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皓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 年出生,台湾台北人。2006 年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创作系,获硕士学位。现就读于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创作理论博士班。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新水墨”的发展?
  黄柏皓:回首过去近二十年水墨艺术创作者学习、融合西方理论或转换、重新建构的实验过程,许多有难度的问题仍需要时间去解决。但无论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个案所调整的探讨方向、所建构的思路是对或是错,都是一种关系,艺术实践和艺术阐释系统仍然并排前行。因此,正视艺术领域中不同族群对同一或不同理念的坚持,以及艺术创作者对此状态的感知与反思是重要的。
  在时代的洪流中,艺术创作者不能果断地声称自己能够完全不受制于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因为艺术实践的作品正好在当代被生产制作出来,就任意被穿凿附会。这种独立的精神不刻意地站在东方的位置抵制西方中心的理论观念,也不被并吞掉而消失自我,无所谓中心、边缘之分。这种独立的精神及对民族性或传统性的认同,虽然有过度主观的潜在危机,可能成为另一个局限性文化思潮的弊端,但对于后殖民状态下非西方艺术创作者有着身份认同的正面价值与时代意义。更无论后来的批评家对这些包容性更强、更笼统、更模糊的实验作品如何质疑,这些艺术实践仍有它历史上的有效性。


  从反思的角度,艺术创作者抽离各种西方哲学语境框架,希望借此来重新审视创作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激发艺术创作者的一种独立精神。独立不是一个指导性的想法或一种方法,因为每个人对独立的理解与实践有深浅问题,它是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警示。当艺术创作者在享受艺术机制或艺术理论所提供的某种便利和安全感的时候,独立精神警示艺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是不能被忽略的,无需依存任何法则而存在的。它也不是为了进入一种系统,获得某种承认和奖赏而存在的。不管艺术机制存不存在,艺术家的工作和思考仍可能是独立的。即使只是在艺术家的思维活动中,生活或劳动的轨迹中,它就像某种无法被克制的情感和冲动,是无法被泯灭的。
  看上去艺术视野显得很宽广,然而站在艺术创作者的立场,艺术仍是从自身的有限性开始,是从艺术创作者的经验、兴趣和接触点出发,并不绝对从一个全球化的角度开始策划和运作。现代人生处于全球化的环境,因而所到之处,生活及工作方式都是拓展视野的重要基础。从一个宽广的概念来说,艺术可以存在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概念中,但如果落实到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概念是非常有限甚至狭小的,因为它只是个体经验中的某个部分。
  艺术实践不需附和流变的社会价值,当艺术作品褪去金钱价值,剪去商标,回归于本来的面貌,追求永恒的美感后,才能经由精神性的提升,避免艺术作品被消解的命运。经由存在于个体的独立精神,艺术创作者在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权力架构或消费系统之中,仍可以继续他的创作和思考艺术自身方面的问题。因为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最关键还是创作本身,其实是一种态度,是精神疗愈的生命实践。不管艺术的系统存在与否,艺术它总是在那里,艺术创作者的敏感性,以及创作的欲望总是在那里。
  艺术作为精神疗愈的生命实践,作用在于提供给社会中有反思能力、不愿意被物化的个体一种精神疗愈的通道和方法。消弱了外部力量或物化的力量,使这些个体有能力透过艺术,保留或关注自身生命的独特性。
  《艺术沙龙》:您更在意市场认可还是学术认可?
  黄柏皓:若用现代消费社会的角度去讨论艺术,艺术品在消费社会中被视为一种金融工具,如同货币般可以迅速被转换的流通物,吸引了巨大的货币流通和货币中介方式,使现代艺术品迅速成为了一种大众期待的商品。当艺术拥有了商品属性,经过购买人几经周折的流通,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后,原来记载着艺术创作者的意识和理念的作品被炒作成为一种艺术符号,一种负载着许多商业流通资讯的艺术载体,拥有和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意义和阐释,具有了不同以往的商业价值。艺术作品被当作记录一个时代的金钱泡沫背后绚烂夺目的一种象征,原来艺术品在艺术本身美学上的意义相对地不被关注,愈来愈被消解。
  这使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迫切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所形成的经验、固有的价值判断和工作方式,是否越来越遮蔽和忽略了艺术创作和实践当中的有机性和偶然性。现今所能辨识的艺术几乎都是透过某种机制结构的选择所决定,也是诸多艺术机制群决定了古今所有艺术的样貌,于是主流艺术成了一连串机制运作的结果,提示了机制在创造艺术过程中领头的一种倾向。庞大的多层次机制运作决定了什么艺术会被看到,同时也折射出当代艺术中另一些可以反思的问题:艺术是否必须依赖着某种体制的运作才能显现其艺术效果?艺术创作者如何被看待与认同?
  但是金钱在使大众追求一种理性化与标准化的外在生活目的的同时,也使部分社会中的个体自身萌发一种反向的冲动,即更加关注自身生命的独特性,是金钱所生的内在反向自由。
  人类本身对自我生命状态有一种自觉的调节能力,这种调节可经由内在的、无目的的艺术实践通道,满足在金钱社会中被消解的精神性,经由这样反向需求的实践过程,可发现艺术于精神性的调节价值,过程其实是在重述、观察我们自身的经验,而不完全是全球的经验,也不完全是从一个东方或西方的概念出发的经验,是此时此地的经验。这种调节最终指向的就是人对自然和谐精神的一种疗愈的、自觉的召唤与回归。而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拉回到艺术实践本身,来重新思考和观看其过程中的生命体验。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您有何打算?
  黄柏皓:我对未来的创作没什么打算,主要是不希望被未来的种种考量给束缚住,只想要实实在在地面对当下创作。















其他文献
1970年1月出生,浙江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6年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教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周晋:他们的创作很丰富,作品大多能体现各个人的不同成长背景和不同选择。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新水墨
期刊
勾女VS营销术语    在SOGO门口你们见面,这叫履行合同;  可是你发现该“美女”与收到的照片不符,这叫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  而且是只大恐龙,这叫货不对板;  恐龙还穿着晚礼服带着大耳环,这叫精包装;  好在还有一女伴陪同恐龙过来,这叫买一送一;   这女伴居然还很靓,这叫天大利好;  靓女穿着吊带裙,这叫简包装,其实你更希望散装;  你想请美女吃饭恐龙一定要跟着去,这叫捆绑销售;   你
期刊
在夜晚的巷子里一眼就望到闪亮的圣淘沙,高贵而优雅。我们的车子停在它对面的街上。此时有年轻的侍者走来带着我们穿过马路,并扬手示意来往的车子减速潜行,他自然而淡定。  进门有椰林婆娑的景象和薰衣草的芬芳,穿紫色缎衣的女子笑着迎上来,领着我们登上咖啡色的老式转梯。二楼充盈着欧式格调的老上海风情:红砖壁炉、褐色的麻袋装饰、缀满鲜花和瓷器的木车、镶了蓝花的金边儿烛台、旧唱机以及墙壁的油灯……在这春日的夜里,
期刊
1970年出生,福建漳州人。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创作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2000年结业于中国文化部第四届重彩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工笔画学会副会长、闽南工笔画院学术院长、厦门书画院画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 。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汤琳南:现在的“70后”“80后”
期刊
春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春末夏初的夜是多么温柔恬淡。没有寒冷、没有蚊虫;风过心酥、月过人醉。这样的夜里最适合安安静静地窝进沙发,选看几部与童话和梦幻相关的电影,让煎熬了一冬的灰色心情慢慢融化成一汪蜜汁。猛然想起一部童话中说:“爱和想象力可以救助整个世界免于苦难。”  梦想着飞翔和拒绝长大的童话故事。每个夜里Peter Pan都会从遥远的梦幻岛来到这个大都会中三姐弟的房间,看他们畅快地玩海盗游戏。
期刊
1970年出生,山东枣庄人。先后修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高级研究班高卉民工作室、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创作研究班、教育部首届中国写意画博士课程班。现为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山东省花鸟画艺委会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岳黔山艺术工作室助理导师。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白清龙: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大多数画家科班出身,有西画基础,让艺术创作
期刊
以浪漫、多彩而又富有诗意著称的加拿大夜生活,吸引了无数当地人、外来移民和游客的眼球,即使离开了加国,仍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随着夜幕的徐徐降临,缤纷的霓虹灯映照得街道灯火通明。      一、酒吧 也许酒吧注定是你我漂泊的港湾,清晨醒来她便不再重要,但在夜里确是最好的偎依……加拿大的酒吧各具特色,比较知名的有魁北克的酒吧街和散落各地的Sport bar。加国人喜欢围坐在酒吧里一起观看冰球和蓝球比
期刊
中国1/3城市年轻人能容忍婚外情    1/3的中国城市年轻人认为婚外情和婚前性行为不但可以容忍,甚至是“有益”的。这份调查的对象是中国8大主要城市的1000多名年龄介于23岁至26岁的年轻人。  调查发现,33%的人认为他们能容忍婚外情的发生,34.8%的人认为婚前性行为对婚姻生活有好处。中国年轻人对这些数千年来被社会道德所压抑的现象,态度变得越来越宽松。  婚姻 = 一辈子?  有3/4的受访
期刊
1971年出生,福建莆田人。本科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指挥学院,1991年进入北京画院研修班学习。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首届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员、中国彩墨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徐国雄:我觉得“70后”和“80后”画家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70后”还有一种怀旧的情怀,特别是关于现实生活和现
期刊
1974年出生,江苏徐州人。199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200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曾任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研究部副编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供职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程阳阳:还要在传统上多下功夫。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
期刊