,这类信息是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培养智力技能的基础。
通常该类知识的课件主要以资料呈现型为主,表现形式为文字与图片。设计时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分析概念间的联系构图,利用超链接来有效组织课件信息,体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同时,可加入查询功能,以便能方便快速地查找到需要的知识点或标准。
对于我校的课程,该类知识主要集中在文科类的院系。
2.程序性知识
该类知识主要是关于一些“怎样做”问题的知识,它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对一些知识概念或者命题进行运用,并且以一定的步骤和过程表现出来,这类知识的特点是强调应用并且注重在应用中的步骤顺序,陈述性知识往往是这类知识的基础。该类知识常常以模拟过程、程序等来呈现,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或者是操作过程的演示。
对不易掌握的知识点,选择链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基础知识部分,结合基础知识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判断是否进入扩充部分的链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师可利用交互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实现教学内容间的任意跳转。
对于我校的课程,该类知识集中在法学院(同类高校的医学院、药学院情况和这个类似)。这些知识都更为强调学习者对实际工作的操作,一方面需要对操作对象进行了解,另一个方面要熟悉操作的步骤与过程。
3.动作技能类知识
技能操作类的知识是指通过熟练操作而获得的由知识流程和动作共同构成的知识,这类知识的获得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联系,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是先对技能的操作流程进行学习,这些程序性的知识是进行技能和操作的基础。
这类学习最终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我们可以采用过程模拟课件、程序模拟课件、环境模拟课件、资料呈现课件、角色扮演课件来实现这类课程的电子化。
这一类型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因此课件的制作需要创设一定的环境,即现在所说的情境式教学。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建立学习所需要的环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
4.情感态度类知识
态度是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者反映的倾向性,它是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态度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一定类型的行为。认知成分的知识中包括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通常由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构成,表明的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一些问题是什么,该怎么做这样的知识。
这一类型课程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因此课件的制作需要创设一定的环境,即现在所说的情境式教学。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建立学习所需要的环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因此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课件,在这种课件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情景来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通过对这些角色行为的一些操作,往往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态度和行为取向的学习。
5.问题解决类知识
问题解决类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集合体,掌握这类知识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对于这类知识往往有专家与新手的区别,这种知识不同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情景性非常强,学会这类知识的表现特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根据不同的先决条件,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解决步骤与解决方式。
这些课程主要是对知识的综合性运用。这些知识是需要在各种特定的、具体的情景中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知识的内在化和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大量的实践。因此该类知识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文本和图形图像、视频、flash动画。当该课程E化后,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游戏课件、对话课件、过程模拟课件、情景模拟课件。
四、总结
高校多媒体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要保证多媒体资源中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呈现方式的准确性,使得多媒体资源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和实用性。以上的实施策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笔者根据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原有课程的电子教案。为了便于今后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应该在完善原有课程的电子教案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教案的标准。
2.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脚本编写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3.形成多媒体资源开发规范。课程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种系统工程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强,难度很大。这些特点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
课程资源开发的规范性即要求课程开发者按照课程本身的要求和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的基本要求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由于各院系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院系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具体活动方式均需因生、因师、因财、因物、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这就是多媒体课程资源开发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著.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克东,谢幼如编著.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加涅著.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朱萍.加快高校多媒体资源库软件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6]张沁文,董文军.论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2.
关键词:多媒体资源 知识内容类型 电子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9-0036-02
一、研究背景
为了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各个高校都需要认真做好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准备工作,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
普通高校课程都是门数众多,以我校为例,据教务处统计全校大约有2000多门必修课程(以本学年开设为例)。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有效地建设出一批高水平、高标准,既保证数量,又能保证质量的学科多媒体资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各高校学科多媒体资源的建设主要采取的是学科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建,主要是将已有的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电子化处理。电子化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的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这也是大多数的学科教师易走进的误区。
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过程应该是一个选择合适的课程知识内容用合适的多媒体形式表现的复杂过程,这其中涉及知识内容的分类、教学目标分类,以及媒体内容的选择等专业的教学设计理论。
笔者曾参与我校的“教学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发现学科教师由于缺乏以上专业的教学设计知识,导致无法很好地将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这也制约着教师快速有效建设多媒体课程资源。因此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笔者总结、提出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的普遍适用的方案。
二、课程知识内容分类
由于普通高校的课程内容涉及面非常广,知识体系、内容也大不相同,因此从学科的角度总结课程知识内容电子化的方法步骤,其适用性不大,价值不高。
因此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按照知识内容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电子化策略。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人类的学习内容由以下三种类型构成:认知类、动作技能类、态度情感类。这三类不同的知识分别代表了人类不同的学习领域与学习结果,通常我们所学习的知识都包括在这三类中。当然在这三个大的类别下,又有一些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分类。本文中的课程内容分类方式以及学习目标主要参考了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与布卢姆对学习的研究成果,将两者的分类思想以及分类标准进行了融合和修改。
根据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现在很多课程对知识应用要求高的特点,对课程内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分类:认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操作、问题解决、态度。
三、不同类型知识内容的电子化策略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关于一些“是什么”问题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等。它对学习者的要求能力主要是对知识的识记,这类信息是进一步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培养智力技能的基础。
通常该类知识的课件主要以资料呈现型为主,表现形式为文字与图片。设计时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分析概念间的联系构图,利用超链接来有效组织课件信息,体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同时,可加入查询功能,以便能方便快速地查找到需要的知识点或标准。
对于我校的课程,该类知识主要集中在文科类的院系。
2.程序性知识
该类知识主要是关于一些“怎样做”问题的知识,它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主要是对一些知识概念或者命题进行运用,并且以一定的步骤和过程表现出来,这类知识的特点是强调应用并且注重在应用中的步骤顺序,陈述性知识往往是这类知识的基础。该类知识常常以模拟过程、程序等来呈现,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或者是操作过程的演示。
对不易掌握的知识点,选择链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基础知识部分,结合基础知识反复讲解直至学生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判断是否进入扩充部分的链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师可利用交互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实现教学内容间的任意跳转。
对于我校的课程,该类知识集中在法学院(同类高校的医学院、药学院情况和这个类似)。这些知识都更为强调学习者对实际工作的操作,一方面需要对操作对象进行了解,另一个方面要熟悉操作的步骤与过程。
3.动作技能类知识
技能操作类的知识是指通过熟练操作而获得的由知识流程和动作共同构成的知识,这类知识的获得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联系,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是先对技能的操作流程进行学习,这些程序性的知识是进行技能和操作的基础。
这类学习最终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我们可以采用过程模拟课件、程序模拟课件、环境模拟课件、资料呈现课件、角色扮演课件来实现这类课程的电子化。
这一类型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因此课件的制作需要创设一定的环境,即现在所说的情境式教学。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建立学习所需要的环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
4.情感态度类知识
态度是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者反映的倾向性,它是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态度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一定类型的行为。认知成分的知识中包括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通常由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构成,表明的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一些问题是什么,该怎么做这样的知识。
这一类型课程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因此课件的制作需要创设一定的环境,即现在所说的情境式教学。可以通过各种软件,建立学习所需要的环境,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因此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课件,在这种课件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情景来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通过对这些角色行为的一些操作,往往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态度和行为取向的学习。
5.问题解决类知识
问题解决类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的集合体,掌握这类知识往往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同时对于这类知识往往有专家与新手的区别,这种知识不同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的情景性非常强,学会这类知识的表现特征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根据不同的先决条件,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没有固定的解决步骤与解决方式。
这些课程主要是对知识的综合性运用。这些知识是需要在各种特定的、具体的情景中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而知识的内在化和系统化是非常重要的,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需大量的实践。因此该类知识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文本和图形图像、视频、flash动画。当该课程E化后,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游戏课件、对话课件、过程模拟课件、情景模拟课件。
四、总结
高校多媒体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要保证多媒体资源中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呈现方式的准确性,使得多媒体资源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和实用性。以上的实施策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笔者根据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原有课程的电子教案。为了便于今后课程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发,应该在完善原有课程的电子教案的基础上,建立电子教案的标准。
2.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脚本编写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
3.形成多媒体资源开发规范。课程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种系统工程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强,难度很大。这些特点要求课程资源的开发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
课程资源开发的规范性即要求课程开发者按照课程本身的要求和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的基本要求来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由于各院系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院系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具体活动方式均需因生、因师、因财、因物、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这就是多媒体课程资源开发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著.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克东,谢幼如编著.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加涅著.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朱萍.加快高校多媒体资源库软件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6]张沁文,董文军.论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