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文理学院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唯一的省直属普通本科院校,不仅担负着为川东老区1800多万人民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担负了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的历史重任。自2006年升本以来,我院曾多次开展“由专科向本科转变,由师范向多科型转变”的大讨论,清楚的认识到学校面临的严峻的形式和任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如何在大众化进程中找准定位,拓展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每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已经认识到“应用型”是新办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新办本科院校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既是新办本科院校主动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是新升本科院校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一、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主要受社会对人才属性要求等外部因素,以及学校自身教学资源和学生成才规律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作为新办本科院校应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以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突出应用型。
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载体。人才培养最终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拓宽基础学科的范围,深化基础教学的内涵,体现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要结合课外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沿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我校根据课程的知识特性及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把专业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分为三个平台,选修课划分为若干模块,并提出各类课程建设及教学的指导原则,初步形成了融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08年起我校开始实施“平台 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平台”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构成,主要保障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由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构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特长,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和个性要求。各专业根据“平台 模块”的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平台”课程由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体育等必修课程构成,重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思想文化修养,塑造学生人格;“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为本科所依托的学科专业课程,由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构成,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初步的研究能力;“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该专业应修读的专业基础课和实践教学课程等,重在奠定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生产或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专业选修模块”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每个专业至少设置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一个方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特长;“公共选修模块”设计算机类限选模块、体育专项限选模块和文化素质模块,通过专项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适应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适当增设前沿学科的新知识和交叉学科必需的知识,调减一些与本层次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可暂不安排或学生毕业后可以自学的知识做适当的调减或定为选修课的内容,将人才培养对理论知识的依存度适当减低,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对接能力。新办本科院校在构建通识课平台和基础理论课平台时,基于人才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理论层次要求上,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深度适当降低,应用能力培养的知识适度提高,甚至可以采用“够用就行”的原则,这样可以切实解决课时多、内容杂、学而不用、学生不愿学的问题。
三、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我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在职培养和“双培”工程,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逐渐改善教师待遇,构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环境,逐步建立起来了一支数量基本达标、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从理论上说,能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普通高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乏理论研究高深的教授,最缺的是来自一线能创造高经济效益产品的业界专家,要改变高校与社会的脱节,关键要从培养人才的教师变革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行业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为理论教师参加职业技术职务考试提供便利条件,定期选派理论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从事最新项目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难题,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提高科研的含金量,以利于在现场实践中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教学。要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比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凸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主动适应市场要求,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学习和训练为主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自升本以来我校更为重视实践教学,今年根据国家七部委的文件,修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以分类模块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把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六个模块,分类组织实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做了相关的规定,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的实践教学总学时应不少与专业总学时的20%,理工类本科专业应不少于25%,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一个学期,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的实践不得少于一年。各系根据此修订完善了教学计划,分类制定实践教学的标准和评价办法,科学分配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杨韶刚.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周绍森. 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
[3]李进才.中心城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3(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文理学院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唯一的省直属普通本科院校,不仅担负着为川东老区1800多万人民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担负了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的历史重任。自2006年升本以来,我院曾多次开展“由专科向本科转变,由师范向多科型转变”的大讨论,清楚的认识到学校面临的严峻的形式和任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新升本的本科院校如何在大众化进程中找准定位,拓展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每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已经认识到“应用型”是新办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所在。新办本科院校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既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既是新办本科院校主动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自身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是新升本科院校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一、科学定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
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规格和层次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主要受社会对人才属性要求等外部因素,以及学校自身教学资源和学生成才规律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作为新办本科院校应遵循服务地方的原则,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建设学科、设置专业,成为地方的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所以人才培养的定位应突出应用型。
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载体。人才培养最终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拓宽基础学科的范围,深化基础教学的内涵,体现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要结合课外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沿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我校根据课程的知识特性及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把专业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程分为三个平台,选修课划分为若干模块,并提出各类课程建设及教学的指导原则,初步形成了融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08年起我校开始实施“平台 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平台”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构成,主要保障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由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构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特长,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和个性要求。各专业根据“平台 模块”的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平台”课程由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体育等必修课程构成,重在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思想文化修养,塑造学生人格;“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为本科所依托的学科专业课程,由学科基础课、学科主干课构成,重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初步的研究能力;“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该专业应修读的专业基础课和实践教学课程等,重在奠定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生产或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专业选修模块”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每个专业至少设置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模块,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一个方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特长;“公共选修模块”设计算机类限选模块、体育专项限选模块和文化素质模块,通过专项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适应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适当增设前沿学科的新知识和交叉学科必需的知识,调减一些与本层次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课程,特别是对一些可暂不安排或学生毕业后可以自学的知识做适当的调减或定为选修课的内容,将人才培养对理论知识的依存度适当减低,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对接能力。新办本科院校在构建通识课平台和基础理论课平台时,基于人才应用能力的提高,在理论层次要求上,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论深度适当降低,应用能力培养的知识适度提高,甚至可以采用“够用就行”的原则,这样可以切实解决课时多、内容杂、学而不用、学生不愿学的问题。
三、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我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师在职培养和“双培”工程,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逐渐改善教师待遇,构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环境,逐步建立起来了一支数量基本达标、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关键。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生的练而逐步形成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从理论上说,能实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他们是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普通高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乏理论研究高深的教授,最缺的是来自一线能创造高经济效益产品的业界专家,要改变高校与社会的脱节,关键要从培养人才的教师变革抓起。一方面,直接从业界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行业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与社会息息相通的现实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为理论教师参加职业技术职务考试提供便利条件,定期选派理论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学习现代技能、组织经营管理,从事最新项目科研课题研究,为企业解决难题,创造实际经济价值,提高科研的含金量,以利于在现场实践中提高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将最新的业界信息和应用成果纳入课堂教学。要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比重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
实践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凸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主动适应市场要求,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学习和训练为主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自升本以来我校更为重视实践教学,今年根据国家七部委的文件,修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以分类模块为基础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把实践教学分为实验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六个模块,分类组织实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对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比例做了相关的规定,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的实践教学总学时应不少与专业总学时的20%,理工类本科专业应不少于25%,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一个学期,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的实践不得少于一年。各系根据此修订完善了教学计划,分类制定实践教学的标准和评价办法,科学分配实践教学比例,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杨韶刚.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周绍森. 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误区科学定位[J]. 中国高等教育,2004(2).
[3]李进才.中心城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