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缺乏症(carnitine-acylcarnitine translocase deficiency,CACTD)患儿的临床特征、生化结果及基因突变特点。
方法选择2017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诊治的3例CACTD患儿,对其临床特征、生化结果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新生儿"、"婴儿"、"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缺乏症"、"肉碱-酰基肉碱转位酶"和"carnitine-acylcarnitine translocase deficiency"、"SLC25A20"为检索词,分别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中心及Embase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4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总结CACTD患儿的临床资料、生化代谢指标、基因突变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
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足月儿,生后无窒息。母亲孕期无异常,父母非近亲婚配。生后15~20 h均以反应差、严重低血糖起病;血氨、肝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明显升高,二羧基酸尿阳性,血游离肉碱水平降低,长链酰基肉碱水平增高;2例血酮体水平明显降低;3例患儿心电图均显示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给予反复电复律、利多卡因、胺碘酮治疗;2例给予精氨酸降血氨、补充左卡尼汀、低脂+中链脂肪酸配方奶喂养。2例分别于生后3 d和8 d死于心肺衰竭;1例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家长签字出院。基因测序回报:病例2为SLC25A20基因c.199-10T>G和IVS7-9_16ins复合杂合突变,其中IVS7-9_16ins杂合突变可能是一种新发致病突变;病例3为SLC25A20基因c.199-10T>G纯合突变,父母为该突变携带者。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50例CACTD患儿,其中男31例,女19例。患儿均以低血糖,尤其是低酮性低血糖、高氨血症,肝酶及肌酸激酶升高,血游离肉碱水平明显降低,长链酰基肉碱水平明显升高,二羧基酸尿,伴心律失常、心肌病为临床特征。Sanger直接测序检测等位基因100条,突变种类为40种;纯合突变23例,复合杂合突变27例;c.199-10T>G位点突变频次最高,为22次;其他突变类型均不超过6次。生后1周内起病44例(88.0%,44/50);死亡30例,存货13例,未知7例,病死率69.8%(30/43),其中生后1周内死亡14例。
结论CACTD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快速治疗是关键。基因分析是目前明确诊断最可靠的方法。c.199-10T>G突变是存在于亚洲人群中最常见的致病突变类型,低酮性低血糖是早期线索;有先证者的家庭再次妊娠时需做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